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職場勵志 > “打工”不是個貶義詞,不悲哀

“打工”不是個貶義詞,不悲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38K 次

摘要:社會有分工,工作卻不分貴賤。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當老闆的。與其盲目的闖入創業圈,最後輸的血本無歸。還不如踏實的找份工作,積累經驗、擴大人脈、完善自我。

“打工”不是個貶義詞,不悲哀

工作是幹什麼的——賺錢;賺錢是幹什麼的——生活;生活是幹什麼的——花錢。無論是給私企老闆打工,還是給國家到打工,實際上我們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爲了賺錢,爲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結合以上的論點論據,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其實,我們是在給自己“打工”……

“打工”不是個貶義詞,不悲哀

一提起打工,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端盤子端碗的服務員。於是,在潛意識中,便會對“打工”一詞進行排斥。

爲別人打工,真的那麼可悲嗎?如果是時光倒退三十年,答案是肯定的。在那個百廢待舉的時代,市場上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爲發家致富的大商機。但如今,在就業形式嚴峻的當下,相較於創業和自由職業而言,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其實是非常靠譜的。

與賺錢、賺經驗比起來,“打工”不算什麼

在大多數人眼裏,當老闆纔是有面子、賺錢多的'表現。這種身份似乎比他們是否盈利、從事什麼行業更重要。舉一個例子,在相親大會上,IT創業男受關注的程度明顯高於程序猿。但事實上,一個資深程序猿的工資遠遠高於一個剛起步的創業者。這就是現代人常有的一種畸形心理——身份症。而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那些年輕CEO的光環被盲目地放大了。

社會有分工,工作卻不分貴賤。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當老闆的。與其盲目的闖入創業圈,最後輸的血本無歸。還不如踏實的找份工作,積累經驗、擴大人脈、完善自我。若干年後,當一個有學識、有閱歷、有人脈的你站在衆人面前,不也一樣具備震懾一切的強大氣場嗎?那時,至於我們是不是爲別人打工,或許也無關緊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