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經典語錄 > 2022年經典禪意的語錄錦集48句

2022年經典禪意的語錄錦集48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K 次

如果要想做一個佛學家,光學因明是不夠的,一定要學通整個五部大論。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準備的禪意的語錄48句,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經典禪意的語錄錦集48句

1、命運有一半在你手裏,另一半在上天的手裏。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裏掌握的那一半就越龐大,你獲得的就越豐碩。在你徹底絕望的時候,別忘了自己擁有一半的命運;在你得意忘形的時候,別忘了上天手裏還有一半的命運。你一生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獲取上天手中的一半。這就是人一生的命運。

2、發心從最初便要廣大,行事到最終還需周全。

3、因語是指因果的語言,我們只有瞭解了因果法則,纔會明白命運是如何改變的。

4、雖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錢,但有錢的人也不一定都快樂。很多人爲獲取金錢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到頭來卻發現金錢換不來多一分一秒的時間。

5、[天天禪語]當今時代的人們缺乏的並不是佛教的知識與理論,而真正缺乏的是對i寶的無僞信心與對因果的深信不疑。這纔是我們無法成就的根本原因。

6、夫從愛潤澤,思、想爲滋蔓,愛慾深無底,老死用是增。

7、此外,人只有將自己的姿態放低,才能從別人那裏學到知識、智慧。

8、愛無過於己,財無過於谷,光明無過慧,薩羅無過見。《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06經

9、一個人不懂禮數,沒有敬畏,缺失信仰,內心只有貪慾,那麼,這個人就和一般的動物區別不大,他越強大,獵物的處境就越危險,叢林就越不安寧。

10、因緣果抱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不是靜止的,都不是註定的。因緣果抱都是隨生命主體的作用而變化。

11、執着累,不負重的人生纔會快樂認之所以會有痛苦和煩惱,是因爲放不下的執着心。其實,佛家主張的放下,並不是放棄,而是讓人放下使自己感到沉重的東西,放下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放下不是無奈,而是一種對於人生的坦然的態度,是一種對人生透徹的領悟,是淨化心靈的良方。有一些事情不必過於在乎,更不必將所有的事情都牢牢地記在心裏。

12、時光過得很快,過了一天,我們的壽命就會減少一天,就像缺少水的魚兒,沒有一點快樂可言。佛教講修行首先是要修自心,無論是參禪還是念佛,首先都是要人除去長期纏繞在心頭的妄想之心。

13、人不持戒,滋蔓如藤,逞情極欲,惡行日增。《法句經》捲上,愛身品

14、當我們愉快時,愉快的原因,並不意味着放棄了世間的鎖事,而是對它的看破與放下;當我們煩惱時,煩惱的原因,並不意味着現象對我們的干擾,而是對它的分別與執著。

15、譬如父母憐愍於子,心常欲令離苦得樂。王亦應爾,於諸國邑所有衆生,僮僕作使輔臣僚佐,應以諸佛所說四攝而授受之。

16、資產永遠是一個變量,大商人永遠不做資產的奴隸。資產只有 源源不斷地流動,變成財富再生產的一個個上市公司,最終融入經濟 發展的洪流,惠及國家和人民,纔是活的、有意義的資產,才能造就 大商人。

17、佛門"安心",既是修行的手段,又是修行的目的。用"安心"——心境的安寧平和來應對紛繁的俗世欲求,便能鬧中獲靜,濁中得清,達到無貪慾、無妄想的清靜智慧之境,也即"安心"之境。

18、對待輸贏最好的辦法是放下輸贏,太看重名聲利益,太在乎行動的結果,往往會導致失敗。

19、身處紅塵外,心居水雲間,這是無數文人墨客渴望的超然物外,渾然忘我的最高境界。人心浮躁,現實社會中很多人無法拒絕內心的慾望,身陷塵世間的喧囂中,不能禪意地幽居於一方山水田園,讓孤獨的靈魂無處安放。然而,細細品讀世人內心世界的獨白,彷彿都存在着一幅靜靜打開的山水田園畫卷,而那種素美,清幽,淡雅,柔情,一直瀰漫在眉目間,浸入心田,飄逸着淡淡地幽香。

20、佛法的要旨是在讓人得到自由自在,或者說解放人的精神世界。處處想不通,悟不了,索性不這麼想,不這麼悟,而是另闢蹊徑,開拓思維的新天地,這就會一通百通,一悟百悟,如奔跑之鹿,得以自由。

21、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22、設身有苦,念惡趣衆生,起大悲心。《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23、於諸一切助道具中,菩提之心最爲第一,悉能滅除一切煩惱生死怨故。"四十華嚴"卷三十六

24、財富需要施捨出去,幫助他人,同時也需要愛惜。愛惜是不奢侈,不濫用,是爲了更好地利用財富。只有愛惜,才能讓財富源源不斷,幫助更多的人。

25、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覺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獻人生。

26、是什麼樣的材料,就放在什麼地方,首飾不能戴在腳上,腳鐲不能頂在頭上。(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27、自力修行,揚湯止沸,使盡解數,全無效果;他力救度,釜底抽薪,不動聲色,鍋冷竈涼。

28、人們總在年輕時賣命賺錢,又在有錢後花錢買命。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一系列身體與精神問題,其實是日積月累的賺錢過程所導致的:很多疾病是花再多錢也治不好的,可見錢財並不是萬能的。心纔是萬能,"諸法唯心造,萬物唯識現"。快樂從內心找找,由內而外的快樂,纔是真的快樂。

29、禪修,是一種練習,讓我們的心得到一種自在與自主性。透過禪修,我們以前那很剛硬的心就會變得柔軟。柔軟之心具備更好的彈性,很難被外在力量摧毀。當你那一念心變得靈活而柔軟,就是到位的禪修。堅硬的牙齒可以脫落,但柔軟的舌頭卻一輩子存在,心地柔軟了,纔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30、太陽總是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時間好比一位妙手成春的良醫,心情是一種永恆,它相依相伴,一邊讓我們受傷,一邊讓我們學會堅強;生命,更是一種永恆,它無卑無微,在苦難時綻放美麗,在歷練中彰顯其存在其意義。

31、如來藏本自空寂,並不停留一法。

32、當你痛苦時,最好用一下大乘自他相換的竅訣。此時觀想:"世間上也有許多跟我一樣的受苦者,願他們的痛苦成熟於我身,由我代受,他們都離苦得樂。"然後當自己向外呼氣時,觀想自己的一切安樂,變成白氣施給衆生;當向內吸氣時,觀想他們一切痛苦,變成黑氣融入自己。這是除苦的最佳方法。

33、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狀態,各有各的心路歷程,也各有各的價值觀念,這都是不能強求的。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如果一個人注意調適自我,對物慾的追求少一點,對精神的追求多一點,多一份閒雲野鶴的生活,少一點塵俗世事的拖累,那麼就可以很從容地欣賞沿途的景色。

34、如果把生命的全部意義只定格爲追求功業的輝煌、事業的興旺發達,爲了光宗耀祖,結果卻是容易背離生命的方向,忘記了人生的初衷,忘記了原有的`熱情,忘記了做人的那份乾淨,得到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敵對以及對生活的彷徨、失落。

35、閒暇時誦讀一下修定正意的經文。

36、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37、最好的助人的行爲,是教會他走路的方法,而非走路時先邁左腳還是右腳的機械,並提供機會,以正念引導實踐。

38、一切皆是他日之因,纔有今日之果。種果樹的人告訴我說,那些被砍斷的樹,如果再在它的傷口上撒上鹽,明年這樹長得會更茂盛不說,果實也可以更大更甜……世間的事,又何嘗不是如此?那經歷過磨礪的刀鋒才快、經歷過傷害的人才更明瞭寬厚、慈悲、貞靜的美好。

39、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

40、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槃、寂滅、禪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

41、商道即人道,人道即商道。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運到盛時需警省,境到逆處要從容。

42、你硬把單純的事情看的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43、禪是靜謐、安詳的,但又是充滿生意的,忽略了後一點,也就不能參透禪的底蘊。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春來草自青。——《五燈會元》

44、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45、禪詩·《忘惶》:方春不覺來朱夏,秋色蟬鳴翠影斜。夜來風急柴扉破,滿地霜鋪落葉花。——投子義青

46、人在知曉永恆的快樂之前,通常追求個人利益與感官刺激,以獲得慾望的滿足。佛陀說:當人追求外在慾望的快樂時,這快樂就是痛苦的來源。

47、不放縱自己隨慾望起伏的人才是真正的活着,不隨着世間的韻律起舞的纔是真正的存在。隨世間節奏而行的,由於放縱而被世間吞沒。

48、人嘛,只要不傷天害理,只要對得起自己,只要不是盲目的衝動,幹什麼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