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晏子與越石父的勵志故事

晏子與越石父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故事不需要有過多的心理活動描寫、大段的對話和繁複細膩的景物描寫、人物形象的刻畫,作者不應該在故事中對人物或事件大加評論。作者始終要注意推進故事情節的流動,進展。語言富於動性,不需着意刻畫其中的人物就會鮮活起來。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晏子與越石父的勵志故事,希望有所幫助!

晏子與越石父的勵志故事

晏子是齊國的相國,一次出使晉國任務完成後,在返回途中,路過趙國的中牟,遠遠地瞧見有一個人頭戴破氈帽,反穿皮衣,正從背上卸一捆柴草,停在路邊休息。走近一看,晏子認爲此人的神態、氣質、舉止都不像個粗野之人,怎麼會落到這麼悽慘的境地呢?於是,晏子讓車伕停止前行,並親自下車詢問:“你是誰?爲什麼會到這裏呢?”

那個人就把內情告訴晏子:“我是齊國的越石父,三年前被賣到趙國的中牟,給人家當奴僕,失去了人身自由。”

晏子又問他:“那麼,我可以用錢物把你贖出來嗎?”

越石父說:“當然可以。”

晏子用自己車左側的一匹馬,贖出了越石父,並同他一道回到了齊國。

等晏子到家時,沒有跟越石父告別,就一個人下車徑直進屋去了。這件事令越石父十分生氣,他要求與晏子絕交。晏了想了很長時間也找不到原因,派人對越石父說:“我過去與你並不相識,你在趙國當了三年奴僕,是我將你贖了回來,使你重新獲得了自由。我對你可以說很好了,你這麼快和我絕交的原因是什麼呢?”

越石父答道:“一個自尊而且有真才實學的人,受到不知底細的人的輕慢,是不必生氣的;可是,如果連有知識的朋友也輕視他,他必然會憤怒!任何人都不能自以爲對別人有恩,就可以不尊重對方;與此同時,一個人也不必因受惠而卑躬屈膝,沒有尊嚴。晏子用他的'財產贖我出來,是他的好意。但是,他在回國的路途中,一直沒有給我讓座,我以爲這只是一時的疏忽,沒有計較;現在他到家了,卻只管自己進屋,忽略我的存在,連一個招呼也不打,這不說明他依然在把我當奴僕看待嗎?因此,我還是去做我的奴僕好,希望晏子還是把我賣了!”

晏子聽到越石父的話,趕緊出來對越石父施禮道歉。他誠懇地說:“我在中牟時只是看到了您不俗的外表,現在纔看到您的才華。請您原諒我的過失,請不要棄我而去。”從此,晏子將越石父尊爲上賓,以禮相待,漸漸地兩個人成爲了非常好的朋友。

晏子和越石父交朋友的過程告訴我們:爲別人做了好事時,不能自恃有功,傲慢無禮;受人恩惠的人,也不可以太過謙卑,喪失尊嚴。誰都有幫助別人的機會,誰也都會遇到需要別人幫助的難題,只有大家真誠相處,平等相待,社會纔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