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平凡勵志文章

平凡勵志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平凡勵志文章1

平凡是什麼,是一隻小蟲在枝葉上慢慢的蠕動,是一隻螞蟻在尋覓的路上辛勞地搬家,是一條小溪在山間裏歡快的流淌,是一個人默默的工作和苦苦地思考。沒有七彩只有黑白,這就是生活的本色。

平凡勵志文章

但忽然一天,枝葉上爬動的蟲子成羣,搬家的螞蟻抱成團,山間的小溪匯成了河,工作思考的人猛然豁然。給了平靜的世界以驚異,孕育出偉大的能量。

平凡是偉大的墊底,等於說沒有平凡就沒有偉大。平凡孕育偉大,是偉大之母。任何偉大的事物都是在平凡的凝聚中最後誕生。

人們常自責:我爲什麼平凡?我怎麼天生就是個“小”人。哲理:你應該努力。回答:我每天都在努力。哲理:你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回答:沒有錯誤。

縱然條件具備,剩下的就是堅持和等待。

可能你沒有等到那一天。但不要因此而悲哀,就是因爲你的不渝,一個不凡的業績在你的身後展現。

你在不知不覺中實現你的夢中的一切。你在不屈不撓中鑄成你的最終目標。

你真的很不錯,父母這麼說。

你真的很不錯,朋友這麼說。

你真的很不錯,同事這麼說。

你真的很不錯,見過你的人都這麼說。

那麼你還缺啥?你平凡嗎?

平凡勵志文章2

最近又開始聽朴樹的平凡之路,看多了平凡這個詞,就會想討論一下平凡這件事。

我問過周圍一些人這個問題,你覺得自己平凡嗎?

不少人支支吾吾。也許是有所經歷,雖然承認了自己平凡的事實,也給我講了自己的看法,但透露着一種對平凡的抵制。

有的人則坦然無比,承認平凡對於他們來說似乎不是一件難事。

只有少部分人信心滿滿,拍着胸脯敢和你說,我不會平凡,我的人生也不會平凡。這類人總有着異於常人的自信,無論對生活還是工作,信念都更爲堅定。

聽多了別人的看法,也會有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我問過自己,也仔細衡量過這個問題,只是最後得到的答案仍是平凡,儘管我並不情願。

其實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生而平凡。

我們真的平凡嗎?如果是真的,那又怎麼解釋那些活躍在熒幕上的明星,或者那些爲科學與人類做出重大成就的人。

應該知道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類人叫做天才。

天才,智商異於常人。按照衡量智商的最初設定來看,在正態分佈之下,真正稱得上天才的人不到3%。

即使放在我們熟悉的二八原則之中,也只能說明一點,絕大部分人趨於平凡。我們都是一類人。

當然,人生也給了我們取得成就的另一途徑,就是努力。通過努力,總能讓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情,達到不平凡的成就。

但是最終,誰也無法改變生而平凡這個事實。

人是會有抗拒心理的,任何加以強制或者形成壓迫的行爲,都會引來生理或心理上的反抗。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不願承認平凡,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爲我們的不甘平凡吧。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着,要爲社會做出多大的貢獻,實現怎樣的價值。因此有了一種很怪異的心理預期,似乎只要我想了並且做了,就能夠做到。

仔細想想,從小到大被問過頻率最高的問題,竟然是你將來想做些什麼。只不過在小時候,它還有一種更通俗的說法,叫做“你的夢想是什麼”。

每個人都是夢想家。我們能夠爲自己畫出理想的藍圖,天馬行空,童言無忌。或者套上王大錘的夢想,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也並不違和。

只是生活從來不是按你所想的來編排,有太多事情無法控制。有多少人在隨波逐流中將自己說過的夢想拋之腦後,有多少人在生老病死麪前無所適從。

你要先生活,才能談夢想吧。

對於我們來說,可以不停地去改變生活,從而實現夢想。卻不可能去控制生活,讓夢想靠近你。因爲你的平凡決定了你只能接受波折不定的現實。這也是爲什麼多少人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之後,才取得最後的成功。

但這個道理,不是想懂就能懂。年輕人,總有一股子傲氣。

自命不凡容易讓人只看見自己的長處。你腦袋精明,解題速度全班第一,你看着同桌,苦思冥想也解不出題目,心裏難免會有某種傲然的情緒在滋長。

但是換個角度,他作的畫能甩出你十幾條大街。

人雖平凡,但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自以爲是的人,殊不知自己正導演着一場怎樣的無知。

只是,承認平凡還是太難了。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覺得自己身處懸崖萬丈,而實際卻身在谷底。承認平凡有兩者間的距離那麼大,換算到你身上就是你的心理落差。這感覺肯定不好受。

無論是自我感覺,還是現實帶給你的感覺,經常都讓你覺得自己與衆不同。

有時候聚光燈會讓你眩暈,你會誤以爲演講臺上侃侃而談的你是一個指點江山的人物,飄飄然的感覺,似乎自己變成了人們眼中的青年才俊。

但走入社會,走出幻想,多少人的生活和你上演着同樣的戲碼。你計較的是你多拿了幾個獎,還是多做了幾個項目?

只有到認清自己平凡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理性地審視自己的未來。

我不覺得應該爲自己的平凡而羞恥。相反地,我爲平庸而慚愧。

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精彩,把每一天變成人生的一種點綴。平庸的生活只不過是得過且過,毫無生氣。

我的一個朋友,雖然成績一般,但從高中就鍾情於攝影。堅持着自學,拍了不少作品,也經常給一些朋友拍照練手。後來他踏上了旅行這條路,沿途邊走邊拍。雖然與不少人一樣在朋友圈滿是他在各地的定位,但我很喜歡看他拍的照片。

我跟他說,你去到哪,我們所有人都能跟着你看到哪。

雖然他和我們大多數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但我覺得他的生活精彩,不荒涼。

也有另外一個朋友,他的日常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抱怨。總是覺得世界對他不公,做事也總是三分鐘熱度。遊戲度日,菸酒伴身。

他的生活似乎只有一種灰暗的顏色。然而在我想到平庸這個詞的時候,他卻成爲了一個最好的詮釋。

承認平凡不容易,拒絕平庸也很難。

在這個物慾橫流,無處不充滿着慾望的社會,有時候走着走着就錯了方向。

怎麼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一直都是一個在探討的命題。說了這麼多之後,其實我在給自己的答案裏也只有兩個詞,樂觀與堅持。

樂觀是對生活的希望,堅持是對夢想的追逐。

平凡而不平庸,與你共勉。

平凡勵志文章3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你在設定目標的時候,不要選擇太容易達到的目標,最好是設定你要用盡全力才能勉強達到的目標,最好把勉強可能達到目標的這個能力,最後也變成你的本能”

愛因斯坦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但我要再補充一點,沒有“設定目標”習慣的人,剛開始要設定短期、容易達成的目標,並且想辦法達成目標,看到成果。等到已經培養出“設定目標”、“達成目標”的習慣之後,就不能再設定容易達成的目標,而是設定要用盡全力才能勉強達到的目標,把勉強可能達到的目標的這個能力,最後變成自己的本能。

但最主要的是不要養成“放棄”的習慣,就好比有些人覺得自己太胖了,需要減肥,就開始設定目標,要在多久的時間減重多少公斤。減肥的訣竅就是“少吃、多運動”但持續沒多久,就無法堅持下去,替自己找理由認爲減肥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人生還有許多值得堅持下去的事情。看到別人能夠彈一手好琴或講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就痛下決心,設定目標,預計幾年後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及跟國外客戶文書往來。但過程太辛苦了,所以替自己找理由,其實不學英文也沒有多大關係,畢竟現在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不是歐美國家而是中國,只要會講漢語看得懂漢字,就能夠跟十三億人口交流,又何必花時間學英語呢?

就這樣一再的設定的目標,一再的放棄。久而久之,就會認爲就算是沒有達成目標,也沒有什麼關係,又何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造成自己的困擾。

但這些不斷放棄的人,不瞭解一件事情。潛意識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幻之間的區別如果碰到問題就想放棄,以後不管碰到什麼困難、問題,第一個念頭就是“放棄”而不是如何“解決問題”、“突破困境”。

我比大多數人都瞭解“放棄是一種習慣”,“堅持也是一種習慣”。我的個性是不想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碰到問題我的態度是“想放棄、就放棄”,不要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與觀點,但這種想法卻是極爲不正確的想法與觀念。

我唯一能夠堅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閱讀”,也就是這個習慣讓我在剛開始寫文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一定能夠“堅持到底”原因在於閱讀對我來說已經是一種習慣,我可以列舉出千百種理由,告訴自己“閱讀”對自己的幫助有多麼巨大。同樣的,我也可以列舉出許多種理由,讓自己能夠“持之以恆”的寫文。

就因爲閱讀及寫文的習慣,讓我真的體會到“習慣的養成”是多麼的重要。很多人不瞭解一個極爲淺顯的道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不是要做大事或困難的事纔要付諸行動,而是從日常生活小事開始做起。例如想要減肥,就不要給自己找藉口,“設定目標”在多久時間之內減重多少公斤。想要學習電腦、英文、專業知識的提升。就下定決心持之以恆的努力,千萬不要給自己任何的藉口與理由,爲什麼達不到目標。而是要告訴自已,我一定能夠達成目標,因爲達成目標對自己有多大的幫助,自己是能夠堅持到底的人,而不是一碰到困難、挫折、打擊就想要放棄的人。在思想上、行動上不斷的告訴自己,我相信“我一定能夠達成我所設定的任何目標”時間久了,就會將勉成達成的目標,變成自己的本能。這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爲什麼會有“卓越與平凡”的原因。

平凡勵志文章4

很早之前就想把自己經歷過、看見過的人與事寫出來,如今,終得圓滿。書中的這些故事,早已在心中發酵許久了,只等着一個契機,用真誠的文字爲你娓娓道來,給那些微小的往事一個紀念。畢竟,人應該向前看。好壞都已過去,無須留念。

這些故事有我親身經歷的,也有他人遭逢的,無論哪種,都是讓我悟出道理的。所以,我把這些故事,或真名,或匿名地表達出來,其中有我成長路上念念不忘的親情、友情和愛情,也有你成長過程中喜怒哀樂的倒影。

這一年,我二十幾歲,沒錢沒車沒房沒背景,唯一有的,是不輕易妥協的堅持和不怕輸的勇氣。現在的我以及這樣的我們,除了和現實死磕,別無選擇。我們一無所有,但我們也擁有一切。那些沒能得到的愛,沒能擁有的成功,沒來得及盡的孝心,終有一天,會與溫暖不期而遇。

在二十幾歲這種尷尬的年紀,我們是單薄的,卻渴望飽滿。我們渴望財富,於是幻想着能有一步登天的成功;我們渴望權力,於是總奢望有人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我們渴望愛情,於是貪婪地不斷變換身邊人。我們有那麼多的渴望,可現實世界裏我們真的一無所有。

我不知道,這本書在你心中是什麼概念,也許你覺得是心靈雞湯、鴨湯、魚湯,但我覺得都不是。這本書在我眼中,是一支溫度計,我想讓你們在閱讀了這本書後,看看自己的心情有沒有“發燒”,知道自己心靈健康的狀況。愈來愈多的人覺得心靈雞湯只是起着短暫的安慰作用,治標不治本。但我寫的這本與青春成長相關的書,清湯寡水沒放調料,所有的調料都由你自己來放。

人生很短,但我們要走的路很長,要跨的坎很多。喊要努力的口號,人人都會,但說努力就付出行動卻難能可貴。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在聽信樂團的《天高地厚》,一個人長大了,要爲夢想而奔跑,要爲生活而堅強,要爲未來而努力。當然,也要做好失敗的準備。但最重要的,你努力了,肯定會收穫。

我們雖然是最尷尬的二十幾歲,但我們都應該相信,今天努力付出的一切,過不了多久都會有。所有賞心悅目的人,美好的時光,都在來的路上,只要我們一直以前進的姿態奔跑,歲月定然會給我們想要的答案。

如果你努力,這會是最好的時代;如果你自暴自棄,這就是最糟糕的時代。我與你一樣,曾在深夜痛哭過,獨自等待捱到天明。但是我沒有糾結於過去,相反,我很感謝那段歲月,是它讓我堅信越挫越勇的深刻含義。不希冀自己的人生多麼轟轟烈烈,只求在夢想還沒被現實打敗前,爲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努力一回。

我知道你一直都在追夢,爲了不被後面的人跟上,一直都保持着奔跑的姿勢。只是你在追夢的路途上,一定要記得,這個世界的糟糕、疼痛很多人都經歷過,不單單是你一個人飽受人世間風雨的吹打。而其實這世間所有的風吹雨打,都是值得的。它們使你變得好,更好,非常好。你也會發現,原來這世上並不是只你一人辛苦,有人與你一樣,都曾歷經喜怒和哀樂。

世界名人:成功靠人脈,人脈靠真誠嘉倩:高考,我不愛你,但是謝謝你.做好這10件小事,你的生活將發生不可思議的改變

平凡勵志文章5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爲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裏,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永恆的痛苦,也沒有永恆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麼平展,有時又是那麼曲折。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爲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好好地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青年,青年!無論受怎樣的挫折和打擊,都要咬着牙關挺住,因爲你們完全有機會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喪氣,每一次挫折就只不過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塊普通絆腳石,而絕不會置人於死命。

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滿泥濘!

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了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纔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命運總是不如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

當然,普通並不等於庸俗。他也許一輩子就是一個普通人,但他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在許許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應該表現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來。

因爲你能痛苦,就說明你對生活還抱有希望!

平凡勵志文章6

上大學了,我知道自己該長大了,父母不可能永遠陪伴我們,我們需要自己走未來的路。想要不普通,就要付出不普通的努力。

今年大一,上的是個二本院校的英語專業。高考後,自己難受過,但我從來沒有哭,我知道這樣的結果是自己應該接受的,想過要復讀,但是,時間不等人,我沒有復讀的勇氣。高考之前,老師家長都以爲我會是一本的苗子,可我讓她們失望了。但是,對於這個成績我沒什麼可遺憾的,因爲我知道高三自己真的盡力了。所以,我來了現在的學校。

既來之,則安之。大學之後屬於理轉文,在學習上可能會不佔優勢,但是,我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我不會比任何人差。

大學四年,確切的說應該是三年,我不想荒廢,我不想隨遇則安,我想要有自己的舞臺,自己的天空。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有多少人在追夢的路上迷失了方向!我有自己的目標,自己的追求。

今天寫這段文字,一來,是爲了記錄自己的大學生活。二來,是想看看自己對自己的理想有多執着。今年大一,我希望等我大四或者大三的時候,回首自己的大學沒什麼太大的遺憾,希望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之所以稱之爲理想,是因爲它有實現的可能,是經過努力就會獲得的。

大學,自己不能墮落,要有明確並且堅定的目標。親愛的自己,揚帆起航吧,一步一個腳印腳印,走出屬於自己的燦爛的大學。

開學已經有3個月,這3個月裏經歷了一些事情,自己有所成長,其實,我沒後悔來到這個學校,我在這裏遇到了自己喜歡的朋友,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過着自己喜歡的生活。雖然,這些微不足道,但是我還是感覺很滿足。雖然,這只是開始,但是我會以最大的熱情迎接接下來的挑戰。近期目標就是期末考試,還有38天。現在,大一上學期的大大小小的活動已經結束了,剩下的日子就是安心學習,一心學習。

我現在最大的煩惱就是浪費在網上的時間比較長,總是忍不住翻看微信空間什麼的,這個必須要改正,一個優秀的人是不會這麼無聊的,我可以用這些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可以用來看書,我現在正在改,我的近期目標就是期末,其次就是把《百年孤獨》看完。

平凡勵志文章7

馬太效應:'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在我們生活圈周圍,階級固化已經成了路人皆知的關鍵詞。生活及出生在底層的人們已經慢慢學會了接受,自覺或不自覺地,安於平淡的生活現狀。

比如我認識一位年輕人,從小離鄉背井,跟隨外出打工的父母來到城市裏生活、學習,但因爲父母疏於管教,自律能力也不夠強,早早就輟學在家當起了啃老族。如今長大了,工作算是有了着落,每月差不多能拿到3000左右,說實話,靠這點工資買房買車基本無望,要想娶個媳婦,也就指着父母出錢出力了。

但讓人意外的是,他反而覺得自己這份工作非常好,平時沒事就玩玩手機,到月底領領固定工資,逍遙自在,更沒有慾望去學習一些高技術含量的手藝,因爲他說:'人幹嘛要活得這麼累?'。

是的,人爲什麼要活得這麼累,但安於現狀難道就輕鬆了嗎?

現實是,整個世界永遠都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似乎寒門真的就難出貴子,越底層的人,彷彿就越安於現狀、上升乏力。

但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人本主義學派認爲,每個人的潛意識中一定存在某種奮鬥的願望,想要去改變自己並不完美的的現狀。

01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人會安於並不完美的現狀,並且不願意做出嘗試與改變呢?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他們安於現狀的心理原因。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曾做過一個經典的動物實驗,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一、把一條狗關在一個帶有通電裝置的封閉籠子裏,實驗過程只有兩個動作:拉鈴,同時對狗進行電擊。

步驟二、起初,電擊的時候狗會拼命掙扎着想要逃出牢籠,但籠子永遠是處於封閉狀態的,狗的掙扎也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步驟三、多次重複上述實驗行爲之後,實驗者在某次拉鈴的同時,打開了籠子的大門,並且停止電擊。結果奇怪的一幕出現了,狗不僅不逃跑,還出現了倒地呻吟和顫抖的現象,和每次電機時的表現非常類似。

以上實驗現象,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把它稱爲習得性無助。

我想,這纔是底層人士安於現狀真正的心理原因。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是,底層出生的人會有更大的機會接觸失敗,並且只能被動承受失敗帶來的痛苦。

比如,他們想要追求某個心儀的女孩子時,結局往往會以失敗而告終,因爲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本,給不起對方想要的生活;

比如,他們想要去做出改變,但沒有足夠的資源找到一條上升的渠道,也沒有人能給予靠譜的建議與指導,自己悶頭亂撞,被騙及失敗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雖然這麼說很殘酷,但多次重複失敗之後,產生習得性無助的心理是必然現象。

因此,底層人士並不是天生就缺乏鬥志,而是他們從心理上已經習慣了妥協與失敗,失去了持續努力的動機和願望。

更嚴重的是,失敗的陰影可能永遠籠罩在了他們的心裏,表現出還沒嘗試新事物就開始害怕失敗、畏首畏尾的情緒反應,形成嚴重的自我懷疑。

這種現象,並不是只有底層人士纔有,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學生、職場人士、創業者,甚至是非常成功的精英,都有可能陷入習得性無助,這是心理學上非常經典的應激反應。

02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擺脫習得性無助,在多次嚐到失敗的苦楚之後,還能持續去奮鬥、努力,打破現狀呢?

一、 正確歸因

歸因,指的是人類對某種現象的產生原因進行歸納的思維活動,是一種較爲主觀的認知,而習得性無助,本質上是一種負面的歸因。

學習心理學對習得性無助的定義是:將成功歸因爲不可控因素,比如運氣,將失敗歸因爲相對持久的能力缺乏,認爲即使嘗試我也做不好。

與習得性無助相反,還有一種 '掌握定型'歸因,即將成功歸因爲自己的能力和有效的努力,有一種'我能做'的信念,習得性無助和'掌握定型'是歸因的兩極,我們絕大多數人都處在其中的某個點上。

對於我們而言,要刻意練習歸因,即向右端'掌握定型'靠攏,刻意練習將成功歸因爲能力,以及有效的努力,將失敗歸因爲無效的努力,或者短期的能力不足。

【PS:這裏必須提一下能力觀,能力是發展變化的,還是固定不變的,對於培養正確的歸因,必須培育理性、合理的能力的發展觀】

瞭解了原理,操作起來就比較簡單了。我們可以用列清單的方式,及時檢查自己的歸因模式,比如遇到一件不順心或者失敗的事情,事後覆盤、記錄自己的歸因,當樣本足夠多了之後,你會逐漸瞭解自己的思維習慣了,據此,就可以進行必要的修正,把自己的`歸因模型從消極模式逐漸切換到積極模式。

二、 微成功

多米諾骨牌效應大家都很熟悉,講的是一個微小的力量、一個察覺的不到的漸變,只要能持續積累,最後可能會發生強烈的變化,引起質變。

多米諾效應清晰展示了小改變撬動大變化,但我們總是對小改變不以爲然,斯蒂芬蓋斯在《微習慣》這本書中,清晰展示了小改變的力量。

斯蒂芬蓋斯是一個又懶又胖的資深宅男,無數次嘗試改變都半途而廢,對改變不抱任何希望的他,給自己設定最低的目標,比如,想練肌肉,那就每天1個俯臥撐,想寫一本書,那就每天寫100字,這些微習慣,小堅持,給他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成爲肌肉男,甚至還出了《微習慣》這本暢銷書。

我們總是用靜止的眼光看待事情,這會讓我們犯下兩個錯誤:

一是低估一件事的二級效應。比如早起,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但很多人的改變就是從早起開始,因爲早起,不僅僅是起牀時間的變化,這也是一個小挑戰,一個小自律,每一次成功早起,都會強化自己是一個自律的人,慢慢地,自律會呈指數型增長,帶來整個生活的連鎖改變。

二是低估一件事的時間效應。就如同每天寫100字,一年就有三萬多字,尤其關鍵的是,當我們每天毫無壓力完成100字後,會忍不住再寫100字,再寫100字,這是輕鬆狀態的想去寫,而非不得不寫。

對於很多習得性無助者而言,設定一個小目標,培養一個微習慣,是非常好的開始,目標太大,只會加深你的無助感,這樣,打再多的雞血也沒用。

【PS:當然,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有較高的自我效能,那制定目標就要高一點,最好超出一點個人能力,以上介紹的是習得性無助領域,是較低自我效能感的領域。】

三、有效強化刺激

其實從心理學分析,習得性無助也是一種經典的巴普洛夫條件反射。從它的形成因素來看,具有習得性無助心理的人們已經對新的挑戰與陌生環境產生了畏懼的心理,要打破這種障礙,也可以建立新的條件反射鏈。

強化刺激,就是一種建立條件反射鏈的有效方式。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作者威爾鮑溫提出了一種強化刺激工具:不抱怨手環。

它的使用方法是,只要你在任何時刻產生了抱怨的情緒,那麼你就必須換一個手佩戴不抱怨手環,每天記錄更換手環的次數,以此形成一種心理暗示:更換手環的次數越多,就越意味着失敗。

這就是負強化刺激,幫助你逐步減少抱怨的次數,最後形成新的條件反射鏈,成就一個永不抱怨的自己。

以上。雖然習得性無助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現象,大部分人也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這種心理狀態。但事實上,人的潛能是非常強大的,具有自我修復、自我激勵的本能,因此我們只要能夠按照正確的方法與道路,踏出行動的第一步,習得性無助其實是很容易被戰勝的。

記住,方法永遠只是在你前方的那一扇門,你需要自己走過去、打開它,纔有可能找到自己預期的那個目的地。

平凡勵志文章8

最近,有一則新聞是,達州一男孩高考後自殺,他在社交網絡的遺言裏寫:考98分被罵、吃飯打嗝一耳屎打過來、夾菜姿勢不對一耳屎打過來他覺得自己已經毀了,感覺不到父母的愛,分離時不會有不捨。這個孩子曾經發過兩條文字,一條是我真的要自殺,還有一條是如果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算了,我不想重來,我寧願從來沒有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過。

你那麼平凡,憑什麼孩子非得完美

新聞當然是真事。一時間,所有的矛盾都指向家庭教育,而我也想起一句話:以愛之名愛着,卻以愛之名傷害。

中國人的血脈親情之深,是一種細密又抽象的聯繫。濃重的家庭觀念讓許多人綁在一起。在一代代中,許多人讀書、工作、成才的目的,並不是爲了成爲更好的自己,而是爲了父母的體面,或者光耀門楣,甚至於把整個家族的榮辱盛衰放在身上。而許多父母也理所當然地認爲,我養你長大,你要活成我滿意的樣子,你要爲我爭光纔是。

這樣的心理預設從一開始就是有問題的:一、把孩子沒有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二、把孩子當作另一個預想中完美的自己看待。

換言之,如果孩子一旦偏離了父母的預期,那麼父母很容易覺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定向。

平凡勵志文章9

1

一位久在外地的同學回老家,於是聚攏了一堆本地的同學聚會。

所謂聚會,無非是在一起吃飯,喝酒,唱歌,然後再喝酒。

一直折騰到小半夜,同學們有的微醺,有的小醉,都或多或少有了些酒意。

大家摟肩握手,散場告別。剩下幾個當年關係最鐵的,陪同學一起去賓館。

路上,他忽然和我來了一句:“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

我明白他的意思,作爲上學時曾一起年少輕狂的兄弟,我現在的日子也許平庸了些。

在這座小城裏,過着單調而重複的日子,已經遠沒有當年“會當擊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氣概。

我回答說:“感覺很好啊!我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挺不錯的。”

2

我說的是實話。

雖然和學生時代的理想相比,現在的生活的確非常普通,但我同樣非常滿意。

人生的目標是不斷調整的,誰也不可能一成不變。

記得年幼的時候,看着電影上的七品芝麻官,簡直可憐可笑又可悲。在那時的心裏,恐怕每個人都以爲自己長大後會出將入相。

但長大後會慢慢發現,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原來也是一方大員,曾經雄心萬丈的我們,可能比芝麻還要渺小几個量級。

大學畢業,有位哥們在留言冊上寫下的理想是:拓展人類生存的空間。

如此氣魄,讓我羨慕嫉妒恨了很多年。

但現在想想,世界上又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能力呢?

如果我們能夠帶領老婆孩子多出去走走拓展一下眼界,多掙點錢拓展一下全家人的生存空間,就已經心滿意足。

3

餘秋雨說,人到中年,越來越明白的不是自己想做什麼,而是自己已經不能做什麼。

此言頗得人生三味。

少年情懷總是詩,他們的心裏只有遠方的田野,從未想過腳下的路上有多少坎坷,並不懼怕前方的距離多麼遙不可及。

而中年已經是一篇散文,他們也曾寫下許多動人的詩句,而如今,卻只是淡淡地道一句“天涼好個秋”。

中年人比青年人多了一點實際、少了一點盲目,多了一點沉穩、少了一點狂妄。

到了中年,明白自己不能做什麼,纔會明白去做什麼,才能真正把生命的滋味活出來。

痛而不言,笑而不語,迷而不失,亂而不驚,此種境界,正是在說中年人。

這是時光對我們的恩賜。

4

人到中年,不妨接受自己的平凡。

“幼有神童之譽,少懷大志,長而無聞,終乃與草木同朽。”大多數人的一生,走的都是這個路子。

志大才疏也罷、時運不濟也罷、社會不公也罷,我們都得認。

如果人生是一道拋物線,中年正是站在那最高點上,向前看看、向後看看,生活是什麼,已經能一目瞭然。

拋卻少年時浮華的理想,看看當下,職業穩定,收入一般,妻賢子孝,家人平安,一日三餐,柴米油鹽,這樣平凡而又平凡的日子,未嘗不是幸福而又幸福的生活。

平凡勵志文章10

理想的實現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結果。首先要付出時間,專注於你熱愛的事情;接着就是要有毅力,能夠持續地爲目標努力;然後就是判斷力,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應該在什麼方面努力;再者,還得善於與人溝通交流,互相幫助;最後就是一些運氣。

這個世界上,人比人,氣死人的,爲什麼要和別人比。既然你覺得自己應該有不同的人生,就證明給自己看吧。何必老盯着別人,爲什麼不多想想自己呢。我堅信:老天不給我們一些東西的時候,一定會給我們另一些東西,那就是:奮鬥的空間,歷練的感悟。

生活中體驗這種悲壯的成就感的機會越多,比別人做成事,做得讓自己滿意的機率也越高。對此,我自己有些體會。

我當年在新東方當學生的時候,新東方有一個背誦活動,就是有一百個英文句子,如果全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就獎勵150元錢。這個背誦活動是常年都有的,但參加的同學不多,能全背對的更少。我當時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好好背,假期班結束我就去參加背誦活動。”由於寒假班很短,沒幾天,又要過年,所以我每天只要有空,就拿出那一百個句子複習,走路的時候也在腦子裏背。結果我做到了,一字不差,得到了那150元錢。我非常高興,在徵得媽媽的同意後,我用這錢買了一本《韋氏大學詞典》。

世界上的事情,無論大小,如果我們都能認真對待,就能用做大事的心態把小事做好,也能用做小事的釋然把大事化小。

大學時,我同時打好多份工,僅僅做家教一個週末就要跑5-7個不同地方。但是做這樣的工作,爲我以後在新東方教書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大家估計也都有過當導購發傳單的經歷吧。我覺得無論幹什麼,如果決定幹,就好好幹。發傳單是沒有人盯着你的,全憑自覺。那時候我會揹着很多傳單,到周邊學校去發。我不是放到人家車筐裏或者塞到人家手裏了事的人,而是利用下午吃飯的時間,因爲那時候學生大多數都在宿舍。我一間一間宿舍地敲門,跟他們講解我發的傳單。當時發的是電腦培訓班的傳單,我就跟他們講學電腦的重要性,還有這家機構的課程等。有些學生聽我說得很高興,願意多聽我說會兒;有的就直接給我閉門羹和白眼兒。發完一個學校的一個女生宿舍樓,對我來說,是一份浩大的工程,不過這些,對我都是鍛鍊,讓我有耐心,能吃苦,反過來看也對我以後的教書很有幫助。

和我同去的女孩兒後來把傳單扔進了垃圾桶,但我沒有那樣做。她說我傻。傻就傻點兒吧,我認真地發完了每一張傳單。

我們發的傳單上面有每個人的代號,最後這個電腦培訓機構會統計有多少人是拿着你發的傳單來報名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發出傳單的報名率是最高的,所以我得到了最高的工資。但我不是爲最高工資而努力,而是爲我該做的事情努力。說是最高工資,其實也就是半個多月,每天忙活,給了200元錢。但我很開心,無論多少,都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徵得媽媽的同意後,我用這個錢報了這個機構的電腦培訓班。

記得當年上高中時,我坐在最後一排,快下課時我會先把後門打開,一隻腳伸到教室外面,老師一喊下課,我已經衝出去了,經常能第一個衝到食堂。原因是,如果去得晚了,排隊要等很長時間,我覺得浪費了學習的時間。後來,不坐在最後一排了,我於是改變了策略,下課後,我會留在教室裏多看會兒書,寧可去食堂吃的是殘羹剩飯,也不願意浪費時間排隊,我想多看兩個單詞,多做兩道題。

越成長就意味着越多的責任,也就意味着越多的付出。有一天同事說,他的老婆看了我博客裏的減肥文章,就開始付諸實施,跑步去了。同事問我爲什麼減肥,還有人問我爲什麼那麼大毅力,減得那麼狠。其實,從近125斤減到現在的82斤,真的好難好難,用同事的話說,減掉了半個我。我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恆心,最主要就是我希望上鏡能稍微好看一些,能更對得起大家。

我始終認爲,理想的實現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結果。首先要付出時間,專注於你熱愛的事情;接着就是要有毅力,能夠持續的爲目標努力;然後就是判斷力,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應該在什麼方面努力;再者,還得善於與人溝通交流,互相幫助;最後就是一些運氣。所以,我決定趁年輕多付出些,更努力些,多吃點兒苦。這樣等年齡大了,我就可以活得更輕鬆一些。

還是要送給大家那句話:一個人要想走出平凡,需要先走入孤獨!

想起江美琪唱的《就這麼一輩子》,歌詞寫得很平實,但很真切,我非常喜歡。和大家分享:

花剛剛開過

玫瑰有成爲玫瑰的理由

人就只有這麼一輩子

怎能不到秋天就凋落

雲剛剛飄過

陰天怎能是退卻的藉口

人就只有這麼這一輩子

只要過了河不能回頭

我知道人間路曲折不好走

也知道人間事滄桑不好受

但是花開一季人生一世

累又算什麼苦又算什麼

人就只有這麼這一輩子

總要風經過雨來過

痛過也哭過

才能在歲月的門後

把那些心酸當作笑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