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正能量語錄 > 逆境與成才議論文作文精選

逆境與成才議論文作文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W 次

導讀: 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成的事;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精選的逆境與成才議論文作文

逆境與成才議論文作文精選

昨天,報紙上登載了這樣一條消息:一位考入名牌大學的學生因爲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不顧老師、同學勸阻決定退學回到偏僻的家鄉,美其名曰“逆境才能成才”。對這位大學生的作法,我持否定意見。

成纔是每一位爲人父母者對孩子的企望,是祖國對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希望。每位有成就的人成才的經歷各有不同,然而大致可以分爲在困境中成才和在順境中成才。一般人則更看重在逆境中成長的才子。中國自古就有“寒門出才子”等話。而我認爲:逆境並不一定都能造就才子,身在逆境中的人只有具備堅定的意志和遠大的理想才能成才。逆境只是一種鍛鍊人的意志更爲堅定的外界條件,其自身的意志纔是成才的根本。

古今中外有許多偉人出自寒門。貝多芬,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他的許多樂曲仍爲後世所稱讚。而他生前的生活時代就不如人意,生活上的困苦,身體上的疾病都給他以沉重的打擊,在他耳聾之後,以齒代耳創作出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面對逆境,貝多芬沒有消沉,他以極強的意志,戰勝了困苦與疾病,創出了一段音樂輝煌史。如果說逆境造就了貝多芬的驚人意志,那麼貝多芬則經受住了逆境的考驗。可見逆境只是作爲一個外界條件來不斷磨鍊人的意志,我國古語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以增益其所不能。”一個人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那麼再壞的逆境,他也只是隨波逐流。

逆境不只是指身體的疾病,生活上的困苦,其周圍的環境的惡劣也算是一種。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然而也未必。植物界的蓮花能出於污泥而不染就是一個例證。在我們周圍也有如此的例子,有這樣一個孩子,父母離異,他與父親生活,而他的父親又是抽菸喝酒,又是打麻將。孩子卻年年被評爲三好生。這本該算是逆境了。周圍的環境惡劣,也需要具備堅強的信念與意志去克服它。若不如此,他就會被周圍環境所污染。當今,在大牆內,有多少人就是因爲周圍的環境不好被污染,以至悔恨終身。

古今世人向來稱讚逆境中的成才者,這主要是贊其堅強的意志,若沒有意志,逆境中是出不了人才的。那種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逃避的人,又怎能讓人相信一旦回到逆境中他會自學成才呢!所以說,心志的堅定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環境對人的成長是有一定影響的。逆境中的人因更能正視自我,挖掘自己的勇氣和巨大潛力,奮勇拼搏,而最終成材。

就成材而言,不管順境還是逆境,都是外因,是要靠內因來起作用的。這樣就可以解釋爲什麼“自古英豪出貧賤,紈絝子弟少偉男”了,因爲順境中的人容易受迷惑,他們往往貪圖享受,不知奮進,不知道苦難爲何物。而沒有志向,沒有進取心的人,又怎麼能成材呢?逆境中的人則不同,他們飽受磨難,一次次與命運和困難作鬥爭,爲走出逆境,大多都樹立了遠大志向和堅定目標。人沒有壓力不擡頭,沒有動力不奮進,一旦二者兼備,就會發揮出令人吃驚的潛力。這正是順境中的人一般不具備的。

當然,既然環境是外因,所以不是所有身處順境的人都不能成材,更不是所有逆境中的人都會成材,這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順境中的人如果能不圖安逸,立下壯志,奮力拼搏,又何愁不能成材呢?相反,逆境中的人如果經不起磨難,就會消沉下去乃至被吞噬。

古往今來,有許多名人都是經過逆境奮進成功的。像司馬遷,他由於李陵一案身受宮刑,蒙受大辱,但他終於頂過磨難,發憤寫完了輝煌鉅作——《史記》。再如現代的華人張士柏,他經歷了從游泳健將到高位截瘓的巨大變更,卻並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將它化爲動力,勤奮學習,完成了許多健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還有張海迪、李政道,逆境中成材的名人不勝枚舉。北京“宏志班”的學生們,個個在困境中長大,學會了用勇氣、智慧和力量去戰勝困難。他們像是野外的小草,飽經風雨蹂躪卻不倒伏,而那些溫室裏的“花朵”的生命力又怎麼能與他們相比呢?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看來,不經過風浪,就不能達到勝利的彼岸;不經歷風雨,就不能看到彩虹;不經受磨難,就不能成大事。所以,青年們,如果你身處順境,請走出“溫室”,拿出勇氣迎接困難的挑戰;如果你身處逆境,也不要氣餒,要勇敢地克服困難。正如人說:“苦難是所學校。”而學得好壞要看自己。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不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利情況:或碰上天災或遇上人禍;或因自然條件;或因社會環境;或因個人事物;或因他人影響。總之遇到這種情況,人們或者不能正常生活;或者不能順利成長,甚至還有可能有夭亡的危險,這就是所謂的`“逆境”。

對於逆境,古往今來,人們大都認爲是成就人才的必要環境。什麼“自古雄才多磨難”呀,什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呀,連孟夫子也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似乎人要成才,就非得先置身於逆境不可!

誠然,艱難困苦的環境,坎坷不平的遭遇,確實能夠鍛鍊人的一直,激勵人的精神,增長人的才幹,使有的人做出不同凡響的成績來。這樣的例子也確實是舉不勝舉:什麼司馬遷因手宮刑而發奮完成《史記》;屈原因憂國憂民而賦《離騷》;華羅庚因家貧而潛心鑽研,終成數學家,張海迪身殘而苦讀鑽研竟成青年之楷模。但是,我們因此而得出結論,說“成材只有在逆境”之中,因此而認爲生活在今天的逆境中反而不好,反而不利我們成才嗎?不能!

須知,逆境固然能促使人們發奮,成才,但在更多的時候,更多的地方,倒是更多地妨礙了人才的產生,阻礙了人才的成長,至少影響了有很多有才能的人發揮更大的才能,做出更大的貢獻,可以肯定的說,歷史上不少有天賦,肯發奮的人,到頭來並沒有成才。並不是他們的主觀原因,而是因爲他們處在一個條件太惡劣的“逆境”之中。就拿自薦的毛遂來說吧,如果不是他自己跳出逆境,那他就恐怕一輩子也成不了才,也就不會“青史留名了”!

讓我們再認真考察一下吧!古今中外人們對於那些在逆境中成才的人,除了讚揚他們取得的成就之外,更多的往往是稱道他們在逆境中所付出的比一般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稱道他們在逆境中表現出來的那種爲一般人所遠遠不及的拼勁和韌勁。這難道不正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逆境對成才的嚴重阻礙嗎?

所以我認爲,環境對成才固然很重要,但是我們不能把環境看得過於緊要。一個人如果碰上逆境,當然應該把它看成磨練自己的好機會,不怨天,不尤人,力爭變不利爲有利,努力成才;而碰上逆境,就要應該加倍珍惜,不嬌生,不慣養,不忘乎所以,不盲目自傲,一定要充分利用優越條件力爭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意思是說,人只有經過逆境,才能成才。

人應該在逆境中得到鍛鍊,學會成才,走向成功。卡訥基自小窮困潦倒,常常在小店鋪裏當童工,十分艱苦,但他不斷學習,掌握各種手藝,在最底層摸爬滾打,終於成爲了一位大企業家。他說過:“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爲人有着驚人的潛力,只要立志發揮它,就一定能度過難關。”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過逆境,是說不出這樣的話的。逆境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在中國也有這樣的人。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巨人,他的英勇與果斷令千代人折服。可他不是從小養尊處優的闊少爺,而是失去雙親的放牛娃,無依無靠,甚至還當過乞丐,在這樣的條件下,他依舊不懈努力地學文習武,推翻了元朝,成爲天下景仰的大明天子。如果不是逆境造就了他的個性,他是不會成才的。

逆境是支撐成功果實的高大樹幹,想要果實,就得努力爬;逆境是擋在綠洲前的沙漠,想要甘露,就得不停奔跑;逆境是通往世外桃源的森林,想要幸福,就得穿過荊棘,成功不是輕鬆得來的,逆境是幫助你的最好幫手。

沒有人可以不經歷逆境直接成功,沒有磨練,結果只會是悔恨。李世民去世前爲兒子鋪好了一切道路,斬除了所有禍根,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在李治舒舒服服當皇帝的時候,朝中大亂,他只得在病痛中鬱郁而死。人沒有逆境是不行的,沒有經歷過逆境,遇事就會無經驗可尋,無方法可查,失敗是註定的。

逆境與成功是相依相存的,不經歷逆境,是無法像雄鷹一樣在天空中翱翔的,是無法像勁鬆一樣堅韌頑強的,是無法像江河一樣盡情奔騰的。逆境永遠是成功的奠基石,人只有經歷逆境才能成功,人應學會在逆境中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