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經典勵志小故事:造父學駕車

經典勵志小故事:造父學駕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經典勵志小故事:造父學駕車

西周時期,有個叫造父的人,他很想學習駕車,當時駕車技術很高明有個叫泰豆的人,他是國內駕車技術最好的人,於是造父就拜泰豆爲老師,向他學習駕車技術。

但是3年過去了,泰豆也沒告訴他如何駕車。造父用更加謙虛謹慎的弟子禮節侍奉老師,泰豆這才告訴他:“古詩中說:‘要做個好弓匠,必須先學會編簸箕;要做個好鐵匠,必須先學會做皮襖。’你先觀看我快步走,你必須走得像我一樣快,然後纔可以手握6匹馬的繮繩,6匹馬便可以駕馭了。”

造父說:“謹遵先生的教導。”

經典勵志小故事:造父學駕車

泰豆把造父帶到院子裏,然後就把木樁子埋在院子裏的地上,每根大樁的橫截面,僅僅能容下一隻腳,每隔一步的距離設置下一根木樁,一根根木樁排成一條路。泰豆在木樁路上快步行走,反覆走了好幾次,一次都沒從木樁上跌下來。

泰豆讓徒弟也學習在木樁上走,造父跟隨着泰豆學在木樁上行走,三天時間,就把泰豆的行走技巧全部學會了。

泰豆感到很驚訝,他說:“你真是很聰明!學習得多麼快啊!”

造父說:“學走木樁,與學駕車有什麼關係呢?”

泰豆說:“剛纔你走木樁,得力於腳,腳又順應心的指揮。把這個道理推廣到駕車上來,使馬繮繩和馬嚼子協調一致,讓車子走得平穩,通過對馬嚼子的控制使馬車的快慢速度適中。正確的法則在心中,控制馬拉車的節奏由手來掌握。這樣,內心懂得駕車的法則,對外又能適應馬的脾氣,因此就能做到進退如同木匠的墨線一樣筆直,轉彎就能合乎圓規矩尺的要求;上道跑遠路,力氣也用不完。這樣,你就能掌握駕車技術!”

造父問:“這就能成爲最好的駕車手了嗎?”

泰豆解釋說:“你要牢牢記住,馬嚼子、馬繮繩、手和心之間的關係是:讓馬嚼子、馬繮繩的控制和手的操縱協調一致,手的操縱又順應着心的指揮,這樣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鞭子趕,心裏悠閒自得,身體端正不歪,6匹馬的繮繩有條不紊,24只馬蹄踏在路上不出差錯。

做到這樣,車輪和馬蹄不論到達什麼樣的地方,崎嶇的山路和平坦的原野,都是一樣的,也就不覺得有什麼危險了。這就是我全部的駕車技術!”

後來,造父果然成了周王的最優秀的駕車手。

【哲理與感悟】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很紮實的基本功,只要基本功紮實,做事情便能得心應手,學習知識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