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腳皮”教子

“腳皮”教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聞一多(1899-1946),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192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紅燭》,表現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光明生活的追求。1928年出版代表作《死水》。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樸追悼大會上,他怒斥國民黨反動統治,號召人民起來戰鬥。會後遭特務的暗殺,英勇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腳皮”教子

  曾經跟聞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採風的馬學良先生曾經回憶起和聞一多教育子女時的“腳皮”事件。

  那時每天記錄完畢以後,回到宿營地,稻草鋪在地上,聞一多先生老叫馬學良同他一起整理文獻。他們點着蠟燭,整理完才睡覺。聞一多先生總是支着一隻腳,挑腳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來的腳皮,用一個小袋子裝進去。馬學良很不解,從水泡上挑下來的腳皮可謂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爲什麼聞先生卻視之如珍寶呢?後來,馬學良才知道聞一多先生這些腳皮的用處:等到它們集到滿滿一袋的時候,就將他們寄給自己的夫人和孩子。爲的是讓孩子們記住聞先生所受的苦。這苦既是國難當頭的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所受的非人的煎熬,也是一個真正學者所必須具備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燈紅酒綠奈我何”的優良素質。

  聞立雕是聞一多先生的次子,小時候很貪玩,放學回家常常不做作業。有一次被父親發現後,他撒謊說老師沒留作業。父親看出他的心虛,過來就要拿鞋底子打他,他就嚷嚷,然後就是父親的追趕、孩子的躲閃、母親的勸說……這種場景在聞家經常發生。立雕很頑皮,不滿意爸爸這種“體罰”的方式,所以經常帶領弟弟妹妹“討伐”父親。有一次,聞一多先生忙着起草一個聲明,家裏那些孩子在一邊吵吵嚷嚷,父親可能是心裏太急了,就打了小女兒兩下。看着妹妹哇哇大哭,小立雕當時不知道哪兒來的一股子勁,“騰”地跑進屋子裏,衝着父親大叫:“爸,你是講民主的,怎麼在家不講民主呢?你怎麼動手打人呢?”喊完以後,他自己也嚇了一跳,緊張地等着“暴風雨”的爆發。心想這下非要好好挨一頓揍了。過了一會,沒想到父親沒有發脾氣,沉默了一會,似乎在思考着。後來,父親很少打他們了。幾十年過去後,聞立雕回憶起這件事,覺得父親是一個無私無畏的人。他說:“他服從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於承認錯誤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父親雖然對孩子們很嚴厲,但是他對孩子又愛得比誰都深。小的時候小立雕不光貪玩,而且還貪吃,把胃都吃壞了,得了胃病。有一天他胃病又犯了,不能回家吃飯。父親不放心,就讓保姆拿着自己養身體用的牛奶到學校去看兒子。小立雕貪吃,聽說是牛奶,拿起來咕咚咕咚就給喝了,之後才知道那是父親自己沒捨得喝牛奶而留給他的。牛奶是喝了,可胃病還沒有好,父親很着急,拿着藥跑到學校去找兒子……年少執拗的立雕不願意喝藥,和父親在校園裏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父親在這場爭吵之後,脾氣似乎更好了,而立雕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愛的力量。

  聞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詩人、學者,偉大的愛國者。不但他的學識和道德操守令後人高山仰止,他的教子方法也別出心裁,堪稱一絕。作爲一個一生清貧的學者,作爲一個父親,聞一多先生沒有給自己的孩子留下萬貫家財,也沒有給自己的孩子留下良田美宅,在教子問題上也沒有空講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點滴言行影響着自己的孩子。滿袋的腳皮,滿腔的父愛,一世都用不盡的精神財富。在孩子指出自己的錯誤時,他能夠承認並改正,可謂胸襟開闊。對孩子嚴格要求甚至不惜打罵的同時,掩藏不住慈父的本質,可謂既嚴且慈。每個家庭的父母如果都能這樣既不縱容孩子又體貼細緻地關愛孩子,那麼世上就不會有不幸的童年、充滿歧路的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