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有關於植樹節的文章

有關於植樹節的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動員羣衆參加以植樹造林爲活動內容的節日。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有關於植樹節的文章,歡迎閱讀。

有關於植樹節的文章

有關於植樹節的文章【1】:植樹造林的好處

植樹造林好處一、 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裏植被覆蓋率低,哪裏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裏,把田地毀壞,把河牀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爲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具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呢。

植樹造林好處二、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禦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並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颳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植樹造林好處三、 植樹造林能爲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藥材都是林產品;茶葉、橡膠、新碳等更來自林木。樹林的`用處真是大得很。

植樹造林好處四、 植樹造林能清除完全污染。具統計,一畝樹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塵2萬~6萬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釋放出48千克氧氣;一個月可以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千克,一畝松柏林兩晝夜能分泌2千克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植樹造林好處五、 能減少噪音,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爲人類提供理想的學習、工作、娛樂和生活的場所。
 

有關於植樹節的文章【2】:植樹節是爲了紀念孫中山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的人。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同年,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創辦人斐義理先生,曾將美國植樹節的推行辦法,向當時的北洋政府農林部提出,希望中華民國政府仿效。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爲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爲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爲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爲植樹節。1979年2月23日,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3月12日仍爲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有關於植樹節的文章【3】:植樹節由來

中國的植樹節定於3月12日。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佈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爲植樹節。

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爲中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爲中國植樹節,也是爲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1981年夏天,四川、陝西等地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根據鄧小平同志的倡議,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爲“全民義務植樹”。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同志率先垂範,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從此,義務植樹作爲一項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被付諸實施,一場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爲顯著的義務植樹運動在中國持續開展了26年。全民義務植樹26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論工作有多忙,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認真履行公民應盡的植樹義務。統計顯示,自1982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