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心理學家馬斯洛名言

心理學家馬斯洛名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1、榮譽感與成就感是人的高層次的需要。

心理學家馬斯洛名言

2、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他有自制力。

3、成長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而有人會逃避成長。

4、爲了避免對人性失望,我們必須首先放棄對人性的幻想。

5、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柄鐵錘,你就可能認爲所有的問題都是鐵釘。

6、我們不光會熱愛自己最好的機會,同時也會對這些機會感到恐懼。

7、對於只有一把錘子的人來說,他遇見的每樣東西看起來都像一顆釘子。

8、當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就會產生被尊重的需要,被愛的需要。

9、對任何事物都需要極大的愛才能夠聽其自然,讓它保持原樣,任其隨意發展。

10、高級需要的滿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觀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寧靜感以及內心生活的豐富感。

11、你的態度跟這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着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着改變;性格,你的人生跟着改變。

12、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着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着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着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着改變。

13、一個音樂家必須作曲,一個畫家必須畫畫,一個詩人必須寫詩,這樣他才能最終做到心平氣和。一個人能夠成爲什麼樣的人,他就必須成爲什麼樣的人。

14、一個愛的需要在其生命早期得到滿足的成年人,在安全、歸屬以及愛的滿足方面,比一般人更加獨立。正是那些堅強、健康、自主的人最能經受住愛和聲望的損失。

15、當兒童感到不安全的時候,當他在安全需要,愛的需要,歸屬需要和自尊需要方面受到根本阻礙和威脅的時候,他就會更多的表現出自私,仇恨,進攻性和破壞性來。

16、”人的需求層次理論”:最低層次是對生理上的需求;第二,包含對安全、穩定和質量的需求;第三,歸屬感;第四,對獲得尊重的需求;第五,人類對自我實現的需求。

17、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麼,我警告你,在你今後的日子裏,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爲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能力相聯繫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

馬斯洛簡介

亞伯林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爲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於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爲其美學理論提供了心理學基礎。其心理學理論核心是人通過“自我實現”,滿足多層次的需要系統,達到“**體驗”,重新找回被技術排斥的人的價值,實現完美人格。他認爲人作爲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多種動機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歸屬與愛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實現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馬斯洛認爲,當人的低層次需求被滿足之後,會轉而尋求實現更高層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將最終導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體驗代表了人的這種最佳狀態。
創造美和欣賞美,是自我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審美需要源於人的內在衝動,審美活動因而成爲自我實現的需要滿足的必要途徑。審美活動的形象性、無直接功利性、超時空性、主客體交融性,使之對完美人格的創造,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審美與完美的緊密關係,使美具有真的、善的和內容豐富的性質。這樣,通過審美活動,包含真、善、美於一身的完美人格形成了,審美活動成爲人的一種基本的生存方式。
**體驗,是審美活動的最高境界,完美人格的典型狀態。**體驗可以通過審美活動以外的知覺印象的尋求獲得,只要是能獲得豐富多彩的知覺印象的活動,都可能帶來**體驗,如愛的體驗、神祕的體驗、創造的體驗等等。**體驗中主客體合一,既無我,也無他人或他物;對於對象的體驗被幻化爲整個世界;同時意義和價值被返回給審美主體;主體的情緒是完美和狂喜,主體在這時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發揮全部智能。
馬斯洛認爲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張完美人性的可以實現性,是一種樂觀主義的美學,但他離開社會實踐談審美體驗、審美活動,有抽象、片面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