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是誰在殺死文藝青年

是誰在殺死文藝青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是誰說過,當一個社會開始嘲笑文藝青年時,這個社會已經無藥可救了。

是誰在殺死文藝青年

  有個週末,我要去書店做講座,卻發現相機落在了辦公室,當我趕到寫字樓下時,才知道電梯出了故障。我只好將手上的兩本詩集放到了前臺的大叔那裏,讓他暫時幫忙保管,心中一片怨念地跑步上樓。當我氣喘吁吁地飛身-下來時,那位大叔正津津有味地讀着其中一本詩集,我走到他面前時,他甚至都沒有擡頭。

  我歉意地表示我要趕時間,他纔將詩集遞過來,並對我說:“能送我一本嗎?”我說這是做講座用的,只有這兩本,給了你我講座就做不起來了。如果你喜歡,回頭我再送你。

  不知道爲什麼,離開寫字樓後,一路上都有些愧疚。但很快,我就把這件事給忘了,直到有一天,我又看到他坐在一樓執勤,眼神望向我時,有那麼一點點詢問有那麼一點點責怪,或許什麼都沒有,只是我心裏的內疚在作祟。

  前兩年,我都會跟着我們的發行同事去倉庫清理書目,將一些老早過期的圖書銷燬,再將一些比較新的圖書放到比較好的位置,並貼上標籤。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圖書業是多麼辛苦,多麼悽慘。

  理貨員師傅一直在喋喋不休地說着他們理貨的不易,不停地進貨出貨退貨理貨,打包裹,上架子,填單子,他們好多人年紀並不大,但看上去都很憔悴。成年在暗無天日的倉庫勞動,他們一個個看上去像飽經滄桑的老人。

  活做到一半,我發現有個理貨員師傅坐在一輛移步車上,正默默地讀着一本書,我看到書封正是我編輯的一本書,他認真地讀着,旁若無人,在灰暗的燈光

  下,他猶如一個忘我的思想者,置自己於世界之外。

  我有些憤懣地對發行同事說,誰說這書不好賣的,你們看,連一個理貨員都在讀。發行同事並沒有反駁,他們甚至饒有興致地告訴我,不光是理貨員,好多身邊的朋友都會問他們要書看,但當問他們買不買書時,答案都是否定的。幾乎清一色都會說,好看的書太多了,我們也不知道買什麼書,能要幾本看看就不錯了,買還是算了。

  如果你問他理由,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是囊中-羞-澀,是家中無處可放,還是在這個物質的世界裏,捧着一本書,會遭到嘲笑?!

  我有個姑父在安徽鄉下,那是個相對落後的地方,就算現在,還是有很多泥坯搭起的房子。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裏過年的對聯都是姑父寫的,他總是會在臘月二十五左右不遠千里將鮮紅的對聯送過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我的書法啓蒙老

  師,正是他的引領,我纔對書法甚至對聯感興趣。

  有一次,我看出由他書寫的對聯上有一個錯字,並戲謔似的告訴他,寫這麼好有什麼用,連個字都不認得。姑父沒有說話,他摸着我的頭,眼神裏滿是憐惜,又帶着些期待。

  母親說,其實姑父沒什麼文化,打小家裏就窮,上不起學,只是對文字感興趣,一直堅持寫毛筆字,有些字不認識很正常。我時常想起他的眼光,是對我成長抱有的希冀、羨慕,抑或更多複雜的情緒。

  姑父生有兩個女兒,但他一直希望能有個兒子,所以在他和姑媽還算年輕的時候,總是在折騰生養的問題。在這一點上,他十足的封建並且十分固執,在一次次失敗和失望後,兩個女兒已經長大成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他張羅着想將其中一個女兒招親入贅。在招待遠親近鄰的討論宴會上,他受到

  了大多數親友的反對,特別是我的母親,母親一向看不慣他的重男輕女思想,說現在都什麼時代了,你把兩個女兒嫁得近一些,到你老了還是可以坐享清福的,如果你招贅女婿,有一天有了矛盾,過得不和睦,就是自討苦吃。

  母親一語成讖,好景不長,原本入贅的大女婿是一個愛好讀書出口成章的窮小子,因爲家裏生有三個兒子,但無力給他們一個好的將來,早早就輟了學,更別提蓋新房娶媳婦了。

  早先,因爲有共同語言惺惺相惜,日子過得還算和睦。我記得去他們家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家裏放滿了書,有亦舒的,也有瓊瑤的,甚至有巴金茅盾的著作。可是,在這樣一個貧窮的家庭,讀這些書又有什麼用。

  很快,大女婿去了無錫打工,白天辛苦勞作,晚上以搓麻將消磨時光,直到有一天,因爲實在體力不支,竟然一腳踩空,從一個剛建好的樓梯上墜了下去,落得

  半身不遂的殘疾。經過一陣沸沸揚揚的鬧騰後,終以落得幾十萬的傷殘費而告終。

  從此,大女婿一直養病在家,鬱郁度日。從前的書早已不見蹤影,待身-子稍好一些,他又重新上了牌桌。

  昨天,又有一個實習生要離開了,這是我見到的爲數不多,在我們討論業務時會在旁邊靜靜聆聽的女孩。只有在她離開之時,纔會像其他實習生一樣,來向我諮詢一些就業的問題。

  她告訴我,自己喜歡讀書,對這個行業也充滿了嚮往,卻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也不知道事業的前景如何。我想,凡是一個在單位實習的新人,都會有與她同樣的困惑吧。

  就像我當初一樣,書稿看不好,連錯別字都看不出來,就莽撞地入了這個行業。就算現在,我仍然不能像那些專業嫺熟的同事那樣能如魚得水,無非就是憑着

  內心那點狂熱和喜愛。說到底,是一種情懷在支撐着我,一路走到今天。

  所以我告訴她,如果你真的喜歡,就不妨一試。但一定要記住,興趣愛好和工作永遠是兩碼事,並不能因爲自己是一個文藝青年,就一定要從事文藝的工作。哪怕在外人看來,你身上的標籤是那樣光鮮誘人,是那樣值得崇敬。在工作面前,我們都是一個個螺絲釘,都在不停地鬆開和擰緊,都在打磨,都在無畏地抗爭。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乏喜愛文藝的人,我的小姨曾經那麼愛讀書,愛看電影,一度成爲電影院的員工,後來她嫁作官太太,卻再也沒有拿起過書,看過一場電影。

  我小時候認識的一個姐姐,她曾經瘋狂地迷戀唱歌,寫小說,她敢愛敢恨,離家出走,與男友私奔,做盡了一個文藝女青年所能做的“離經叛道”的事。後來,她像一條被打撈的魚終於收入網中,每天帶着孩子過起普通人的生活。

  我們永遠不知道是從何時起,就輕易地放棄了心中的夢想,就像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真正走向。但至少,我們懂得,讀書的意義,還有思考的重量。沒有這些,這個社會只會更加糟糕,污濁之氣會填滿每個角落,暴戾會更加橫行。

  當一個看門大叔、一個倉庫的理貨員、一個對未來充滿懵懂和未知的實習生,他們都對文學抱有一份敬重,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放棄?

  還好,我們的身邊從來都不缺堅守的人,哪怕現實的槍一直指着自己,還是會像一個英勇就義的人一樣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