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圖片 > 有關清明的古詩素材

有關清明的古詩素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清明古詩配畫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清明的古詩素材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1-4]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爲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爲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7]

清明節各地習俗: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研究會會長符策超說,海南漢族人均爲大陸移民,唐以前漢族人遷居海南約有2萬人,宋代遷入約10萬人,清代激增至200多萬人。入瓊的姓氏約100多個,入瓊始祖約300多人。爲了紀念入瓊始祖,後人紛紛在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

“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符策超對記者唸誦小部分符氏族訓三字經,“愛祖國,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婦,篤親族,講團結,睦鄉鄰,慎交友……”今天聽來,這些祖訓歌謠仍具有教育意義。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後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爲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爲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乾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後爲祭“衆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爲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清明節各地習俗:臺灣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臺灣的清明節是從前一年冬至開始算起的第105天,臺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曆三月初三。臺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臺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爲止。

過去的臺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後,都會有一羣孩子前來討粿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後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粿”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

後因臺灣墓地減少而實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則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樣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於人們觀念的逐步改變,祭掃祖墓的儀式也省略了許多。

臺灣民衆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爲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用五色紙剪成長方形)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臺灣還有一個特殊習俗,如果在這一年內家中有喜事,掃墓時要整修墳墓,還得準備一個小紅燈(油燈)點在墓前,回家時再帶回家,據說可招來更多的喜氣和吉祥。

自然節氣

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干支時間以及八卦等是聯繫在一起的,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着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攝提)。天維建元,是從寅開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在傳統文化中,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歲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北斗星的斗柄從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爲起始,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循環往復;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復還寅位,終而復始。北斗星循環旋轉,斗柄回寅,乾元啓運,時回新春。當斗柄指向正東偏南的“乙”位時爲清明節氣。清明這一節氣,萬物皆潔齊、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溫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文化內涵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着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掃墓,即爲“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據考古發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了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爲與禮俗觀念。“墓祭”禮俗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清明“墓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爲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節不僅有祭掃、緬懷、追思的主題,也有踏青郊遊、愉悅身心的主題,“天人合一”傳統理念在清明節中得到了生動體現。經歷史發展,清明節在唐宋時期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爲一體,具有極爲豐富的文化內涵。

 節日融合

融合寒食節習俗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流行於北方地區的寒食節禁火、冷食習俗。傳說寒食節是在春秋時代爲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在民間傳說中寒食節雖與介子推有關,但寒食起源,並非爲紀念介子推,而是沿襲了上古的改火舊習,即如《周禮》所說“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寒食節是流傳於我國北方中原一帶古代較早的節日,寒食節初爲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上墳祭掃、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爲禁菸節,因爲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據《後漢書》記載,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個月。寒食節期間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對人的健康不利。

從文獻記載可知,先秦時期我國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較嚴格的禁火制度,從官方到民間都有改火的習俗。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即明確記載當時有“司炬”之官,每當仲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類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往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爲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在禁火與改火期間,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於古代的禁火制度過於殘酷和嚴厲,並不顧各地具體情況,甚至影響到民衆的生產和生活。於是,漢代發生了周舉在太原一帶廢除禁火陋俗的事件。漢代的寒食節,很多地方要禁火一個月,到了唐代,寒食節變成三天,分別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宋元時期,清明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  融合上巳節習俗  

上巳習俗——祓除釁浴、郊外遊春清明節還融合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習俗內容。上巳節,俗稱三月三。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爲“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上古時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魏晉以後,上巳節的節期改爲陰曆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節主要風俗是郊外遊春、春浴、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等。古代,每逢三月時令,人們都去水邊祭祀。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到了宋代,上巳節逐漸銷聲匿跡,不見於文獻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