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人間失格》讀後心得精選四篇

《人間失格》讀後心得精選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K 次

《人間失格》讀後心得精選四篇

《人間失格》讀後心得精選四篇

導語:《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主角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僞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越、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爲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爲人的資格。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希望你們能喜歡!

《人間失格》讀後心得精選四篇

【第一篇】

“我這一生,盡是無恥之事。”日本三大無賴派代表作家之一太宰治在自己生前留下的最後一部鉅作《人間失格》第一手札的第一行如是寫到。

原文的標題,「にんけんしかっく」,直譯過來淺顯易懂——失去作爲人的資格。不管怎麼看,這似乎都是一部不會令人感到心情愉悅的作品。然而事實也正是如此。但文中所反應出來的,真真切切存在着的,這人世間最陰暗的一面,確實那樣的真實又那樣的令人痛心疾首。也正是因此,我才被它深深打動。

與其稱之爲故事,其實更接近於確實發生過的,作者本人的自傳體小說。在他自殺逝世那天,第三手札的完成似乎也在冥冥之中暗示着他的未來——看不見光明與希望的黑暗的漫漫長路。

故事的男主人公大庭葉藏,從幼年開始便體弱多病,卻異常聰穎。常年臥病在牀,仍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也或許正因此,他似是擁有着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的心靈——或許稱其爲所謂“世俗的圓滑”更爲恰當,從記事起就不曾有過丁點的童真,爲取悅他人而活着,傀儡般不摻雜絲毫情感。“ 對討厭的事不能說討厭,而對喜歡的事,也是一樣,如同戰戰兢兢地行竊一般,我只是咀嚼到一種苦澀的滋味,因難以明狀的恐懼感而痛苦掙扎。 ”這是怎樣一種常人不得而知的苦楚與無奈,複雜的“人情世故”過早地將這副幼小的身軀吞噬殆盡,用不再單純的煙塵將他深深埋葬。不敢把自己所愛告訴他人,畏懼因此招來的那些厭惡而挑剔的目光。這使他恐懼,對人類感到深深的恐懼。或許他曾存一絲幼小而無力的單純,卻被生存的緊迫感無情掐滅。也正是因有些這樣黑暗的童年,爲葉藏短暫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伏筆。

青年時期,考上東京高中的葉藏,在這裏的畫室遇見了對他人生影響最大的人——堀木正雄。沾染一身惡習的堀木試圖將只傾心於讀書的葉藏拉入地獄,而葉藏對這所謂“朋友”根本不屑一顧,權當陪他玩玩而已。未曾料到,日復一日的花天酒地,竟真使葉藏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吃喝嫖賭抽,每天都這樣渾渾噩噩地度過。也因一時興起,葉藏隨他加入了一個叫做“共產主義讀書會”的祕密研究會,自此竟一次不落地積極參加着每一次的活動。對他而言,偷摸着從事“違法”行爲的刺激所帶來的快感,是其它活動無法給予的。在他的內心深處,終有一層對人類深深地恐懼,隔閡了他與人類最真實的交流。

在經濟最困難的時候,忙碌致使葉藏的身體也開始吃不消。這是他第一次想要去死。在銀座的酒吧裏,窮困潦倒的葉藏受到了一位女招待的恩惠,兩人的憂鬱頗有幾分相似。同居兩夜後,葉藏不假思索的同意了她殉情的請求。某日夜裏,兩人一塊兒跳進了鎌倉的海面。然而——女人死掉了,葉藏卻得救了。對葉藏來說,這是人生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這是他人生中最黑暗也最波瀾起伏的後半期。因爲殉情事件的發生,家裏與葉藏幾乎斷絕了關係。無法忍受勢利的束縛,他從那個號稱是父母老朋友的,每月剋扣家裏寄來的生活費的男人家逃了出來。 被稱爲所謂“朋友”的堀木,面對葉藏的求助卻是那樣不耐煩,唯有在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才肯答應着做些什麼。 也正是這時,葉藏的人生中出現了第二個對他影響深遠的女人——漫畫雜誌編輯靜子。鬼使神差,兩人同居了。儘管靜子是一個有些一名五歲小女孩的單身媽媽,但小姑娘也十分樂意地喚葉藏爲“爸爸”。通過畫漫畫賺取的稿費,馬上又被葉藏揮霍一空。有時他甚至還會拿靜子的衣服去典當買酒喝。醉醺醺地回來時,卻聽到母女倆的對話,是那樣的融洽幸福。想着自己就這樣夾在她們之間,是何等的罪過。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葉藏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或許這一次又直擊了他的軟肋。關上門,他再也沒有走進那個家。他畏懼人類,甚至畏懼幸福。怕失去,怕傷害,怕一切的未知。就這樣畏縮着匍匐着隱藏在這世間,苟延殘喘地吸取着僅剩的空氣,對那時的他而言已足矣。

他也曾試圖扼住命運的喉嚨,也曾不甘屈服地將厄運打倒在地,尋找自己的幸福。終究卻還是未能敵過籠罩着他的黑暗的重重一擊。

他愛上了香菸鋪老闆的女兒良子,並誓要與她締結婚約。當生活開始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他沒料到,更加巨大的痛苦正要將他重新捲入絕望之中。良子那對人過分純潔的信任,吸引了葉藏,卻也因此招致不幸,以致竟在自家受到玷污。然而相比之下,良子對人的信賴受到玷污,更加令人心痛。無論何時,高尚而純潔的品質都是萬分難能可貴的存在。從此良子對他戰戰兢兢,甚至連說話都會使用敬語。葉藏不禁捫心自問, 難道純真無瑕的信賴之心真的是罪惡之源嗎。至此,他對這種唯一值得依傍的美好品質也產生了疑惑,一切的一切都變得越發不可理喻。吸菸,酗酒,甚至沉溺於藥品之間,都將他拉入更深一層的地獄。

終於,他被所謂的親人朋友安置在了東北海邊溫泉邊上的茅草屋中,陪伴他的只有一個紅色頭髮的醜陋的女傭。此時的葉藏,更似一具空殼。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滿目瘡痍的他,唯一願意視爲真理的,或者說是對他遭遇的一種自我安慰——“一切都會過去的。”曾經擁有一切又失去一切的他,這樣堅信着。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不知是嘆息還是慶幸,能夠發出這樣感慨的葉藏,在他二十七年的人生之中,歷經了過多的滄桑。

大庭葉藏, 在面對捉摸不透的現實人類社會時選擇了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表現出的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或許令許多人無法理解。或許他的靈魂是軟弱的,但骨子裏是一個真實而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他用心中忿忿表達了對真實幸福的嚮往與追求。然而社會就是如此不公,越是期望反倒越是事與願違。葉藏看似圓滑的人生早已將他柔弱的內心踐踏得千瘡百孔,鮮血淋漓。可他永遠面帶着微笑,將那顆受盡折磨的心隱藏在身後,以最溫柔的自己面對周圍的人。

正如小說中酒店老闆娘所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幽默風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也謹此,獻給我心中那位墮於人間的神靈——大庭葉藏。

【第二篇】

說來慚愧,在結束了公考的之後,我的生活變得懶惰拖沓,也出現了許多之前都不存在的事情,有了許多的煩惱,自己的讀書也陷入了一個停滯狀態。五一假期,去往武漢的途中,在往返的十多個小時內,看完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也算是充實了這漫長的旅途。

在看這本書之前,沒有聽聞過太宰治這個名字,也是自己孤陋寡聞的一個印證,而整本書流露出的那種“喪”,我覺得倒是恰恰符合之前比較流行的那種“喪”文化。但是,太宰治的這種“喪”,更加流露出的是一種絕望。一種對於未來的絕望,一種對於人類惡根的絕望。於是乎,我想起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那句經典臺詞“生而爲人,我很抱歉”,而無獨有偶的,居然發現這句話本身即是出自太宰治,雖然非是這本《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是由三篇手札和幾個後記故事構成,也不能說是故事,幾個片段構成的,裏面的內容,雖然看似毫無關係,但其中透露出的中心確實相同的,很多人說這是一種頹廢,就連本書的封面上也寫着“飽受爭議的破滅之書”。可是在我通讀全部之後,卻絲毫都感受不到所謂的頹廢,我感受到了一種無奈,一種卑微,一種無力。甚至我感受到了作者對於這個塵世深深的愛意。只是一個不善表達的人,只能通過各種掩飾來述說情懷。我記得張愛玲說“愛一個人會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從塵埃里長出花來”這句話,用在太宰治的身上,我認爲甚是合適。倒不是說我已經喜歡上了他,不過對於這本書,確實有一種感同身受之處。

本書通過葉藏的三張照片開頭,通過三幅手札,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葉藏,可以看做是太宰治自己的一個化身,因爲葉藏的許多經歷就是作者本人的那種經歷。這是一本半自傳式的小說,擁有着一種近乎真實的悲劇感,讓我感嘆的不僅僅是作者“丑角精神”,更加是那種“罪惡意識”人生來便有罪麼,犯了罪的人應該如何與這個世界和諧共處,應該如何進行贖罪呢?想來整本書都是在詮釋,一個人,一個擁有深深的罪惡意識,一個在外人看來天資聰慧,生性活潑,作爲一個“開心果”存在的孩子,慢慢變成一個墮落的人,一錯再錯,直至自我毀滅。但事實是,這本來就是一個墮落的靈魂,猶如一匹地獄的野馬,只是感受着人世間的痛苦,最後被痛苦折磨。

以下是我看完整本書的感受:

1:卑微

作者是一個卑微的人,但又是一個驕傲的人。出生於地主家,但卻有對於自己的獲得有着天生的思考,總是小心翼翼的對待着身邊的人,不管是父母姐妹,亦或是僕人,都是一絲不敢得罪,將自己化作一個丑角,讓周圍的人變得歡樂,這可能是一種贖罪的方式,但更加,是一種懦弱。

我,一直是一個懦弱的人。在火車上看到這裏,便深深有一種感同身受。只是自己處理的方式沒有作者那麼積極,是的,積極。。。我的懦弱表現在逃避上,從來不擅長拒絕別人的要求,對於他人交代的事情,對於自己承諾過的話,時刻牢記,即使自己很不情願,都十分想要能夠完成,不想讓別人失望。即使在絕大多數的時候,自己會變得那麼那麼痛苦。對於本真的自我,我總是在逃避。可能也就是這樣,我過了那麼多年很“慫”的生活。即使是現在,可能大部分時候依舊如此。

可,這何嘗不是一種福報。因爲自卑,所以懂得尊重,懂得獲得的不容易,更加珍惜。因爲卑微,所以不敢去放縱自己,順順利利的生活,身體健康,沒有不良的嗜好。可能也是因爲我的自卑,我的卑微,我還沒有過上小說中葉藏的紙醉金迷的生活,沒有沉迷於酒精與娼妓,更加沒有吸食毒品的需求。因爲自己很慫,所以從來也不亂搞男女關係,對於生命中出現的女人,總是戰戰兢兢。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傷害到了別人。雖然到了最後,可能無論自己多麼謹小慎微,都會傷害到別人,其方式可能比我想象的更加殘忍。所幸自己好歹是不會淪落爲小說中的那種樣子。可能有時候我也需要感謝一下自己的懦弱吧。

2:無奈

無奈,書中有許多橋段,寫的非常的痛心,例如葉藏和那個酒吧的陪酒女去跳海自殺,譬如最後葉藏吸毒之後的那種掙扎,書中出現的人物確實不多,太宰筆下的女性角色大都散發着美麗的光輝,不管是相貌醜陋或者一般的,在他的筆下,總是讓人感嘆,爲何葉藏身邊的女子如此好,那個人都不懂得珍惜呢?書中還有一個損友的形象,堀木,我們看到書中正是堀木一步步讓葉藏變得墮落,沉迷於酒精,不斷的向他借錢,讓葉藏經濟拮据,然後葉藏開始不斷傷害別人,不斷地走向地獄。

我們可能將矛頭指向了某個角色,某個人,但我覺得這些角色更像是一種隱喻,葉藏生命中出現的女子,葉藏的親人,那些幫助他的人,象徵着我們生命中支撐着我們的那些人和事情,在我們失敗,在我們無助的時候,真是他們支撐着我們前行。而堀木,酒精,嗎啡等等,則象徵着那些引誘我們走上歧途的事情,象徵着無盡的慾望,正是這些誘惑,讓我們分心,讓我們逃離現實,樂不思蜀。忽然記起,前段時間看的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裏面關於慾望的思考,我們人類天生是無法抵制這些東西的,那就像伊甸園裏面的蘋果,我們對於生命的執念,對於生活的執念,是我們活在這個世上的理由,因此,我們總是朝思暮想,而一旦過度便有害身心。這何嘗不是一種無奈呢?

很多時候,我們的理智總是清晰的告訴自己,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但是還是總做錯,這本身是一種無奈[]。總是告訴自己少吃一點,但總是戒不掉那一口美味;告訴自己要多看一本書,但總是忘不掉那未完的連續劇。。。。我一直在想其實所謂的自律,就是跟我們體內的劣根做鬥爭,但許多時候總是敗下陣來。即使你做到了,難道會覺得這樣做真的比之前想要去做的事情更加讓自己快樂充實麼?所謂的從心,也是一種向自身慾望妥協的藉口而已,我想這便是生命中的無奈了吧。

3:無力

書中充斥着無力感,我們彷彿看到葉藏做什麼都沒有用,有時候感覺會有一絲好轉,感覺苦盡甘來,但迎接他的是又一輪的痛苦。生活的痛苦不是你做了什麼,沒做什麼,而是即使你做了什麼,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痛苦的人,他的痛苦是長久的,持續的,即使偶爾脫離,也彷彿感覺不真實似地,就如同離岸的浪花,只會更加重的砸回來。

如果命運是存在的話,那我們一定是無力抗拒的。

之前我總是覺得我已經非常瞭解自己了,可是現實總是有一種魔力,讓你一次次的否認自己,一次次的感嘆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夠再平凡的人,無力去掙開所謂的命運。我原先以爲自己換了工作,我的生活會有好轉,但其實內心不安的人,內心痛苦的人,總是會踏上同一條老路,痛苦,就如同酒精一般,時間久了,也會讓人上癮,總是去選擇那些麻煩的事情,總是去折騰自己。有人說,那是所謂的上進,但其實放眼一生,一直在折騰的自己,能過上多少天好的日子呢?我以前總是非常羨慕那些生活美滿幸福的人,但,當我有機會去選擇的時候,卻給自己找各種理由,提示自己,那只是惡夢的開始。

無力感,我覺得很多時候就像抑鬱症一樣,不是簡簡單單的說一句“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就會好了。人是一種脆弱的動物,亦或者說,人的心靈,是非常脆弱的。至今爲止,我覺得能夠癒合內心傷口的,只有時間,而許多傷口,往往是還沒有癒合完畢,便又再次裂開。如同摔裂的玻璃球,那個裂痕會一直存在,只是你看久了,也就漸漸習慣,並且接受那個裂痕存在的事實。

我也不知道太宰是爲何在寫完這本《人間失格》之後終於成功自殺,但我想,可能連如此熱愛塵世的太宰也無力抵擋他自己的命運吧。

也許有些人,註定是要像煙花一樣毀滅的,痛苦,短暫,但卻能夠在漆黑的夜幕留下綻放的生命。

如同太宰一樣

可惜自己不是那樣的人,沒有那麼痛苦,沒有那麼閃耀。但無獨有偶,我和他一樣,熱戀着塵世,尋求着自我的解答。

【第三篇】

“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早晨,我睜眼醒來翻身下牀,又變成了原來那個淺薄無知、善於僞裝的滑稽角色。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趁着還沒有受傷,我想就這樣趕快分道揚鑣。我又放出了慣用的逗笑煙幕彈。 ”

對於這句話,我認爲既可以稱爲《人間失格》的高度概括,也可以認爲是作者太宰治的自白之一。也就是說,下面我所講的既可以稱爲《人間失格》的讀後感,也可以稱爲對太宰治的評價。當然,這也只是一家之言,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出生於日本青森縣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父親是位政治人物。14歲便與友人自辦同人誌,發表各類文章,對芥川龍之介、泉鏡花的文學十分傾心。1933年開始用太宰治爲筆名寫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選第一屆芥川賞候補;1937年起,正式投入小說創作。自1936年發表《晚年》後,被推崇爲“天才作家”,並於1939年以《女學生》獲第四屆北村透谷獎。但其一生都與他最想贏得的芥川賞無緣。他五次自殺未遂,最後於1948年,在《人間失格》發表後,和女讀者投水自盡,時年39歲。太宰治在短短15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30多部小說,其中《人間失格》被認爲是最優秀的代表作品,引起無數年輕人共鳴,是日本戰後文學的金字塔作品。

《人間失格》,即喪失爲人的資格。其主人公大庭葉藏害怕與人相處,心中滿布對人類的陰影,可又無法與人隔絕,於是只好通過譁衆取寵的方式維持與世人最細微的聯繫。他越是搞笑,越討人喜歡,同時他的內心也越害怕被發現自己的真面目。以此爲端點,作品描寫了他從青少年到中年的生活,爲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自我放逐、麻痹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川端康成說,死亡是最高的藝術。自殺堪稱是太宰治一生的主旋律,而這一主旋律也成爲了《人間失格》的感情線索。

太宰治的第一次自殺發生在高中生涯。因爲崇拜芥川龍之介,他企圖用和芥川同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可太宰治吞下的安眠藥太少,只好繼續在人間的苦難。但這一次未遂的自殺,卻給他的一生罩下了一種死亡情結。

在大學時期他因爲學業荒廢被恥笑,因而產生厭世情緒,再次自殺。這次是和一名咖啡館女招待一起跑到海邊雙雙殉情。太宰治被救活了,而與他一起赴死的少女卻真的死了。而他本人差點因爲教唆少女自殺受到法律起訴。這與小說中葉藏的經歷是一模一樣的,此處是小說中的重要情節,也是葉藏人生衰落的正式起點。

太宰治的第三次自殺是因爲不能獲得他夢寐以求的芥川獎。太宰治的短篇《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文學獎,但川端康成的反對導致了他的落選。下一屆,他原以爲自己可以唾手可得,不料還是落選。再一屆,他一反常態的向評委們乞求,請你們給我希望,雖然我死皮賴臉活下來,也請誇獎一下,請不要見死不救。即便如此,他仍然落選。於是,他跑到山上上吊自殺,因爲繩子脆弱而失敗。 顯然,小說中葉藏作爲畫手一直鬱郁不得志,只能屈居於三流漫畫家的職業經歷映射的正是此事,由此葉藏的生活每況愈下。

第四次自殺是因爲得知女友曾經有過比他更爲親密的男友。本來,他似乎已經找到了幸福的愛情,他們相愛並同居。但當他得知此事,他的表現近乎歇斯底里,以至差點精神崩潰。於是太宰治要挾女友實施殉情計劃,再次因爲服用安眠藥過少被救活。而這與小說中葉藏親眼目睹了妻子遭人侮辱,懷着悲憤欲絕的苦楚黯然離去緊密呼應。至此,葉藏到達了對生活希望的終點。他一夜白頭,最後掉入如地獄般的深淵無法自拔,讓他忍不住哀嚎道:“失去當人的資格。我已完全稱不上是個人了……真是不折不扣的廢人。”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的第五次自殺結束了他的生命。他和女讀者一起跳入東京西郊的河裏溺亡。兩人的腰部,用紅色的繩結綁在一起;彼此用手緊緊抱住對方的頭部。而在小說中,葉藏也終於結束了可怕的社會生活,被哥哥送進了瘋人院,終於如願以償的過上了逃離人類的生活。太宰治與葉藏的結局看似不一樣,但實質這種結局對二人來說確實再美好不過的了,至少從此之後他們再不會受到內心絕望與罪惡感的折磨。

然而作爲一個讀者,我一直偏執的堅信一點:越是陰暗的作品,它的萌發點越是原始純真。太宰治的悲劇,葉藏的悲劇,全部來源於一種幽微難明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來源於對自身的反省與批判,是最原始的自責與自卑,更是最原始的對一切美好的嚮往。在悲涼的自我否定中,其實是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懊惱,這種茫然的心境中萌發的是渴望幸福的情愫。所有的故事和自白都迸發自一點最原始的慾望:如果我卑如草芥,膽小如鼠,骯髒如土,我能期盼着他人對我的賞識與愛意嗎?

雖是不到五萬字的篇幅,《人間失格》的每一個字都沉重不堪,那苦澀與悲切似乎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描寫得如烙印在自己身上般的深刻。正所謂愛愈深,恨愈深。越是渴望幸福的人,也越是惴惴不安的膽小之人。我不想給予如此悲涼的作品一個充滿陽光的評價,我只得說它是太宰治對人類最後的求愛。正如太宰治對世界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不要絕望,在此告辭!”如風?如水?如沙?是生的鼓勵,還是死的告別?對不起,我寧可不知道。

【第四篇】

人間失格,即喪失爲人的資格。這麼說,也就解釋了“人間失格”的意思。文中葉藏是一個極其敏感懦弱的富家子弟,正如他所說的“我酗酒、嫖娼、寄生、沒錢了還會當女人的衣服.但只有我知道,我是神一樣的好孩子”,葉藏的畢生所求是一個世界上不存在的至善至美。爲什麼說這是不存在的呢?因爲那個時代,讓他不得不墮落,不得不瘋狂。得不到純粹的自珍自愛,只能自我殘忍的毀滅。“自珍自愛,自我毀滅”這是看完這本書我寫下的第一句話。太宰用書里老板孃的一句話結束這本小說“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爲人機靈,只要他不喝酒的話……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一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爲什麼這麼做呢?因爲他一直將自己視作“邊緣人”。準確一點,是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他生性孤獨,懦弱。對於這個世界與人類充滿了畏懼與不安,卻又不得不苟且地活在這個在他看來無比虛僞的世界上。太宰治筆下的人物總是與他自身的性格和經歷高度契合,一樣的孤傲而自卑,飽嘗世態炎涼,看不到生的意義,只能從死亡中尋找救贖。而這樣一個太宰治,亦或是這樣的一個葉藏。在十八年裏五次赴死,但是他失敗了,他連自己的死亡都做不了主,他的生死都被別人攥在手裏。

最後一次,他死了。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向死而生”,死是是這個世界上最乾淨的告別方式,每個人都有那一天,區別在於有的人絢爛之極,有的人無賴懶惰,而大多是人也是碌碌無爲。正是這樣一個“葉藏”這樣一個“太宰治”,他發出了“生而爲人,我很抱歉”的感想。但這更像是一句口號,世人是一種無法理解自己喜怒哀樂的存在,人類有着最爲千變萬化的性格與心靈,就是人類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這讓人想到超越的存在,理性無法做主,知識無能爲力,限制了外界的自由。這就是“超越”,一共四個超越:世界,造物主,自我,與最特殊的--他人。“他人”與“我”,都是有意識的,自由的超越的存在。由於二者都具有意識並且互爲超越性,兩者的互動便會發生無窮無盡的可能。對方在自己的控制與支配之外,因此“他人”對“我”而言是個完全的未知的世界。而太宰也正是由於,這種自己都無法支配的超越性的存在(即他人)存在於自己身邊,而對他人感到無法理解與來自未知的恐慌。這樣想起來,我們也很悲哀不是嗎?我們和葉藏其實一樣啊。只是因爲我們習慣了世界的規律。而葉藏,或者太宰,則從不習慣。他一直在反抗着世界的規律,最後成爲了惡者與廢人。而這句“生而爲人,我很抱歉”我很想給他加上一句“生而爲人,我很抱歉,活不由己,悲無止境。”《人間失格》還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主角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僞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趣、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爲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爲人的資格。但他又不惜用生命作爲賭注,他將自己當做世界的實驗室,他反抗,他抗拒,他從不妥協,他用自己的一生揭示人們的困惑茫然。從而獎自己的目的展現出來:人應當追求的是最真實至善至美的最根本的生存方式。從這種意義上說,太宰治的文學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普遍性和現代性。

葉藏既是一個無賴,又是一個“像神一樣純正的好孩子”。他是一個雙重身份的矛盾者,看似不可能調和的事物,致使他他在面對難以捉摸的人類社會時選擇了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表現出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放在現在來看,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可能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透過滑稽怪異、玩世不恭的“搞笑”背後,我們看到的卻永遠是那個真實鮮活充滿理性的“神一樣的少年”,說他是“神一樣的少年”是因爲,當一切變成了他所向往的,他所期待的之後,他的思維,精神是生生不息的,是永遠彌留在天地之間的,他是長久的。不管怎麼說,他仍舊對幸福美滿人生有着執着追求,對美好和諧社會有着熱切向往。可以說,他是一個超凡脫俗的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