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說說 > 勵志說說 > 名人勵志演講經典大全

名人勵志演講經典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名人勵志演講經典大全

名人勵志演講經典大全

導語:勵志教育屬於理想信念教育,它的關鍵點在於確立明確的志向。我國的勵志教育歷史悠久,上至遠古社會,下至社會主義社會,勵志教育一直處於連續不斷的發展歷程之中。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名人勵志演講經典大全,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名人勵志演講經典大全

演講稿一: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演講

尊敬的理查德·萊文校長,同學們,老師們,女士們,先生們:

首先,我感謝萊文校長的邀請,使我有機會來到世界著名學府耶魯大學,同青年朋友和老師們相聚在一起。

進入耶魯大學的校園,看到莘莘學子青春洋溢的臉龐,呼吸着書香濃郁的空氣,我不由回想起40年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度過的美好時光。學生時代,對人的一生都會產生重要影響。當年老師們對我的教誨,同學們給我的啓發,我至今仍受用不盡。

耶魯大學以悠久的發展歷史、獨特的辦學風格、卓著的學術成就聞名於世。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幾十年,我真希望成爲你們中的一員。

耶魯大學校訓強調追求光明和真理,這符合人類進步的法則,也符合每個有志青年的心願。300多年來,耶魯大學培養出一大批傑出人才,其中包括2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美國總統。美國民族英雄內森·黑爾是耶魯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沒有第二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深深感染了我和許多中國人。我衷心祝願貴校培養出更多英才,爲美國經濟社會發展、爲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長期以來,中美兩國人民一直相互抱有濃厚的興趣和友好的感情。中國人民欣賞美國人民的開拓進取精神,欽佩美國人民在建設國家中取得的驕人業績。隨着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中美合作的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也把目光投向中國,更加關注中國的發展進步。

瞭解是信任的基礎。今天,我願從中華文明歷史流變和現實發展的角度,談談當代中國的發展戰略和前進方向,希望有助於美國人民更全面、更深入地瞭解中國。

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走過了曲折艱辛的道路。特別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160多年間,中國人民爲擺脫積貧積弱的境遇,實現民族復興,前仆後繼,頑強鬥爭,使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了深刻變化。95年前,中國人民通過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爲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57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鬥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28年前,中國人民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歷史進程,經過艱苦創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從1978年到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473億美元增長到2225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長到14221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從1.67億美元增加到8189億美元,農村貧困人口由2.5億人減少到2300多萬人。回顧這160多年來中國發生的滄桑鉅變,可以說,中國人民經過艱苦探索和頑強奮鬥,既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推動了人類進步事業。

必須看到,中國儘管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排在世界100名之後,中國人民的生活還不富裕,中國的發展還面臨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要徹底改變中國的面貌和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需要繼續持之以恆地艱苦奮鬥。中國將在未來15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具體來說,就是要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達到40000億美元左右,人均達到3000美元左右,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爲了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中國根據本國國情和時代要求明確了自己的發展理念,這就是樹立和貫徹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更加註重解決民生問題,更加註重克服發展的不平衡性,更加註重解決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致力於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格局。

科學發展的理念,是在總結中國現代化建設經驗、順應時代潮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也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着當代中國。現時代中國強調的以人爲本、與時俱進、社會和諧、和平發展,既有着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

——中華文明歷來注重以民爲本,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國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於人”,強調要利民、裕民、養民、惠民。今天,我們堅持以人爲本,就是要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是爲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仍是中國的首要任務。我們將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權,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使13億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自強不息,不斷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中國的一句千年傳世格言。中華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歷經挫折而不屈,屢遭坎坷而不餒,靠的就是這樣一種發憤圖強、堅忍不拔、與時俱進的精神。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在建設國家中煥發出來的創造熱情,在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毅力,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精神的生動寫照。

——中華文明歷來注重社會和諧,強調團結互助。中國人早就提出了“和爲貴”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嚮往“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爲公”的理想社會。今天,中國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物質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機統一。中國人民把維護民族團結作爲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作爲自己至高無上的使命。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行爲,都會得到中國人民真誠的歡迎和擁護。一切有損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舉動,都會遭到中國人民強烈的反對和抗爭。

——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親仁善鄰,講求和睦相處。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中國人在對外關係中始終秉承“強不執弱”、“富不侮貧”的精神,主張“協和萬邦”。中國人提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主張吸納百家優長、兼集八方精義。今天,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中國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真誠願意同各國廣泛開展合作,真誠願意兼收幷蓄、博採各種文明之長,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發展,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美都擁有遼闊的國土,都是多個民族並存、多種文化融合的國家,都生活着勤勞智慧的人民。中美因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現實國情而存在着差異,這有利於我們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中美加強合作,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也具有重大影響。

200多年來,浩瀚的太平洋並未阻斷中美兩國人民的交流合作,中美兩國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幫助,譜寫了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借鑑的美好篇章。1979年中美建交27年來,兩國關係曾歷經曲折,但總體上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大方向,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

進入21世紀,國際形勢繼續深刻變化。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在增多,新挑戰新威脅在增加。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美兩國共同利益在增多,合作領域在擴大。世界和平與安全面臨的新課題,特別是反對國際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打擊跨國犯罪等,使我們兩國擁有重要的共同戰略利益。中國的巨大市場和發展需求,美國的先進科技和優質產品,使兩國具有巨大的經濟技術合作空間。中美全面發展建設性合作關係前景廣闊。

昨天上午,我同布什總統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看法,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我們都認爲,雙方應該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審視和處理中美關係,加強對話,擴大共識,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全面推進21世紀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

我相信,只要我們從中美關係發展的大局出發,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兩國關係就能夠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利益,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更大希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一個音符無法表達出優美的旋律,一種顏色難以描繪出多彩的畫卷。世界是一座豐富多彩的藝術殿堂,各國人民創造的獨特文化都是這座殿堂裏的瑰寶。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也往往積澱着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爲準則。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就是各種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新的過程。人類歷史上各種文明都以各自的獨特方式爲人類進步作出了貢獻。

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歷史經驗表明,在人類文明交流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閡,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礙和束縛,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見和誤解。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差異不應成爲人類文明交流的障礙,更不能成爲相互對抗的理由。我們應該積極維護世界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融,相互借鑑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類更加和睦幸福,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文化、教育和青年交流是中美兩國人民增進相互瞭解和友誼的重要橋樑,也是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耶魯大學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156年前,一位名叫容閎的中國青年走進了耶魯大學校園,4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文學士學位,成爲畢業於美國大學的第一個中國留學生。此後,一批又一批中國青年來到耶魯大學求學。近20年來,耶魯大學吸引了4000多名中國留學人員,同中國文化界、科技界、教育界的合作項目超過80個。去年夏天,耶魯大學派遣首批學生到中國實習,其中一些人成爲中國故宮博物院的第一批外國實習生。藉此機會,我對萊文校長和耶魯大學爲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交流所做的積極努力表示讚賞。

爲增進中美兩國青年以及教育界的相互瞭解,我高興地宣佈,中方決定邀請100名耶魯大學師生今年夏天訪問中國[]。我相信,你們的訪問將是一次十分愉快的經歷。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來,青年人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無窮的創造力。我衷心希望,中美兩國青年攜起手來,以實際行動促進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創世界美好的明天。

謝謝各位。

演講稿二:陶行知校長的演講

各位同學: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

第一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爲什麼要這樣問?因爲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纔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鍊,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築起“科學的健康堡壘”。

第二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爲什麼要這樣問?因爲“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求知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的造福於社會。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鑽進去,展開來。這樣,我們就能夠達到勝利的彼岸。

第三問,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爲什麼要這樣問?因爲工作的的好壞對我們今天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學校和班集體中,你們多多少少都承擔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級和學校的管理等等。這些工作雖然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鍊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認真負責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這也是一種學習,一種和聽課、讀書、作業同樣重要的學習。

第四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爲什麼要這樣問?因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需要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要“建築人格長城”。我們到學校裏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

以上我談的就是“每天四問”。如果我們每天都這樣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我們就一定能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演講稿三:俞敏洪:這兩件事情,帶着我走到了今天

在大學,你要學會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You are born different.

請記住,不是說你比別人好,還是比別人差,而是你天生與衆不同。你就是你,你是特別的,你必須靠你自己,爲你自己,打造一個與衆不同的生活。

有多少同學已經下定決心要變成心中所想的那樣的人?事實是,95%以上的同學根本不知道這輩子想成爲什麼樣的人。我就是一個例子。我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要成爲什麼樣的人,也不知道我這輩子的終極在什麼地方。從過去走到現在,我沒有具體的、明確的目標。

可是,如果什麼目標都沒有,就會渾渾噩噩,感覺生命中缺少能量。什麼能給你能量?對未來的期待。如果說我的生命中有一些期待的話,大概是兩件事情帶着我走到了今天。

第一件,我始終爲了進步而努力。

我絕對不會看到今天的我還是昨天的我。這件事很重要,你一定要讓自己長進、長進、再長進。想要變得與衆不同,最重要的是,不要與別人比較——總有人比你好,也總有人比你差,這種比較沒有意義,改變不了現狀,卻只會讓沉溺在比較之中的你,變得心胸狹隘。你應該和自己比較——比較一下,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進步,明天是不是比今天更有進步。

當你學會與自己比較的時候,你每天都在進步,你獲得了更多的經驗、學識,你的心胸更開闊,你的眼神和氣質會變得完全不同。大學四年,與其追尋全世界的駿馬,不如種植豐美的草原,到時駿馬自然會來。

第二件,我始終有階段性的目標。

我們爲什麼要給未來設定一個目標?爲了提升現在。當我們迷茫徘徊,感覺全身無力的時候,是因爲生命中沒有給人能量的東西。什麼東西能給你能量?是未來的期待。

回頭再看,我的生命中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之所以這樣,是因爲我一直在爲自己設立短期目標,並付出足夠的努力。很多人生目標並不是想出來的,而是你付出努力到了那個地步之後,自然而然出現的。

大家都知道,我參加過三次高考,曾經拖後腿的就是英語成績。第一次高考時我的英語只考了33分,復讀時,我的目標就是學好英語。第二年,英語成績55分,雖然有進步,但總分不高仍然落榜。在質疑聲中,我堅持再讀一次高三,這一次英語考了95分,被北大錄取。

進入北大以後,我的學習成績上不去,體育運動、文藝活動也不行,感覺非常自卑。作爲一個樸實的農村孩子,我當時想到的唯一途徑是,把學習搞好。我的大學同學讀書太多了,所以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大學四年讀完800本書,等大學畢業時,我看過的書光自己買的就一千多本。

大三時我患上肺結核,在醫院待了整整一年。最初的一兩個月,我非常迷茫,也特別痛苦。但這場病帶給我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在迷茫與痛苦中想通了一些事情。什麼是命運?命運就是老天不經意加在你身上的苦難,以及面對這種苦難你所採取的態度。我不能永遠待在痛苦中,我要選擇一條道路、一個目標去努力。那時,我選的第一個目標是,必須把身體養好。

在醫院裏,我做了兩件對我的人生產生很大影響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讀書。住院一年,我幾乎一天一本書。所有文學、哲學、詩歌、散文、歷史的名着,我都是在醫院裏讀完的。第二件事情是背單詞。爲了打發時間,我每天平均背50個單詞,到年底時,我的詞彙量已經從原來的八千多個上升到兩萬多個。這件無意中做的事情,直接促成了後來新東方的誕生。我對教詞彙非常有把握,在80年代末成爲中國教GRE詞彙的第一人。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人生中會有迷茫,但迷茫的時候也不能停下進步的腳步,前行之中總會有轉機,生命就是這樣轉動起來的。

考慮畢業分配工作,我不想進入政府機關,也不想過朝九晚五的生活,於是我想着去當老師,一週只需要上八小時的課,每年還有三個月的假期。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用英文寫論文,找了最嚴厲的老師輔導,這篇論文最終成爲被老師認可的論文。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留在了北大教書。

後來,我想出國深造,聯繫美國的大學,對方只給了我兩萬美元獎學金,一共需要三萬美元,而以我當時在北大每個月六十元人民幣的工資,需要不吃不喝一百年才能攢夠一萬美元。所以我決定創辦新東方,初衷非常簡單,就是攢錢出國。等到新東方開班之後第三年,我就有了到美國讀書的錢,但那時我突然決定不去了,爲什麼?因爲我發現新東方很可能是一個事業。當時中國想出國留學的學生非常多,他們都要通過幾門考試,託福、GRE、GMAT,但相應的教育還是一片空白。於是,我把幾個在美國讀書的朋友叫回北京一起創業。這樣到2006年,新東方市值就做到了幾個億。這時,我們又突然暢想,那新東方爲什麼不上市呢?於是改結構、重組,到紐約上市。

新東方上市時,只有8億人民幣,我們又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十年後做到年收入100億人民幣。今年9月7日是新東方在美國上市十週年,新東方年收入已經正式宣佈突破100億人民幣。這個目標並不是我在最初設定的,但是最後它到來了,而當我將過去的一切連起來再看時發現,這一切並不是偶然,因爲我設定的階段性目標,連起來就會變得越來越高遠。

生命只有幸福與不幸福兩種狀態,任何中間的渾渾噩噩都是沒有生命的狀態。我希望若干年後,同學們回過頭來再看的時候,你的生命是與衆不同的。在與衆不同的生命中,你過得合算嗎?所謂的合算不是指功利的標準,而是人生豐富的標準。只有一件事情不合算,就是在這件事情中,你消磨了鬥志,忘記了夢想,這就是生命的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