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名人演講藝術的小故事及感悟3則

名人演講藝術的小故事及感悟3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名人演講藝術的小故事及感悟3則

名人演講藝術的小故事及感悟3則

導讀:演說就是講故事,就是通過吸引人的故事來說明觀點。——美國前總統林肯 演講是需要講究藝術性的,有時候一場優秀的演講,產生的力量是巨大的。本站的小編給大家蒐集了名人演講藝術的小故事及感悟3則,一起來看看吧。

故事一隨便講幾句適當的話

林肯的講話是極簡短、極樸素的。這往往使那些滔滔不絕的講演家瞧不起。

蓋提斯堡戰役後,決定爲死難烈士舉行盛大葬禮。安葬委員會發給總統一張普通的請帖,他們以爲他是不會來的,但林肯答應了。既然總統來,那一定要講演的,但他們已經請了著名學演說家艾佛瑞特來做這件事,因此,他們又給林肯寫了信,說在艾佛瑞特演說完之後,他們希望他“隨便講幾句適當的話”。這是一個侮辱,但林肯平靜地接受了。兩星期內,他在穿衣、刮臉、吃點心時也想着怎樣演說。演說稿改兩三次,他仍然不滿意。到了葬禮的前一天晚上,還在作最後的修改,然後半夜找到他的同僚高聲朗誦。走進會場時,他騎在馬上仍把頭低在胸前默想着演說辭。艾佛瑞特講演了兩個多小時,將近結束時,林肯不安地掏出舊式眼鏡,又一次看他的講稿。

他的演說開始了,一位記者支上三角架準備拍攝照片,等一切就緒的時候,林肯已走下講臺。這段時間只有兩分鐘,而掌聲卻持續了10分鐘。後人給以極高評價的那份演說辭,在今天譯成中文,也不過400字。

【感悟】

最精彩的是切中要害的說辭,而且是愈適當愈有穿透力。誰都聽過蛙聲,可沒有一個字留下來讓人們回憶。

名人演講藝術的小故事及感悟3則

故事二口才的力量

由於1792年英法兩國之間的戰爭,法國大作家伏爾泰差點死於非命。

恰逢這樣一個兩國交戰的時刻,正在法國旅行的伏爾泰被一羣憤怒的英國人抓了起來。出於狹隘的民族情緒,憤怒的英國人非要絞死他,儘管同行的英國朋友反覆解釋,說他只是個學者,從不過問政治,但那幫憤怒的英國人還是堅持要把他送上絞架。

但也正是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站在絞架前的伏爾泰從從容容地說了一句話:“那麼,能不能讓我這個即將告別人世的人說上幾句心裏話?”英國人答應了。

伏爾泰立刻發表瞭如下的演說:“作爲法國人的我一直在幻想着,幻想着能成爲一名高貴的英國人,可我努力了一輩子也沒能實現,天。對於不幸的我,如此懲罰難道還不夠嗎?”

僅此一句,在場的英國人全笑了。

伏爾泰也因此平安脫險。

【感悟】

知道什麼叫舉重若輕嗎?這就是。

自然,這也是口才的力量。

故事三 這樣的演講開頭

在第四次作代會上,蕭軍應邀上臺,第一句話就是:“我叫蕭軍,是一個出土文物。”這句話包含了多少複雜感情:有辛酸,有無奈,有自豪,有幸福。而以自嘲之語表達,形式異常簡潔,內涵尤其豐富!

胡適在一次演講時這樣開頭:“我今天不是來向諸君作報告的,我是來‘胡說’的,因爲我姓胡。”話音剛落,聽衆大笑。

【感悟】

自嘲開路,幽默搭橋,自嘲就是“自我開炮”,用在開場白裏,目的是用詼諧的語言巧妙地自我介紹,這樣會使聽衆倍感親切,無形中縮短了與聽衆間的距離。這個開場白既巧妙地介紹了自己,又體現了演講者謙遜的修養,而且活躍了場上氣氛,溝通了演講者與聽衆的心理,一石三鳥,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