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何振樑的奧運故事 緬懷中國奧運之父何振樑

何振樑的奧運故事 緬懷中國奧運之父何振樑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何振樑的奧運故事 緬懷中國奧運之父何振樑

“中國奧運之父”何振樑:一生只做一件事

——
緬懷中國奧運之父何振樑北京時間2015年1月4日,新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見證人、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樑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享年85歲。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高度評價了何振樑先生爲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特別是在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的發展作出的貢獻。巴赫還表示,自2015年1月5日起,國際奧委會總部將爲何振樑先生的去世下半旗整整三天。在中國體育界,何振樑被人們親切地稱呼爲“何老”,老人的一生獻給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外交工作,他是新中國體育重返奧林匹克大家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是讓奧運會來到中國的主要功臣。去世前,何老是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國際奧委會名譽委員、國際奧委會文化和奧林匹克教育委員會名譽主席,曾擔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國際奧委會執委,也擔任過中國奧委會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何振樑的奧運故事或許有人以爲何振樑出生於體育世家,或者以爲他本人是曾經叱吒過體壇的運動員、教練員,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他原本是一位工程技術人員。1929年歲末,何振樑出生在江蘇無錫黃埠墩。當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曾被囚禁在那裏然後解往京城。“留取丹心照汗青”,哲人哲語故土情,在幼年的何振樑心中紮下了根。何振樑的父親,曾當過學徒工。在汗水裏煎熬,省吃儉用,憑着一雙手,終於開辦了一家小工廠。可是,好景不長,“八·一三”事變後日軍轟炸無錫,戰火將小工廠夷爲平地。傷心落淚的父親病倒了,就永遠也沒有起來。母親帶着全家人在苦海里掙扎,靠出售商標和借債度日,沒幾年也因病而告別人世。飢一頓飽一頓的何振樑,並沒有被貧窮壓倒。他聰明勤奮,上小學和中學一再跳級,後轉學到上海法租界的中法學校就讀。在這所學校裏,除了中國語文外的所有其它課,幾乎都是由法國教士直接用法語上的。在中法學校的七年,爲何振樑打下了紮實的法語基礎。聰穎的何振樑,順利考上入了上海震旦大學,選讀的是理工學院電機系,雖然全部課程用法語講授,但是對從中法學校升上來的他來說,並不困難。1950年4月,青年何振樑聽從新中國黨和人民的呼喚,被團中央選調到首都北京,在團中央國際聯絡部當翻譯。學的專業雖一時沒有派上用場,但他一口流利的法語卻使他在新中國迅速發展的對外活動中有了用武之地。新中國走向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而且與何振樑一生的命運和事業息息相關。解放初期,全國體育工作由團中央兼管。1952年何振樑就曾隨同當時的團中央書記榮高棠參加過赫爾辛基奧運會,這是他畢生從事體育工作的開始。國家體委成立後,聲名赫赫的賀龍元帥出任主任,榮高棠調任國家體委副主任。“新官”上任,不能不考慮建置人才,還要考慮對外交往,榮高棠馬上想到了與自己同往赫爾辛基的得力助手——“翻譯官”何振樑。於是,在他推薦下,賀龍元帥親自下了調令,何振樑被正式調到國家體委國際司。說來令人難以相信,後來終生從事體育事業的何振樑,最初並不願意到體委工作。當時他認爲體育大部分時間是跳跳蹦蹦,難以支援祖國建設。但作爲剛入黨的黨員,只有服從組織決定。何振樑到國家體委後,不斷被外交部、中聯部借去當翻譯。由於何振樑出色的翻譯工作,外交部看中了他風度儒雅、思維敏捷、工作踏實、法語純正,便有意調他,幾次與國家體委商量用三個翻譯調換何振樑未成。一次,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只好親自出馬,向國家體委主任賀龍提出此事。賀老總一笑:“你外交部要人才,難道我國家體委就不要人才?”周總理在旁笑了,沒有吭聲表態。喬副外長無話可說,元帥的一句話便鑄成了何振樑長期獻身體育事業。1980年,國際奧委會要求中國推舉一名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奧委會考慮到何振樑熟悉國際體育業務,又懂法語與英語,便推薦他爲候選人。1981年在德國巴登城舉行的國際奧林匹克代表大會上,何振樑用流利純正的法語代表中國代表團發言,震動了全場,之後他以全票當選爲國際奧委會委員。4年後,他又以全票當選執委,1989年以全票當選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像他這樣在短時間內連續“三級跳”的委員在國際奧委會,這也是中國人的光榮。1999年7月,已70歲高齡的何振樑在國際奧委會第109次全會上再次以全票當選執委。在國際奧委會工作中,何振樑恪守一個信條:爲奧林匹克精神和理想的傳播,爲各國人民之間相互瞭解的友誼,爲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而工作。難怪他被外國體育刊物評爲全世界最有影響的十大體育領導人。在國際體育組織任職的同時,從1964年起何振樑歷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祕書處主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副祕書長、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副祕書長、中國奧委會執委、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常委等職。1989年當選中國奧委會主席時,他還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體育界)、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兩次申奧的陳述人之一。風度翩翩的體育外交家何振樑可以稱得上風度翩翩的體育外交家。儘管何振樑是電機系畢業,但他被招入團中央外聯部憑藉的是其精湛的外語,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還精通英語。他還曾爲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擔任翻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在接見外賓時的法語翻譯,大多由何振樑擔任。不僅如此,毛主席還把何振樑介紹給周恩來總理,以至於他有機會多次以翻譯的身份隨總理出訪。跟其他體育官員相比,何振樑對歐美文化有親身體驗,從見面禮節到風土人情,都瞭然於胸。例如,某屆全運會的開幕式上,他陪同一位體育局官員跟國際奧委會的高級官員及夫人見面,這位體育局官員按照自己的習慣,首先跟國際奧委會高官握手,何振樑提醒,應該先向他的夫人致意。此外,何振樑善於跟媒體打交道,對待記者非常有風度,爲國際奧委會工作時,這是基本功,不過,對許多中國一些體育官員來說,不需要、也不怎麼會跟媒體打交道。怎麼打招呼,如何對待記者,相比之下還是小事。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規則和潛規則,國際奧委會也不例外,而且競選主席和申辦奧運會都關係到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何振樑能以全票當選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說明他完全得到了外國同行的認可。問題在於,何振樑還有一個身份,是國家體育總局的官員,需要接受總局的領導,完成總局佈置的任務,而這些下指示的領導對國際奧委會沒有親身體驗。衝突在國際奧委會主席競選投票這件事上公開化了,何振樑明確說過,當時自己投給了羅格,而袁偉民在書中指責何將票投給了金雲龍,按照何振樑的解釋,這個說法純粹是杜撰,自己和妻子很早就向羅格承諾過了投票給他,爲金雲龍做的只是聯署簽名。何振樑說過,“尤其是一些地位比較高的領導級人物,對一些國際事務、規範並不瞭解,你不指出來不行啊。對我來說,爲申奧保駕護航纔是第一位的,無論是誰,做出可能給申奧工作帶來負面影響的事,我都必須對事不對人地指出來,造成一些誤解和隔膜,也是難免的。”其實這也不是什麼體制問題,只是溝通不夠導致的誤解。家庭愛好事業,怎一個“愛”字了得衣着打扮,往往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性格;居室擺設,又經常與主人的職業、身份相連。在何振樑的家裏,最引人注目的是兩面旗幟——鮮豔的五星紅旗和素雅的五環旗。兩面旗幟,無聲地演繹着他的一生與體育外交的深厚淵源。何振樑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梁麗娟。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的梁麗娟早在1946年讀書時就加入了上海的地下黨,1951年調團中央聯絡部工作,跟何振樑在同一個部門。當時,她當祕書,他當翻譯;她是團支部書記,他是團支部的宣傳委員。何振樑認爲梁麗娟是個性格熱情樂觀、對人純真又樂於助人的女同志,英語水平很高,業務能力很強,對她很欽佩。有一天在談論工作時,忽然何振樑覺得梁麗娟就是自己最理想的終生夥伴,便大膽地向她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倒是梁麗娟毫無思想準備,一下子愣住了。他們畢生美滿的愛情,就這樣有趣地開始了。1953年12月31日,他們喜結良緣。夫婦倆有兩個孩子, 一男一女。後來,梁麗娟調到《人民日報》工作,曾被派駐英國。“文革”中,梁麗娟先被打成“叛徒”、“特務”,沒過多久何振樑也被打成了“修正主義黑苗子”和“反革命”。此後,梁麗娟帶着女兒去了河南潢川幹校;何振樑則帶着兒子去了山西屯留,一家人天各一方。直到1971年落實政策後,何振樑才調回北京。從成家至今已近半個世紀,他們總是那麼和美親熱,互相從來沒有大聲說過話,更未吵鬧過,一直是所有認識他們的人最羨慕的幸福配偶。申辦奧運,是一場只有冠軍的競賽,所有其他競爭者不論你的成績有多好,連一枚銀牌或銅牌的安慰也沒有。它就是這樣的殘酷。在談到申辦奧運時,何振樑曾感慨地說:“在整個申辦中,我老伴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何振樑的心臟不好,梁麗娟怕他經受不了宣佈表決結果時那一刻的心理壓力。每次申奧日,她都一同前往予以照顧。何振樑生活十分簡樸,煙酒不沾;但2001年申奧成功一回家,他不顧自己血糖高,破例喝了一杯啤酒。走進他的書房,門類繁多的書籍裝滿了落地大書櫃,從原始文化到現代藝術,無所不包。他養成每天晚上看書讀報的習慣,最爲喜歡的是古典文學名著。他還喜歡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他認爲一個人應該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修養,才能塑造出良好形象。因此,他在外事活動中總是風度翩翩,使人感到親切可敬。他的兒子何陽說:“父親平時還挺愛看錄像帶,一是爲了瞭解外國的習俗、時尚及文化,避免跟外國委員交談時話不投機。”據說,像《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這些片子都是何振樑喜愛的,不過就是這些喜愛的片子,他也只來得及看一遍,只因太忙了。上次申奧失利,爲了給父親減壓,何陽準備了好多錄像帶,可是何振樑都沒心情看;有時勸他勉強看了,也是人坐在那裏,心裏不知在想些什麼,讓人覺得心酸。熱愛運動的何振樑,網球、高爾夫球都有着不錯的水準。看着他奔跑在運動場上,人們無法想到平日裏那個嚴肅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更無法相信這是一位72歲的老人。何振樑喜歡打網球,他家裏的書架上還放着一張他揮拍擊打網球的照片,但他忙得已經8個月沒有時間打網球了。他喜歡看書,買了一大堆書,但翻一下的時間都沒有。他身體不好,但申奧前夕連看病的時間也擠不出來。申奧投票臨近這一段,他沒有在晚上12點前睡過覺。何振樑說:“我對自己說,小車不倒只管推。”他的書房裏,到處是中國申奧的各種材料,透過這些零亂的文件,仍能看到他前不久忙碌的身影。關於申奧,兒女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予支持,尤其是感情上的支持,可是這些重要的文件,兒女們卻是沒法幫他收拾的。前不久,有記者如是問已退居二線但壯志未泯的何振樑:“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點燃聖火的時候,您會在開幕式現場嗎?”這位“奧運會年長的志願者”回答說:“只要我身體還行,我一定會去開幕式的。”是啊!當奧運會聖火燃起的時候,人們最不該忘記的就是這位北京申辦的功臣——何振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