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寧夏80後將回族剪紙作爲創業方向

寧夏80後將回族剪紙作爲創業方向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創業,對於80後一代的我們,經歷過的人,都有自己的感悟。28歲的寧夏藝盟禮益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劍,大學畢業後創業四年,對於80後創業她有着深切的感悟,雖籠統卻實在,她說“創業是一條艱辛的路,只有不怕失敗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而每次失敗都是進一步成功的財富。”一起來看看這位80後創業者的創業故事

寧夏80後將回族剪紙作爲創業方向

2009年,雖然在學院專業排名第一,但英語不過關的她最終保研失利;選擇考研的李劍又以幾分之差與廈門大學失之交臂。當年7月一畢業,李劍便回到寧夏銀川註冊了公司,選擇的是當時比較冷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回鄉剪紙。

實際上將回族剪紙作爲創業方向的念頭,在李劍心中早已有之。因爲母親伏兆娥是“非遺”傳承人,在剪紙聲中長大的李劍作爲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四代傳承人,從小就有把剪紙發揚光大的夢想,大三便萌生了創業的念頭。“以前的‘非遺’傳承人做的是自給自足的事業,是自我藝術家,但只有把這項藝術發展成產業,才能讓更多的人共享、品味這些藝術,也能反哺藝人,有利於‘非遺’傳承。”李劍說,正是抱着這樣的想法,她跟母親借了3萬元開始創業。

雖然當時很多同學都選擇了考公務員進入體制內,但李劍創業的意願卻非常強烈。“當時也怕過失敗。”李劍說,當年的男友如今的老公郭海,畢業後去了南方打拼,兩人規劃的是如果她創業失敗就去“投靠”郭海。

3萬元遠不夠用。創業需要錢,資金從哪來?“尚未畢業時,我就多方搜索並打聽創業的相關資助政策。”李劍說,創業後她根據政策先後申請了YBC創業、寧夏手工工藝資助等項目貸款,這些資助幫助她順利起步。

但萬事開頭難,儘管有母親這位“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的“高人”坐鎮,創業前半年她的公司還是虧損了10萬餘元。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剛從學校出來,把一切想得都太簡單。”李劍說,創業這條路剛起步的時候真的是非常難,因爲你必須去打開一個全新的市場,必須讓陌生的消費者真正地接受你,這是一個過程。但幸好經過四年的摸爬滾打,目前企業步入了正軌,這也正是可以施展拳腳的時期,雖有困難但也會面臨衆多機遇。

經過四年的努力,李劍如今開發並設計出賀卡、剪紙掛曆和精裝文化禮品等系列產品,市場逐漸多元化。她設計的“回鄉剪紙”文化禮品融合了回族湯瓶、回族姑娘、清真寺等極具回鄉風情的標誌性畫面。

在“非遺”項目的市場化道路上,最怕的是過度開發和利用導致“非遺”變味。爲保證剪紙藝術品的原汁原味,李劍採取“企業+傳承人+農戶”的經營模式,與自治區婦聯合作成立“寧夏婦女手工製品協會”,和母親先後開展30多期手工製品培訓班,1000餘名婦女因此受益,公司也培養出了穩定的剪紙隊伍

時隔四年,當年許多選擇創業或外出打拼的同學陸續放棄夢想進入體制內,李劍的公司卻從一個家庭小作坊成長爲年銷售額近300萬元的企業,對此,李劍表示:“路都是一樣的,關鍵看怎麼走。”

如今,雖然有“寧夏十大巾幗創業之星”“寧夏十大創業之星”等衆多榮譽,但李劍仍把自己定位爲“剛起步的創業者”。

“公司現在困難期剛過,還處於創業發展期,只能說是剛剛起步。”李劍說,她也有自己的“中國夢”:五年內建成中華回鄉民俗文化發展基地、十年內建成中華回鄉民俗藝術典藏館,她期待更多的回鄉“非遺”能通過基地和典藏館走出寧夏、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