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建黨大業的觀後感大綱

建黨大業的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寄語:劉燁、陳坤主演的建黨大業很值得一看哦,最近小編剛看完,引人深思。今天本站爲各位讀者收錄了建黨大業的觀後感,歡迎閱讀。

1.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青春的使命,看完《建黨偉業》我的內心異常澎湃,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那個時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熱血所動容,被他們爲了實現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所感動。我的腦海中始終閃現兩個詞——“青春”與“使命”。

到底是什麼催使我們的青年從容的應對打擊、傷害甚至死亡?我想,那必須是強烈的愛國感和高度的職責感。愛國讓我們感知職責,使命讓我們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價的尋求祖國富強、民主、自由之路。

無論在什麼時代,我們青年人都期望能夠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最大實現自我的價值呢?毫無疑問,那就是將自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齊,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當今世界,現代中國,我們青年的使命異常艱鉅,祖國的未來在我們手中,振興中華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要增強歷史職責感和時代緊迫感,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而光榮的使命,揮灑青春汗水,爲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鬥,譜寫新的華章。

2011年7月1日,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週年的紀念日。回顧黨的偉大曆程,我們感慨:是我們的共產黨帶領着勞苦大衆推翻“兩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國;是我們的共產黨帶領着中華兒女艱苦奮鬥,鑄起了中國的繁榮穩定、和諧富強。

作爲青年共產黨員,我們更就應熟知歷史,以學促用,以對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職責感,提高認知和學習潛力,強化時代職責感,爲鑄就新的輝煌做出貢獻;就應牢記歷史,以史爲鑑,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產黨人的時代精神。

作爲一名司法助理員,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我明白,有許多可能釀成大杯具的小糾紛等待我們去化解,有許多懸在百姓心中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解答,有許多弱勢羣體渴望我們去幫忙……一想起這些,內心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激勵着我堅守在司法行政工作的第一線,以飽滿的熱情爲人民羣衆服務,牢牢把好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用實際行動去詮釋新時期司法行政幹警的神聖使命。

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2.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一連在網上看了兩遍《建黨偉業》,還是覺得但是癮。總期望影片一向演下去,別結束,但是時光總在不知不覺間一秒一秒地流逝,影片在一步一步地接近尾聲。說實話,剛開始對它我並不看好,儘管裏面明星雲集,氣勢恢宏,留給人們以無限的期盼。但是我個人認爲,它但是是部政治性很強的類似紀錄片之類的片子,但是如今真去看了,卻逐漸改變了對它原有的看法和成見。

《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開始,一向演到中國共產當成立,這之間的十年時光,是中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十年。十年裏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涌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雲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勳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當文字成立……這些國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的歷史事件,曾使我們憤怒過,哀痛過,無奈過,彷徨過,興奮過,期盼過……而今仍在我們的腦海裏歷歷在目,記憶猶新。而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便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雲變幻、令人可歌可泣、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抗爭奮鬥並逐漸進步的歷史。

當見到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我們感到雀躍與自豪,對未來充滿期盼。當宋教仁遇刺時,我們恨不得上前一槍崩了那個刺客。當袁世凱爲了一己之私利,祕密理解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時,我們恨不得上去一腳把他踩扁在腳下。當張勳跪在溥儀腳下痛哭時,我們並不爲他的愚忠而感動,反而爲皇權思想在國人的意識裏潛存而憂慮。當蔣介石扮成醫護人員刺殺光復會成員陶成章時,我們爲革命黨內部派系鬥爭的嚴重後果而擔憂。當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與辜鴻銘進行辯論時,我們能夠看出新舊思想在當時高層知識分子中鬥爭的嚴酷。當我們聽到中方代表顧維鈞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時說的那些話:“尊敬的各位代表:你們憑什麼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我很憤怒!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時,我們在憤怒的同時,又不得不深思“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的真諦。一個“送”字用的真是太好了!真是一針見血啊!不是自家的東西,送給人家如棄草芥,自然也就不會心疼了。何況它的“主人”是已經淪爲階下囚的德國,是他們的敵人。削弱敵國,增強他們自認爲是盟國的日本的實力,有何不好?再說日本已經於此前出兵山東,擊敗了德國,接收了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送”給日本但是是做個順水

人情,承認既成的事實罷了,就算不“送”,日本也已經“得到”了,還不如體面地正式“送給”它妥了。但是西方列強們萬萬不會想到,短短十幾年後,他們的這個盟友日本就不識好歹地恩將仇報起來,對包括他們在內的許多國家發動了戰爭,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打碎了他們的美夢,打破了他們的寧靜。你們能夠毫不吝惜地把中國的山東送給日本,但是我們中國人卻不能容忍外國侵略者將我們的國土再次瓜分。四萬萬同胞豈是草包?豈是毫無血性之人?豈是不忠不義之徒?豈是坐以待斃之輩?怎樣辦?反抗!反抗!反抗!不顧一切的堅決反抗!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期望,他們首先站起來,火燒趙家樓,在共產主義者的領導下,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足以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五四運動”,使中國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當一個舉着血書“冤”字的女大學生跪在總統府前請願,回答軍警爲什麼不到檢察廳喊冤時,她含淚說:“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狀子。”之後痛呼:“我是爲四萬萬同胞喊冤啊!”這一聲猶如千鈞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有着四億多人的泱泱大國,如今竟被一個過去一向向咱稱臣納貢的附庸小國欺負來欺負去,成了他們桌上的魚肉,任由他們切分。泱泱華夏的顏

面何在?尊嚴何存?

張勳復辟後,陳獨秀怒斥道:“在共和國裏當皇帝,這是對共和天大的諷刺!”是啊!辛亥革命才結束短短几年,就先後出現了兩個皇帝,雖然在位時光都不長,但是也可見皇權思想和奴性思想在當時的國人中還有很大的市場,甚至是根深蒂固。五四運動時,一聲聲“保衛主權”、“還我青島”喊得氣壯山河,雄壯有力,慷慨激昂,令人熱血沸騰!那轟轟烈烈的場面,足以感動每一個觀衆,讓人爲之動容,爲之雀躍,爲之自豪不已。當“二次革命”失敗後,見到在妻子宋慶齡面前長嘆的孫中山時,我們能感受到偉人的無奈與哀痛,也易使人聯想到偉人那傳揚千古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看到爲了反袁而假意擁護袁世凱的蔡鍔時,我們爲有這樣的同胞而高興,也嘆惜他爲國爲民拋下知己小鳳仙,捨己爲人,更爲他帶病出徵而感動。當見到朱德在槍林彈雨中捨生忘死地拼殺時,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代偉人爲國爲民的赤膽忠心。當青年***在對着廣大勞苦工人宣講革命的道理時,我們已經明顯領略到了偉人的風采……

當影片迫不及待的結束時,我意猶未盡地嘆了口氣。心中一向涌蕩些東西不吐不快,於是就寫下了這些文字,雖然說得不必須就對,可確實是我的心裏話。儘管這部電影並不是完美無缺,但是也比目前和以前的許多革命樣板戲之類的影片強的太多了。它帶領我們走進那段歷史,用心去溫潤那片土地,用熱血去溫暖那片土地,用智慧去拯救那片土地,用所有的一切去捍衛我們這片土地,過去是,此刻是,將來也是。我們決不能讓歷史重演,也不要寄期望於別人發慈悲不來侵犯我們,而關鍵是要紮好自家的籬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們也絕不會任由人欺凌,過去如此,此刻仍應如此。因爲我們的偉大祖國早已經今非昔比,國家正在強盛,民族正在復興,我們的日子正在蒸蒸日上。

偉大的黨啊!九十年啦!您帶領我們已經走了整整九十年征程,一路上風吹雨打,披荊斬棘,最後要踏盡泥濘步坦途了。您很老,已經九十歲了;您很年輕,處處煥發着青春的活力。祝願您九十壽誕愉悅!祝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祝我們的民族興旺強大,祝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

3.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爲此獻禮的《建黨偉業》這部電影已經公映數日。筆者作爲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覺得必須要觀看這麼一部具有重大好處和歷史題材的電影,既能夠去感受一下並不是經常去的電影院的氛圍,也能夠藉此瞭解歷史知識。基於此,筆者特地在2011年6月18日晚去看一場《建黨偉業》的電影,並特地將觀看本部電影的一些直觀感受比較粗淺的記錄下來。

一、明星陣容強大。可能我們在之前的宣傳片和預告片中或多或少了解到本部電影的演員陣容十分強大,但看了以後給人的第一感覺,還是這部電影的號召力確實了得。在當今影壇的現役演員裏,能夠說涵蓋了八九不離十了吧,主要指男演員,這部電影畢竟還是男性主角爲主,當然了,也有較多的女演員出現,尤其是女大學生個個漂亮,楊開慧的演員也不錯,還有那個在五四運動裏出現的沒有名字的女大學生。以前看過報道,很多演員都心甘情願在本篇裏出演,哪怕是就一個鏡頭一晃而過也行,甚至是純粹的打醬油也毫無怨言。筆者也不明白他們的片酬怎樣樣,或者是衝着什麼來的,個個演員都這麼看重本部電影。

二、中心思想模糊。《建黨偉業》這個題目毫無疑問是突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大事,筆者看後的第一感覺是電影裏的故事太多,中心思想比較模糊。當然了電影脈絡還是十分清晰,可能是這部電影本身涉及的資料太多太雜,跟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件大事緊密相聯的歷史事件太多了有關,如果交代不詳細,可能會適得其反。跟大多數電影不一樣的是,這部電影的故事太多,實際上很多電影從頭到尾就一個故事,你想讓它中心思想不突出也不行。從這個角度講,本篇的導演啊編劇啊,確實難度很大,用一部電影把這麼重大的歷史事件交代清楚,讓觀衆們滿意。

三、尊重歷史事實。跟很多歷史題材的電影一樣,怎樣樣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目,都是比較棘手的難題。《建黨偉業》真的是有獨到之處,我相信就應是不會有觀衆質疑電影的資料脫離歷史事實了。我們以前看到的歷史題材方面的電影,尤其是歷史比較久遠一點,有的真的是胡編亂造的,跟原先的歷史估計沒什麼瓜葛了,除了借用一下題目以外。我覺得,這方面必須要把好關,給觀衆的感受和印象十分重要。歷史的東西,歪曲了,會害人的,影響孩子教育的。

四、前後交相輝映。今年的《建黨偉業》,爲建黨90週年獻禮,2009年的《建國大業》,爲建國60週年獻禮,接下來,我們怎樣期盼,給電影迷留下巨大的遐想空間。我想,看看歷史時光表,答案不難得出,那就是2017年,當建軍90週年的時候,我們能夠拍一部異曲同工之妙的《建軍鉅業》或《建軍宏業》,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獻禮!

五、黨的發展壯大。電影中反映,建黨的時候,全國才50來名黨員,全國代表大會才13人。90年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我們黨的光輝發展歷史。此刻,我們全國的黨員大數大概有接近8000萬了,這是多麼輝煌的成績啊,真正的世界第一大黨,至少從黨員人數來看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事實雄辯地證明,我們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帶領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照此發展,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六、電影帶來啓示。我們在電影中看到,很多共產黨人、革命志士爲了國家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上刀山下火海,他們的精神鬥志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並且要發揚光大。此刻,我們黨內部分黨員貪污受賄,革命意志衰退,工作熱情退化,嚴重影響黨的形象和戰鬥力。我們要從電影中學習老一輩共產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無私奉獻忘我工作愛國愛黨的高尚品質,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貢獻力量。

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第2張

4.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影片《建黨偉業》是向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獻禮的重點影片,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陳獨秀、蔡和森、向警予、張國燾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爲中心,講述他們爲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

看《建黨偉業》,除了演員明星陣容的強大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人心靈的衝擊。電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現了那段風雨飄搖的歷史,重溫了老一輩革命家爲了挽救人民與水火之中,爲了拯救危難中的中國,歷經千難萬險,經過不懈鬥爭,最後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歷程,對我們這些出生在新社會、沐浴在黨恩下的年輕人,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正處於命運的危難時刻: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妄圖滅我中華,瓜分我領土。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行動,尋求救國之路。其中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這一革命的果實卻又被袁世凱竊取。緊接而來的軍閥混戰,更進一步的加劇了人民的苦難。

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作爲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中國,卻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我的領土,那些強權國家,根本不顧中國人民的強烈要求,硬是將德國在中國的權利轉讓給日本。“弱國無外交”,演員陳道明在劇中沉痛的話,告訴了人民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務必自強。

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它應允了歷史的要求,應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誕生,給中國帶來了期望,給人民帶來了光明,爲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鬥爭,最終最後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勞動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光陰似箭,此刻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此刻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明白什麼是苦,什麼纔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爲此刻的和平而建立,雖然此刻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

5.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建黨偉業》我覺得拍得十分不錯,故事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起一向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頁,幾乎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如毛澤東、孫中山、胡適、袁世凱-----等等,都是能夠單獨寫一部電影了,要把如此衆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個小時內說清楚,其實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劇中人物形象豐滿的不多,但歷史事件述說着十分清楚,觀看時隨得劇情的起伏,會有熱血沸騰的感覺,編劇的功力確實不凡,演員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建黨偉業》採取了多線敘事的方法。從辛亥革命一向到五四運動中的大事說得十分清楚,不少人物都寫着有聲有色,比如,發哥演着袁世凱痛罵日本人,霸氣十足,一個梟雄的形象讓發哥演活了,爲了當皇帝,出賣國家主權,簽訂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再比如,劉德華演着蔡鍔將軍,火車站與小風仙揮淚相別,與孫中山相談時的吐血,抱病上戰場的沉着,很好地再現了一代儒將以身許國的悲壯;

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感情以及毛澤東和他的朋友們苦苦尋求救國之路的歷程,是《建黨偉業》濃墨刻畫的另一條主線,劉燁演着毛澤東確實不錯,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澤東初到北大,頗有鄉下人進城的感覺,他聽胡適講課時與胡適的對話,蠻有意思,與楊開慧的感情平淡之中見深情,劉燁的演技真是牛!

以陳獨秀、李大釗爲首的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適、辜鴻銘等國學大師爲首的保守思想的辯論和衝突,是《建黨偉業》寫着很精彩的第三條主線,馮遠征演出了陳獨秀特有的領袖魅力,看完《建黨偉業》,你會覺得,沒有陳獨秀,可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沒有這樣順利。

《建黨偉業》的畫面也很注意視覺效果,讓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歡南湖上週迅演着王會悟撐得一把傘,坐在嘉興南湖的船頭,煙雲籠罩的湖上,古色古香的木船,船頭美麗的女子曼妙的身姿,構成了一幅美侖美奐的美景,真是美極了。

《建黨偉業》真精彩!

5.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今天,公司組織全體員工看電影——《建黨偉業》。看過之後,我心潮澎湃,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立即奮筆疾書,記錄下這段值得珍藏的記憶。

看電影,有人看熱鬧,有人看感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建黨偉業》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是一次靈魂的洗禮。這部鴻篇鉅製氣勢磅礴,人物個性鮮明,多人多處演講讓人奮發向上,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也能身處其中,與那些仁人志士一起衝在救國救民的前沿陣地。

這部影片真實地再現了歷史,從推翻清政府到孫中山建立民國,從袁世凱登基到張勳復辟,從軍閥混戰到五四運動,從懵懂到清晰,從尋找借鑑到創立自己的政黨,我們的黨經歷了漫長的求索過程。影片中學生羣情激奮,爲雪國恥奮不顧身;李大釗,陳獨秀爲喚醒國民團結一致慷慨陳辭,以身踐行;北大校園百家爭鳴,各抒己見,讓人看了如醍醐灌頂,酣暢淋漓。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段曲折而輝煌的過程,是一部中國人爲尋求真理而上下求索的歷史。無數先烈爲了尋找救國救民的路而拋頭顱灑血,無數仁人志士爲尋求真理而遠赴他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話彷彿離我們很遙遠,但電影讓我覺得這些話是那麼地擲地有聲,那麼地振聾發聵。想想我們如果身逢亂世,是否也會心存報國之心,也會爲中華之崛起而奮發圖強?這是一種責任,一種社會責任,一種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每一箇中國人應該擔負的責任。“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何許卿?”這是一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蔡鍔將軍的心聲。不愛江山確不能不愛國!

弘一法師曾說:“唸佛不忘救國”。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中國人都在尋找救國之路。從康有爲,梁啓超到孫中山,宋教仁;從李大釗,陳獨秀到毛澤東,周恩來;這些憂國憂民的偉人都在尋找救國之路。無論是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都沒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上了國富民強穩定和諧的道路[]。在建黨九十週年之際,公司組織大家看這樣一部電影可謂用心良苦,意義深遠。

中國共產黨給了我們什麼?影片中歷史的再現給了我們一個信念,給了我們一個信仰。那就是信仰共產主義,信仰我們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制度,擔負起我們作爲一箇中國人的責任。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給我們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在今天這樣一個物質豐富而精神空虛的時代,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是否能找到我們失去的精神信仰,如果能,我們就有了大收穫。

今天我們需要的同樣不是坐而論道,而是以身踐行。小到家庭,中到企業,大到國家,我們都要在創新中尋求發展,踐行漸遠,積跬步以至千里,直至天下擔當。

6.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看了《建黨偉業》這部電影,使我很榮幸得以重溫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輩在那段崢嶸歲月裏的熱血與激情,感受他們對共產主義事業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這部影片從二十世紀初中國的歷史現狀入手,將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帝的舊中國活生生地展現在觀衆面前。它形象地告訴觀衆:雖然經歷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工人罷工運動等多種政治運動來對舊中國進行變革,但最終還是在抗爭中被壓制下來,而正是這樣的背景孕育了中國共產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1年7月間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雖然這短短的十年時間裏在歷史的長河裏或許只不過是一瞬間的功夫,然而這十年又是極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這十年裏,許許多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發生在這十年: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護法戰爭、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震撼人心。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絕不是偶然的,是中國歷史進步的必然,也是中國革命覺醒的重大標誌。1921年7月23日,13名當時代表全國各地黨組織的優秀代表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張國燾、李達等來到上海,舉行了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重要的會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一大”代表了當時全國五十多名黨員,但它是中國革命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情,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肩負起了拯救中華民族的重任,擔當起領導全國人民推翻封建舊制,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建立民主、自由、文明、進步、人民大衆當家作主的國家歷史責任。先輩們爲了心中的信仰,甘願赴湯蹈火!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大無畏的精神!讓我感動,讓我對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想發自肺腑的喊出來:中國共產黨萬歲!這個代表全國最廣泛階層利益的布爾什維克組織,代表着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是註定要受到廣大人民羣衆擁護的,必定帶領人民取得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黨。90年前,一羣風華正茂、意氣風發、追求真理的年輕人,像一輪朝陽在中國大地上升起,就像毛澤東說的那樣:從此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歷史賦予革命先輩的時代已成爲過去,但每一個具有民族正義感的中國人都不會忘懷這些對中國民族革命做過卓越貢獻的偉大先驅。

時間是位忠實的審判者,它給我們寫下的結論是:中國革命的勝利必須要由正確的理論思想即馬列主義作指導,要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即中國共產黨。

在弘揚民族文化的今天,緬懷先烈,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走建設和諧社會主義道路對於我們來說,義不容辭,只有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成爲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繁榮昌盛,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懈努力奮鬥!

7.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題記

《建黨偉業》是向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獻禮的重要影片,主要講述了以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陳獨秀、蔡和森、向警予、張國燾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黨員爲建黨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史實。看《建黨偉業》,除了強大的明星陣容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人心靈的衝擊。

電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現了中國那段風雨飄搖的歷史,讓我們重溫了老一輩革命家爲了挽救人民於水火之中,拯救危難中的中國,歷經千難萬險,經過不懈鬥爭,最終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的歷程,這對我們這些出生在新社會、沐浴在黨恩下的年輕人,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正處於危難時刻——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妄圖滅我中華,瓜分我之領土。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行動,尋求救國之路。其中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這一革命的果實卻又被袁世凱竊取。緊接而來的軍閥混戰,更進一步的加劇了人民的苦難。最不能讓人忍受的是:作爲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中國,卻不能公正獲得自己的領土。西方列強不顧及中國人民之大心聲,以強硬的的態度將德國在中國膠州灣的一切權利轉讓給日本。“弱國無外交”,演員陳道明在影片中說到“弱國無外交”,揭示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須自強的道理。

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樣一個特殊而充滿苦難的時代誕生的。它順了歷史之大潮流,諾了人民之大心願。它的誕生,給中國帶來了希望,給人民帶來了福音;它的誕生,爲中國的革命事業開闢了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它的誕生,使中國從此走向了未來的光明道路。

此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鬥爭。在黨的正確領導及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國人民最終實現了當家作主的願望,農民“翻身農奴做主人”。

建黨的時候,全國才50來名黨員,全國代表大會只有13人蔘加。90年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我們黨的光輝發展歷史。現在,我們全國的黨員大數已經接近8000萬,成爲真正的世界第一大黨。事實有力的證明,共產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帶領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要發揚中國共產黨努力拼搏,頑強奮鬥的精神品質。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腥風血雨”到“雨過天晴”,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體會當年黨的艱辛歷程呢?恐怕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叫甜了吧。

我們在二十一世紀這個美好的時代,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下,不需要爲生計擔憂。我們沒有理由不以積極的態度地活下去。因此,就讓我們攜手,從現在開始,擔起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去創造和諧幸福的美好家園,把我們美麗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壯美,富強。

張開翅膀,飛向天空,拼搏未來,建設祖國!

8.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那天,我坐在學校報告廳看完了兩個多小時的影片《建黨偉業》,我似乎找到了一種理解,對黨的光輝的理解。

因爲痛過、屈辱過,絕望過,卻不曾低頭過,所以榮耀,所以光輝。

然而,這種理解,亦或者說是詮釋,它源自另一種不能被華麗的辭藻修飾,甚至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東西,那便是愛國情懷。聲嘶力竭是影片中出現最多同時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愛國情感的宣泄,簡捷、堅定、擲地有聲。它來自一個孱弱社會的文弱青年人,可能有人會認爲這是庸俗的不顧形象的誇張方式,可是我覺得這是一種來自人靈魂深處的爆發力,帶着所向披靡的穿透力;是一種欲圖對抗絕望現實,來自內心一絲希望的升騰;是一種最真實的,並且能夠令人身臨其境的感召和呼籲!它是所有激情和勇氣的來源,是一場殊死和野心的較量,是所有革命者誓死如歸的宣許,是千千萬萬同胞得以脫離水深火熱的寄託,是一個民族即將重生的吶喊!

當3000多名高校的學生代表衝破軍警阻撓,雲集天安門遊行示威;當學生痛打章宗祥,火燒曹宅;當32名學生被軍警扣押,當各界人士羣起抗議;當舉國上下大規模地罷課、罷工、罷市紛紛響應學生;當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合約》上簽字後拂袖離去……這一幕幕快節奏的鏡頭銜接,是革命熱情和愛國情懷的濃縮和迸發,是任何一種力量都無法抵禦的!那時候,我確然明白原來一些人可以舞文弄墨,細嗅薔薇,但是同樣也可以心懷猛虎,力挽狂瀾!

那一刻,我如同被閃電擊中,一股流體已然在體內串起、迸濺。如果我能故作堅強地說不落淚,那一定是假的。那一刻,我才感受到,原來真的有種東西叫做血脈相連,真的有種感情叫做家國情懷。

十年,於起落的歷史洪流,如滄海一粟。十年,於危難的中華民族,卻是滿腔的熱情和全部的家國之愛。十年,風雨兼程,積聚着一代人和一個民族在一個蕭條時代的全部力量!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弱國無外交”,“落後要捱打”,想自救就必須自強。如何自強?我想,國富纔會民強,這好像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當機遇與挑戰並存,借用狄更斯的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我想,影片除了紀念意義外,一定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我能感受到的最熾熱、最直接的。作爲任何一名國家的公民,我想我們必須要做的就是對愛國情懷的認同。審視自己,以往總是爲賦文章,強說愛國,卻不知道它是否真正地存在自己身上。我想,之所以我們感受到的愛國情懷薄弱,可能是因爲我們現在置身祖國家園,擁有強烈的歸屬感,所以表現出來的愛國情懷就少了。這或許也是,身在國外的人更會表達愛國情懷的原因吧!其實,這種情愫一直都在,並且一直在沉澱,一直在凝聚,我覺得它與歸屬感一起,以互補的方式存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我覺得作爲學生,我們要尋找的不是一種以往民族的恥辱感或者榮譽感,不是對革命者的謳歌崇拜或者是對侵略者的仇恨唾罵,因爲那都是過去的歷史,無論對與錯、是與非、曲與折都已成定局。重溫歷史,當然是具有某種提醒、警示或者強化的作用,只是我想,每一種結局必然有其自行的軌道,就像共產黨的誕生,應允了歷史的要求,應允了民族的要求,不是說阻止就能抵擋的了的。

與其溫存過往榮辱,不如應對往後張弛。

我想,我們要在影片中尋找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如何在黨領導的大環境下,安放自己人生或者說走何種人生路的選擇。可是,並不是說黨的信仰就一定要是我們全部的信仰。因爲,時代在進步,新舊事物更替同歷史興衰交替一樣,順應潮流,並不能說黨的信仰就一定是絕對真理。於我,那種視死如歸的革命犧牲精神太遙遠,我需要的只是來源於它的一點點的堅持和勇氣,作爲我信仰的某種支撐,就像存在飛蛾體內的某種化學元素,促使其毅然撲火。撲火與否,另當別論,我要的是像飛蛾一樣源自靈魂深處的那種對信仰的支撐和延伸,鞭策我爲之努力爲之奮鬥,那就夠了。

9.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今天上午,湖北聯通公司組織了全體“青春在沃”沃員,在洪山天河影城觀看了紅色電影《建黨偉業》。這又一次讓我們回顧歷史,讓愛國主義情懷深深觸動着我們的心靈。

影片再現了從辛亥**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那段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抗爭奮鬥並逐漸取得勝利的風雲變幻,可歌可泣的歷史。無數的仁人志士爲救國不惜一切的豪情壯志,更是時刻的牽動着我們的心。

袁竊取辛亥革命成果,刺殺宋,到最後簽訂賣國條約走上稱帝之路,種種可恥的罪行,違背了民心,引起了所有國人的痛恨和唾棄。最終在唾罵聲中死去,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無人不爲之痛快。看到宋教人被刺那一幕,我的內心無比悲痛,一位愛國志士就那樣被自己的同胞殺害。二十一條,爲了滿足自己稱帝的美夢竟然將國土輕易送給他人,更是激起了心中的憤怒。

蔡將軍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他和小鳳仙告別的那一幕,深深的感動了我,讓人爲之落淚。“人人都知道我蔡鍔愛美人而不愛江山”、“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難再許卿”爲了國家,可以犧牲自己的摯愛甚至一切,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這是何等的愛國情懷啊!他假借治病偷偷去日本與孫中山先生會面,後又返回雲南帶着重病爲救國而戰,並取得了重大勝利,讓袁世凱大大受挫。蔡鍔將軍爲了中國作出重大貢獻。棉花坡戰場上,朱馳騁戰場,英勇善戰,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胡、陳、李等文人,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們走在思想的前沿,傳播着新的思想。他們是學生、工人和工商界的堅實的後盾,影響着中國**的前進方向。最終,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國共產黨艱難的成立了,也因此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看完後,我深有感觸,思考着將來怎樣用自己的知識回報祖國。

以毛爲代表等人,一次次在學生、工人中的號召,都能引起我內心的共鳴,我的心不時的爲之震撼。他們的愛國熱情是如此的高昂。他們激情澎湃,氣勢宏大,聲嘶力竭的喚醒和發動學生和工人,讓他們爲做自己的主人而努力。那一刻,我似乎成爲了他們當中的一員,全身心的投入到**當中去。我爲那一個個的畫面而感動中,眼睛不時的有種落淚的感覺。

顧維鈞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那一幕是多麼的令人難忘:尊敬的各位代表,你們憑什麼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我很憤怒!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

最終,中國共產黨在衆多的愛國人士的努力下成立了,並逐漸領導中國人民贏得新中國的成立。

這部電影充滿愛國情懷,能夠很好的激發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之心。同時讓我體會到,美好的今天得來不易。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將來爲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看完這部影片,我的心情經歷了波盪起伏,裏面的一幕幕在我腦海裏迴盪。今天,讓我難忘。

10.建黨大業的觀後感

====================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週年之際,我帶着激動澎湃的心情想去了解這段歷史。走進新世紀影城觀看電影《建黨偉業》,使我有機會重溫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有時間就會有歷史,再次感受革命先驅在那段崢嶸歲月裏爲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懈追求和艱苦鬥爭的情景。

電影展現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十年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武昌起義,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五四愛國運動,中共一大的召開等等。

如果說歷史即思想史的話,那麼《建黨偉業》這部歷史電影就是一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思想史。電影展現了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的混亂狀態,民主共和與封建帝制,新文化運動與封建舊文化,社會主義思想與資本主義思想等等。無論是正派人物還 是反派人物,他們都有一種對民族團結獨立,國家繁榮富強的願望。尤其是各類歷史人物的紛紛登場亮相,極大豐富了影片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想內涵。激進熱忱的宋教仁;臨危受命的蔡鍔;指點江山的毛澤東;追求民主的陳獨秀;傳播真理的李大釗。鮮明的個性背後是他們一個個將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視爲己任的愛國主義激情,即使是一些戲份很少的配角也因爲他們對民族與國家的滿腔熱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孫中山先生看到民主共和被踐踏時的義憤填膺,朱德在棉花坡大戰吳佩孚的勇猛機智,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的憤慨陳詞,鄧中夏在遊行請願時的凌雲壯志……

中國知識分子在學校、街頭、工廠的高處向學生、市民、工人宣傳無產階級思想,傳播馬克思主義學說,他們的大聲吶喊、激情演說,他們那純真的信仰和激切的情懷感動着在場的所有觀衆,他們身上那種強烈的民族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思想感染着我們。

影片最打動觀衆的部分莫過於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影片藝術地將當時中國社會各方面的社會力量集中地再現在熒幕上:軟弱無能的北洋政府苟且偷安;羣情激憤的工人階級摩拳擦掌;熱情滿懷的愛國青年遊行示威……

一幅幅事關民族榮辱和國家興衰的歷史圖景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情感震撼力。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緒深深地感動着觀衆。讓我們彷彿回到了那個充滿理想,充滿力量,充滿激情的革命年代。

電影還 特寫了幾個鏡頭表現五四運動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悲憤填膺的謝紹敏以手寫血書請願,熱血沸騰的匡互生在街頭慷慨陳詞,革命先驅李大釗親自上街遊行示威,喊冤的女學生以血染的白練鳴冤請願,愛國學生教育軍警放棄對學生們的鎮壓,激動的學生們火燒賣國賊的住宅等等,這些鏡頭極大豐富了影片的思想內涵,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使整部作品充滿愛國主義激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國家命運內外交困的重要時刻,大量有志之士和熱血青年挺身而出,爲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自由奔走呼告,甚至流血犧牲,尋求真理,救國救民。他們對國家對民族的大義,他們爲了國家領土的完整,爲了人民當家做主,爲了實現社會大同,那種捨我其誰的態度和精神讓人感動。

整部影片籠罩在強烈的民族情結和愛國熱情之中,是一部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思想的優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