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說說 > 空間說說 > 美文摘抄經典美文欣賞

美文摘抄經典美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K 次

美文摘抄經典美文欣賞

美文摘抄經典美文欣賞

導語:花開無語,芳華爍爍;花落無言,餘香陣。人生亦如這無言的花開花落,綻放凋零,一切都將在歲月老去,重歸於塵。行走在紛繁喧囂的世間,雖然做不到看破紅塵無悲無喜得失兩意,也要修煉一顆淡定的心,泰然面對日出日落,月缺月圓,活出自己的美好人生。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五篇美文摘抄經典美文欣賞,希望你們喜歡。

美文摘抄經典美文欣賞

一、話說謙讓__梁實秋

謙讓彷彿是一種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實際生活裏尋一個具體的例證,卻也不容易。類似謙讓的事情近來似乎很難得發生一次。就我個人的經驗說,在一般宴會裏,客人入席之際,我們最容易看見類似謙讓的事情。

一羣客人擠在客廳裏,誰也不肯先坐,誰也不肯坐首座,好像“常常登上座,漸漸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於是你推我讓,人聲鼎沸。輩分小的、官職低的,垂着手遠遠地立在屋角,聽候調遣。自以爲有佔首座或次座資格的人,無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過他們表現謙讓的美德的機會。有的說:“我們敘齒,你年長!”有的說:“我常來,你是稀客!”有的說:“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實固然是爲讓座,但是當時的聲浪和唾沫星子卻都表示像在爭座。主人擺一張笑臉,偶然插一兩句嘴,作鷺鷥笑。這場紛擾,要直到大家的興致均已低落,該說的話差不多都已說完,然後急轉直下,突然平息,本就該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並無苦惱之相,而往往是顯得躊躇滿志、顧盼自雄。

每次遇到這樣謙讓的場合,我便首先想起《聊齋》上的一個故事:一夥人在熱烈地讓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後躲,雙方勢均力敵,突然間拉着袖子的手一鬆,被拉的那隻胳臂猛然向後一縮,胳臂肘尖正撞在後面站着的一位駝背朋友的兩隻特別凸出的大門牙上,咔嚓一聲,雙牙落地!我每憶起這個樂極生悲的故事,爲明哲保身起見,在讓座時我總躲得遠遠的。等風波過後,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並不頭暈;末座亦無妨,我也並不因此少吃一口。我不謙讓。

考讓座之風之所以如此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讓來讓去,每人總有一個位置,所以一面謙讓,一面穩有把握。假如主人宣佈,位置只有十二個,客人卻有十四位,那便沒有讓座之事了。第二,所讓者是個虛榮,本來無關宏旨,凡是半徑都是一般長,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圓桌)都可以享受同樣的利益。假如明文規定,凡坐過首席若干次者,在銓敘上特別有利,我想讓座的事情也就少了。我從不曾看見,在長途汽車車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沒有木製的長柵欄,而還能夠保留一點謙讓之風!因此我發現了一般人處世的一條道理,那便是:無需讓的時候,則無妨謙讓一番,於人無利,於己無損;在該讓的時候,則不謙讓,以免損己;在應該不讓的時候,則必定謙讓,於己有利,於人無損。

小時候讀到孔融讓梨的故事,覺得實在難能可貴,自愧弗如。一隻梨的大小,雖然是微不足道,但對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其重要或許並不下於一個公務員之盤算簡、薦、委。有人猜想,孔融那幾天也許肚皮不好,怕吃生冷,樂得謙讓一番。我不敢這樣妄加揣測,不過我們要承認,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謙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謙讓作爲一種儀式,並不是壞事,像天主教會選任主教時所舉行的儀式就蠻有趣。就職的主教照例地當衆謙遜三回,口說“nolocpiscopari”,意即“我不要當主教”,然後照例地敦促三回,終於勉爲其難了。我覺得這樣的儀式比宣誓就職之後再打通電聲明固辭不獲要好得多。謙讓的儀式行久了之後,也許對於人心有潛移默化之功,使人在爭權奪利、奮不顧身之際,不知不覺地也舉行起謙讓的儀式。可惜我們人類的文明史尚短,潛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猙獰面目的時候要比雍雍穆穆地舉行謙讓儀式的時候多些。我每次從長途汽車的售票處殺進殺出時,心裏就想先王以禮治天下,實在有理。

二、生命__沈從文

我好像爲什麼事情很悲哀,我想起“生命”。

……

有什麼人能用綠竹作弓矢,射入雲空,永不落下?我之想象,猶如長箭,向雲空射去,去即不返。長箭所注,在碧藍而明靜之廣大虛空。

明智者若善用其明智,即可從此雲空中,讀示一小文,文中有微嘆與沉默,色與香,愛和怨。無著者姓名。無年月。無故事。無……然而內容極柔美。虛空靜寂,讀者靈魂中如有音樂。虛空明藍,讀者靈魂上卻光明淨潔。

大門前石板路有一個斜坡,坡上有綠樹成行,長幹弱枝,翠葉積疊,如翠等,如羽葆,如旗幟。常有山靈,秀腰白齒,往來其間。遇之者即喑啞。愛能使人喑啞——一種語言歌呼之死亡。“愛與死爲鄰”。

然抽象的愛,亦可使人超生。愛國也需要生命,生命力充溢者方能愛國。至如閹寺性的人,實無所愛,對國家,貌作熱誠,對事,馬馬虎虎,對人,毫無情感,對理想,異常嚇怕。也娶妻生子,治學問教書,做官開會,然而精神狀態上始終是個閹人。與閹人說此,當然無從瞭解。

夜夢極可怪。見一淡綠百合花,頸弱而花柔,花身略有斑點青漬,倚立門邊微微動搖。在不可知的地方好像有極熟悉的聲音在招呼:

“你看看好,應當有一粒星子在花中。仔細看看。”

於是伸手觸之。花微抖,如有所怯。亦復微笑,如有所恃。因輕輕搖觸那個花柄,花蒂,花瓣。近花處幾片葉子全落了。

如聞嘆息,低而分明。

雷雨剛過。醒來後聞遠處有狗吠,吠聲如豹。半迷糊中臥牀上默想,覺得惆悵之至。因百合花在門邊動搖,被觸時微抖或微笑,事實上均不可能!

起身時因將經過記下,用半浮雕手法,如玉工處理一片玉石,琢刻割磨。完成時猶如一壁爐上小裝飾。精美如瓷器,素樸如竹器。

一般人喜用教育身份來測量一個人道德程度。尤其是有關乎性的道德。事實上這方面的事情,正復難言。有些人我們應當嘲笑的,社會卻常常給以尊敬,如閹寺。有些人我們應當讚美的,社會卻認爲罪惡,如誠實。多數人所表現的觀念,照例是與真理相反的。多數人都樂於在一種虛僞中保持安全或自足心境。因此我焚了那個稿件。我並不畏懼社會,我厭惡社會,厭惡僞君子,不想將這個完美詩篇,被僞君子眼目所污瀆。

百合花極靜。在意象中尤靜。

山谷中應當有白中微帶淺藍色的百合花,弱頸長蒂,無語如語,香清而淡,軀幹秀拔。花粉作黃色,小葉如翠璫。

法朗士曾寫一《紅百合》故事,述愛慾在生命中所佔地位,所有形式,以及其細微變化。我想寫一《綠百合》,用形式表現意象。

三、把時間花在心靈上__林清玄

朋友帶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據說他收藏的都是頂級的東西,隨便拿一件來都是價逾千萬。

我們穿過一條條的巷子,來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納悶,頂級的古董怎麼會收藏在這種地方呢?

收藏家來開門了,連續打開三扇不鏽鋼門,才走進屋內。室內的燈光非常幽暗,等了幾秒鐘,我才適應了室內的光線,這時,才赫然看到整個房子堆滿古董,多到連走路都要小心,側身才能前進[]。

到處都是陶瓷器、銅器、錫器,還有好多書畫卷軸擁擠地插在大缸裏,主人好不容易帶我們找到沙發,沙發也是埋在古物堆中,經過一番整理,我們才得以落座。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形容那種感覺,古董過度擁塞,使人彷彿置身在垃圾堆中。我想到,任何事物都不能太多,一到“太”的程度,就可怕了。

我們都喜歡蝴蝶,可是如果屋子裏飛滿蝴蝶,就不美了,再想到蝴蝶就會生滿屋的毛毛蟲,那多可怕。我們都喜歡鳥,但鳥太多,也是會傷人的,希區柯克的名作《鳥》,那恐怖的情景想起來汗毛都要豎起。

正在出神的時候,主人端出來一個盤子,但盤子裏裝的不是茶水或咖啡,而是一盤玉。因爲我的朋友向主人吹噓我是個行家,雖然我據實地極力否認,主人只當我是謙虛,迫不及待地拿他的收藏要給我“鑑賞”了。

既是如此,我也只好一件一件地鑑賞,並極力地稱讚,在說一塊茶色玉時,我心裏還想:爲什麼端出來的不是茶水呢?

看完玉石,我們轉到主人的臥房看陶器和青銅,我才發現主人的臥室中只有一張牀可以容身,其餘的從地面到屋頂,都堆得密不透風。

雖然說這些古銅都是價逾千萬,堆在一起卻感覺不出它的價值。後來又看了幾個房間,依然如此,最令我吃驚的是,連廚房和廁所都堆着古董,主人家已經很久沒有開伙了。

古董的主人告訴我,他爲什麼選擇居住在陋巷,是怕引起歹徒的覬覦。

而他設了那麼多的鐵門,有各種安全功能,一般人從門外窺探他的古董,連一眼也不可得。

朋友補充說:“他愛古物成癡,太太、孩子都不能忍受,移民到國外去了。”

古董的主人說:“女人和小孩子懂什麼?”

我對他說:“你的古物這麼值錢,又這麼多,何不賣幾件,買一個大的展示空間,讓更多人欣賞呢?這樣,房子也不會連坐的地方都沒有呀!”

他說:“好的古董一件也不捨得賣。”

他說:“而且那些俗人懂得什麼叫古董?”

告辭出來的時候,我感到有一些悲哀,再怎麼了不起的古董,都只是“物件”,怎麼比得上有情的人?再說,爲了佔有古董,活着的時候擔驚受怕,像囚犯困居於數道鐵門的囚室,像乞丐住在垃圾堆中,又何苦?

何況,人都會離開世界,就像他手中的古董從前的主人一樣,總有一刻,會兩手一放,一件也不能帶走。真正的擁有,不一定要佔有,真正的古董鑑賞家,不一定要做收藏家;偶爾要欣賞古董,到故宮博物院走走,花幾十元門票,就能看到真正的稀世古物。累了,花幾十元在三希堂喝故宮特選的烏龍茶,生活不是非常的愜意嗎?回到家,窗明几淨,也不需要三道鐵門來保衛,也不需要和無情的東西爭位置,役物而不役於物,不亦快哉!

我們的生命如此短暫,有所營謀,必有所煩惱;有所執著,必有所束縛;有所得,必有所失。

我們如果把時間花在財貨,就沒有時間花在心靈。

我們如果日夜爲慾望奔走,就會耗失自己的健康。

我們如果成爲壺癡、石癡、玉癡、古物癡,就會忘卻有情世界的珍貴。

好好吃一頓飯、歡喜喝一杯茶,一日喜樂無惱、一夜安眠無夢,又是價值多少?

“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那樣的生活纔是我們嚮往的生活,百花叢裏是“有情”,片葉不沾身是“覺悟”。

誤解與讚賞、批評與歌頌,都像廬山的煙雨和浙江的潮汐,原來一物也無。

去年春天最好的春茶,放到今年也要失味,所以,今年要喝今年的春茶。

年年的春茶都好,我眼前的這個粗陶茶杯也很好,古董、古物、鑽石、珍珠,乃至一切的揹負,留給那些願意揹負的人吧。

四、風中跌倒不爲風__林清玄

路過鄉間一座三合院,看見一個孩子正在放聲大哭,媽媽心疼地在旁邊安慰。

媽媽一手慈愛地摟着孩子,一手用力地拍打地板,對孩子說:

“哎呀!都是這個土腳不平,害寶貝仔仆倒,媽媽替你拍土腳,哎呀!”

媽媽拍地的動作非常滑稽誇張,使那哭鬧不停的孩子也忍不住破涕爲笑了。

我站在一旁看着這一幕,心裏感到十分溫馨,想到從前我的媽媽也曾如此安慰過我。不只是我的媽媽,從前鄉間的父母幾乎都是這樣安慰孩子。

跑的時候被樹枝絆倒了,就把樹枝折斷,說是:“壞樹枝!怎麼可以絆倒我的好孩子。”走路不小心跌倒了,就打罵土地,說是:“歹土地,怎麼可以害我的乖孩子跌倒。”甚至完全沒有原因跌倒,找不到什麼東西可以責備,就罵風,說:“都是風吹得讓我的心肝仔跌倒。”

我們小的時候都會信以爲真,以爲跌倒是因爲風、土地或樹枝的緣故,我們也會像父母親一樣,找藉口安慰自己,卻沒意識到是自己走路不小心。

記得有一次,我在門口庭前跑步,不小心摔了一跤,頭破血流。媽媽從竈間跑出來,左看右看,找不到可以打罵的東西,因爲庭前的土地非常平,既沒有樹枝,也沒有小石子。

媽媽怔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已經站起來了,她還怔在那裏,手裏拿着一支鍋鏟,樣子有點滑稽。

媽媽看我望着她,以爲我要放聲哭出來,突然大聲地罵天:“都是這麼惡的風,吹得阿玄仔仆倒!”

我撫着自己頭上的傷口,對媽媽說:“媽,不是因爲風,是我自己不小心仆倒的。”

那時,庭前確實只有陽光,一絲風也無。

媽媽這時笑得像陽光一樣燦爛,過來檢視我的傷口,欣慰地說:“你大漢了!”

媽媽的意思是我長大了,可以承擔自己的錯誤與失敗。當我們發現到,無論任何形式的跌倒,都是由於自己的不小心,而不是去找藉口,這時我們就像我們在情感與姻緣上跌倒的時候,也像孩子時一樣……即使地不平、荊棘橫路、風狂雨暴,都不應該是我們跌倒的藉口。最應該檢視的是錯誤與失敗。

孩子的跌倒頂多是皮肉受傷,姻緣挫敗也頂多是錐心刺骨,並不會傷到情感的本質。因此,一個人不應該在愛中受傷,就失去愛的勇氣;一個人也不應該痛苦,就失去承擔的心。要尋找到生命最內在的本質,是不能有任何藉口的。當我們還有藉口,本質就不會顯露出來。

我對自己過去情感的受傷,姻緣的挫敗也沒有任何藉口,這都是我生命的必然之路。我也願意承擔任何的批評,並把這些批評當成石階,走向更高的位置來回看自己的人生。

在風中跌倒,在愛中流淚,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如果我們在每一段旅程,都能學習到更廣大的胸懷,都能不失去真愛的勇氣、美好的追求,一切挫折不也都有深刻的意義嗎?我站着看那拍打土地安慰孩子的母親圖像,一面憶起往事,一面想到我們人生可能永無平靜之日,但我們要使心安寧,只在當下的轉念之間。

五、偉大與渺小__臧克家

我們有太多的偉人。寫在歷史上的被渲染過的,不必說他們了;和我們同時代,向我們顯示偉大的,已經夠數了。這些人,憑了個人的陰謀機詐、憑了陰險與殘酷,只要抓住一個機會使自己向高處爬一級,他是決不放棄這個機會的,至於犧牲個人的天良與別人的利害甚至生命,他毫不顧惜。這些偉人的偉大,是用個人的人性去換來的,是踏在人民大衆的骨骸上升高起來的。當他站得高、顯得偉大的時候,一般有肉沒有骨頭,有軀殼沒靈魂的人中狗,便成羣地蜷伏在他腳下,仰起頭來望望他,便“偉大呵,偉大呵”地亂叫一陣子。當別人靠近他的時候,它們便狺狺狂吠起來,在壯主子的聲威之餘,自己彷彿也有威可畏了。這些偉人與臣侯是相依爲命,狼狽爲奸的。主子爲了獲取權勢的兔,是不能沒有走狗的,在走狗的瞳孔裏,主子的尊容也許並非那樣莊嚴,然而在他們口裏又是另一回事了。爲了一塊骨頭,它們出賣了自己。

在偉人自己,眼睛看的是逢迎的臉色,咂嚅趑趄的情感,耳朵聽的是讒媚阿佞的聲音,左右的人鋼壁鐵牆一樣把他圍在一個小天地裏,眼看不過咫尺,耳聽不出左右,久而久之,也只能以他人之耳爲耳,以他人之目爲目。而這些他人,又正是以他爲法寶而有所貪圖的人,他們所說的話,所報告的見聞,全是以自己的利害爲標準而取捨,改竄,編輯的,不但與事實不符,常常會整個相反。信假爲真,以真爲假,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古時候有這樣的皇帝,天下大飢,他怪罪人民何不食肉糜,今日的偉人吃的雞蛋也許還是一塊錢一個。

這樣的偉人,拔地幾千尺,活在半空裏,和羣衆、和現實,脫離得一乾二淨。在別人眼前,他作勢,他裝腔,他在別人眼裏不是“人”,而是“偉人”。他自己,喜怒哀樂,不能自由,不願自由,不敢自由,硬把人之所以爲人的一些天性壓抑,悶死,另換上一些人造的東西,這樣弄得長久了,自己也覺得自己不是“人”了,而成了“人”以上的另一種人的“人”。勉強解釋,就是孤家“寡人”之“人”。這樣的“人”,是“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遠的是民衆,是人性。這樣的人是剛愎的,殘暴的,虛僞的,反動的,半瘋狂的,自欺欺人的,存心“不令天下人負我,我負天下人”的。把一個國家,一個世界,交給這樣一個半瘋子去統治,那會造成個什麼樣子呢?

“王侯將相”的種子,已不能在新時代的氣流中生長了。當大勢已去,偉人不得不從半空裏扔在實地上、民衆前的時候,難怪希特勒自殺,而且自殺前還有瘋狂的傳說。被別人矇在鼓裏,或被自己的野心矇在鼓裏,一旦鼓被敲破了,四面楚歌,他這才明白了,可是已經晚了。個人英雄也就是悲劇英雄。希特勒、墨索里尼已成過去了,他們的死法是多麼有力的標語,佛朗哥,以及佛朗哥的弟兄們,讀一讀它吧!

和偉大相反,我喜歡渺小,我想提倡一種渺小主義。一個浪花是渺小的,波浪滔天的海洋就是它集體動力的表現,一粒砂塵是渺小的,它們造成了巍峨的泰岱,一株小草也是一支造物的小旗,一朵小花不也可以壯一下春的行色嗎?

我說的渺小是最本色的,最真的,最人性的,是恰恰反乎上面所說的那樣的偉大的。一顆星星,它沒有名字卻有光,有溫暖,一顆又一顆,整個夜空都爲之燦爛了。誰也不掩蓋誰,誰也不妨礙別人的存在,相反的,彼此互相輝映,每一個是集體中的一分子。

滿腹經綸的學者,不要向人民誇示你們的淵博吧,在這一方面你不是能手,因你有福,有閒,有錢,你對於鋤頭拿得動、使得熟嗎?在別人的本領之前,你顯示自己的渺小吧。用你的精神的食糧去換五穀吧。

發號施令的政治家,你們也能操縱斧柄如同操縱政柄嗎?

將軍們,不要只記住自己的一個命令可以生殺多少人,也要想想農民手下的鋤頭,可以生多少禾苗,死多少野草呵。

當個人從大衆中孤立起來,而以自己的所長比別人所短,他自覺是高人一頭;把自己看做羣衆裏面的一個,以別人的所長比自己的所短時,便覺得自己是渺小,人類的集體是偉大。我常常想,不親自站在羣衆的隊伍裏面是比不出自己高低的;我常常想,站在大洋的邊岸上向遠處放眼的時候,站在喜馬拉雅山腳下向上擡頭的時候,纔會覺得自己的渺小。因此,我愛大海,也愛一條潺潺的溪流;我愛高山,也愛一個土丘;我愛林木的微響,也愛一縷炊煙;我愛孩子的眼睛,我愛無名的羣衆,我也愛將軍虎帳夜談兵——如果他沒有忘記他是個人。

我說的渺小是通到新英雄主義的一個起點。渺小是要把人列在一列平等的線上,渺小是自大、狂妄、野心、殘害的消毒藥,渺小是把人還原成人,是叫人看集體重於個人。當一個人爲了羣衆,爲了民族和國家,發揮了自己最大可能的力量,他便成爲人民的英雄——新的英雄,這種英雄,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犧牲了自己,他頭頂的光圈,是從人格和鮮血中放射出來的。

人人都渺小,然而當把渺小擴大到極致的時候,人人都可以成爲英雄——新的英雄。

這世紀,是舊式的看上去偉大的偉人倒下去的世紀;這世紀,是渺小的人民覺醒的世紀;這世紀,是新英雄產生的世紀。

我如此說,如此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