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貼對聯日記

貼對聯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貼對聯日記(一)

貼對聯日記

“爆竹聲中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到了,外婆家早就在幾個星期前準備好了豐盛的食物。媽媽還給我買了許多花炮,我最喜歡的是“雷”王,它的威力可大了!

這天我起了個大早,看着外婆他們忙裏忙外,我想去幫忙,媽媽說:“過年,去玩吧,小心花炮炸手。”聽了媽媽的話,我跑得比兔子還快。小夥伴們早就在外面等我了。我們在外面比誰花炮多,誰的花炮威力大,誰的膽子大……玩得可開心而來。

晚上新年鐘聲敲響了,千家萬戶一起迎接新年,爆竹聲震耳欲聾,整個夜空如同白晝,並且五彩斑斕,美麗極了!

我喜歡春節,因爲我很快樂。對了,悄悄地告訴你,春節我得了很多的壓歲錢,噓!別讓別人知道噢!


貼對聯日記(二)

春節快到了,每家每戶都在貼春聯,我家也不例外。這一天,我起的很早,洗完臉後,我準備和爸爸一起貼春聯,爸爸準備把昨天在超市裏買到的春聯貼在在我家門口,春聯是這樣寫的,上聯是“春風入喜財入戶”,下聯是“歲月更新福滿門”,橫批“新春大吉”。

雖然,我知到了過春節要貼春聯,但是我不懂它的意思,於是就問爸爸這幅春聯的意識。爸爸說:“春風入喜財入戶”意思是春天的微風吹拂着每個人喜笑顏開的臉上,豐收的果實、財富收進了家中;“歲月更新福滿門”意思是隨着歲月的變遷,在新的一年裏,通過辛勤的勞動,一定會五穀豐登,獲得豐收,福星高照,我們偉大的祖國也會更加繁榮富強;“新春大吉”意思是祈福在新的一年裏大吉大利、一切順利、事事如意。哪時侯我非常高興,因爲這是我第一次知到春聯的意思,所以我很高興。

準備好後我就和爸爸一起去貼春聯,爸爸先把漿糊拿出來,然後把春聯放平,把春聯的背面都塗上漿糊,再把上聯“春風入喜財入戶”貼在右邊,把下聯“歲月更新福滿門”貼在左邊,最後把橫批“新春大吉”貼在門頭,這樣就把整副春聯貼玩了。

我和爸爸回到家中,爸爸就給我講了貼春聯的來歷,春聯的來歷是這樣來的: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捱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着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間作祟,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這兩個神的名字有特別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鬱壘要念“鬱律”。兩員神將專門監察鬼怪的行爲。發現哪個鬼怪爲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送去喂老虎。此後,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說。於是,那時候,人們每逢過年,便用兩塊桃木刻上神荼、鬱壘的像或寫上他倆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叫做桃符,以示驅災壓邪。

唐以後逐漸改爲尉遲恭、秦叔寶。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兄弟,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退位當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後因魏徵夢斬涇河老龍,每夜好像聽見寢官外有鬼往屋裏扔磚瓦,奇呼怪叫。唐太宗無奈,把這件事告訴了羣臣。唐開國功臣大將秦叔寶自告奮勇願意到宮門口守夜驅鬼,另一位開國功巨大將尉遲恭也願意陪伴守夜。當晚兩人全身披戴盔甲,手執武器,在寢宮門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個好覺,接連幾天,唐太宗身體逐漸康復,不忍心再讓兩位大將持續守夜,於是便命人將兩位大將的威武形象畫下來,把畫像貼在門上。此事傳播開來,尉遲恭和秦叔寶漸漸被奉爲門神。

由桃符演變成春聯,據說是在五代時候,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學士辛寅遜在桃符版上寫兩句吉語獻歲,他不中意辛學士的作品,以其詞不工,就自己提筆寫下: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爲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成爲一種士族習俗。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可說明這一點,在宋人筆記中,也記載了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如張邦基《墨莊漫錄》述蘇東坡在黃州,於近歲除時,訪王文甫,見其方治桃符,遂戲書一聯於其上雲:“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元代初年,着名書畫家趙鬆雪一次過揚州迎月樓,主人求趙鬆雪爲其春聯,趙鬆雪題曰:“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春聯的內容與酒樓非發,主人大喜,以紫金壺奉酬。像趙鬆雪寫的這種春聯已被當作交際的禮品來看待了。

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而成爲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在陳雲瞻的《簪雲樓雜記》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門上一定要貼出春聯,表示一番新氣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以爲娛樂。在巡遊了一段路後,他忽然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便遺侍從去查問究竟。原來那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年前事忙,尚未請人代筆。太祖聽後,叫人取來文房四寶,欣然揮毫道:“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信手拈來,語氣不凡。侍從捧着對聯,交給了閹豬人家。後來閹豬主人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便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爲家寶,每日燒香敬奉。據說,春聯兩字的正式命名,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從那時起,春聯在廣大農村鄉鎮廣泛流行,並在後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聯有“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等,家家戶戶年前貼春聯,把春節點綴得春意盎然,喜氣洋洋。

哈哈,春聯的來歷原來是這樣的,以後每年過春節我都要和爸爸貼春聯,讓那濃濃的節日喜慶味洋溢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


貼對聯日記(三)

我們拿出昨天買好的春聯。爸爸說:“兒子,你知道春聯怎麼貼嗎?”我說:“隨便貼唄。”爸爸說:“春聯可不是隨便貼的,春聯分爲上下聯,可不能貼錯了,錯了別人會笑話我們的。”我說:“那怎麼區分上下聯呢?”爸爸說:“在區分上下聯前,我們得先明白怎麼念上下聯。”我說:“念春聯還有規則呀!”爸爸說:“那當然了,我們有個習慣,先念年右邊,再念左邊。”我說:“我明白了,右邊貼上聯,左邊貼下聯。”爸爸說:“真聰明,那這副春聯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呢?”我說:“不知道,老師沒教過我。”爸爸說:“春聯講究平仄,平,就是我們四聲中的一二聲,仄,就是四聲中的三四聲,一般上聯最後一個字是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是平聲,這樣我們讀起來順口。”我說:“我明白了,‘走鴻運年年興旺’是上聯;‘迎百福歲歲平安’是下聯。”爸爸說:“完全正確,那我們開始貼吧。”我和爸爸不一會兒,就貼好了。我們還貼了“門神”“福”“窗花”“掛錢兒”。爸爸還給我講了關它們的故事,下次我在給大家講吧。

第二天我們去拜年。我們在路上,發現很多人家的春聯都貼錯了,他們一定不知道貼春聯是有講究的。

今年春節我學會了貼春聯了,我真開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