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港商的成功之道

港商的成功之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1K 次

  精明的商家可以將商業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舉手一投足。充滿商業細胞的商人,賺錢可以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港商的成功之道

  做生意和指揮作戰一樣,需要審時度勢,才能把握時機。審時度勢,主要是要求人們認清客觀形勢,明察事物發展過程中顯露出來的時機。李嘉誠認爲,精明的商家可以將商業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舉手一投足。他說,賺錢可以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市場必須靠自己才能建立起來。

  1984年,當中國內地市場對港商乃至外資完全空白時,李嘉誠堅信這片土地潛力無窮,他毅然決定攜百佳和屈臣氏進入中國內地的零售市場,9成爲首家登陸中國內地的外資零售商。一直到1989年4月,和黃旗下的屈臣氏在北京開設了內地第一家店。當時,許多香港投資者對內地政府開放零售業市場政策心懷疑慮,不敢進發內地市場,而李嘉誠以其獨特的眼光,在內地開店比家樂福在華第一家門店早了11年,甚至比紅色資本背景的華潤進入內地也早了7年。因此,百佳和屈臣氏分別打入內地,不單首次引入“超市”、“連鎖店”、“個人護理”這些新名詞,也成爲外資摸索中國零售市場的急先鋒。中國加入WTO後,內地零售業開放的大勢越發不可逆轉。擔當“掘井人”的李嘉誠,讓衆多的外資零售商嚐到了中國市場的活水。正所謂“賺錢可以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走到哪裏,哪裏就有生意。

  在港商及外商紛紛在內地投資零售業的同時,暢飲了零售業頭啖湯的李嘉誠繼而將眼光投注到內地正處於襁褓期的地產業之上。1992年李嘉誠通過長安街王府井東方廣場項目高調殺入內地地產界,而當時反對聲一浪高過一浪,普遍認爲,這一建築在古城中心地區屬違章建築,將極大威脅古都風貌,勢壓故宮。但李嘉誠表明其在確保自身商業利益的同時,努力適應內地的法制與文化。

  精明的商家可以將商業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舉手一投足,做生意必須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制度,以及當地人們的習慣。因地制宜,正是港商一直以來的成功之道。對於如何平衡社會責任與獲取商業利益,李嘉誠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曾表示:“正正當當做一個商人是不容易的,因爲競爭越來越大。如果個人沒有原則,從一個不正當的途徑去發展,有的時候你可以僥倖賺一筆大錢,但是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同時後患無窮。”這或者也解釋了隨後長實及和黃把在項目中的持股比例降低至52%,而讓中方的持股提升至40%的舉動。這一股權讓步,展露出了李嘉誠高度的商業和政治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