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電影《終極勝利》觀後感大全

電影《終極勝利》觀後感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終極勝利》講述了奧運冠軍李愛銳在二戰期間甘願放棄平靜優越的生活,來到正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國;他在中國結識徐牛,二人機智巧妙地對抗日本侵略者,救護了一大批被日軍關押在濰縣集中營裏的各國戰俘。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一份電影《終極勝利》觀後感大全,歡迎閱讀!

電影《終極勝利》觀後感大全

電影《終極勝利》觀後感篇一:

朋友最近在做抗戰老兵的採訪筆錄,所以一直在看一些抗戰時期的老資料。這部電影上映,這幾天又正值七一節。於是我們一起去了影院,我算是作陪一起受教育。

去之前我稍稍查閱了一下故事的背景。講的就是英國運動員李愛銳在取得1924年奧運會400米比賽冠軍後來到中國傳教20年。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日軍關押在山東濰坊的集中營直到去世的一個故事。

其實這樣看簡介故事劇情構造確實不算複雜。我自己確實也沒有抱着多大的期待去看。但是在看的時候,幾次都隨着劇情落淚。我覺得這算是在主旋律下非常良心的一部作品了。

沒有狼煙滾滾的戰爭場面,沒有教科書式的愛國主義教育灌注式輸出。也沒有強烈的名族主義仇恨感。

可能你會問,以上都沒有紅色影片,它還有什麼在撐起它的“好看”?我覺得是電影中拋開這些結構框架後,留下的真正的情感是好看的。

有人性,還有正義,還有希望。故事情節我不在去做複述,但我想講一些讓我落淚的點。

細節裏的人性

故事的開始先講述的是一段情侶,女的在天津英租界的修道院做護士,幫着收留照顧受傷的士兵還有附近的老百姓。但因爲藥品緊張,所有的傷員都在等待着一位護士的未婚夫的藥。隔天藥送來的時候剛好也是最後一班回英國的渡輪起航的時候。原本的打算來說,女護士的未婚夫賣完這批藥他們就有錢買票回到英國。

但因爲教戰地環境的窘困,誰也掏不出錢。女護士站了出來,掏出了她的婚介。那個小細節推了一個鏡頭。她將握在手心的戒指親親的擦拭了一下。然後放在了未婚夫的手心。她告訴她說“這顆戒指可能值一點點錢,我想看看是否值得換藥”

身後做護士的姑娘們都站了出來,他們掏出了自己的戒指,鐲子…當女護士的未婚夫也決定放棄回程歸國的郵輪一起留下的時候,我看到姑娘眼中的感動和堅定。

隔着白色的帶有紅十字標的牀單,男的抱起女護士旋轉。這個鏡頭是我看過的戰爭片裏最美的一個鏡頭。如果大家去到影院一定要留意這裏。

我們也順帶說回男主李愛銳。在準備讓妻子和女兒離開的前一天夜裏,她的妻子想要勸他一起走。妻子其實深明大義。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做的事是對的,但是又顧及到自己的孩子不能沒有父親。她在猶豫中的時候,竇驍揹着傷員過來敲門。

李愛銳的妻子,一點點都沒有猶豫,直接將渾身是血的傷員接過來一起擡着放在了客廳的地壇上。當我以爲這個橋段要結束的時候,李愛銳和竇驍出門去借藥。逆着人流走,竇驍的腿受傷了。李愛銳第一個反應是撿了一輛黃包車去讓竇驍上車拉他一起走。

而後面的細節就更爲讓人感動。珍珠港事件以後,天津的外籍人士都被關押到了山東濰坊的集中營裏。有一對情侶他們正在舉行婚禮的時候被抓,都來不及交換戒指。但是到了集中營的時候,男的將撿來的鐵絲扭成了環。自己帶着一隻,送給了自己的妻子一隻。

不管在怎樣的時刻,堅守自己的愛人,堅定自己的信仰,即使是在沒有自由的情況下,他們也有一顆自由的心。

還有鏡頭裏那些飄揚的風箏。是這部深色影片裏的一個亮點。只有風箏飄蕩起來的時候,拉遠的鏡頭裏纔有了一點點彩色。這一點彩色越飛越高。我也深知那是那個處境下,所有在困境中的人的對自由的對正義的嚮往。

等等很多細節,都是對人性的展示。他們沒有國界,不分彼此。當竇驍帶着小石頭翻過集中營的電網送吃的時候,殘暴的日本兵也悄悄的掐斷了電網。就在最後一次日本的軍官想要合閘,而士兵知道孩子正在翻閱電網的時候,他們用力的攔下他們的長官。

我想這一刻他們只是關心這個孩子的生命,而從沒有去區分這個孩子是不是中國人。這是殘酷的戰爭裏存留的人性。他遠凌駕於國籍、戰爭之上。

永生的信仰

如果說人性是所有戰爭影片中最展示和詮釋的一個角度,那麼這部電影另一個讓人感動的點就在於它所展示的希望。

當李愛銳他們進入集中營的時候,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孩子們。都穿的整齊劃一。他們每一天早上都要禱告,他們忠於主,愛與愛。其實說到這裏,李愛銳的前本身如果大家有去了解的話,他年輕的時候退出過奧運會,就是因爲他的宗教信仰不允許他在週日進行比賽。

但是這一年,他在中國山東,遙遠的大洋彼岸。他爲了給同伴爭取到藥品。答應和日本軍官在週日比賽。

他說信仰在心頭,爲了救贖而去做的事情。主也會原諒他。大雪的早上。他赤着腳拖着虛弱的身子跑贏了比賽。這一刻他就是所有關押在一起的同伴的上帝。

除了李愛銳,還有個小姑娘也極其讓我震撼。破敗的教堂裏,角落裏有一架鋼琴。小姑娘小中國小男孩小石頭一起玩耍的時候,想要彈響它。但是她害怕日本兵的管制。一直沒有彈響。但是在小石頭被豎起的電網牆電死時,她自己一個人,來到了鋼琴前。她彈響了它。她要爲自己的朋友送別。嘆氣的頌歌也是教堂裏舉行喪禮的肅歌。

她用她的信仰在送別中國的小夥伴。這一刻,我覺得已經不在於形式上的信仰的派別。這一刻,愛融通了所有。

最後,我還是想說,這部電影裏,我們看不到宏達的戰爭場面。但卻無比震撼的明白戰爭帶來的傷害。講述的是我們國家的抗日戰場,但我覺看到的都是國籍友人間的無國界的幫助。現在也正值七一了,我想如果想想要從一個微觀的平凡的角度去了解我們歷史上的二戰,我們的抗戰史,這一部電影我覺得值得一看。

所有溫情的人性的偉大的一面。都藏在這個電影的每個鏡頭裏了。借用《紙牌屋》裏的一句話說就是,一個人的品行,不取決於這個人如何享受勝利,而在於這個人如何忍受失敗,沒有什麼比信仰更能支撐我們度過艱難時光了。

灰色的世界,閃亮的人格。請我們每個人都記得他叫李愛銳。

電影《終極勝利》觀後感篇二:

看完《終極勝利》,筆者的第一反應是想去濰坊,想去李愛銳的紀念碑前獻上一束鮮花,作爲國際友人的他以愛制暴彰顯了人性的偉大光輝。相信當你看完電影后,你也會對李愛銳充滿着敬意。人性的力量高尚而偉大,集中營裏的人性光輝更加耀眼。

電影《終極勝利》以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設立的最大集中營爲背景,講述了蘇格蘭人、奧運冠軍李愛銳在抗日戰爭時期主動回到中國的傳奇故事。導演冼杞然十年前獲悉奧運短跑冠軍李愛銳的故事,就對這個電影題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他花費了十年時間來精心打磨,蒐集資料、創作劇本,幾易其稿,把自己對戰爭的理解,對人性的偏愛都傾注到了電影故事中,每一個角色,每一個細節都打磨得極爲精細,最終爲觀衆呈現出具有時代特質和人性拷問並充滿正能量的影片。

李愛銳身上的很多品質都值得我們反省和學習,對照他的那些選擇和那些付出,我們也許會很羞愧。真誠是李愛銳做人的道德準則,併爲此長期的堅守,更爲可貴。放棄奧運冠軍的光環和衣食無憂的生活,來到偏遠的出生地天津宣教,這是李愛銳對信仰的堅守。濰縣集中營內,身心飽受摧殘的李愛銳拒絕了首相丘吉爾的特別照顧,將離開集中營的寶貴名額讓給了一位懷孕的婦女。或許這對李愛銳來說是愛與關懷的自然流露,但在他人看來卻是高尚情操的展現,充滿了人性光輝。

當他送走妻子和孩子,他已經放棄了小愛,選擇了對中國,對中國人民的大愛,這種愛沒有國界,只涉及人性。奧斯卡著名演員《莎翁情史》扮演者約瑟夫·費因斯飾演李愛銳,他在一個陌生的國度付出着,在槍林彈雨中奔跑着,他的身上帶着神性堅持和人性光輝,爲了集中營的人們奮力奔跑。

對竇驍的印象還停留在《山楂樹之戀》,此番跟奧斯卡著名演員合作顯的更加成熟,從李愛銳的司機開始,徐牛慢慢變成最其最值得信賴的朋友,他們相互扶持,共同度過集中營那段黑暗的歲月。當徐牛腿部受傷時,李愛銳的腦海中沒有絲毫優越地位的意識閃過,而是順手拉過黃包車將徐牛帶離危險的戰爭廢墟。徐牛與李愛銳,在戰火硝煙中詮釋了生死與共的友情,這份兄弟情義,跨越戰爭的圍欄,感動衆生併成爲永恆。

電影中不斷有風箏在天空中飛舞,這一元素筆者私以爲一方面集中營在濰坊,而濰坊又是風箏之鄉;另一方面風箏象徵着自由,相信導演冼杞然也是有意爲之,戰爭年代日本侵略者橫行霸道,無數的國人都生活在戰火之中,自由何等的可貴。

像李愛銳、白求恩這樣的國際友人我們都值得永遠銘記,是他們的無私、大無畏、大愛無疆,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偉大光輝。當下浮躁的電影市場,真的需要更多這樣有涵養、有內涵的正能量影片讓觀衆看到。

電影《終極勝利》觀後感篇三:

這是一座墓碑上的銘文,獻給墓中的不屈的靈魂——李愛銳,他原名叫Eric Liddell,是一位出生在天津的蘇格蘭短跑名將,奪得過奧運會冠軍;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在天津的一所中學裏當了近20年的教師;他更是一位不屈的鬥士,在被日軍囚禁於集中營之後,從未屈服於肉體和靈魂的折磨,始終保持着奮鬥的品格,遺憾的`是,在抗日戰爭行將勝利時,他卻因腦瘤而逝世於日本集中營。

在1981年,李愛銳的傳奇人生被拍成了電影《火的戰車》(Carros de fuego),講述了他的前半生,並獲得1982年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四項大獎。

在2016年,李愛銳的後半生故事,則有華語著名導演冼杞然經過十年的精心打磨,被隆重搬上大銀幕,這便是戰爭電影《終極勝利》(The Last Race)。

在《終極勝利》中扮演男一號李愛銳的,是來自好萊塢的著名演員由約瑟夫·費因斯,他因《莎翁情史》、《兵臨城下》等一系列影片而被國人熟知,由英國演員出演同爲英國人的李愛銳,是毋庸置疑的形神兼備,參演影片的還包括內地著名演員竇驍、臺灣英俊小生塗世旻等等,影片以細緻的筆觸,真摯的感情,帶領觀衆共同走入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

《終極勝利》的故事,由李愛銳在中國授課開始,直至他被衝撞入學校的日本人抓捕,關入集中營成爲人質,故事才緩緩展開,那是一段漫長的歲月,日軍的凌辱,中國民衆的救濟,在一堵高聳的電網牆之間,發生了很多驚心動魄卻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歷史不是歌功頌德,李愛銳也不是萬能之神,在與兇殘的日本軍人的抗爭過程中,他被毆打,被關押於露天的豬籠,被禁食禁水,受盡折磨,而生病之後也沒有得到絲毫的治療,最終命喪於侵華日軍的深牢大獄,全片的悲劇色彩,是對法西斯戰爭的強力控訴。

關押李愛銳的集中營於在山東的濰縣,就是今天的濰坊,這裏盛產風箏,在影片《終極勝利》中,透過集中營狹窄的天空,也能經常看到鮮豔的風箏在高高的天上飄,那是對自由的嚮往,但也是對自己的牽絆,一顆顆渴望自由的心,卻在法西斯侵略者的殘暴下,無處安放。當然,影片並沒有正邪分明的對各方人物進行符號化的描述,無論是被關押的國際友人,還是施暴的日本軍人,以及來回往復的中國民衆,特別是以徐牛父子爲代表的周邊百姓,莫不性格鮮明,經得起推敲。

影片的舞美置景非常寫實,無論是巍峨高聳的教堂,還是逼仄陰暗的牢房,以及衆多的室外場景,都得到了真實的還原,在影片中看起來質感十足,再加上全片故事所飽含的悲愴與奮鬥,不屈與抗爭,無不閃現着人性主義的光輝,因此說《終極勝利》是一部二戰題材的史詩片,也並不爲過,畢竟這是一部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由國際陣容擔綱、主創精心打造的戰爭電影。

《終極勝利》的籌備歷時十年,期間導演冼杞然一直在蒐集資料和構思創作,爲了最大程度地還原電影的真實性,多次前往加拿大、英國等地尋訪生還者並蒐集相關資料,還長期在濰縣集中營觀看紀錄片,體驗生活,影片在中國、加拿大、美國、英國等地實地拍攝,濃縮到影片中,是一段厚積薄發的抗爭歷史,而本片的配樂,則有來自香港的音樂家鮑比達擔當,影片中沉鬱的音樂,配合波瀾壯闊的大時代背景,卻是一羣被放逐於集中營的禁錮靈魂,給觀衆帶來巨大的視聽震撼,

《終極勝利》雖然沒有將鏡頭投向正面的戰火陣地,但其所聚焦的,是另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與日軍的鬥智鬥勇,與日軍的賽跑競技,李愛銳以一個飢腸轆轆的血肉之軀,永遠的挺立在了恍若人間地獄的集中營,影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系列類似題材的故事,比如《辛德勒的名單》,比如《美麗人生》,比如《囚車駛向聖地》,比如《裸露在狼羣》……而本片的主演約瑟夫·費因斯,與《鋼琴師》中的阿德里安·布洛迪,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處,無論是境遇,還是造型,那些單薄到令人心痛的骨瘦如柴,恰恰更堅強的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鼓舞着我們一直的前進之路。

任何時候,再殘暴的敵人,即便摧毀了我們的肉體,也不能打敗我們的精神,因爲只要意志尚存,終極勝利必將屬於堅強的我們。

最後安利下本片的主題曲,由鮑比達創作,香港著名歌手葉麗儀演唱的《笑着離去》,讓她,爲我們的英雄李愛銳,再一次唱起安魂之曲,願逝者永安,世界永遠和平,再無災難與戰爭:

多身不由己 紛亂世界裏

掙一絲空隙 用力的呼吸

熬過了夢境 又一個晨曦

在黑暗中 告訴自己此刻正黎明

踏雜的蹴音 消失塵煙裏

撐着一口氣 要生命繼續

血淚不足惜 願可歌可泣

顛沛流離 慶幸一路同行曾有你

養育我的 綠色大地

你可知道

我用 最切慕的心 呼喊你的名字

然後悄悄 笑着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