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孔子名言警句(15篇)

孔子名言警句(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55K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是易於留傳的結論、建議或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名言警句纔是好的名言警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孔子名言警句,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名言警句(15篇)

孔子名言警句1

一:人生態度

1.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3.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8.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9.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1.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3.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4.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5.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6.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7.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 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2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22.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23. 放於利而行,多怨。

24.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6.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7.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

28. (“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30. 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31. 士而懷居,不足爲士矣!

二:做人格

1. 不學禮,無以立。

2.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4.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5.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8.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9.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0.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1.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2. 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4. 過,則匆憚改。

15. 不遷怒,不二過。

16.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7.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8. 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9.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20.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爲有,焉能爲亡。

21.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2.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3.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24.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5. 巧言亂德。

26. 巧言令色,鮮矣仁。

27. 剛、毅、木、訥近仁。

28.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9. 聽其言而觀其行。

30.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1.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32.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33.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4.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35.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36.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37.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38.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39. 禮之用,和爲貴。

40. 放於利而行,多怨。

三:孔子論學習

1.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2.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3.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5.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8.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9.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10.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11.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4.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 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16.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7.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18.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9. 不學詩,無以言。

20.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

21.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22.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23. 有教無類。

24.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四:政治格言

1.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 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3.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5.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6.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7.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8.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9. 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10. 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2.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1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5.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16. 君子之行也,度於禮。

17. 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18. 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19.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20.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1. 君子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22.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3.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故爲政在人。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4. 子路問事君。子日: 勿欺也,而犯之。”

2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6.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27.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28.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29.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30.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31. 子曰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32.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33. 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孔子名言警句2

1. 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2. 皆齊大夫。崔杼作亂,陳文子惡之,捐其四十匹馬,違而去之。作者:孔子

3.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4. 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5. 乞之四鄰,以應求者,用意委曲,非爲直人。

6. 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出處:論語

7.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在回也!出處:論語

8.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處:論語作者:孔子

9.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出處:論語

10.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11. 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爲窮困而改節。

12. 無伐善,無施勞。出處:論語

13. 夫子莞爾而笑。

14.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作者:孔子

15. 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視之耳,不肯自投從之。

16.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出處:論語

17. 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18.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出處:論語

19. 不學詩,無以言。

20. 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作者:孔子

孔子名言警句3

1.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2.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3. 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作者:孔子

4.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處:論語

6. 放於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 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8. 不學禮,無以立。

9.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作者:孔子

10.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出處:論語

1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處:論語

12.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出處:論語

13.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出處:論語

14.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15. 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作者:孔子

孔子名言警句4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2、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摘孔子《論語》

3、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論語》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摘孔子《論語》、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論語》

5、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摘孔子《論語》

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摘孔子《論語》

7、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摘孔子《論語》孔子的名人名言

8、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摘孔子《論語》

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論語》

1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孔子《論語》

1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論語》

1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摘孔子《論語》

13、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摘孔子《論語》

1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論語》

15、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論語》

孔子名言警句5

1.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

【釋義】孔子說:“一個人的質樸要是超過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過他的質樸,又未免有些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結合的勻稱均衡,那才稱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爲政》

【釋義】 孔子說:“君子團結人而不搞勾結拉攏,小人只搞勾結拉攏而不團結人。”

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爲政》

【釋義】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譽,不知道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這就好比大車、小車缺乏了關鍵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樣,那怎麼能駕車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釋義】孔子說:“人能夠問心無愧地活在世上,是因爲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爲他僥倖地避免了禍害。”

5.子曰:“志於道,據於徳,依於仁,遊於藝。”——《述而》

【釋義】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據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文字、算術這六藝之中研習遊樂來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

【釋義】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同他做夥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釋義】孔子說:“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8.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雍也》

【釋義】孔子說:“聰明的人喜歡水,有仁德的人喜歡山。聰明的人活躍,有仁德的人沉靜。聰明的人生活快樂,有仁德的人容易長壽。”

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釋義】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在內心自我反省有沒有他那樣的毛病。”

10.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

【釋義】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孔子名言警句6

1)孔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2)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孔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6)孔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8) 不學禮,無以立。

9)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孔子塑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1)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12)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15)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16)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7)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8)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9) 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孔子名言警句7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士而懷居,不足爲士矣!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孔子名言警句8

1: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5: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9: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孔子名言警句9

1、朝聞道,夕死可矣。解釋:早晨學得真理,當天晚上死掉也不後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2、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解釋:瞭解一個人,要看他的所作所爲,不僅瞭解他的過去,還要觀察他的現在,這樣的話,對那個人的瞭解還會不全面嗎?

3、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解釋: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從中獲得新知識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4、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5、道不同,不相爲謀。

解釋:政治主張不同,不互相探討。這裏講的`是一條結交的原則,以道同爲原則,道不同,不相爲謀。因爲彼此政治主張不同,就無法互相探討。交友也是一樣,不同道的人難以相友。

6、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解釋:過去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懂得學業的人不如喜愛學業的人,喜愛學業的人不如以從事學業爲快樂的人。

8、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

解釋: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績來。

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解釋: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別人。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解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別人的壞事。

1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解釋:君子心胸坦蕩故待人接物猶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爲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懷憂慮之心。

1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解釋:有過錯不改正,纔是真錯。

13、小不忍,則亂大謀。

解釋: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這裏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兩個意思,即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

1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解釋: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憂患很快就會出現。

孔子名言警句10

關於孔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孔子名言大全

人生態度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

(“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爲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孔子名言警句11

1.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出處:論語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出處:論語

3.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出處:論語

4. 巧言令色,鮮矣仁。出處:論語

5.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出處:論語

6.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處:論語作者:孔子

7.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親也。

8.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出處:論語

9. 禮之於人,猶酒之有襞也。

10.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1. 見父母志有不從已諫之色,則又當恭敬,不敢違父母意而遂已之諫也。

12.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作者:孔子

13. 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也。

14.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15.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孔子名言警句12

1、孔子曰:“有教無類。”

2、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3、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4、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孔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6、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9、孔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0、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1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2、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

14、孔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5、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6、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17、孔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18、孔子曰:“因材施教。”

19、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0、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警句13

1、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2、士而懷居,不足爲士矣!

3、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爲有,焉能爲亡。

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5、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6、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7、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8、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9、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10、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1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5、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7、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8、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9、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20、巧言亂德。

21、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22、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3、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5、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6、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27、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8、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29、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0、禮之用,和爲貴。

31、聽其言而觀其行。

3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3、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4、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35、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36、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37、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3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9、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40、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41、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42、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43、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44、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45、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46、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47、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48、(“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9、巧言令色,鮮矣仁。

5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警句14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勵志名言,孔子經典名句

6.朝聞道,夕死可矣。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0.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4.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5.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16.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7.譬如爲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1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9.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

20.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孔子名言警句15

1、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2、不學禮,無以立。

3、有教無類。

4、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5、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6、放於利而行,多怨。

7、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8、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9、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1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2、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1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15、剛毅木訥近仁。

16、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7、君子之行也,度於禮。

18、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9、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

20、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1、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2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3、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24、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25、不學詩,無以言。

26、過,則匆憚改。

27、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8、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2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1、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32、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3、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4、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35、士而懷居,不足爲士矣!

36、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爲有,焉能爲亡。

3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39、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0、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41、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42、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47、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48、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49、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50、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51、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54、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5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6、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5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9、巧言亂德。

60、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