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職場勵志 > 人生應該經營什麼-人生規劃

人生應該經營什麼-人生規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7K 次

您一生經營什麼                    
   從吾所好,各取所需,時間投注在那裏,成就就在那裏,全看個人的價值觀落點在那裏。
  「你的時間在那裏」,一個人在不同年齡有不同的努力目標,四十歲以前,大多數人是「升學讀書升學讀書」。畢業當了上班族,事業和家庭成了共通的取向。四十以後,要打開以往「只顧自己發展」的格局,學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而非被影響的人。
  「你的時間在那裏,成就就在那裏」有人職場風光,得到無數掌聲,卻忽略了家庭。有人善解人情事故,在社會上八面玲瓏,心靈深處卻是一片空洞。也有人一生少了冠蓋光環,沒有滿身繁華,但是穩坐心頭,不受東西南北風。有何成就,但看心力灌注在那裏。
  不妨做執鞭人
  耕讀傳家,一直是許多傳統士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他們力田作農爲圖溫飽,讀書則不全爲躋身官宦之列,而是致力經營個人的理想。以孔子爲例,他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這分薪水拿得合義又不損正道,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做,即使是拿條鞭子驅趕路人,替公侯大夫開道,當一位低階的「條狼氏」小吏,這樣的「賤職」孔子也不排斥。
  孔子一生學問道德,只做個執鞭之士,他的學問智慧用在什麼地方?還有什麼其它理想,能叫人放下大家追逐的高官厚祿?好學如顏淵,德行之高掩蓋過孔門所有弟子,他的人生經營重點,和子貢、冉求、子夏有很大的差異,他不以便捷的言語、嫺熟的政事,或精通的經典,爲自己謀一席之地。卻甘心於「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簡單的生活,心裏可是樂趣無窮。
  寧可貧而不病
  孔子當了魯國司寇後,要弟子原憲來幫忙政務,孔子按照職務授給他九百斗的俸祿,原憲竟然辭卻不受。孔子開導他,要他收下這分應得的俸祿,自己如果用不上,可以「與爾鄰里鄉黨」,送給有需要的鄰里親戚,這樣不是很好嗎?從政謀食,可以一解「貧」乏的日子。有機會從政,卻無法施展孔夫子教導的修己安人之道,那就是「病」了。在原憲的觀念中——「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他自認是「貧而不病」,生活固然貧乏,但是他一心謀道不謀食,心靈卻是豐富而滿足。

人生應該經營什麼-人生規劃

原憲在意的是能否遵行孔夫子傳授的經典之道,縱使住在「上漏下溼」的茅草房,他也是「匡坐而弦」,正身端坐,彈琴歌詠詩書經典。破草房裏傳來的吟誦聲,有如金石敲擊之音,鏗鏘有致,信心滿滿,毫無貧困之色。
  一生經營領域
  依十三經邢昺《疏》說,孔子「言己志慕、據杖、依倚、遊習者,道、德、仁、藝也。」孔子一生——所志者道、所據者德、所依者仁、所遊者藝,這是孔子一生經營的領域:
  「志於道」——念念不忘人生目標,
  「據於德」——善加修養心靈情緒,
  「依於仁」——敦厚五倫人際事業,
  「遊於藝」——精通職業所須知識。
  所以「執鞭之士、操辦政事、縱橫文壇」,屬於一時的職場工作,只是人生經營的一環而已,並非人生的全部。若爲了職業一端,而犧牲了道業、德業、事業,孔子、顏淵、原憲等有志之士是斷斷不肯的。他們在「富而不可求」的形勢下,寧可以「賤職」自活,圖的就是道業、德業、事業。
  憂道謀道一族
  《論語》中,守邊疆的「儀封人」,管城門的`「晨門」,聞磬的「荷簣」者,「耦耕」的長沮桀溺,「荷莜」的丈人等等,都是擁有卓越的學問智慧,卻以「賤職」維生。他們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不願浪費一生學問智慧於無義之事,把寶貴精力轉而投注於更高的道業,更深的德業,更廣的事業。隱者求的是自家心目中的「道」,這不是泛泛之輩觸及得到的境界,所求的「道」雖非究竟,學了至少可以不傷害人。他們與孔子的人生觀,或許道不同不相爲謀,但是孔子尊重他們,始終保持「道並行而不相悖」的一貫態度。
  有一副對聯說:「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在家孝弟,出仕盡忠,這是世間第一等人。讀書爲「行義以達其道」,當有機會站出來時,做合義之事,使蒼生蒙受道德滋潤。「隱居以求其志」以耕田自活,不忘讀書厚植德本,修己齊家,爲天地乾坤存養正氣。從吾所好,各取所需,時間投注在那裏,成就就在那裏,全看個人的價值觀落點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