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演講稿 >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稿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重陽節即將到來,以下是爲大家分享的3篇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稿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稿 (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明天就是重陽節了。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九九重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是我們身邊的那些老人們的節日,是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的體現。我們不能忘記老人爲我們的今天美好生活作出的辛苦努力。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一輩爲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爲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所以,今天,我想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大家倡議:讓我們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的去關心愛護我們的爺爺奶奶,讓身邊所有的爺爺奶奶們能夠天天感受到我們同樣關心着他們的溫暖,最後,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提前祝願我們所有的爺爺奶奶們都健康長壽,快樂每一天!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稿 (二)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5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爲什麼叫重陽?因爲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爲“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爲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找範文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爲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爲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爲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爲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爲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爲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爲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裏爲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稿 (三)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八,明天就是九月初九,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也稱敬老節。如今,重陽敬老已成爲共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要老,人人都敬老”是自古至今倡導的敬老傳統。作爲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既要學好文化知識,又要傳承和發揚傳統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天經地義。我不想把他們叫老人,我喜歡叫他們前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我們還有更多需要牢記的東西

“尊老愛幼”之說是誰提出來的,不曾考究,但人盡皆知,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一詞怎麼解釋?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內涵,如供養孝敬父母長輩。從大的範圍來說,“尊老”實爲“孝敬老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必然是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必然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必然是文明向上的社會。讓一個個小小的好習慣支撐起閃光的美德;讓一個個默默的美德支撐起深厚的修養;讓我們用深刻的思想這一撇和堅實的行動這一捺,共同支撐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願天下所有的前輩笑顏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