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演講稿 > 青春勵志的演講稿範文大全

青春勵志的演講稿範文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9K 次

篇一:青春勵志演講稿

青春勵志的演講稿範文大全

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麗的季節,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機,展現着盛夏的熱烈,暗藏着金秋的碩實,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滿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時尚浪漫而又飽含着奮鬥的艱辛。

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恆,讓生命閃電劃過天邊,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我非常欣賞《烈火青春》裏面的這段話,並一直用它激勵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我認爲,青春就應該燃燒,發出亮光纔有價值!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既然這樣,我不願腐朽,也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在座的朋友們!你們願意嗎?

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麗的季節,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機,展現着盛夏的熱烈,暗藏着金秋的碩實,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滿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時尚浪漫而又飽含着奮鬥的艱辛。當一個人的青春融匯到一個時代、一份事業中,這樣的青春就不會遠去,而這份事業也必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說到這裏,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生命的意義在於活着,那麼活着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當然不是爲了活着而活着,答案只有兩個字,奉獻!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不付出、不創造、不追求,這樣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華中漸漸老去,回首過往,沒有痕跡,沒有追憶,人生四處瀰漫着嘆息。我想,這絕對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古往今來,有無數能人志士在自己的青春年華就已經成就了不朽的人生,在這裏我來不及一一列舉。可是,有一個人的名字我卻不能不提,他是我們永遠的學習榜樣,一個最平凡最無私也是最偉大的人。大家知道他是誰嗎?這個傳奇人物就是雷鋒,他告誡我們說:“ 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那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自己都可以成爲這樣的人。

我告訴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放光,只要你鬥志昂揚的面對生活,你就會有所獲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青春是學習的季節,青春是奮鬥的歲月,不要停止我們前進的步伐,因爲青春的路正長。有空的時候靜下心來好好看看書,回頭想想自己走過的路,爲自己的人生做好一個規劃,把自己的理想銘刻在心中,做一個甘於寂寞,敢於創新、幹勁十足的年青人。我們要抓住金色青春,讓人生中留下永恆的光輝!

篇二:青春期演講稿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以一個母親和老師的雙重身份和大家在一起共同交流一個問題:青春期女生如何保護自己。談及青春期,尤其是大庭廣衆之下,有的人認爲難以啓齒,羞於見人,其實,這是受一些社會偏見的影響和缺乏知識的表現,其實青春期是每個人必經階段,就和我們出生以後,逐漸開始長牙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正大光明的瞭解自身的生長規律和身體的變化 女孩進入青春期後我們的身體還會發生另一些特別的變化,比如會出現月經。 月經是指子宮內膜脫落,脫落的內膜和血液由陰道排出的現象,流出的血液稱爲經血女性第一次月經來潮稱爲初經,代表青春期的開始,女性在懷孕期間不會有月經。懷孕的第一個信號就是

月經停止.哺乳期間會有月經,更年期之後月經就會停止。 有一個國家,當女孩出現月經時,家庭會舉辦隆重的聚會,所有的親友歡聚一堂,給女孩送上最美的祝福呢!爲什麼我們覺得羞於啓齒的事情,他們會這樣大張旗鼓的慶祝呢?因爲這是一個標誌!它標誌着,從現在起,你就不再是一個小女孩而是一個大姑娘了!也標誌着你有懷孕生小孩的可能了.正是因爲這個標誌,所以接下來我要談談女生如何保護自己. 一位母親說:我女兒13歲,長得漂亮、可愛,身體發育得也很好。可我心裏總有一絲擔心,擔心女兒會受到傷害。 父母又不可能隨時守護在我們身邊,我們該怎樣教大家自己保護自己? 女孩子在與人特別是異性交往中要學會保護自己,要認識到社會是複雜的,以防止某些居心不良的人傷害自己。下面講幾個真實的故事 這裏一個真實的案例:一位中學女生和同校的一個男生談戀愛,並了性行爲,因爲不懂避孕措施而懷孕。在瞞着父母做完人工流產的第二天就去上課,第五天就參加體育考試,測1000米跑,結果還沒跑完就昏倒在賽場上。爲此,她留下了很嚴重的婦科病,在以後的體檢中,她的腹部永遠有一塊陰影。這位女生後來考進了一所醫科大專,在學過了婦科有關的生理、心理知識以後,她放聲大哭。她後悔不已,她開始懷疑自己未來還能否做母親。 北京有一個叫“流星雨事件”。有一個女孩子叫馬明,14歲,領着她的表弟晚上1點出去看流星雨,走着走着前面來了一個保安,說:“你們兩個人幹什麼去?”說:“看流星雨。”“你們倆有身份證嗎?”“沒有。”保安就跟他弟弟說,“你回家啊,去給你姐姐拿身份證。”把她弟弟支走了之後,保安就把馬明領着走了3個街道到一個公園裏先奸後殺。老百姓就生氣了,說,“我們的教育怎麼了?衆目睽睽之下,滿街上都是人,領着這個孩子,過了三個街道,打一個車,這個孩子也不會跑也不會叫。”這是我們當大人的沒有好好教育的結果。 。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大課堂,又是一個大染缸。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的女同學應當

學會自我保護。最後老師總結幾條:

1、提高警惕性,防範以惡意出現的壞人,也要警惕以“善意”出現的好心人。

2、不要一個人或少數幾個女同學到公園、河邊、樹木等偏僻的地方去看書或複習功課。

3、不要一個人或少數幾個女同學招手搭便車。

4、不要去各種酒吧或歌舞廳。

5、與父母鬧彆扭時切不可賭氣離家出走。

6、衣着不要太暴露。

7、不要貪圖小便宜,對別人的過分殷勤要小心。

8、在生疏的地方問路時,不要獨自跟着願意帶路的人走。

9.與異性同學交往,應以集體活動和小組活動爲主,避免總是一男一女兩個人相處。

10.與異性在一起時,身體始終要保持至少0.5米的距離,不管你與他的關係如何,都不要過於親密。

11.說話不要太隨便,讓交往的異性感覺你大方而不失穩重。首先自尊,然後別人才能尊重你。

12.當你一個人與異性在一起時,不要關閉房門。不能允許任何人過於親密地接觸和撫摸你的身體。

13.最重要的一條,一旦碰上有騷擾的言行,要明確表示自己的態度。如表示厭惡,向後退,拉開兩人間的距離,轉身走開。切記不能忍耐。

14.萬一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不要怕。如果害怕讓人拿作把柄,屈從他的威脅,聽從他

的擺佈,那是被動的下下策!明智的方法是主動和家長、老師去說。 我希望,每個女孩青春是健康的、平安的!每個女孩的人生是快樂、幸福的! 讓我們好

好把握美麗的青春期,自尊、自愛、自信、自立、自強,描繪絢麗的青春,創造輝煌的人生!

篇三:青春期家長會講座演講稿

各位家長,今天的家長課堂我們談談青春期的問題。子女到了青春期,家長會發現她們很明顯的變化,情緒越來越敏感,自主意識也開始增強。在這裏我們來談一下很多家長都比較關心的話題,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的問題。

一、青少年太聽話,不是優點。先看兩個來自廣東省的例子:聰明漂亮、學習不錯、家境優裕、備受父母的寵愛、在學校很有人緣但是,儘管有這些讓同齡人羨慕的條件,剛過16歲生日的阿瓊還是家中從8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珠海平沙的一名初三女生劉某某也在家中割腕自殺。並且,和阿瓊一樣,劉某某彷彿也沒有明顯的自殺的理由。

很多家長會認爲,女孩子十幾歲,這個年齡是無憂無慮的、整天傻開心的年齡,但沒想到她會有那麼多的愁?”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青春期心理的一個顯著特點:容易憂愁、敏感和抑鬱。而青春期是註定要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對矛盾的心理衝突:脫離對父母等親人的心理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 前者意味着喪失,是辭舊;後者意味着獲得,是迎新。在這對矛盾當中,如果後者佔據了主要地位,那麼儘管不斷地有莫名的憂傷襲來,我們仍然會感覺

到自己的生命整體上是積極的、陽光的。相反,如果前者佔據了主要地位,抑鬱情緒就會成爲我們的主導情緒。但問題是,我們的文化中,不鼓勵孩子的獨立性。“我們的文化,喜歡好孩子。經典的.好孩子在家裏聽父母的話,依賴父母,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依賴老師。這樣一來,這個孩子的獨立空間就會受到擠壓,他會覺得自己不是爲

自己而活,於是就缺乏動力。他可能會出色地完成老師和家長交給他的任務,但他卻表現得比較麻木,對很多事情都缺乏慾望和追求,這也是抑鬱的一種體現。” 如果調查中學生平常愛說的話,其中說得最多的句式是“爸媽要我做”“爸媽說 我應該做,而相當地缺乏“我想(要)”這樣的句式,比較典型的句式是“如果不是爲了爸媽,我早不想。。。了”。對此,我的理解是,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的,他們是在爲父母而活,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來自父母的壓力。 如果他們是“壞孩子”,他們就會走上叛逆之路,不理會父母的壓力,甚至和父母對着幹,父母讓他們向東,他們非向西。這種“叛逆”,其實是青少年在爭取自己的獨立空間,試圖成

爲他自己。“好孩子”易有兩個惡果這樣看來,好孩子似乎比壞孩子更可取。 但其實,從十二三歲開始,一直到青春期的基本結束,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二個“叛逆期”(第一個是2 3歲)。正常情況下,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較強烈的叛逆來,不聽父母的話,什麼事都要自己來。他們這樣做,只是爲了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脫離對父母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以正常的速度走完這個叛逆期之後,他們在18歲左右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他們開始基本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也意味着他們終於基本成了一個成年人了。有了這個“自我”,他們就會有較強烈的慾望,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從而不需要監督也能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標。然而,那些過於好的“好孩子”,他們的父母控制慾望太強,一直讓孩子按照他們的安排來學習和生活,而根本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甚至嚴格抑制孩子的“叛逆”。這樣的話,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叛逆期”。這會造成兩個惡果:

1.叛逆期推遲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主人公就是典型的叛逆期推遲。他到了大學纔出現了強烈的叛逆心,故意和父母、老師對着幹,故意不認真學習。而另一個經典的案例是,一位男士,到了36歲纔開始他的叛逆期。他離了婚,因爲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他辭去工作,因爲工作是父母安排的。最後,他很理智地對父母說:“我已經36歲了,這之前的前半生,我完全是爲你們活着,什麼都聽你們的,但後半生,我想爲自己而活,我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請你們 理解我,不要再控制我。”

2.缺乏生命力

太好的“好孩子”,會有一種通病:缺乏激情。因爲,他們努力學習也罷,努力工作也罷,都不是發自自己內心,而是爲了滿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這種刻意的努力,是一種強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們,他們也要經常督促自己,才能繼續努力下去。但是,他們彷彿對努力來的結果,譬如好成績等獎賞沒有什麼熱情,他們的口頭禪是“沒所謂”,彷彿是什麼都可以失去,什麼事情都不能讓他們興奮。 阿瓊在遺書的一開始寫道:“我不快樂,一直以來不快樂,我似乎覺得缺了點什麼,但我說不出是什麼,那使我不安和痛苦。”她的“缺了點什麼”,可能就是生命激情。她在家很聽話,在學校和同學的關係看上去很好,她哥哥說她“什麼事都能自己搞定”。這看上去很好,很容易讓家人以她爲傲。但同時,她對什麼都不在乎,也沒什麼興趣和愛好,一直都有點冷冷的樣子。這種感覺積攢下來,最終讓她對活着徹底失去了慾望和動力。 因此, 在這裏我們希望父母能做到的幾點: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如果父母不尊重,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反而容易變得更強。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在正常情況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青春期是一個心理變化非常劇烈的階段,因爲他什麼都想嘗試,今天是這種心理狀態,明天可能就變成另一種樣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爲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爲而焦慮。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說來,父母是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神”,孩子們普遍對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依賴父母。 但進入青春期後,這種崇拜心理一般會消失大半,孩子們會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 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學家等。這種心理的轉變,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大大下降,父母應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明白孩子這種心理轉變背後的積極意義。

第四,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叛逆行爲———譬如和父母對着幹、早戀等大動干戈,要理解這種行爲背後的心理,適當反思是不是對孩子控制得太厲害了。一般說來,強烈的叛逆行爲是對父母強烈的控制慾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適當變弱,孩子們的叛逆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要把“乖”“很聽話”還當作優點來看。相反,做父母的應該感覺到焦慮和擔憂,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獨立的世界,減少他的依賴心理。

第六,謹防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鬱狀態。如果孩子比較叛逆,這恰恰說明他一般會有較強的活力,不太容易走上極端的道路。相反,如果孩子非常聽話,那父母倒是應該有所擔憂。評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鬱症的標準可以概括爲“三少”,即話少、行動少、情緒少。像阿瓊,在家中很少說話,暑假很少出門,情緒一直很低落,已經明顯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了。 最後,我們希望家長能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即便對專業人士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曾有一個德國心理學家說,當處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時,能有20%的成功率就很不錯了。所以各位家長也不需要太強求或太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