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經典臺詞 > 朗讀者開場獨白臺詞

朗讀者開場獨白臺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由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的《朗讀者》於2017年2月18日起,每週六、日晚八點檔黃金時間於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聯合播出。下面朗讀者開場獨白臺詞,歡迎閱讀。

朗讀者開場獨白臺詞

  朗讀者開場獨白臺詞

人生,

緣始於“遇見”,情長於“陪伴”。

陪伴是溫暖人心的力量;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是我能給你最好的禮物。

一篇好文,一個好故事,一次真誠的分享。

朗讀,也是一種陪伴。

不喧譁,自有聲。

拓展閱讀

節目介紹

《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由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央視創造 傳媒有限公司與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擔製作,於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黃金時間聯合播出。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

節目評論

《朗讀者》、《見字如面》等一系列節目正是填補上了這處空白。這也許是無心之舉,但結果卻相當有意義。你可能無法想象自己的父母會自行上網搜索《奇葩大會》,並且對其中選手的造型和言語毫無芥蒂。個性張揚的追求對於年輕人們而言是一種宣泄,然而對大多數的父母輩們而言,這其中的價值觀是有衝擊性的。但《朗讀者》不同,它所傳遞的責任感、溫情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價值。因此,你可能會發現父母乃至爺爺奶奶,對這檔節目讚不絕口。

這使人看到了文化綜藝節目的新希望。一個節目若內核浮泛,即使當下再紅火也很快會被厭倦與遺棄。與別的流行綜藝形式不同,文化綜藝節目天然是有使命感的,它自出生就被寄予傳承和改變的希望,也是區分此類節目優劣的重要指標。至少目前看來,《朗讀者》做得還不錯。

相關資訊:《朗讀者》熱播 董卿:我不會盲目顯示自己

過去二十年,從東方衛視到中央電視臺,從《魅力12》《歡樂中國行》到青歌賽,直至主持了十三年“春晚”,董卿像她的其他央視前輩們一樣,踏入了“家喻戶曉”的行列。誰也沒想到,2017年1月一檔原本冷門的知識類節目突然爆紅,並讓在節目中對古典詩詞、外國文學信手拈來的董卿,成了網友們口中的“真女神”。

是時候

做這樣的節目了

董卿坦言,觀衆對於這一節目的熱情,讓她略微有點出乎意料。但是,2016年2月份她開始寫《朗讀者》創意案的時候,潛意識中已有一種感受,是時候做這樣的節目了。

“當我提出這個案子之後,從同行到客戶,幾乎沒有人提反對意見,大家覺得,好像中央電視臺是應該做這麼一個節目了,這也給了我很多信心。”

那麼,大家對知識類節目的.這種熱情,有多少會轉化爲對知識本身的渴求?董卿說,“這很難去做一個統計,但如果說喚醒了觀衆的一種新的認知,就成功了一部分。所謂的知識點是沒有太大用處的,知道一百首詩,一千首詩,這些數字是沒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是,你從中認識到了什麼,或是跟你的人生體驗是否有所結合,幫助你成長,重新去審視周邊。”

很多觀衆驚訝於《中國詩詞大會》中董卿的詩詞量,對此董卿稱,“可能因爲詩詞大會涉及的面比較廣,有些正好在我知識點上,正好和大家應和一下,我不會盲目地展現自己對詩詞量的儲備,或者去顯示自己。”

挑選好朗讀者

特別重要

《朗讀者》是董卿特別堅持要做的節目。但閱讀其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它爲什麼需要被搬上屏幕?

對此,董卿直言,閱讀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朗讀不是,朗讀要有對象,它和唱歌一樣。只不過我們很多人沒有形成這種習慣,因爲它顯得略微有些正式。

“我對文字是有偏愛的。我其實是變相給大家一段閱讀時間,不長,也就一個多小時。”

那麼到底給觀衆讀什麼,選擇標準是什麼?董卿說,“我首先會問,我被感動了沒有?我有沒有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讀出來。”

挑選朗讀者是一件特別費神的事,董卿說,“他們經常會一頁紙60人,密密麻麻,然後說勾吧,可能60個人裏我只挑了10個、15個,然後他們特別沮喪地拿着那個名單就走了。再來一頁紙60個人,再挑10個。”

董卿認爲選的朗讀者有知名度、影響力,肯定有利於傳播。但僅僅有知名度是不夠的,朗讀者還必須很有個人魅力。就像翻譯家許淵衝像一匹黑馬一樣殺出來。許淵衝是最早朗讀嘉賓名單當中的一員,但開始的時候董卿還擔心,會不會顯得高冷。

柳傳志在節目中朗讀兒子婚禮的致詞感動了無數觀衆。對此,董卿透露一個祕密。“柳總本身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爲了這個朗讀,他跟我們非常認真地談,光見面就有兩次,然後通過祕書反覆溝通。”“我第一次進他辦公室,聊了一會兒,他就從西裝口袋裏掏出了一沓紙,疊得四四方方的,就是那段婚禮致辭。當時他兒子婚禮還沒辦。他說:‘我真的想了很長時間,要不先讀給你們聽聽,你看這個成不成?’”

董卿說,當時去了三個女導演,加上他的兩個祕書,一共五個人坐在他辦公室,就靜靜聽他把這封信讀完,沒有人出聲,因爲都哭了。“當時我覺得好尷尬呀,我們倆第一次見面,算是陌生人。我覺得,一個做父親的人,不管有多成功,最後你就是個父親,沒什麼比看到自己的孩子幸福更幸福的了。後來我們當即決定,就它了。”

我愛蘇東坡

也愛杜甫陸游

在閱讀上,董卿深受父母影響。她的父母是比較傳統的知識分子,他們很早就讓董卿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不能只靠吃飯活着,還有一些別的東西可以滋養。“最早也有被逼迫的成分,父母給我開書單,這個假期必須讀完。但慢慢地習慣就養成了。”

對外國文學,董卿特別偏愛俄羅斯作家,尤其是托爾斯泰。“我對俄羅斯的藝術是情有獨鍾的,因爲他們是一個充滿苦難的民族,對苦難的描繪總是深刻而厚重。”

在馬上要錄製的新節目裏,欄目組爲一批從清華乃至哈佛回到農村尋找創業機會的年輕人,選了遲子建的讀本《泥濘》。“那裏面就寫到了,俄羅斯文學有很多都在描寫泥濘的道路。因爲北方寒冷的天氣,在冰雪融化之後,就是泥濘的。那種泥濘,它既是一種貧困的符號,但又是一種希望,因爲冰雪已經融化了,跨過泥濘,你似乎就能迎來一個春天。”“我是這個節目的製作人,多多少少帶了我個人的審美或是價值觀在其中。”

談到古典詩詞的影響,董卿特別提到《紅樓夢》。“《紅樓夢》裏詩詞挺美的,那時覺得讀來就像黛玉讀《西廂記》一樣,脣齒留香。那裏面的詩詞比較多一些,傷感、兒女情長、傷春悲秋,這種情懷多一些,可能是那個年齡段喜歡的。”

“我一直愛蘇東坡,但隨着年紀再長一些,也會愛杜甫,愛陸游,愛無奈過後的那種力量。”

董卿說,閱讀的樂趣就在於,它是一個廣闊的世界,讓你知道你的渺小,知道在歷史長河中,或是站在全人類的角度看,很多東西是不必在意的,它讓我們能變得更聰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