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創業故事 > 假裝在紐約:人人心中都住一個暴君

假裝在紐約:人人心中都住一個暴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16K 次

大家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感受:平時越是內向低調怯懦的人,反而越不能招惹,因爲好人內心也會深藏着惡魔,甚至積蓄的負面能量和情緒要比普通人更多,一旦爆發,將更爲恐怖。

假裝在紐約:人人心中都住一個暴君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暴君。

轉載微博名人@假裝在紐約的一篇深度好文:人人心中都住一個暴君

斯坦福實驗:人人心中都住一個暴君

作者:@假裝在紐約

1971年,在斯坦福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做了一個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這是心理學史上最著名、最有爭議性的實驗之一,曾經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也有許多心理學家試圖複製這個實驗。

津巴多把24名自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扮演獄警,另一組扮演囚犯。在實驗的過程中,無論是獄警還是囚犯都一步步地陷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可自拔。獄警越來越有暴力和虐待傾向,開始用各種辦法折磨囚犯;而囚犯則變得軟弱順從,情感上受到了創傷。由於實驗逐漸失控,超出了預設的界限,這個原本計劃進行兩個星期的實驗在六天後就提前終止。

1、

爲了讓實驗更加真實,津巴多做了一系列的精心設計。

津巴多的研究人員先是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徵集志願者參與監獄研究的啓事,每個志願者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的報酬。一共有70名應徵者前來面試,他們接受了一系列的心理測試後,最終剩下了24名心理非常健康的“正常人”。通過抽籤,這些人分別成爲了獄警和囚犯。

扮演囚犯的人事先被告知,他們有可能會被剝奪部分公民權利,同時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食物和醫療治理。

1971年8月17日,加州帕洛阿託警方派出一批真正的警察分頭來到扮演囚犯的大學生家裏。在鄰居們詫異目光的注視下,囚犯們被拷上手銬,戴上牛皮紙頭套,押上警車,帶到了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的地下室——那裏已經被改建成了一座監獄,扮演獄警的志願者們穿着警服、戴着墨鏡,腰裏彆着警棍和手銬在等待着他們。

囚犯們也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而只有一個數字編號。每間牢房住三個人,囚犯們必須一直呆在監獄裏直到實驗結束。獄警則每8個小時換一次班,不當班的獄警可以離開監獄。

2、

在實驗開始以前,即使是津巴多自己也以爲那將是無聊的兩個星期。第一天的情況也的確如此。

但是事情在第二天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無聊的囚犯們開始挑戰權威,撕掉自己囚服上的編號,並且取笑獄警。獄警不知所措,扮演監獄長的津巴多告訴他們,要自己解決問題,採取必要的措施維持監獄的秩序。

於是,獄警要求囚犯聽從指示,保持秩序,否則就要罰做俯臥撐。而囚犯則不願意接受這樣的體罰,他們把自己關在牢房裏不肯出去。

緊張的情緒逐漸蔓延,雙方的對抗在升級,獄警的懲罰措施也在一步步升級。他們開始脫光囚犯的衣服,沒收他們的枕頭被褥讓他們睡在水泥地上,不讓囚犯吃飯睡覺,半夜吵醒囚犯讓他們起來報數等等。獄警們甚至還對囚犯進行分化,服從管理的囚犯能夠得到一些特權。

在實驗進行到第36個小時的時候,一名編號爲8612的囚犯因爲精神壓力太大而歇斯底里地失聲痛哭,一個“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就這樣被另一羣“心理健康的、正常的”好人折磨得幾近崩潰,最後只能退出實驗。津巴多隨後從後備名單中挑選了另一名學生加入實驗,來填補8612退出後的空缺。

新來的這名416號囚犯對監獄裏的狀況提出了質疑,於是他成爲了獄警們重點關照的對象,被關進了小黑屋。獄警們還讓其他囚犯一邊捶門,一邊高喊“416”,以此對416進行羞辱和威嚇。

監獄裏的衛生狀況也迅速惡化。作爲懲罰措施之一,獄警們要求囚犯在牢房的一個小桶裏大小便,同時不允許他們清洗這個桶,幾間牢房裏都充滿了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