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經典勵志文章:聰明人要花笨力氣

經典勵志文章:聰明人要花笨力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88K 次

我喜歡美國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變色龍一樣的劉易斯,無人能抵抗他的魅力——而針對他極其苛刻的體驗派表演方法而言,說喜歡兩字,幾乎是一種輕慢。應該說,是格外的尊重。

經典勵志文章:聰明人要花笨力氣

爲了表演患先天腦麻痹的主人公,劉易斯練習到能用左腳夾起一根針再放下;爲體驗《因父之名》中主人公身陷囹圄的感覺,他把自己禁閉在一個牢房般的環境中長達數月;爲了出演拳擊手,他在拳擊冠軍手下受訓長達一年半;爲了飾演殺人不眨眼的屠夫,除了練就令人膽寒的基本功,在片場,每個人都被要求用角色的名字稱呼他,如果拍攝打鬥場面,他提前幾天就會醞釀憤怒,目光兇狠地盯視所有人。

劉易斯說:“我無法想象人們在排練時討論投入多少的問題,對我來說,永遠都只有百分之百。”

中國的很多演員也是優秀的,但若論真這麼捨得自己的,恐怕寥若晨星。花費最少的力氣達至最佳的效果,我們願意以更經濟的方式經營自己,不願去下笨力氣和笨功夫。在這點上,張藝謀例外。

張藝謀是典型的陝西人性格,一根筋,執著而頑強。1987年,張藝謀在吳天明導演的《老井》裏飾演男主角孫旺泉,在體驗生活的兩個多月時間裏,他硬是每天早、中、晚,從山上背一百五十斤左右的`石板下來。

爲了找到被困井下三天的心理感受和銀幕形象,爲了接近角色,張藝謀果真三天粒米未盡。他說,餓點最初沒什麼,體會不到什麼天暈地眩的恐慌;前兩天無感,第三天才體會到飢餓的難受。等到實拍,從鏡頭裏一看,張藝謀感覺自己白捱餓了。

只有長時間飢餓纔有效果,餓幾天不會在銀幕形象上有所反映。如果拍動作戲可能會被觀衆看出來:讓他抱個女的跑,他肯定是跑不動的,體能上無法支撐。但如果像電影《老井》中就那麼半躺半坐、摟着女主角在那兒喘氣……張藝謀事後總結,吃飽喝足,一樣可以演得奄奄一息。儘管這是事後的經驗之談,但若往事重現,張藝謀還是那個搬石頭、餓肚子的人,要不然,他不放心。

他願意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事情做好,做到極致,他才無悔。就是這樣,憑這部片酬500元的角色,張藝謀榮膺金雞百花雙料影帝,同時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榮獲最佳男演員獎,他也是中國第一位在國際A級電影節獲得影帝稱號的。

拍攝電影《歸來》時,我見到了陳道明。陳道明比臆想中高多了,而且,雖消瘦,但身材修拔。戶外運動讓他曬得很黑,彷彿缺乏對皮膚應有的妥善保養。我提醒:“你好像不怎麼注意保護你的姿色啊。”陳道明反詰:“我不需要保護姿色,我只需要保護角色。”

角色中的陸焉識,在艱難的生存環境裏有過多年體力勞作——陳道明那段時間持續在戶外不採用任何防護措施,只爲了把皮膚曬黑、曬花。陳道明說,化妝效果跟臉上真曬爆皮之後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他竟捨得,活活糟蹋、禍害自己,以期進入角色。

我以爲事有所成者,必有這樣頑愚的一面。就像張藝謀、劉恆、嚴歌苓……成功的公式同樣,都是聰明人肯花笨力氣。

聰明人花笨力氣,這不是什麼勵志格言。

這是聰明人算計過的。

以“聰明”爲競爭工具,門檻再高也有限,難免山外有山。

而“笨力氣”這件競爭工具,實質不是“力氣”,而是“時間”。

他花過,你沒花過,於是就有了一道看不見的鴻溝。

你看不見,但它深不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