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人生九種智慧,讓你一生從容進退

人生九種智慧,讓你一生從容進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人生九種智慧,讓你一生從容進退

人生九種智慧,讓你一生從容進退

1、誠信的智慧:坦誠相待,與人爲善

真誠對於人,可以說是立身之本。

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區別就在於人的社會性,不論何時何地,人要在社會上立足、生存、發展,都要結成羣體,不可能獨來獨往。

真誠可以減少雙方猜忌的機會,降低彼此誤解的機率;真誠使雙方都不必費心費力“算計”對方,容易集中重點,討論問題並達成共識;真誠的人表裏如一,待人處世自然容易與人溝通。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真誠者絕於人羣。

交往從來都是對等的,人心從來都是相互的。你對別人真誠,別人對你必定真誠;你對別人欺詐,別人對你必定欺詐。“人察無徒”,真誠待人,不但贏得友情和尊重,而且往往是加倍的。一個人圓滑、虛僞可得一時,但不可得一世。

荀子說:“君子賢而能容霸,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凡是有人羣的地方,就有矛盾,有勾心鬥角,各種利害衝突使人不可能不發生磨擦。

有君子,就有小人,有溫情,就有冷漠。與人交往貴在以心交心,你真誠待人,別人纔會真誠待你。對方心有成見,你肝膽相照的真誠也能使對方暢所欲言。

2、助人的智慧: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中國有句古話:“小纔不知有緣,不懂用緣;中才知有緣,但不善用緣;只有大才,知緣而且善用緣。”這話句生動說明了助人是多麼重要,有人緣纔會有財緣。

諺語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劉安說:“積愛成福,積怨成禍”。《論語》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能予人以快樂者,自己會獲得快樂。

這個世界真的太需要溫暖。對一個身陷絕境的窮人來說,一塊銅板的幫助可能會使他握着這塊銅板幹一番事業,開創自己富有的天下;對一個迷途難返的浪子來說,一次促膝談心的幫助可能會使他重建做人的尊嚴和自信,或許在他懸崖勒馬之後闖出自己美好的天地。

不要小看對失意者隨口說一句溫馨的話語,對將倒者從旁輕輕伸出扶助的雙手,對無望者賦予一個真誠的信任,也許自己什麼都沒失去,而對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來說,也許就是醒悟、支持、寬慰。

爲他人盡力,即爲自己盡力;不幫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幫助人越多,別人越感激你,對你的回報也就越大,人生就越有價值。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

3、低調的智慧:收斂鋒芒,韜光養晦

要想進入一扇門,就必須讓自己的頭比門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項峯,就必須低頭彎腰做好準備工作。低調,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氣度。

劉備一生有“三低”,也正是“三低”成就了他的蜀漢王國。

一低:桃園結義。

與他在桃園結義的人,一個是酒販屠戶張飛,另一個是在逃的殺人犯關羽。而劉備肯與他們結爲異性兄弟。這一“低”,劉備有了兩門虎將,如虎添翼。

二低:三顧茅廬。

爲一個未出茅廬的後生小子,前後三次登門拜訪。不說身份地位,只論年齡,劉備差不多可以稱得上長輩,可他一點都不覺得丟臉。這一低,得了個千古名相。

三低:禮遇張鬆。

張松本來是想把西川地圖獻給曹操,可曹操自從破了馬超之後,志得意滿,數日不見張鬆,見面就要問罪。而劉備派趙雲、關羽迎候於境外,自己親迎於境內,宴飲三日,淚別長亭,甚至要爲他牽馬相送,張鬆深受感動,終於把本打算送給曹操的西川地圖獻給了劉備。這一低,爲蜀漢王國的最終確立打下了基礎。

4、沉默的智慧:沉默是金,悶聲發財

《荀子·非十二子》:“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一個人是否明理,不在於說不說話,話說得多或少;而在於言語是否得當,是否恰到好處。說話時正是該說的時侯,且說得恰如其分,這是明理;沉默時恰好是不應該說的時候,這也是明理。這幾句可用於說明言談必須得當。

一個人爲人處事要懂的在一些情況下必須保持沉默,勸告別人正逢對方一意孤行、大發雷霆,從而無法理性思考的時候,應該停止勸說,保持沉默。

對方氣勢咄咄逼人,言語挑釁,若針鋒相對必然激化矛盾,這個時候也要保持沉默。

當說出真理於事無補,反而會有禍患時,不能說假話,因爲那樣違背自己的良知,這種情況下只能保持沉默。比如文革時,全民瘋狂,若說真話就會有殺身之禍,說假話就是和壞人同流合污,保持沉默是最佳的選擇。

5、得體的智慧:方圓兼修,能方能圓

爲人得體要剛柔並舉。

剛表現爲臨危不懼,理直氣壯,義正辭嚴,一身正氣。柔表現爲心平氣和、沉着冷靜,和顏悅色,和氣待人。剛與柔,相輔相成,太剛易折,太柔易廢,剛到好處爲硬而不脆、威而不逼。柔到好處爲春風化雨,感化人心。

爲人得體要方圓兼修。

方指一個人爲人處世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不被人所左右。圓指一個人爲人處世能夠認清時務,使自己進退自如,遊刃有餘。方爲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樑;圓爲處世之道,是妥當處世的錦囊。把“方”和“圓”結合起來,才能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爲人得體要軟硬兼施。

做人要七分溫和,三分銳氣。太硬了,激人過分,狗急跳牆,弄不好兩敗?傷;太軟了,“馬善被人騎”,甚至讓別人得寸進尺,無得有失,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軟不硬,或硬中有軟,軟中有硬,這是爲人處世的分寸之一。

爲人得體要有彈性。

在辦具體事的時候,運用彈性語言,可以將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儘量留有餘地。辦一件事,如果直截了當辦不成的話,不妨轉個彎兒,換一個思路,迂迴應變達到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