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滴滴已死,一場資本狂歡結束了

滴滴已死,一場資本狂歡結束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滴滴已死,一場資本狂歡結束了

滴滴已死

作者:海松(財經專欄作者,大學老師,創業者)

ta已經卸載了滴滴

滴滴的創始人程維當年在杭州打車的時候一定想不到後來滴滴的泡沫可以吹的這麼大。但他或許也很難預見到這個o2o時代最後的泡沫破裂的會更快。

滴滴模式已被驗證失敗

作爲o2o時代的典型模式,滴滴最初就是想通過建立一個規模龐大的網絡信息服務和交易平臺,找到一個比現有的出租車行業更低的價格區間,吸引衆多DS用戶,從而吃掉出租車市場的巨大利潤。

這個邏輯受到投資人的極力追捧,但是滴滴自己首先放棄了。

叫車難和打車貴兩個痛點,滴滴看起來完美的解決了第一個。而打車貴的問題,滴滴初期通過燒錢補貼的方式階段性的解決了。

這讓廣大DS用戶深感興奮,彷彿滴滴即將徹底改變備受詛咒的出租行業。

但這個算盤打錯了。因爲滴滴發現僅僅通過改善叫車效率根本優化不了成本結構,於是只能漲價。

我不知道作爲一個信息服務平臺,收取超過20%的中介費,除了政府之外,還有什麼人敢這麼做。

而這麼做不卻被認定爲壟斷的理由究竟在哪?

只是一個不規範的出租車公司

那麼,爲什麼成本上優化不了?

出行成本包括車輛成本,燃油費用和司機工資等。這三個方面,滴滴毫無解決對策。

絕大多數的滴滴司機都是全職幹活,說到底就是衝着補貼而來。他們本質上就是水平更差的出租車司機,但滴滴必須提供更高水平的激勵。

而出租車行業的成本結構經過多年的管制,已經非常清晰了。出租車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滴滴很難再進行優化。

何況滴滴只是一個信息平臺,唯一可以優化的變量就是司機收入。

但對於全職司機來說,這個議價空間很小。

更直白的說,這根本不是分享經濟。

真正的分享經濟就是順風車。我本來就要出行,順便拉你一下,錢多點少點沒關係,開心就好。這個彈性纔是分享經濟創造價值的地方。

由於大量全職司機的存在,導致滴滴實質只是一個不規範的出租車公司。收取高昂的中介費用,但是卻不能提供有效的管理。

所以政府必須要進行嚴格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