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殘疾人也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

殘疾人也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殘疾人也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

羅伯特·巴拉尼1876年出生於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他的父母均是猶太人。他年幼時患了骨結核病,由於家庭經濟不寬裕,此病無法得到根治,使他的膝關節永久性僵硬了。父母爲自己的兒子傷心,巴拉尼當然也痛苦至極。但是,懂事的巴拉尼,儘管年紀才七八歲,卻把自己的痛苦隱藏起來,對父母說:“你們不要爲我傷心,我完全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並且取得事業的成功。”

父母聽到兒子這番話,悲喜交集,抱着他不知該說些什麼,只是以淚洗面。

巴拉尼從此狠下決心,埋頭勤讀書。父母交替着每天送接他到學校,一直堅持了十多年,風雨不改。巴拉尼沒有辜負父母的心血,也沒有忘掉自己的誓言,讀小學、中學時,成績一直保持優異,名列同級學生前茅。

殘疾人也能像健康人一樣生活

18歲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900年,獲得了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巴拉尼留在維也納大學耳科診所工作,當一名實習醫生。由於巴拉尼工作很努力,該大學醫院工作的著名醫生亞當·波利茲對他很賞識,對他的工作和研究給予熱情的指導。巴拉尼對眼球震顫現象深入研究和探源,經過3年努力,於1905年5月發表了題爲《熱眼球震顫的觀察》的研究論文。這篇論文的發表,引起了醫學界的關注,標誌着耳科“熱檢驗”法的產生。巴拉尼再深入鑽研,通過實驗證明內耳前庭器與小腦有關,從此奠定了耳科生理學的基礎。

1909年,著名耳科醫生亞當·波利茲病重,他主持的耳科研究所的事務及在維也納大學擔任耳科醫學教學的任務,全部交給巴拉尼了。繁重的工作擔子壓在巴拉尼肩上,他不畏勞苦,除了出色地完成這些工作外,還繼續對自己的專業進行深入研究。1910年至1912年間,他的科研成果累累,先後發表了《半規管的生理學與病理學》和《前庭器的機能試驗》兩本著作。由於他工作和科研有突破性的貢獻,奧地利皇家授予他爵位。1914年,他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

巴拉尼一生髮表的科研論文184篇,治療好許多耳科絕症。他的成就卓著,當今醫學上探測前庭疾患的試驗和檢查小腦活動及其與平衡障礙有關的試驗,都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巴拉尼出色的做到了。其實,這個世界真的沒有什麼不可能,殘疾人又怎樣,殘疾人一樣有着健康的思維,爲什麼要給自己尋找人爲的不平等呢?只要充滿信心、熱忱的生活和工作,殘疾人一樣也可以做出偉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