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2017年高考勵志故事

2017年高考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對於即將高考的學子來說,高考勵志故事不僅能激勵他們,還能和給他們一些人生啓示。如下爲勵志網爲大家帶來的2017高考勵志故事,供大家參考。

2017年高考勵志故事

2017高考勵志故事(一)

末名湖邊的桃花兒開了,就在前幾天。

我曾經無數次夢想過,花開的時候湖邊折枝的人羣裏有自己的身影。那個時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樣單純而迫切,而我的目光卻是比你們更迷茫和恍惚。那年高三。

高一那年,我差點就把自己廢成了一塊鏽鐵。上課的時候睡覺聊天看漫畫吃零食,跟着後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輕的女老師氣得眼圈含淚,然後自鳴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斕的黑洞,看上去奇觀異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卻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把你拉向無底的深淵。於是下滑,於是墮落,而更加難過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墮落卻無能力去改變。習慣的力量的確大到了讓我無可奈何,於是放棄了最後的掙扎與努力。現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懶惰!

其實,那個時候真的是應該有一個人,指着我的鼻尖,戳着我的脊樑說:你是不是就想這樣破罐子破摔,就想這樣玩完你的一輩子?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清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明天會是什麼? 可是當時沒有任何人!也許他們已經放棄了我。

可是,再無所謂的人也會有自己的底線的,正如再深的澗谷也會有它的底谷。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張揚地笑了下來,最後終於重重地摔在了下面,頭破血流。

也許,人只有在痛的時候,纔會認認真真反省自己走錯了哪一步吧,總要摔些跟頭,才能學會繞着道走。而這條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我卻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時光才真正明白。一年,可以讓居里夫人發現鐳,可以讓愛因斯坦證出E=mc的平方,可以讓一個嬰兒學會跌跌撞撞地走向母親的懷抱。可是這一年,我卻把自己廢成了一塊鏽鐵。所幸,並不晚。

高二分科,我選了文。你無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學有着怎樣爛的文科班——本科上線三人。本科上線三人是個什麼概念?當我現在大學同學頗爲自得地告訴我他們中學的班級北大清化一走幾十個的時候,我輕輕的笑了笑。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個本科上線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諷刺性的是,那三個人全部是復讀生。我就是在大家或無奈或無謂的目光裏,毅然決然地在文科報名表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真是我一生中寫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間覺醒了,覺得自己的一輩子不能就那樣過。事後很多人問我怎麼回事,也許他們是想在我這裏聽到一個傳奇般的浪子回頭的故事,而我當時所能想到的解釋只有這一句:我只是覺得,我的一輩子不應該就那樣吊兒郎當地過。

可是我還是低估了過去的那一年給我帶來的影響。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級第12名。也許這是一個聽上去差強人意的成績,可是,良知和理智還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個本科上線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遠遠甩在後邊,12名和120名有什麼區別?至今我還記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個女生。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女孩子,瘦瘦小小,帶副厚厚的黑邊眼鏡,趴伏在書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僂。而這個印象的得來,是因爲所有的人永遠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裏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的人。我一直對那種學生持有一種莫名的排斥與牴觸情緒,總想你們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死讀書嗎,我要是像你這樣刻苦學習早是市裏第一了。事實上直到那次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我仍然對她不屑一顧。

然後,我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會。我不知道要用怎樣的份量去感謝我的班主任,因爲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話,現如今的我在哪裏都不一定。班會上,她說:“這次成績非常能說明問題。應該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後她掃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潛臺詞也就是說在她看來我屬於是沒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裏的。奇怪,我居然沒有臉紅。不知道是太久的墮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還是下意識裏仍然對她的話不置可否,我當時面無表情地迎上了她的目光。她的眼睛只是平靜的掃過我那裏,然後繼續:“我知道有些人自以爲很聰明很有才氣,看不起那些認真學習刻苦努力的同學,總覺得人家是笨鳥先飛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說,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嘗試,因爲你怕自己努力了刻苦了也比不上他們。你不敢去嘗試,只是因爲有失敗的風險,而你甚至連這一點風險都承擔不起,因爲,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沒有把握,你只是懦弱……”。後面她又說了什麼我已經想不起來了,我承認當時我是完完全全地蒙在哪兒了,因爲她說的那幾句話。“你只是懦弱……”。當時的感覺是雷轟一樣把整個人震住了,反反覆覆迴盪在腦子裏就只有那麼一句話:“你只是懦弱。” 她是正確的。

那種突然覺醒的震撼是語言無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達的。你只能通過結果來想象,也只需要通過結果來想象。那晚我在日記裏寫,試試吧。我不去強求什麼,我只想試試,試一試自己那樣刻苦那樣努力地去學上一個月會不會見效。當時我根本不敢對自己承諾什麼結果,也的確承諾不起。我只是抱着一個念頭,試一試。然後迎來了一生中最戲劇性的一個月。之所以說它戲劇性,是因爲就像難以想象唐僧不再羅嗦悟空不再好鬥八戒也不再貪吃一樣,我簡直不敢相信那個從早晨六點早自習上課到晚上十點半晚自習下課一動也不動坐在位置上安安穩穩踏踏實實的人可以是我自己。

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的,真的沒有說起來那麼簡單的。我去一點一點地做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要想在幾天裏改變一直以來形成的習慣,太難;而要想在一個月裏創造出令人膛目結舌的奇蹟來,也太難。習慣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話說的,“心似平原放馬,易放難收”,野慣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來,談何容易?常常坐着坐着就忍不住了,心開始浮躁,眼神也開始飄離,好幾次差一點就要放棄。只是,在那個最危險的邊緣晃盪的時候我總是壓一壓,告訴自己,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其實說白了也就那麼一句話: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我承認自己是一個骨子裏相當傲氣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來會不如哪個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 的時候會做不到,我就是不信這世上真的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I Believe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

然後,我迎來了那次期待以久的期中考試。那的確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試,因爲它關係着我此後的方向和道路選擇,風險太大,我怎麼安得下心?

考試結果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我的的確確讓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結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全市第一。你永遠也無法想象那個結果於我而言多麼重要。知道成績的時候我出乎尋常地平靜,只是默默地對自己說:記住了,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Nothing is impossble.

其實所有的方法說白了都是沒有 方法的。只有一個詞:刻苦。

我再也沒有改變過那種態度和方法。我堅守着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堅守着我的名字在成績單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後一次考試。但是,真正的挑戰還沒有開始。即便我可以牢牢佔據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幾十分,我知道,北大離我還是太遠,遠得連在夢裏都看得不真切。所有的老師都堅信我將會是學校裏有史以來考得最好的一個文科生,而在他們的概念裏,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運氣好點兒的話也許可以伸伸手還能夠上覆旦甚至人大的門檻。

――而我,只要北大!

高三第二學期,我們搬進了剛剛落成的教學樓。搬遷的那天,樓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聲音在走廊裏不絕於耳。我一個人不言不語地跳過窗子,踏上了二樓窗框外那個大大的平臺。對面是操場,初雪未融,空氣溼冷,光禿禿的樹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陽光涼涼地透過睫毛灑在眼睛裏,眼睛靜靜地看着遠遠的天空,我說了一句話,只說了一句話: “等着吧,我要你見證一個奇蹟。”我知道,這世上的確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Nothing is impossble.

我從來不知道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居然可以把人的潛力激發到那種地步的。我是一個極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時間我卻表現得無比耐心沉穩,踏實得象頭老黃牛。事實上無數次我都面臨崩潰的邊緣了,高中五本歷史書我翻來覆去背了整整六遍。當你把一本書也背上六遍的時候你就知道那時什麼感覺了。邊背邊掉眼淚,真的我是差一點就背不下去了,就要把書扔掉了。只是,忍不住的時候,再忍一下。堅持的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品質。那段時間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裏看遠處的天空。後來發現在對面的建築牆壁上有一行大大的紅字,是學校用來激勵學生的吧,我不確定。可就是那句話陪我走過了高三最後的日子——意志的力量,是決定成敗的力量。我用我所有的經歷和體會去實踐而且證明了這句話:意志的力量,是決定成敗的力量。

呼嘯而至的風捲着漫天的黃沙,在那個北方的春天裏,我們一個個頭髮蓬亂,皮膚粗糙。死寂與喧囂交替如同美國的執政黨,規律得讓人懷疑冥冥之中可有雙奇異而魔力無窮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們在敬畏與期待中迎來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每根神經都被冷酷無情的現實錘鍊得堅不可摧,不論是吟慣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詩情,還是習慣了信手塗鴉的畫意。在這個來去匆匆的季節裏,一切敏感纖細都奢侈得如同愷撒大帝的稠衣,徒留無數次的希望在無數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無數次的激揚在無數次的頹喪下摔得頭破血流。每個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現實之間那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同時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努力掙扎,試圖擠過那道窄窄的獨木橋,哪怕明知是徒勞。

——會是徒勞麼?

當這個錐心的問號在夜闌人靜的時候一次次猛烈扣擊起了心門,每個人都難以承受那潮涌而至的恐慌和迷惘,於是逼着自己埋進去,埋進書本,埋進試卷,埋進密不透風的黑繭――爲的只是有朝一日的破繭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腫的眼帶,乾燥的手指,焦慮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個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藍果綠還是黛紫銀灰。小鏡子被悄悄收起,因爲不忍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爲怕有什麼會在汪洋恣意般在乾旱已久的臉上縱橫開來――上帝,我是個女孩子啊。

上帝無言,只是微笑。微笑告訴我:你,心甘情願。是的。我心甘情願我不悔初衷我自己選擇了這條路平坦也好崎嶇也罷我得走下去。我要走下去。我會走下去。

於是所有的吶喊被嚥下去,於是所有的豪情被收起來。我象一頭二月黃牛,默默踏步,無聲前行。當拼搏被拼命所取代時,香格里拉已經幻化爲心中恆遠而朦朧的夢想,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爲了讓這夢想不再“美人如花隔雲端”。

踏入考場的時候我很平靜。“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學校。與其說這是一種自信,莫如說這是一種預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隻招一個名額,爲什麼不可能是我?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不可能發生的。Nothing is impossble.

事實上我懷念那段日子,並且永遠感激它。不只是因爲在那段時間裏我完成了自己的過渡與銳變,更是因爲那時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處於可塑期的性格中,成爲這一生永遠的財富。那真的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財富。人生中再也不會有哪個時期像那時一樣專一地,單純地,堅決地,幾近固執而又飽含信仰和希冀地,心無旁貸乃至與世隔絕地爲了一個認定的目標而奮鬥。當你在若干年後某個悠閒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經的堅忍和耐力,曾經的執著和付出,曾經的汗水和淚水,那會是怎樣一種感動和慶幸,怎樣一種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是的,在這個過程中,我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朋友感謝所有關心我幫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謝的,還是我自己。

記住:最重要的,只是你自己。

Nothing is impossible. 這是我在一點一滴的努力與嘗試中獲得到的東西。而且我也相信,這也將會是使我終生受益的東西。在這裏,請允許我把自己最信仰的一句話再次重複一遍,並送給大家:Nothing is impossble.

 

2017高考勵志故事(二)

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來形容那段成就我夢想的日子,語言總是會在某種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達,高三的生活同樣夾雜着很多的味道,讓每一個認真走過了的人無法在回首時說出其中的情感。

每個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

從初中開始,我的夢,就是復旦大學。高三了,我似乎感覺伸出雙手就可以碰觸到我的夢想,每天無數次被灌輸高考這個概念,除了背水一戰,我別無選擇。我在牀頭的小櫃子上刻了幾個大字:殺進復旦!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時的`我“殺氣騰騰信誓旦旦”的樣子。每天起牀後我就默唸一次。我老老實實,安安靜靜地過着同樣的生活,心如止水。旅遊,瘋狂網上購物,八卦,戀愛問題„„都被我忍痛拋棄了,長達7年的Q齡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個能一邊娛樂一邊學習的人,厭倦總是有的,偶爾也爲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對夢想的瘋狂在初入高三時達到了極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來臨之際幻化成自己早已認定的那個大學之夢,夢想的動力強大得讓我躊躇滿志躍躍欲試。

從老師公佈高考複習進度表開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開始記錄我的高三。在第一頁上,只有幾個字:復旦,等着我!第二頁,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標——650分以上。第三頁,是一段話:“我知道,一切都會有的。我會擁有大考小考的失敗,但永遠不會放棄努力與夢想。環境只能影響我,不能決定我的未來。決定我的未來只有我自己。踏踏實實做好手邊的事,努力讓夢想照進現實。”這三頁,一直默默地支撐我整個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師說的:飛不飛得出這漫漫大山,就看這次高考了。許多有夢想的同學和我一樣在心中默唸着“必須贏下這場這場戰役”!

高三上學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來臨,也是從那刻起我開始感到高考的真實。國慶放假的幾天,我一天也不敢邁出家門,從祖國生日那天開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結束,每天早上7點起牀,一直做作業到凌晨1點,其中的吃飯和午休都在書桌上完成。我悶在家裏狠命學習,睜開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麼做好頭天晚上沒完成的數學題,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情景。我真的那樣癲狂地甘願做一個最老實的學生„„後來我才知道,每個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經歇斯底里過。

做個會思考的書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過後,學校的宣傳欄熱鬧起來,上面寫着許多關於高三的榜單和通知,突然覺得我的高二已經走遠了,遠得我看不到一點曾經的影子。我只站在那裏發愣,明白了自己貼在書桌上的那句話不再有故做姿態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學習,也不是讓學習滲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學習,儘量讓自己在每一個時間段裏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於高考。“爲了高考,做個會思考的書呆子又何妨呢?”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複,簡單充實,略顯乏味。但是沒有關係,我願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學校五樓教室時我氣喘吁吁睡眼朦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問問題:“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紹一下„„”或者面對着成堆發下來的還飄着油墨味的複習資料,有點神經質地發牢騷:“最近紙張是不是降價了,以至於學校毫不吝嗇地發了這麼多?”隨後,在座位上翹着腳忘乎所以地抱着書捏着筆拼命背歷史,分朝代和專題背,背到連書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飯時嘴裏塞着飯同時翻看着下一步的學習任務,把自己想得比國家總理還忙;放學後在操場上慢跑,還逼自己邊跑邊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數學題,像許多文章裏面描述的一樣,旁邊放着一杯咖啡,其實有沒有咖啡無所謂,我也沒喝過幾次,或許僅僅是一個象徵性的東西罷了„„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這樣的一天會不會讓別人很“鄙視”和覺得太誇張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這麼過來的,我是一個尋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裏,只知道機械般地吃着飯,上着課,做着題,平靜得如同家鄉的小城,永遠都不會有什麼大事發生。

苦,是從來不會白吃的。

臨近高考那段時間,各種各樣品種繁多的試卷如約而至,輪番轟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經不算什麼了,每週一大考,三天一小考,這還只是學校的硬性規定,各科老師還商量着什麼時候時機對頭了再來和同學們用試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戰鬥力”。從下學期開始我們年級的課程表全面改版,兩節課連堂上那絕對是正常情況。我們每天都會交上N張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複習心血的試卷,也會收穫N張批了

鮮紅分數的試卷。分數,這個具有強烈刺激性質又很值錢的傢伙,在2007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讓包括我在內的所有高三學生震懾不已,即愛又恨。雖然我早已“身經百戰軟磨硬泡”地成爲了考試老手,可遇到考試我還是擔心考不到好成績,“百鍊沒有成鋼”的鬱悶籠罩着每一次將來的測試:感覺自己爲數學付出了許多個白天和黑夜,卻沒得到期望中的紅蘋果。文科綜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經的一科,4分一道的選擇題,十幾分一道的簡答題,稍微一疏忽就眼睜睜地看着好好的分數突然沒了,像錯過一場華麗的邂逅,最終一無所獲。可即使這樣,我依舊每天嚷嚷着要考復旦,依舊每天拿着繁多的試卷仔細地做着,因爲我的選擇是沒得選擇,所以我一直學啊學„„

我喜歡有周期地學習,我的學習計劃性非常強。一般月考前兩個星期,我就會抽出一天時間把這兩個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滿,一步步循序漸進地複習,每科每天的任務都會很重。月考前的那兩個星期是我最累的時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後我都會犒勞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與壞,只要我盡了最大的努力去複習。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從來不會白吃的”原則。我是超級shopping迷,飾品店是我的最愛,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自己擁有美麗的小心情,然後躲在小房間裏用塔羅牌和自己遊戲,玩到我滿意爲止,那是一件總是讓我充滿期待與驚奇的事情,這也許算是我高考無趣生活中最好的點綴。生活總得有點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學習的時候,潛意識裏要告訴自己,過了這個坎兒,會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這時效率就會高很多,再難熬的分分秒秒也會覺得值得。

成績下來後,面對着“狀元”的身份,老師和爸媽的腦子裏全是“北大北大”,一時間我自己變得不知所措,我終究放棄了我最初的夢想復旦,選擇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對於每個高三生來說都是不可抗拒的。諮詢會那天,我特意去了復旦大學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後轉身默默離開„„

高考後我整理了一年來用過的各種複習資料。學校印發的各科試卷擁擠着佔滿了半個書架,自己去書店買的套題(就是那種一套一套的類型試卷和習題集):語文83套,英語52套,數學65套,文科綜合95套,除了文科綜合的簡答題沒有全部做完,其他試卷和套題都用紅藍黑三種顏色的筆記錄了很多的筆記及注意事項,4本數學資料書,我從頭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寫着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語的專項練習,閱讀做了兩大本,完型填空3本,語法及其他單項訓練3本,歷史5本課本,背了七八次,地理的地圖,剪切了滿滿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裝在口袋裏的大小„„別人總覺得我一直都是那麼優秀的和一帆風順的,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是怎樣的,雖然我一點都不覺得痛苦,但辛酸還是包裹住我的身體,包裹住那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裏想哭的我。想起每個晚自習時看着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個小巷,等着媽媽接我回家;想起了在數學遭遇瓶頸期時,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整整兩天都沒去學校面對着牆壁發呆六神無主的崩潰樣子。我一次次告訴自己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讓我在高考前吃盡了苦頭,這樣我就可以在高考中順利過關了,也一次次在彷徨和迷茫中走了過來,因爲我一直相信,我們的未來都不是夢,未來的成功與每個人都是等距離的,從來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的學習方法,也許我的方法就是一疊加一疊的“題海戰術”和一輪加一輪的總結。

“一顆心,是絕對不會因爲追求夢想而受傷的。求學之路的失落與得意、清晰與迷茫,最簡單的在於你擁有一個什麼樣的心境。努力中會有失敗,會有失去勇氣的時候,但我必須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堅強,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過程,成功與快樂纔是終點。生活可以是無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樂。我們都不是神的孩子,我們只是有夢的孩子。”高考後,我以此紀念我的高三。我決定在北大,在更遠的未來,繼續我“無趣”的生活,用微笑做面紗,像蝸牛般成長。

 

2017高考勵志故事(三)

1944年冬,盟軍完成了對德國的鐵壁合圍,法西斯第三帝國覆亡在即。整個德國籠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圍裏,經濟崩潰、物資奇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嚴重困境。

對普通平民來說,食品短缺就已經是人命關天的事。更糟糕的是,由於德國地處歐洲中部,冬季非常寒冷,家裏如果沒有足夠的燃料的話,根本無法捱過漫長的冬天。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許讓老百姓上山砍樹。

你能想像帝國崩潰前夕的德國人是如何砍樹的嗎?在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們非但沒有去哄搶,而是先由政府部門的林業人員在林海雪原里拉網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殘的劣質樹木,做上記號,再告誡民衆:如果砍伐沒有做記號的樹,將要受到處罰。在有些人看來,這樣的規定簡直就是個笑話:國家都快要滅亡了,誰來執行處罰?

當時的德國,由於希特勒作垂死掙扎,幾乎將所有的政府公務人員都抽調到前線去了,看不到警察,更見不到法官,整個國家簡直就是處於無政府狀態。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全德國竟然沒有發生過一起居民違章砍伐無記號樹木的事,每一個德國人都忠實地執行了這個沒有任何強制約束力的規定。

這是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在回憶錄《留德十年》裏講的一個故事。當時他在德國留學,目睹了這一幕,所以事隔50多年,他仍對此事感嘆不已,說,德國人“具備了無政府的條件。卻沒有無政府的現象”。

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使得德國人在如此極端糟糕的情況下,仍能表現出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自律?答案只有兩個字:認真。因爲認真是一種習慣,它深入到一個人的骨髓中,融化到一個人的血液裏。因了這兩個字,德意志民族在經歷了上個世紀初中葉兩次毀滅性的世界大戰之後,又奇蹟般地迅速崛起。

再講一個關於德國人認真的小故事。

熟悉柴油機制造業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說法:中國製造的柴油機,噪音在數公里外都聽得見.柴油機周圍數十平方米都是油跡;而德國人生產的柴油機,則可以放在辦公室的地毯上工作,根本不會影響隔壁房間的人辦公。

於是,1984年,武漢柴油機廠聘請德國退休企業家格里希任廠長。

格里希上任後開的第一個會議,市有關部門領導也列席參加了。沒有任何客套,格里希便單刀直入,直奔主題:“如果說質量是產品的生命,那麼,清潔度就是氣缸的質量及壽命的關鍵。”說着,他當着有關領導的面,從擺放在會議桌上的氣缸裏抓出一大把鐵砂,臉色鐵青地說:“這個氣缸是我在開會前到生產車間隨機抽檢的樣品。請大家看看,我都從它裏面抓出來了些什麼?在我們德國,氣缸雜質不能高於50毫克,而我所瞭解的數據是,貴廠生產的氣缸平均雜質竟然在5000毫克左右。試想,能夠隨手抓得出一把鐵砂的氣缸,怎麼可能雜質不超標?我認爲這不是工藝技術方面的問題,而是生產者和管理者的責任心問題,是工作極不認真的結果。”一番話,把坐在會議室裏的有關管理人員說得坐立不安.尷尬至極。

兩年後,格里希因種種原因卸職時,武漢柴油機廠生產的氣缸雜質已經下降到平均1000毫克左右。回國後,格里希又幾次來中國,每次都要到武漢柴油機廠探望。在廠裏,他有時拿着磁頭檢查棒發現氣缸有未清除乾淨的鐵粉時,忘了自己已經不是廠長,仍然生氣地向周圍陪同的人大聲咆哮:“你們怎麼能這麼不認真!”

如果說強大的德意志是一個可怕的民族,那麼,認真也是一種可怕的力量,它大能使一個國家強盛,小能使一個人無往而不勝。我們實在該好好學習德國人認真得近乎刻板的精神,將認真貫徹到自己點點滴滴的行爲中。一旦“認真”二字也深入到自己的骨髓,融化進自己的血液,你也會煥發出一種令所有的人.包括自己都感到害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