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經典語錄 > 2022年經典禪意的語錄大彙總55句

2022年經典禪意的語錄大彙總55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做事並不是爲求名,也不是爲求功德;抱着"盡本分"的心去做好事,纔是真正的好事、纔是至誠無私的善事。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禪意的語錄55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經典禪意的語錄大彙總55句

1、世上沒有偶然的行爲,我們都是聯繫在一起的,你無法將一個生命和另一個生命分割開來,就像風和微風緊密相連一樣;沒有一個故事是孤立的,它們有時在拐角相遇,有時一個壓着一個,重重疊疊,就像河底的卵石。

2、做一個好人意味着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願力。人生的動力和價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3、總是在做還是不做之間猶豫不決,一則浪費時間,二則耽誤 事情,渾噩度日,一事無成往往就是這麼造成的。該做的事情就立 馬去做,不該做的事情就果斷放棄。拿不定主意該做還是不該做的 事情,暫且放下,讓時間自己去選擇,沒有必要爲此支付自己的時 間成本。

4、對於捱罵的人,要反思自己爲什麼會捱罵,但不必睚眥必報,以牙還 牙。有人背後罵你,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 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5、靜謐的夜晚,精靈們在看不見的天幕飛翔,我睡意全無地等待, 夢的君臨。我知道你就在那些精靈之中,翅膀綴滿我的魂魄,你隱祕的 心思彷彿震顫的琴絃。我情感的羽翼早已生鏽,飛不動了,你卻仍然要 帶我飛!飛向黎明,飛向山裏的柴扉,飛向另一個早晨,另一縷霞光。

6、菩提實性是心實性,心之實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

7、西方哲人也說:存在即是合理。很顯然,"合理"不是一個道德判斷,而是一個科學結論,一切現存的事物,都是自然規律作用的結果,無論人們喜歡它們還是討厭它們,都會以此種狀況呈現。

8、任何職位都無所謂高下尊卑,盡責就是對自己負責。惟有負責的生命纔是真正有救的生命。一個人,責任感越大,成就就越大。責任心強的人,不管做什麼,都不會被埋沒。如果沒有責任心,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即使擔負更高的職位,只能像鍍上金的糞土,仍然一文不值。

9、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在實現自我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會遇到 各種逆境,我們要能夠"千里雲海漫漫路,虔心不移志如磐"。

10、住持之要,莫先審取捨。取捨之極定於內,安危之萌定於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從漸積,不可不察。(宋)浮山遠禪師《與淨因臻和尚書》

11、當我看到每一片樹葉時,感到既炊喜又悲傷!

12、時間如白駒過隙,瞬間消逝。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裏獲得最大的幸福?

13、若普爲一切衆生護持禁戒,觀第一義空,無我人相而爲有情護持禁戒,是則名爲淨戒波羅蜜多。

14、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15、真正能夠放下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看破紅塵的人,一種是 背不動紅塵的人。前一種出於主動,因此鳳毛麟角;後一種不得已而 爲之,因此所在多有。前一種飄然出世,後一種向塵世投降。

16、七情六慾是人之常情,人們因此生出愛與恨、悲與苦,於是衆生之間便產生了聯繫,或和睦相處,或相互鬥爭。情就是人與人之間糾結的根源。

17、我於處處經中說佈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佈施貧窮孤老……惡疾重病困厄之人。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蟻子。此二種田,悲田最勝。

18、當我們去除了財產、權力等觀念的束縛時,就不會爲這些身外之物的 變化而感到失落、痛苦、煩惱。當我們的心裏本沒有這些東西的時候,又 哪裏會惹來煩惱的塵埃呢?

19、若見惡不遮,非法便滋長,遂令王國內,奸詐日增多。

20、身一切善行,口一切善行,意一切善行,是名成就威儀行。《舍利弗阿毗曇論·非問分禪品》

21、聽話要仔細,說話要小心。

22、忍辱不是縮頭烏龜 忍辱也是多餘的,根本就沒有辱,你忍的是什麼?行菩薩道,就要覺 悟、平等、慈悲。受辱生嗔,斤斤計較,那有什麼慈悲可言?

23、不說是非,不傳播是非,不計較是非,更不要爲是非患得患失。

24、要把盡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當作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

25、得惜緣的人,能與人結好緣;懂得惜福懂的人,能積極再造福。

26、如何是向上?只有個放下。

27、如果一個人的愛讓自己的子女爲難糾結,那就不是愛而是 害。不管是誰,如果認爲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對的,那他肯定常常範 錯!錯,沒有關係,可以改,如若一生不改,到頭來錯在自己,傷得 最重的也是自己。任何錯,現在就改都來得及。

28、細雨迷濛,已不須記得是幾度秋涼。時光薄如雲水,舊事且隨清風。既已從昨天的巷陌走出,再無謂那些擦肩的背影。以後的歲月,半爐香,一盞茶,幾卷經書。光年似水,日子如禪。

29、順應習氣,承受命運的人一輩子只能庸庸碌碌,成爲凡夫俗子。而改變習氣,勇敢正視自己的缺點,並努力克服它的人,最後往往都能成爲人中龍鳳。當我們瞭解這其中的因緣之後,我們就會明白所謂前生今世,並不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它是有因果聯繫的,而命運的吉凶和未來的禍福,也可以從我們自身找到答案。

30、偶爾會暗生一種沒來由的愁緒,雖然很淡,停留的時間也不 會太久,去有極強的衝擊力,彷彿被一種無形的波濤推搡,我就是一 粒無助的海貝。此刻,我的眼前會呈現寧靜孤寂的海灘,曠遠無邊的 蒼穹,若隱若現的前世。在廣袤的時空中,我們都是漂泊的旅人,內 心深處都暗藏着一支我們不知道的懷鄉曲。

31、人可以隨和,可以隨緣,但不可以隨便。

32、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個道理:爲了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在 各種不期而至的境遇中學會忍耐,忍則有益,鬥則必損。忍得一時之辱, 才能得到更強大的力量和更長久的發展。

33、衆所周知,商人不鬆開手,菩薩怎麼能伸出手去拉他呢?世人愚昧就 如同這個商人一般,意識不到自己是錯誤的,一意孤行。浪子的行徑勢必 和這個商人一樣,走在懸崖峭壁間,隨時都有掉下去、失去生命的危險。

34、猶如金在礦,處石不堪用,銷煉得真金,作衆莊嚴具。賴耶性清淨,妄識所熏習,圓鏡智相應,如日出雲翳。平等真法界,佛與衆生如,非斷亦非常,大悲恆不盡。諸佛法性身,本覺自然智,是真勝義諦,唯佛方證知。《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十

35、每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都可能魅力四射,也可能黯然失色,愛美,首先要養護好自己的心。很顯然,將心情交給境遇,任由情緒支配,人必然時美時醜,有時可愛,有時可厭,難以保持一個穩定而美好的`形象。只有萬緣放下,心繫當下,"於現前而活",才能保持一個穩定的心理狀態,也能使自我形象保持在最自然、最健康漂亮的狀態。

36、心靈健康三要:樂觀、善解、有愛。

37、無論唸佛的聖號,還是菩薩的聖號,真正的"功德"都是指我們內心的悲智成長。猶如不管跟隨這個老師還是那個老師學習,其目的都是幫助我們自己的成長。

38、我們常常會因爲相聚而快樂,因爲離別而悲傷,其實任何一個人離開我們,生活始終都還在繼續,陪伴我們的,除了旁人,還有自然和內心。所以別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人羣裏,留一些時間給自己。融入大自然,去感受從容與壯美;傾聽內心的聲音,去體驗寧靜的幸福。

39、生命中許多的錯失,是因爲我們不堅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後欺騙自己說一切都是命運。殊不知命運再好,都要經歷風雨和黑暗;就算再糟,上天也會爲你預留一片陽光,只要你用心找尋,就不會永遠站在陰霾之下。認準了的事情,不要優柔寡斷;選準了一個方向,就只管上路。

40、在這樣美麗的季節,放下心靈的羈絆,放下所有的不愉快,放下生活的勞碌奔波,別讓煩惱遮蔽了雙眼,別讓鬱悶鎖住了心房,別把這美麗的季節錯過,別把這美麗的世界忽略,學會欣賞生活,學會享受生活,去郊外踏青,去桃林賞春,敞開胸懷去擁抱春風柔柔的溫婉和繁花朵朵的絢爛。只有美麗的心情才能感受這美麗的風景,只有美麗心靈才能擁有這美麗的世界。

41、人生如煙如夢,有人說它清晰,有人說它模糊,茫茫塵世,一開始就註定會與成敗同行,與得失相伴。但是,緊張與鬆弛,沉重與飄逸,都是生命的狀態,坎坷和艱辛中蘊藏着更大的追求。笑着面對悲傷,悲傷會化爲動力,笑着面對憂愁,憂愁會化爲快樂。讓憂愁去漂流吧,生活需要快樂,也應該是快樂的。快樂自己,美麗世界;給別人以快樂,自己也就會快樂。

42、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爲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雜阿含經》

43、活在別人眼裏,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

44、活佛是什麼?活佛就是有個很偉大的前世,所以轉世爲活佛,有個不一樣的靈魂,但今生要否成爲偉大的人或有所輝煌的成就,就要看自己。都和任何人一樣 喜怒哀樂 生老病死 但就是有一種使命 就是傳達佛陀的佛教文化和佛經的傳達者!給衆生指導迷茫和離苦得樂的那麼一個殊勝的身份!

45、偉大的信仰,是我解脫的鑰匙!虔誠的魂魄,是我擁有的財富!

46、心不清淨,學得再多,聽得再多,見聞再廣,那叫世智辯聰,那是記問之學,不是智慧。 智慧不是學來的,智慧是我們真心自性裏面本來具足的。你看得很多、聽得很多、記得很多,都不是自性流露的,都是從外頭來的,都是從妄想來的。要知道,妄想是煩惱的根源,它障礙你的自性,障礙你開智慧,障礙你開悟。

47、人生這一場風雨兼程的孜孜前行,欣然承擔那份磨礪與苦難,生命可以遭遇艱難,但絕不會因爲懦弱而因此回頭,人海中穿梭,需要面對,當然也要接受錯過,生活的所有用心良苦,不過是帶給人生的一種自我清醒和如何改進。

48、有些事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都要發生,有些人不論我們喜歡不喜歡,都要面對。人生中遇到的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爲轉移。願意也好,不喜歡也罷,該來的都會來,該到的都會到。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就是相處,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一切,用善良感染生活,感染人生。且行且珍惜!

49、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度無緣的衆生。

50、不悟,即佛是衆生;一念悟時,衆生是佛。

51、所有的慾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即隱藏着相當多的苦惱。

52、當有人迷途時,我們爲其指條路;當有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當有人失意時,我們送去鼓勵的話。這種慈悲之舉在幫助、溫暖他人的同時,也是對我們自己內心的一種慰藉,這纔是真正的自利利他。當我們的內心充滿慈悲,在踐行佛教的慈悲精神時,我們就與佛菩薩是一樣的。

53、外在順隨我們的心時我們就快樂,外在不如我們的意時,我們就不滿而悲傷。人要守護自己的感官,調御自己的心如同象師馴象一般。

54、慈悲心就是清涼地。慈寄於樂,就是給衆生以快樂;悲,就是同情心,能互相諒解、容忍,表現一份寬心、愛心、也就是悲心。

55、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這樣,就放寬心態,順其自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保持豁達的心態,不要讓人生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