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復興之路觀後感1500字大綱

復興之路觀後感15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26K 次

復興之路觀後感1500字

復興之路觀後感1500字

導讀:快跟本站的小編一起來看看爲大家精心準備的復興之路觀後感1500字吧!

復興之路觀後感1500字

篇一

一聲雷鳴,一鏡碎。一座座火山爆發,君王美夢破!這是1840年的中華大地。從此,就是那無邊的災難和痛苦。親眼看着母親慘遭侮辱,親耳聽着母親的淚水恣意的流淌。這是每一個炎黃子孫所過的內心流血的生活。再苦也要活,再難也要生!

憶往昔,你記否大唐的繁榮昌盛,大唐的輕歌曼舞,大唐的雄姿英發,大唐的路不拾遺?你記得大唐的萬方來朝?

曾幾何時,中華大地文學之盛,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唐詩宋詞印婉認爭相誦讀;曾幾何時,中華大地被譽爲禮儀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黃子孫重禮儀,講誠信;曾幾何時,中華軍力之強,元朝鐵騎進入歐洲,明朝上船下達西洋……

然而,現實卻是----衣不遮體,腹不裹食。餓殍滿地,哀鴻遍野。復興,偉大的議題;復興,執着的夢想;復興,崎嶇的征途。復興,……再難也要復興,再苦也要復興。從1840一直到今天國人,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華夏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炎黃的鮮血。

《復興之路》告訴我們,有一種力量叫精神,叫理想。百年以來,這種精神、理想像不熄的火炬一樣燃燒着,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這種精神,象甘甜的乳汁支撐着一個又一個尋夢人!

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一個強大或追求強大的國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演進中,有過無數的輝煌,也曾多次經受各種天災的考驗。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內憂外患,災難深重。但是,無論經受怎樣難以想象的磨難,偉大的中華民族總是能夠從坎坷中奮起,百折不撓,闖過難關,攀上新的高峯。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形成、發展並傳承着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也正是這樣一種精神,支撐、引導着我們從歷史中走來。這一精神的血脈,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在林則徐、譚嗣同、孫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釗、方誌敏、劉胡蘭身上看到了它,在魯迅、聞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鋒、焦裕祿、王進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許許多多爲了民族的生存發展、國家的興旺發達而犧牲奉獻的無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

然而,當國人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時;當國人還自以爲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時;當國人還自以爲中華地大物博時;當國人還堅信天圓地方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很快的超越了東方文明.當其本國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時,他們便把目光瞄向了資源豐富的東方亞洲國家.於是,英皇派出使者到當時還很強盛的大清朝,請求與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爲由一口拒絕了.於是,中國與世界給予的第一次機會失之交臂。於是,就是那悲慘的經歷,就是那泣血的生涯。

“盤古開天,三皇拓土。五千春秋,文明盡數。歷代先賢,禮儀昭著。”“一座座火山爆發,君王美夢破。”“撫摸傷痕昂起頭,吞嚥下恥辱心如火”“日本強盜,奪我東三省。又貪我華北,非滅我全國不可。”“爲了祖國,爲了民族,爲了同胞,爲了子孫。以此爲誓,血戰到底!!!”這一句句詩句敲打着我的心絃。《復興之路》就是在這樣的旋律中奏響凱歌!

整個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前夕,南下某部隊接到上級命令“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首都:北京新中國名字: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代)必須把命令傳達給每一個戰士,一個字也不準少。”當時,南方還沒有解放,處在戰火之中。通訊信號也不好。一位戰士爲了聽清新中國叫什麼名字英勇犧牲,最後還問連長,咱們新中國叫什麼名字?或許現在的孩子不董爲什麼一個名字這麼重要?這是他們用自己的命換來的新中國啊!還有,還有,整個影片,我一直充斥着興奮與激動。

這就是影片開頭和結尾的艾青的那首詩————爲什麼我眼中常含着淚水,是因爲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我真真正正理解了着幾句話的含義。

或許,你還神遊在天朝物產豐盈的夢幻之中;或許,你還沉浸在風靡全球的唐潮之中;或許,你還爲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績而熱血澎湃;或許……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爲歷史。我們的復興之路遠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我們還有很多的事要做……請記住:理想決定復興!我們銘記!

篇二

《復興之路》給了人一種震撼的感覺。高聳的華表,奔涌的江河水,遠處模糊的宮殿,書的封面底色濃厚又豔麗,極富視覺衝擊力。中華民族的歷史也是這樣,既輝煌燦爛又飽經風霜,既有着悠久的古代文化氣息,又充滿着現代活力。

“以史爲鑑,能夠知興替。“縱觀中國歷史,我們能夠從中明白一件事:志當存高遠。因爲人是爲什麼而活又是什麼在支持着人們奮發向上其實可是就是兩個字——信念。

當國人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沉醉不醒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發展壯大着,他們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志向遠大而又有着令人驚詫的行動力。當本國的資源不能滿足時,他們把目光看向了傳說中“遍地黃金”的東方國家。當英國派出使者向清朝請求通商時,乾隆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爲由一口拒絕了他。那時的清朝已經在安逸中消弭了意志,不求上進,在自我自足的滿足中一醉不醒,渾然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於是,中國與世界發展的潮流擦肩而過,沒有抓住這難得的發展機遇。

清朝的閉關鎖國,孤立了自我,使自我在世界上落伍。結果以往的東方大國,被歐洲國家的尖船利炮打開了國門,從此步步淪喪最終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蒙受了百年屈辱。

“志當存高遠。”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繁花似錦,不能奢望能一勞永逸,不能滿足於眼前的一點點成就,而是要樹立遠大的志向,併爲之不斷奮鬥,最終才能成功。

“請您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綴滿寶石,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放上神像,飾以琉璃,飾以黃金,飾以脂粉,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請您想象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類的一大奇蹟,這個奇蹟就是圓明園。1860年10月18日,英國公使額爾金下達焚燬圓明園的命令,其理由是”在人們腦海中留下不易泯滅,永遠保存的痕跡……圓明園宮殿爲之要地,人所共知,毀之所以予中國政府以打擊……警醒其迷夢”這一行動得到了英國首相巴麥尊的同意,他還暗示額爾金燒燬紫禁城。

爲了給予中國政府以沉重的打擊,破滅中國人民的信心,這座耗費了150多年時光和數不盡的人力物力才建造起來的萬園之園,被一把火和一個野蠻的命令所毀,只給百年後的世界留下了斷壁殘垣和不絕於書的憤怒。

“志當存高遠。”如果當時的王朝統治者能目光遠大,立志高遠,或許這夢一般的園林不會被毀得如此令人心痛。可是世界上不會有“如果”,我們必須以此爲鑑,從傷痛中走出來,去創造更加完美的明天。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以康有爲,梁啓超爲首的資產階級經過光緒帝進行了資產階級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雖然變法最終失敗了,可是它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它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和擴大資產階級政治權力,貼合近代中國發展的歷史趨勢,它傳播了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和新思想,批判了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也是一次思想啓蒙運動。

“志當存高遠。”這是一次資產階級的覺醒,志向遠大的仁人志士在中國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深淵時勇敢的站了出來,期望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爲此奔走奮鬥。其中尤其是”戊戌六君子“中的譚嗣同,在戊戌變法失敗時拒絕了逃生機會,表現出了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甘爲變法流血犧牲的大無畏精神,以這種捐軀的壯烈行爲,來喚醒民衆的覺悟。可是樹立了遠大的志向,還需要腳踏實地的行動最終才能獲得成功[]。

由於變法的失敗,中國失去了一批傾向在原有體制下實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張激烈變革,最終使一場千年鉅變——辛亥革命爆發了。辛亥革命給了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近代長達270多年的腐敗屈辱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也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臺。張勳復辟帝制的鬧劇和袁世凱的83天皇帝夢都是警醒他人的例子。

“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心信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被稱爲“國父”的孫中山先生以往這樣說過。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意志的重要性,我們要用正確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行動,軟弱與退縮都不是革命者應有的,我們要勇於應對困難,愈挫愈勇。因爲“雖然試了不必須能成功,可是不試的話必須會失敗”。很多時候成功都是一扇虛掩着的門,就看你有沒有勇氣去推開它。或許困難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難以解決。

我們除了“志當存高遠”之外還要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堅信終有一日會取得成功。孫中山先生一生都貢獻給了中國革命,“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不僅僅樹立了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遠大志向並且還爲之奮鬥了終生,值得我們後人敬仰。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爲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而新文化運動的掀起傳播了馬克思主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中國共產黨也應運而生,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志當存高遠。”立志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羣衆努力奮鬥,拋頭顱,灑熱血的結果,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黎明前最黑暗,在中國迎來真正的光明之前,無數的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開出一條血路。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具有偉大意義的里程碑,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中華民族從此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1978年12月,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

今年是改革開放35週年,在此之際我們更要清醒地認識到: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對外開放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我們與世界的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志當存高遠。”我們要堅定改革發展的政策不動搖,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中國的歷史是一條悠久的長河,晝夜不停奔騰向前流去。而作爲當代學生的我們要成長起來,成爲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志當存高遠。”作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肩負着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當今世界,科學發展日新月異,逐步向知識經濟,信息化社會邁進,不學習,人就會落後。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順應時代的要求,要胸懷共產主義遠大夢想,要有遠見卓識和在複雜的環境中應變的本事,勇於開拓創新,進取努力,爭創成績。

或許我們此刻仍然很青澀,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可是我們會更加努力。看完《復興之路》,胸中涌現的自豪與活力像是一股強大的暖流貫穿全身。我們的祖國啊,雖歷經風霜,但煥發着強大的生命力與活力。而我們則應當遵循諸葛亮在《誡外甥書》中的教誨:“志當存高遠。”

篇三

政論片《復興之路》是中央電視臺去年在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之際播出的一部全面、系統梳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系列節目,由《大國崛起》的原班人馬製作,有人稱是《大國崛起》的姊妹篇。《復興之路》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首過去,展望未來。該片按照歷史線索,逐集表現了中國如何從民族覺醒到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從實現改革開放到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科學發展,建設富強、民主、禮貌、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是一部能夠讓我們真正深入的瞭解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必看的巨片,作爲大學生觀看該片有助於我們瞭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對於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更好的培育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我是一個月前在學校網站的"山大新聞網"的"視聽在線"上看完此片的,初看此片,就感覺到它與《大國崛起》有很多相近之處,我當時看的很專注,總感覺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去一口氣看完.看過《大國崛起》後,再看《復興之路》,受到的震撼很大,這種震撼從一開始一向延續到看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感觸太深了,總感覺不吐不快,籍此機會,藉以抒發自我的感觸.

爲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爲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用歷史感悟未來。這是對該片所述資料的濃縮,該片共分爲六集: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

觀看此片的過程中,我的感受隨時期的變化而變化:從1840年之後一向到辛亥革命,看到很多屈辱事件時很氣憤,尤其當看到清政府賠償西方列強那麼多錢,光賠日本人的錢就相當於清政府3年的財政收入時,氣憤之極,揮舞起拳頭;可是到抗戰勝利,看到了中國復興的轉折點時,內心十分激動,及至建國初期的時候看到祖國取得的成績十分欣慰,但因緊接的“文革”又感到很大的遺憾;到改革開放以後又十分振奮,自豪之情溢於言表。我差不多就是這麼三種感受經歷:一個就是建國之前的氣憤;然後到建國初期既欣慰又有一些遺憾;再到改革開放又很自豪。

因爲總是有人要粉飾歷史,所以我們要記住歷史。作爲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要永記祖國的歷史,這不僅僅是爲了要更好的與篡改歪曲歷史的惡勢力鬥爭;也更是因爲“以史爲鑑,能夠知興衰”,我們需要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前車之鑑,後世之師”,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更好的服務祖國,服務人民。

作爲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國建設的準接班人,我們要牢記“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壯大自我的國家。因爲百年的屈辱歷史已經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

大清的閉關鎖國,天國美夢,孤立了自我,使自我從此在世界上落伍,我們叢中得到了教訓:僅有吸收世界的先進成果,使自我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與世界接軌,與世界共發展。閉關的後果讓我們堅定了改革開放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我們把它作爲一項基本國策,是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後作出的明智抉擇,我們必須要長期堅持。

以往的東方大國,被別人用尖船利炮打開了國門,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們不得不感言:僅有擁有強大的國防,才能保衛自我的人民,保衛自我的家園。中華民族歷來熱愛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諧,但作爲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必須擁有維護和平的力量,建設強大的國防,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建設一支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人民軍隊,才能鑄就保衛和平的鋼鐵長城。

在《復興之路》中,我還激動的看到,中國走過了一段漫長並且艱難的道路,人類歷史上在上世紀之初還沒有哪個國家以往遭受過像中國這樣的屈辱,再看看此刻社會的繁榮,中國人應當學會自豪和自信,可是不是自大。片中解說詞說到,爲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爲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能夠看出一個大國從傷痕一路走來的不容易,這就像我們一個家庭一樣。我小時候父親去世,家裏老屋連樓板都沒,還拉了一筆看似不小的債務。之後大姐工作以後努力掙錢還債,再之後家裏老屋鋪上樓板,家裏用上煤氣竈,買來西湖牌黑白電視。到以後2姐在北京讀完大學,做了白領,以及到我大學畢業以後,家裏造了新房子,在北京買房子。在中國,在我那個村子裏,很多鄉親都是這樣從貧窮走到小康,從物資的豐富走到精神禮貌的滿足。一個家的復興之路不就能勾勒出我們偉大國家的強大之路嗎

不論是要讓人民過上小康生活,還是建設強大的國防,都離不開經濟的發展。僅有經濟發展了,才能全方位的增強自我的綜合實力,使自我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們必須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

我們即將迎來改革開放三十週年。一九七八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啓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那時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此刻,我國改革發展正處於關鍵階段。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看完《復興之路》,我們在震撼之餘,最重要的是要繼往開來,沿着前輩們在復興之路上留下的足跡,更成功的走好復興之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現階段,作爲大學生,我們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強和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水平,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夢想信念,立志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