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書讀不下去就回家

書讀不下去就回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書讀不下去就回家
  
  文 / 陳可
  
  打電話回家
  
  老媽說:“你爸老年癡呆了,早上在家發神經,賴在牀上不起來,對着天花板叫‘可可’,然後學你的聲音迴應‘幹嗎哦幹嗎哦?有話快說哪!’”
  
  在嘈雜的路上,舉着手機,心頭有些發酸。
  
  大一時經常忘記打電話回家,打電話也大多是打給老媽,爸爸就會像個孩子一樣發脾氣:“幹嗎不給我打電話?”“打老媽的手機不要錢嘛!”我敷衍道。“下次給你報銷!”他就這樣說。
  
  我理解不了他們的期盼。因爲每一次打電話,其實也說不了什麼,最多是囑咐我吃飽穿暖,好好學習。姑媽說得好,給在遠方唸書的孩子打電話,就是你問他:“吃得好吧?穿得暖吧?睡得香吧?一切都還順利吧?”然後等着他回你兩個字:“都好。”
  
  這就是爸媽。
  
  反正你吃得也不多
  
  爸媽有時候會問,最近哪一門考試考得怎麼樣,我就說:“考得亂七八糟的。”對於成績,總不能給父母太多的期待。如果一開始就顯出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喃喃“考砸了,考砸了”,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安慰你、鼓勵你,等最後拿到成績單說:“喲,也沒有那麼糟嘛!”若是一考完就回家說“考得可好了”,他們就會批評你、打擊你:“成績還沒出來呢,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
  
  然後他們就會“安慰”我——“以你的智商能考成這樣也不錯了。”“考零分也沒關係啦,身體最要緊哦!”“你不會真考了零分了吧?”
  
  雖然他們好像從來沒有個正經,可是那一次數學分析我真的學得很煩躁的時候,他們竟然主動打電話來了。當時我很奇怪,我不記得我曾在電話裏表現出什麼沮喪或異樣啊。或許我的一切,本來都是瞞不過他們的。
  
  他們說:“聽說科大的數學分析挺難的,很多同學都學得很辛苦。”他們說:“我去問了別的家長,他們的孩子說XXX書比較好懂,你要不要買來看一下?”他們說:“書什麼的要是讀不下去就回家,雖然爸爸媽媽錢賺得也不多,一個你我們還是養得起的。”說完又補充道:“反正你吃得也不多。”
  
  我知道他們是認真的。他們用輕巧的語氣說出來的,是一個承諾。告訴我不管什麼時候,不管我走了多遠,永遠有一個地方,有一間小屋子,有一張鋪好的牀,有一張擺滿了我喜歡的飯菜和三套碗筷的桌子,有兩個人,笑着等我回去。那個地方,叫家。
  
  長大的我們,老去的父母
  
  不可避免的是,隨着我們慢慢長大,我們會覺得他們離我們的世界越來越遠。
  
  小學五年級時,我有一次喊老爸幫我做競賽題,自己回屋寫作業去了,過了半小時想起來去看他做出來沒有,結果發現他躺在牀上呼呼大睡。我當場就掀了他的被子,不過很快我就想明白了,我學的東西,我爸或許已經不懂了。並不是我太遲鈍,只是,在那之前,爸爸從來是無所不知的。
  
  於是我漸漸學會了自立,漸漸學會了把一切藏在自己心底,漸漸學會了一句話——“你們不懂”。
  
  我是個不安分的人,從來不會在原地逗留太久,父母不會阻攔我,也不會抱怨我,他們只是在不遠處,默默地追隨我的腳步。
  
  高三時,我說我大學想讀心理學的時候,他們不無擔憂地說:“以後你要怎麼掙錢呢?”我就說:“你們不懂。”我就跟他們說我的理解,說心理學的前景,說我的計劃。指點江山了半天,他們也不吭聲,只是第二天飯桌上,媽媽突然問我:“你是想去北師大還是浙大呢?好像那兩所學校的心理學比較好。”
  
  不能把他們描摹得太完美,不然他們也得把尾巴翹到天上去了。
  
  這裏還要說到他們生命中最感興趣的事,就是——打擊我、諷刺我、挖苦我。比如在光棍節打個電話來——“今天是光棍節!”“你不會還是赤條條的一根光棍吧?”“哦,那你也別太傷心了。”比如在我抱怨“別的家長都誇他們的孩子聰明,你們從來都不誇我”的時候——“想誇的啊,每天都想從你身上找個優點誇誇,不過找了很久,就是沒找着。”“像你這樣一個優點都沒有的人,也很難得的哦。”
  
  可是,雖然天天網絡詞彙掛嘴邊,還穿印着卡通圖案的衣服,爸媽還是越來越老了。就像這次回去,我在撥老媽的頭髮的時候看到了好幾根白髮,然而在此之前,她是深以自己到了這個年齡還沒有白髮而自豪的。
  
  其實農村有很多這樣的老人,他們的子女進城打工去了,孫子孫女進城讀書去了,留下他們守着空蕩蕩的房間和一畝半頃的田。他們其實是很希望也很需要有個人能夠聽他們說說話的。我就想不通爲什麼“三下鄉”老要去做什麼調研,就不能只是陪那些留守老人們聊聊天嗎?
  
  我當時進鄉時第一戶去的是一個敬老院。院子裏有一個老婦,拄着柺杖,走路很艱難。我上去扶住她,問了她幾句話,她不懂,她回了我幾句,我也不懂。後來我們去請工作人員配合我們做調查的時候,她安靜地走進來,坐在對面。我們語言不通,我就坐在那兒衝她笑,她便也衝我笑。陽光從窗口斜斜地照進來,頃刻之間,我覺得世界就這麼美好。村子裏的那些老人,他們的子女沒辦法與他們團聚,是迫於生計;我們無法時時與父母在一起,是爲了求學。這些本都是太正常、也太無奈的事,然而有時候我覺得隨着全球化的進程,我們的關係也在被西化。在我的很多同學看來,父母的生活是父母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是我們的生活,即使其中有些交集,也是微不足道的,我們傳統中那種兩代人之間的牽絆漸漸變得淡薄。
  
  我聽說有學生家長來學校見孩子,孩子說學業太忙不肯見面,甚至還發脾氣說“都叫你別來了偏要來”。也聽說有家長來見孩子,孩子說學業太忙不肯見面,家長就徑自進了宿舍樓,結果到門口發現,孩子在寢室裏看電影。當然,道聽途說,不足爲據。然而當我聽到這些故事卻並不覺得它們是假的,這就讓我覺得可悲了。
  
  我無權去評判別人的生活,我只是在想,假如現在我要把我的父母拒之門外,以後有一天,當他們老了,也拉着我的手反覆說:“可可你小時候……可可你小時候……”
  
  我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所以現在,我只希望好好學習,好好生活,雖然有很多人可以優哉遊哉地過他們的大學生活,雖然有人說女生何必那麼功利那麼拼命。雖然你們總說“你只要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家裏的事情你不用顧慮”。
  
  不只是爲了自己。我也希望早一天能有能力對你們說:“爸,媽,工作不想幹了就回家,你們兩個我還是養得起的。”
  
  (摘自《大學生》)

書讀不下去就回家
    人生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出門,一個是回家 兩年回家一次成客人 我要回家去,爲母親梳一次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