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關於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

關於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我們在學習工作之餘不妨找一些關於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來看看,那麼關於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

關於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篇1:王安

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時,發現了一個鳥巢被風從樹上吹掉在地,從裏面滾出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決定把它帶回家餵養。

當他託着鳥巢走到家門口的時候,他突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裏養小動物。於是,他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口,急忙走進屋去請求媽媽。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終於破例答應了。

小男孩興奮地跑到門口,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他看見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舔着嘴巴。小男孩爲此傷心了很久。但從此他也記住了一個教訓: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決不可優柔寡斷。這個小男孩長大後成就了一番事業,他就是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博士。

關於古代名人的勵志故事篇2:漢高祖劉邦

劉邦(前256—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漢高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

劉邦年輕時遊手好閒,30多歲才當了泗水亭長。秦二世二年(前209年)九月,繼陳勝、吳廣起義(參見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戰爭)後兩個月,劉邦與蕭何、曹參等也殺死沛縣縣令,舉行起義。先投靠項梁、項羽起義軍,推翻秦王朝後,又與項羽“爭權天下”,進行了爲期五年的楚漢戰爭,於公元前202年打敗項羽軍。

劉邦由一個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小官,何以成爲西漢的開國皇帝?其妙策無他,就在於會用人。劉邦登基後不久,一次大宴羣臣。他問羣臣道:“請大家說說,朕何故得天下,項羽何故失天下?”大臣中有人答道:“陛下平時待人有點粗暴無禮,似不如項王寬仁。但派人攻城略地,有封有賞,能與天下人同其利。項王忌賢妒能,戰勝不賞功,得地不分利,所以將士不肯盡力,因此失掉了天下。”劉邦聽了,笑道:“爾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楚漢得失原因須從用人上說起。運籌策劃,預見長遠,朕不如張良,主持政務,保證供應,朕不如蕭何;帶兵打仗,戰取攻守,朕不如韓信。這三人是當今豪傑,朕能依靠他們,所以能得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尚不能用,所以被我打敗了。”羣臣聽了,都表示敬服。

劉邦所言,基本符合實際。五年的楚漢戰爭中,劉邦屢遭挫敗。他本人曾12次受重傷,幾次被活捉,但他依靠張良、蕭何、韓信等人,屢敗屢起,終於以弱勝強,取得最後勝利。統觀之,劉邦用人,通常根據不同的形勢,採取不同的策略。這從他對韓信的態度和使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來。

一是勢力薄弱時,卑躬屈膝。韓信初到漢營時,還屬無名小卒,劉邦看他不起。但他聽蕭何說韓信是一個大將之才,可以幫助他打天下時,馬上放下了漢王的架子,築了一個高臺,舉行隆重典禮,畢恭畢敬地拜韓信爲大將。並向全軍宣佈說;“凡我漢軍將士,今後俱由大將軍節制,如有藐視大將軍,違令不從者,儘可按軍法從事,先斬後奏。”那種謙恭卑順的樣子,令全軍上下莫名其妙。

二是當形勢不利時,慷慨讓步。漢高祖四年(前203年),這時劉邦在成皋戰場作戰失利,急需把韓信、彭越等部隊調來支援正面戰場。不料此時已攻佔齊地的韓信,正巧派使者來,要求劉邦封他爲“假王”,以鎮撫齊國。劉邦大怒道:“怪不得幾次調他一直按兵不動,原來是想自己稱王!”這時正在身旁的張良、陳平趕緊用腳踢了他一下。劉邦恍然大悟,急忙改變口氣,對韓信的使者說:“大丈夫平定諸侯,做王就該做真王,爲何要做假王呢?”於是派張良爲特使,正式封韓信爲齊王。韓信受封后,果然高高興興地率兵來參加正面戰場作戰。

三是功成名就後,心狠手辣。劉邦稱帝后,大封自己的同姓子弟爲王,同時總認爲那些在戰爭年代封的異姓王們,居功自傲,藐視皇帝。於是決定先拿韓信開刀,除掉異姓王。於遂,劉邦在高祖六年(前200年),宣稱巡遊雲夢澤(今洞庭湖一帶),約定在陳地會晤諸侯。當韓信奉命來到時,劉邦以有人告他謀反爲由,令武士將其拿下。當韓信申辯時,劉邦厲聲說:“有人告你謀反,你敢抵賴嗎?”把韓信押回洛陽後,因查無實據,便把他降爲淮陰侯,軟禁在京城。呂后洞曉劉邦的心意,在一次劉邦出京乎叛時,把韓信誘到長樂宮殺掉了。

劉邦用人策略,既有坦誠恩惠,也有詭詐刁滑,作爲封建時代的政治家,這些策略的交替使用,是其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