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社會體育專業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研究

社會體育專業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研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K 次

隨着全國高校的擴招,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611萬人,比2008年多了52萬人,畢業生陸續進入就業高峯期。江西省2008年體育本科錄取2264人,專科錄取1681人;2009年體育本科錄取1988人,專科錄取2025人,加之在擇業期內未就業的畢業生繼續就業,體育專業就業狀況將日益嚴峻。2001年開始開設的社會體育專業,與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這些相對成熟的專業相比,由於有明確的專業方向,已形成一定的專業特色和就業優勢;但社會體育專業正處在起步和發展階段,從總體上來看,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市場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因此,社會體育的人才培養必須以社會需求爲目標,以就業市場爲導向,設計社會體育人才的培養模式。本文以江西旅遊商貿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系的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爲研究對象,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研究社會體育專業創業人才培養的模式,爲社會體育專業的畢業生在擇業、創業時提供理論和實踐的參考依據,也爲其他體育專業創業提供借鑑。實踐證明,在體育專業進行創業教育是可行的,這一舉措同時也促進了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回顧近年來我們的創業教育實踐,具體體會有以下幾方面。

社會體育專業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研究

一、統一認識,樹立創業理念

“創業教育”是在我國高等教育界繼“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之後,出現的又一新的教育思想。它是知識經濟和國際競爭的必然要求,是現代教育理念在大學教育的體現,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但當前高校體育專業的創業教育顯得過於平靜,創業型人才的培養落後於時代的要求。因此,加強高校體育專業的創業教育對於推進高等教育改革,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體育專業學生就業實行的是“雙向選擇、自主擇業”。這既給學生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和寬廣的就業渠道,同時也給體育專業的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高校的擴招,使畢業生就業出現粥少僧多的局面;體育機關的減員增效,又難以再大量接收大學畢業生;教育單位也難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機會。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體育大學生畢業就面臨失業的可能。因此,要求在體育課程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學會就業,更要學會創業,才能真正爲就業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子。因爲現代社會和市場已經不可能給體育專業的學生一個現成、舒服的職業。所以,體育專業的學生要靠自己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去謀取工作,誰願創業、敢創業、會創業,誰就有出路。

(一)社會體育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制定難

隨着各體育院校開設社會體育專業後,現在一些理工大學、財經大學主要想依託本學科的優勢,也紛紛開設社會體育專業。總的來說,從專業定位上大體上有三種主要形式,一是面向社區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二是面向休閒娛樂市場;三是體育公共事業管理。各高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經驗在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專業定位,但是仍然在摸索着前進,過細的專業劃分可能是造成學生就業壓力難的主要原因。從早期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來看,學生的就業傾向大部分又轉向了體育教育專業,即從事學校體育的教學工作,與體育教育專業沒有根本區別。這是因爲專業雖然定了位,但又希望學生全面發展,在課程設置方面和體育教育專業沒有本質的區別,仍然按照體育教師的模式來培養學生,學生也不知道自己向哪一種目標發展,這樣就會導致就業渠道的狹窄,大多數學生在找工作時傾向於學校。

(二)社會體育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不成熟

由於培養目標不清晰,給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帶來了困難,在體育學院和大學的體育院系課程設置時難以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如果以休閒娛樂市場爲主,就需要開設諸如網球、保齡球、高爾夫等課程,但是耗資大,資源緊缺。後來的選擇還是大部分採用了和體育教育專業以及運動訓練專業相差不大的課程設置體系,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自己的專業特色,最終趨同於體育教育專業。有的適當開設了一些社會體育方面的實踐和理論課程,但是沒有系統的課程體系,只是短期開設。定位在體育產業領域的課程卻很少有機會去公司實習。同時,由於缺乏經濟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專門課程,即使有了明確的專業定位,卻因爲課程體系不完善而導致專業特色不突出。但轉向學校體育教學時又沒有體育教育專業的專業素質好,因此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

(三)大衆體育的發展需要體育創業人才

近年來,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體育產業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如房地產開發商把休閒娛樂設施作爲吸引買主的一個重要手段,一些以運動休閒爲主題的新型住宅小區成了廣爲關注的賣點,北京、上海、廣州的一些房產開發商已經開始大炒“體育概念”,開發小區起名爲“奧運小區”“休閒娛樂社區”“休閒動感社區”等,這是一種市場信號,給體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新的時代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體育領域的變化發展對傳統工作崗位造成衝擊,而未來的新型的工作崗位必須由具有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體育人才來開拓。只有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創業型人才,才能使我國的體育事業在更高層次和更廣領域直接面對全球技術、信息和資本市場的競爭。因此,高等體育院系應從科教興國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加強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二、社會體育專業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

(一)以市場需要爲導向改革課程體系

從專業設置着手,開設了當前就業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網球、健美操、跆拳道、體育舞蹈等四個熱點專業方向;課程設置以實用性爲主,學生自第一學期起就選定一個專業方向爲主項,一個專業方向爲副項一直到畢業,保證學生每週八節以上專業主項課和每週四節專業副項課;同時開設乒乓球、羽毛球、太極拳、瑜伽等社區開展非常普及的專業普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從而爲就業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在專業理論方面,我們精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體育社會學》《體質測定與評價》《運動競賽學》《體育經營管理》《體育市場營銷》《運動康復保健》《營養學》《休閒體育概論》《教育學》《心理學》;其中《教育學》《心理學》爲選修課。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做到讓學生學好、夠用、實用的原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體育專業教育在專業課程設置上的多、雜、虛的現狀。

(二)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採用學校——社會實踐——學校的工學結合、產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徹底改變學生從學校到學校,從課堂到課堂,從書本到書本,與社會實踐嚴重脫軌的傳統教育模式。從大二開始,一方面利用雙休日、課餘時間充分挖掘周邊社區的體育消費潛力,幫助學生開發自身的專業市場,從事專業教練員、陪練、健身指導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實訓基地,與用人單位簽訂用工協議,利用寒暑假的大塊時間,讓學生直接到各個俱樂部進行學習、工作。這有利於學生了解社會、熟悉社會,學會與人交往,熟悉俱樂部運作,提高專業綜合能力,找到自身的優缺點,同時也鞏固了學生的專業學習思想。另外,爲有自主創業意向的學生適度地開放校園市場。高校經過一段時間的擴招和發展,師生多,校園大,蘊含着巨大的商機並且校園市場又相對於外部市場風險較小,並且在學校的管理範圍之內。將這一市場向有自主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適度的開放,可以給他們一個鍛鍊的好機會,促進他們對校外市場的適應性,或者是作爲他們進行社會創業的一個緩衝。這將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業能力,提高他們自主創業的成功係數,使一部分學生能夠自食其力,減輕部分家庭生活和學費負擔。

(三)學生課餘訓練俱樂部化

我們採用俱樂部的運行模式,組織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不間斷訓練;其中,每天俱樂部課餘訓練時間不少於4小時。幾年來,對已建立網球、健美操、跆拳道、體育舞蹈四個專業俱樂部的管理日趨完善成熟。每個俱樂部有章程、計劃、作息安排、階段總結。系領導對教學效果、日常活動進行隨時監控、檢查。學院的教學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學生的專業思想得到了鞏固,身體機能能力和專業運動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同時讓學生參與俱樂部的運行、管理,學生綜合素質及參與社會活動的競爭能力得到提高,有利於學生就業。

(四)拓寬學生職業能力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就業市場的導向,以往單純強調學歷文憑的就業觀念將逐步得到糾正,而學歷、技能並重的觀念逐漸被社會認可。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的學生,就業崗位逐步由教育類轉向應用性、技術性、服務類;同時,休閒體育部門對從業人員更講求“適用”“效率”和“效益”,要求應聘人員職業能力強、上崗快。這些情況就要求社會體育學生在校期間就要完成上崗前的職業訓練,具有獨立從事某種職業崗位工作的職業能力。在創業教育中,積極推行大學生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實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並重制度,是培養創業型人才的重要舉措。幾年來,我們積極推行在讀學生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證書、體育經紀人證書、部分運動項目的裁判員一級證書、跆拳道項目的段位證書、健美操項目中的大衆健美操、競技健美操、器械鍛鍊的培訓和鑑定,讓學生在進入社會前接受職業培訓,掌握操作技能和要領。職業資格證書對完善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的評價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正成爲現代社會規範專業人才、勞動者職業行爲的標準,也將成爲規範與評價教育與教學是否適應經濟、社會及市場發展的重要尺度,同時也引導學校的課程設置和培養計劃更好地滿足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五)積極開展對外交流

我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省級體育比賽和對外交流活動,增加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提高社會活動能力;通過比賽,以賽促練;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幾年來,體育系學生體育舞蹈、健美操、跆拳道、網球俱樂部多次與兄弟院校進行各項目友誼賽和應邀參加校內外友情演出及周邊地區羣衆體育活動指導,(如:健美操俱樂部應邀參加新建縣運動會開幕式表演;網球俱樂部學生擔任全國短式網球比賽裁判;幫助新建縣組建領導幹部網協,派教師擔任網協教練),目前已爲周邊提供培訓上萬餘人次,極大地促進了周邊地區羣衆體育運動的發展。

(六)初級階段的教學成果

06級目前已畢業的學生中,自主創業的學生佔15.6%,月收入從0.4—2.5萬元不等;到健身俱樂部當教練的佔72.7%,月收入在2000—3500元;而在事業單位的佔11.7%,月收入只有800—1500元。從對畢業生調查的結果來看,能自主創業的學生有強烈的創業慾望,且家庭背景稍好,有啓動資金,然後根據市場調查分析後決策投資(或是共同投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一種創業的形式是技術入股,學生有較好的技能,對方投資。到俱樂部當教練的學生由於沒有資金或是感覺自己經驗不足或是創業的慾望不足,現在的狀況只是想進一步瞭解市場、學習經驗,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會考慮自己創業。

三、結論與建議

1.社會體育專業的創業人才培養應該以市場需求爲導向,根據學校和地域的實際,明確專業定位、設置課程體系。

2.強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拓寬能力結構,加強創業慾望的薰陶。逐步形成“技能實踐—理論—社會實踐—理論—創業”的培養模式。

3.建議在高職社會體育專業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取得一定經驗的基礎上,再在本科社會體育專業、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訓練專業中推廣,力求在高校體育專業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