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書籍 > 關於香港的20本書

關於香港的20本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香港迴歸之初,時任香港中聯辦主任姜恩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香港是一本深奧的書。香港這本書,如一罈陳年老酒,一開口就苦味沁喉,而慢慢地品釀,竟是久久彌香。

關於香港的20本書

1、《我城》

西西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我城》,西西傳誦三十餘年的出名鉅著,風格獨特,被認爲是開創了香港本土城市文本的先河。《我城》發表三十週年時,香港報紙曾專門設版紀念。

中學畢業生阿果眼中的70年代香港,阿髪、悠悠、阿傻、麥快樂等草根百姓逛街、郊遊、搬家、求職、討生活的香港,西西以其“頑童體”的觀察帶人遊走各地,刻畫一代香港人的真實狀態,記錄當時諸多重要的歷史瞬間,其中寄託着青年的開放、進取和各種成長之潛力充滿可能性。

2、《香港味道》

歐陽應霽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從小吃大,眼闊肚窄嘴刁”,“不求甚飽,唯獨好吃不倦”,著書兩捲來對香港的飲食文化與歷史做全景式的縱覽。作者對每一道食品既有自己的歷史回顧,又有製作流程的介紹展示,同時還分別邀請香港演藝明星和文化名流做嘉賓助陣,把飲食與人生、經歷與記憶柔爲一體。另外,這本書也是可以按圖索驥的香港美食地圖。

3.《香港重慶大廈》

麥高登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香港尖沙咀的重慶大廈,看上去十分老舊,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鬧市如同孤島一般,但它是世界各地揹包客的 廉價落腳點,是非洲、南亞商家的重要 交易場所。據估計,從重慶大廈出貨的手機,大約佔撒哈拉以南手機交易的20%。這種與中環所代表的香港全球化樞紐角色反差極大 的角色,被作者麥高登 稱爲“低端全球化”。本書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展現了大廈居民與國際商品、金錢、理念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

4.《我所愛的香港》

林夕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香港,林夕呵護和塑造的心中之城,林夕的“家”。

他愛這個“家”,筆端充滿了對這個“家”的關注和親情。他看取的不是一時一地的香港,而是全球視野下的香港,轉變中的香港;他從種種微末的事件中,觀察香港的性格與文化,民生與政情,缺失與堅守,當下與過去,乃至香港與內地、與西方的幽隱關聯。其情也真,其感也深,其思也切,其發現無疑也非常敏銳。

《我所愛的香港》,不僅僅關於香港……

5.《尋回香港文化》

李歐梵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最近幾年,我發現自己的中文文章有點精神分裂。我對於當代文化的關注,似乎已經超過學術研究的範圍,而想親身介入,用一種較主觀的文體作文化批評,所以學術的深度不足。但另一方面我似乎又不願意放棄學院中的文化理論,甚至在雜文中也引經據典,生怕學界同行以爲我已淪落江湖,做不了學者。

香港的華麗和頹廢,香港令人興趣盎然的文化生機……皆由“都市漫遊者”娓娓道來。

6.《香港製造》

魏君子 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一切源於十年前一個叫做“香港製造”的電影論壇。在互聯網剛剛發展的那幾年,一羣當時二十歲出頭的網友聚集在這個論壇,因爲一個共同的愛好——香港電影,聚集在一起,以最純粹的熱情討論、分享關於香港電影的一切。“香港製造”成爲民間港片迷的最大陣地,他們是在錄像廳長大的一代,也是親歷了香港電影黃金歲月的一代。2003年,香港電影隨筆集《香港製造》出版。

十年後,當年論壇的一名潛水員(當時念高中)混跡在出版界,某天靈機一動,聯繫到當年那些網友,看這十年的光陰過去,他們都在哪裏?他們都還愛香港電影嗎?

他們還在,因爲“香港製造”而生的緣分維繫着他們的友誼,而最令人感慨的是,他們中的不少人在十年後的今天都正在從事着和電影相關的職業,其中幾位更是已成爲電影界的中堅力量。

於是,事隔十年,當年的《香港製造》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再版——除了從老版《香港製造》以及當年論壇的精華文章中選出一些關於港片、錄像廳、影人的隨筆(收入上半輯:香港製造)之外,更邀請當年的作者以十年後的視角重新去看待港片,去回顧那一段青春歲月(收入下半輯:一夢十年)。光陰悄悄改變了你我,卻仍有一些最寶貴的情懷,始終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7.《香港:一個城市的代碼》

江迅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香港:一個城市的密碼》中談論的其實就是一個個典型的香港都市文化符號,對它們解讀實際上成爲了解香港都市文化的通道。然後,我們才能更深刻地瞭解香港、瞭解香港歷史、瞭解香港故事、瞭解香港文化,進而真正瞭解香港人。中國作家協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和香港作家聯會會員、香港資深記者江迅先生,爲我們奉上一個個精彩的香港片斷,組成一個完整的香港故事:從這座現代都市的生命屐痕、悠然綺夢、男人密碼、紅顏私語、情愛配方來展示香港的無限魅力。

8. 《等待香港》

林奕華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等待香港”系列選取林奕華近二十年來在香港、倫敦以及其他各地寫下的關於香港的長短文字,名稱取材自貝克特的經典荒誕劇《等待戈多》,彷彿心中有個等的對象,而我們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動地等待。香港是個同樣荒謬的地方,香港以什麼方式存在?還可以什麼方式存在?

《永遠的香港人》是“等待香港”系列的第一部,林奕華眼中的香港芸芸衆生,小男人、小女人、世故少年、犬儒學者、師奶之城、慾望都市……箇中也有幾位英雄挺身而出,孤獨的光芒顯襯得這座浮華的城市愈益蒼白。

9. 《我這一代香港人》

陳冠中 著

中信出版社

本書以一個港人的角度,爲讀者解讀了“港人港事”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城市。全書主要分爲三部分。

一部分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全方位談香港,比如香港的社會文化史,香港迴歸十週年之後發生了什麼變化等等。其餘兩部分主要聚焦於世界一些其他城市的觀念,比如美國的城市等等。作者對香港“來自何處,往何處去”的反思和想象,在宏大繁雜的'命題下,從小處和居民的福祉着眼潛藏着對香港隱忍的愛,他呼籲對香港人接受和珍惜現有歷史、建築、文化積累和社區,告訴人們這個混雜的擁擠的半唐番的城市的魅力所在,爲之規劃未來之路。作者以非凡的洞察力、坦率誠懇的態度,反省嬰兒潮世代對香港的貢獻和枷鎖,精闢獨到。遊居香港、臺北、北京三個中國人的都會的陳冠中對香港嬰兒潮一代人的反省、體察與建議,針針見血,矛頭直指自以爲自己見多識廣的香港人實際只是夜郎自大,香港所謂成功之道種出了現時深層矛盾的苦果。本書對於香港的描述被認爲是有史以來解讀香港最好的一部作品。

10. 《一瞥集:港澳文學雜談》

陳子善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瞥集》是著名學者陳子善先生書寫香港文學和香港作家的各類文字的結集。香港文學豐富多彩,成就斐然,輝耀中華文壇。作者研讀香港文學作品,結識香港作家,本書可視爲作者一個人的香港文學閱讀史和與部分香港作家的交往史,所談皆名家名作、文史軼事,豐富生動,簡潔明快,可讀性強。通過對謝晨光、曹聚仁、葉靈鳳、宋淇、羅孚、金庸、劉紹銘、蔡瀾等等這些現當代香港文壇的代表作家、研究者的代表作品以及其逸聞軼事的敘述,我們看到了一個側影橫截面式的香港文學史。書稿中配合文字編插了40餘幅難得一見的精美書影,文圖並茂,爲書稿增色。

11. 《我們香港這些年》

徐天華 著

中信出版社

繁華閃耀的香港,文藝作品裏的香港,娛樂明星的香港,街巷美味的香港,瘋狂購物的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香港,顛沛流離終於回家的香港,充滿活力又無所依傍的香港。受關注的香港,被遺忘的香港。自由的香港,壓抑的香港。

你的香港,我的香港。

他的香港。

自稱“港慫”的北漂律師徐天成,看 到廖信忠所著《我們臺灣這些年》之後,深受啓發,希望能以一位普通香港人的視角,通過自己那支微小但真切的筆,來說說一個真實甚至未知的香港。

徐天成與廖信忠同爲1977年生人,這30多年來,香港的發展?香港人的心理歸屬感究竟是怎樣的?香港的身份和臺灣有什麼不同?香港迴歸前後,當地人的生活有何變化?香港人是怎麼看內地人的?

一本書無法展現全貌,只不過是一個普通香港人的真實告白。在“借來的地方”,他們如此生活。

12. 《香港的另一面》

蒙敏生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這批底片絕大多數是紀實攝影,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記錄香港方方面面的社會生活,尤其是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香港的農夫、漁民、碼頭工人、作坊、工廠勞工、社會活動、有軌電車、市井茶肆、民俗風情、中產階級、港九工人運動、香港風光、香港城市建設等等,這形成了一部連續的香港圖片史證,僅僅從歷史學、社會學意義而言,這就十分珍貴了;從圖像內容而言,蒙先生記錄的是香港的另一面,這就是:概貌之外的細節,成就底下的磨難,浮華背後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同類相恤,他的攝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給蒙先生加一頂 “香港人民攝影家”之冕。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些底片時就感嘆,直到1990年代,我們還相當閉塞,不知道大陸之外在爲什麼拍?怎麼拍?拍的如何?我們將大陸幾位八十年代開始自覺、平實記錄社會生活的攝影家稱爲紀實攝影的先知先覺者,看來是我們的孤陋寡聞下對他們的一種過譽。就攝影而言,香港的蒙敏生等人覺醒更早、實踐更多、功利性更少,中國攝影史將無法忽略這樣的人物。

13. 《香港波西米亞》

廖偉棠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批底片絕大多數是紀實攝影,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記錄香港方方面面的社會生活,尤其是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香港的農夫、漁民、碼頭工人、作坊、工廠勞工、社會活動、有軌電車、市井茶肆、民俗風情、中產階級、港九工人運動、香港風光、香港城市建設等等,這形成了一部連續的香港圖片史證,僅僅從歷史學、社會學意義而言,這就十分珍貴了;從圖像內容而言,蒙先生記錄的是香港的另一面,這就是:概貌之外的細節,成就底下的磨難,浮華背後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同類相恤,他的攝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給蒙先生加一頂 “香港人民攝影家”之冕。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些底片時就感嘆,直到1990年代,我們還相當閉塞,不知道大陸之外在爲什麼拍?怎麼拍?拍的如何?我們將大陸幾位八十年代開始自覺、平實記錄社會生活的攝影家稱爲紀實攝影的先知先覺者,看來是我們的孤陋寡聞下對他們的一種過譽。就攝影而言,香港的蒙敏生等人覺醒更早、實踐更多、功利性更少,中國攝影史將無法忽略這樣的人物。

14. 《香港三部曲》

施叔青 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十九世紀末期,東莞農村小女孩黃得雲被人綁架到香港做了紅妓,後來母因子貴,成了香港上層社會的名流。一個苦難少女及其後人的際遇經歷,構成了完整的三部曲;作者用以折射出香港自1842年開埠以來的發展歷程。

15. 《詞家有道:香港16詞人訪談錄》

黃志華 / 朱耀偉 / 樑偉詩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詞家有道:香港16詞人訪談錄》每章由一位訪談者與一位流行歌詞創作人的訪談對話組成,圍繞詞人藝術取向、個人風格展開對談。詞人在對談中以創作者第一身,回顧和解說自己的作品構思,並分享對於流行詞壇、音樂工業發展的看法,藉此探討流行歌詞與文學、社會、文化種種千絲萬縷的關係。一點一滴地,逐漸梳理出詞人與詞人之間的承傳牽繫,定格聚焦於某些創作現象,審視了未必很紅很爆但卻出色精彩的作品──香港流行歌詞四十年的洪流,原是婉約通俗酷異刁鑽華麗豪俠純善沉鬱哲理兼而有之。“訪談錄”的訪談對象爲香港不同年代的重要詞人,如七十年代的盧國沾、黎彼得;八十年代的林夕、周耀輝;九十年代的黃偉文、喬靖夫;二十一世紀初的林若寧、周博賢等共十六位。時間爲我們留下的,在夕爺、阿Y的前後左右中間,還有一衆默默筆耕的隱世高手。我們真正擁有的,也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多很多。

16. 《早期香港電影史》

周承人 / 李以莊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電影何時傳入香港?香港最早攝製的電影是哪一部?誰是真正的香港電影第一人?……

本書重新梳理了香港電影誕生和早期發展的歷史:確認電影傳入香港的時間,闡述美國人布拉斯基如何催生香港電影,釐清黎民偉、黎北海、羅明佑等人在中國/香港電影史中的地位,並對大時代背景下香港、廣州、上海三地的電影交流及相互影響予以回顧。

周承人、李以莊夫婦,奔波穗港兩地近30載,自力自費、鍥而不捨地蒐集文獻,觀摩影片,訪問影人,考證史實,以“編年+專題”的研究方式,修撰香港電影史。

2005年,本書繁體字本於香港出版,書中根據史實考證出真正的香港電影第一人是黎北海,確證既往對黎民偉的評價有不實之處,以及對羅明佑重新評價等研究突破,獲得港臺兩地電影界、學術界廣泛認同。此次簡體字本進行了全面增訂,體現出作者最新的研究進展。

17. 《什麼都沒有發生》

陳冠中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出身於香港破落戶,長年漂泊海外,足跡遍及非洲、東南亞、北美、西歐、大陸與臺灣,冷眼旁觀了尼日尼亞政變、印度腐敗、澳洲嬉皮士、歐美雅皮士、大陸歷史劇變時期、臺灣黑社會、香港的輝煌及迴歸等等衆生世相,成長爲具有鮮明香港特色的頂級職業經理人。

“做專業的事,賺錢、住五星酒店、享受這個世界所能提供的最好美食、紅酒、女人,一切錢能買到的東西。”、“收藏六隻鑲鑽黃金錶和七百瓶最昂貴的紅酒”,密閉時間,液化財富。“我們是國際資本的港籍僱傭兵。爲誰?無所謂。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愛自己。” 但是一瞬之間,一生如幻象幻滅,什麼都沒有發生……

18. 《香港造城記》

謝爾頓 / 卡拉奇威茨 / 柯萬 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由於其島嶼起源、高樓大廈以及世界城市地位,香港經常被拿來與紐約相比較,然而,這種比較不久就由於這樣的認識而動搖,即香港的高樓大廈只是其複雜得多的都市狀況中的一個更顯而易見的方面。香港陡峭崎嶇的地形造成了這種狀況:已建樓宇區緊湊、空間經驗豐富,很少遠離山地和水域,由一系列最好的公共交通互相連通。

《香港造城記》一書的三位作者在這些狀況中發現了價值:一個具有小城市足跡的大都市,乘車出行時公共交通的使用率達90%,與自然親近。雖然這個緊湊的城市是城市思考者們經常提倡的模式,但它卻是很少可以遇到的。在本書中,香港強大的都市化演進可以追溯到地區的前殖民圍村和殖民店屋,以及當代垂直的和立體的都市:塔樓、基座加塔樓、高架橋、自動扶梯和多層次城市生活的其他組成部分。因爲坐落在一個被急劇缺乏平地所折磨的地方,香港被描述成“一種新都市生活的偶然先鋒”,獲得了全球的密切關注。

19. 《龍頭鳳尾》

馬家輝 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他們是互不靠近的船舶,卻在同一個江湖。在這樣的時局裏,每個人都揹負着世界的混亂,以及混亂裏的怨懟。跟你對賭的並非其他,而是命運,只是命運。

一九三六年的中國,時局紛亂不明,內戰外戰一觸即發,本是廣東鄉下一個木匠的陸北才被拋進時代的浪濤裏,揉搓、碾壓,沉沉浮浮。

離家去陳濟棠部隊當兵,無意間窺知兄弟的祕密,差點丟了性命;偷渡到香港賣苦力討生活,又捲入一場洋人的命案;無奈之下逃到廣州,經弟弟引介加入洪門……在 跟命運的對賭裏,陸北才似乎總有化險爲夷的運氣。再次回到香港的他,改名北爲南,搖身一變成爲孫興社龍頭,江湖尊稱的“南爺”。

但歷史的賭局從來不按牌理出牌,日本人的威脅一天天迫近,上海青幫來了,汪精衛的人來了,江湖翻江倒海,而南爺心底的祕密炸彈也彷彿隨時會引爆……

20. 《我的豪華劏房生活》

林小龍 著

三聯書店

劏房,是指把一個樓宇單位分成兩個或以上的獨立房間,類似於內地出租房中的隔斷間,但香港的面積更小。《我的豪華劏房生活》的主人公林小龍,是一名年輕的碩士研究生,因爲家庭問題,獨自搬到不足5平米的剖房裏。書中記述了他如何把1300多本書、電視,冰箱、兩張沙發、3張桌子, 電腦。打印機…井井有條地放在劏房裏。除了供一個人生活,這裏還要容得下5個以上的學生,讓他以補習老師的身份賺取生活費。林小龍爲這問“豪華劏房取名“天下”,道出許多辛酸寂寞及生存伎倆。書末他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採訪了香港不同“不適切居所”的生存個案,關懷更大的“天下”一一爲香港底層的蟻族立傳,爲讀者呈現最真實的香港社會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