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2017年的高考勵志故事

2017年的高考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88K 次

眼淚不是我們的答案,拼搏纔是我們的選擇。以下是勵志網帶來的2017年的高考勵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2017年的高考勵志故事

2017年的高考勵志故事1:一夜能走多遠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掙點錢給父母,或許那樣能彌補我對他們的愧疚。父親說,等把地裏農活兒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時候麥子已經收完,媽媽卻病倒了,我家還有一塊地沒種上苞米。夜裏落了一場透地雨,正是種苞米的良機,第二天中午,我和父親出發了。

種子盛在塑料桶裏,父親刨坑我點種子,每個坑兩粒種子。農曆五月毒辣辣的陽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熱得像蒸籠,我汗流浹背,父親也直喘粗氣。太陽落山的時候我已經筋疲力盡,口乾舌燥。我們還有4壟地沒種完,種子卻用光了。

我如釋重負地對父親說,正好天要黑了,咱們收工,明天再帶種子來吧。父親沒說話,把鋤頭藏在地頭的麥秸垛裏,我們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一覺,卻看見父親又在弄苞米種子,我問不是明天才下種嗎?現在準備有什麼用?父親笑着說,這塊地今晚必須種完,否則將來會歉收。我覺得不可思議,不就差一宿嗎?父親說我們打個盹兒,一宿就過去了,但是種下去的種子不睡覺啊,同地塊的苞米晚種一宿,產量差別可就大了。

見我半信半疑,父親指指屋檐下掛的苞米說,你看吧,這些和囤裏的都是這塊地的收成,前後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與囤裏的比了比,短3釐米左右!我又拿了幾個比較,無一例外,檐下的苞米個頭普遍偏小!

原來,去年這片地還沒播種完,突然下了場雨,無法幹活,地北頭這5壟比其他地塊晚種了一天。

我被這個事實驚呆了。父親說,大片地玉米同時吐蕊秀穗時,晚種的這幾壟還未吐蕊,錯過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許多。沒想到,短短一天差別如此明顯。

一個黑夜、一個白天對於我們人類只算一個片刻,但是對於生命週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確是一個不短的時間。我們看似漫長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種子般短暫嗎?剛開始就落後別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趕,到後來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樣……那天傍晚,我和父親又回到田裏,把那片地全部種完,回到家時已經滿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沒有外出打工,而是選擇了復讀。經過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個不錯的大學。一晃12年過去了,我有了穩定的工作,而與我一樣落榜外出打工的幾個同學,如今還輾轉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勞作,經常爲討要工錢而苦惱。

那些裝滿了理想與希望的種子,短短一夜間,已經吸足了水分,早已邁開了“人生”的腳步,一旦錯過,機會永不再來。

 

2017年的高考勵志故事2:從自己到下一個自己

我和二中的初識,是在初中。“二中是省裏最好的中學。”我的數學老師如是說。幾年後的今天,我發現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話。

當我用了百分之二百的投入,終於走進了二中,我才發現,我迎來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轉變。

從“不純”到單純

一個人爲什麼生活?這個問題可能太大了。那麼你又是爲了什麼學習?事關動機,回答必須清晰。我的學習動機經歷了一個從不純漸漸到單純的變化。

我那個不純的動機:學習就是爲了考上名牌大學,具體點,最好就是能考到清華。

這個,可能是我國分佈最廣泛的一個動機了吧?在這種動機的驅動下,學習可能是很累的一件事。因爲它摻入了太多的功利。

人不是常常會這樣嗎:小時候,我最不喜歡的一個節目就是新聞聯播。因爲新聞一開始,別的頻道都會轉播它。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只看新聞聯播了,對那些少兒節目,我再也沒有興趣了。學習、學習、學習,最讓小學生頭痛的雙音節詞語。等到某一天,我發現我對它早已有了化不開的感情。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吧?從意識到我肩上還有責任起,我的懵懂時代就過去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從改變自己開始;爲了給下一代計算機注入活力,必須改變!學習是改變自己的方法,所以我愛它,所以我才努力。

一個你真正喜歡的動機,可以讓你這三年的學習有一個明亮的色調。灰色的高中生活,擺擺手,拒絕吧。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明天,我喜歡這樣的純潔的動機。

 

2017年的高考勵志故事3:有時間就有奇蹟

“無論處境是多麼的不容樂觀,你們都要堅信,只要還有哪怕是一秒種的時間,就會有奇蹟出現的可能。”

前天與一網友聊天,對方自稱是人民大學的才子,我問他是怎樣考入這所著名學府的,他打出這句話。我一頭霧水,緊接着又問這話同他考得上考不上人民大學有什麼關係,於是我眼前的電腦屏幕上有以下字句浮現出來。

我高中時的母校是所剛剛成立的私立中學,我是它的第一屆學生,由於這個緣故,我們的成績普遍很差,儘管我已是其中的.佼佼者,充其量也只能考上個一般本科。更爲致命的是,我們還大都破罐子破摔,認爲自己反正是沒有希望了,混日子過吧!然而就在距高考還有半年的時候我們的校長,一位在當地頗有名氣的老知識分子,給我們開了一次特別的校會,也就是自那次校會過後,我的人生起了轉折。

他打字的速度很快,我的眼睛隨着字體的跳動在不停地閃爍。

老校長在會上說的就是這句話,還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發生時間是1977年我國文革後第一次恢復高考期間,主人公是一個因捲入白卷英雄洪流而荒蕪了學業的紅衛兵,當紅衛兵得知各大高校重新招生的消息時距考試只剩下三個月的時間了,紅衛兵開始拼了命的複習,三個月過後,他人瘦了一圈,但也考上了他所屬省份的最好的一所大學。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當年的那個紅衛兵就是我們的老校長,我們聽後都猛然氣血賁張,三個月就可以這樣,我們距高考還有半年哪!那豈不是大有可爲了?結果我就考上了人民大學,學校升學率也一舉奪得地區之冠,怎麼,你不相信嗎?這一切在你看來或許根本就是個奇蹟,是的,它是奇蹟,但它也是真實的。

“我信,我信……”我的激動使我慌亂,以至於顫抖的雙手在敲擊鍵盤時不停地打出了這兩個字,你要知道,我距高考也只剩下半年的時間了,我是多麼地願意相信這個事實啊!況且,我又有什麼理由去懷疑這一偉大的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