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孔子的經典名言名句有哪些

孔子的經典名言名句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孔子(BC 551年9月28日―BC 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屬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的經典名言名句有哪些

孔子的名言名句

1、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不學禮,無以立。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8、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小不忍則亂大謀。

11、匹夫不可奪志也。

12、道不同,不相爲謀。

1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4、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2、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3、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24、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27、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28、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9、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爲快樂。”

31、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譯文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32、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譯文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3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7、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38、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40、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4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42、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爲儒教始祖(非儒學),隨着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爲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網友對孔子的評論

孔子是一個守舊者,孔子是一個革命者。

孔子以一個守舊的面目來改變這個國家的現狀,孔子也以一個革命者的姿態尋回這個民族的傳統。

在他主張的周禮裏,他本該安於卑賤,卻上下求索,他從破落貴族的每一步上升都是對周禮的挑釁;

他悲傷地感嘆着“吾道衰矣”,又義無反顧的把火種交給工匠和農夫,他揭開了知識高牆的第一塊磚,轉身時,聽見高牆內舊秩序的瓦解,這是他對自己的背叛。

孔子的人格,在他最愛的兩個弟子上凝聚,他們一個叫顏回,一個叫子路。

子路勇猛,顏回推讓,子路衝動,顏回剋制,子路進取,顏回無爲,子路狂,顏回狷。

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格,但在孔子身上卻得到完美統一,後世人把它稱之爲“中庸”,奉爲儒家的理想境界。

然而他們理解錯了,中庸不是中規中矩,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也。

狂狷纔是通往中庸的大道,要成爲一箇中庸的人,一定先要做一個狂狷之輩。

孔子的一生,一直在以保守的形態進取,以圓潤的方式變通,以小心翼翼達成他的野心勃勃。他自命不凡,卻腳步緩慢,他堅定有力,永遠向前。

他接受命運,卻不甘於屈服;他理解世俗,卻不同流合污,他就這樣坦然的`把當下做到最好,一層層攀爬他面前的階梯,每一次進步,他都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一個新人。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儒雖舊教,其命維新;孔雖舊人,其命維新。那些講國學的永遠不懂,常變常新纔是孔子的內核。

如果問我孔子是什麼樣的人,那麼只要拿來一面鏡子,那裏就是孔子應有的樣子。我們早已從他身上學會了,溫文爾雅的揮劍,內斂低調的放肆,悄無聲息的爭勝。

這是我們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