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經典語錄 > 飲酒其五蘊含哲理的句子

飲酒其五蘊含哲理的句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56K 次

飲酒其五蘊含哲理的句子

飲酒其五蘊含哲理的句子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其五蘊含哲理的句子

註釋:

結廬:構築房屋。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結廬:建造住宅,這裏指居住的意思。

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爾:爲什麼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

悠然:自得的樣子。

見:看見(讀jiàn),動詞。

南山:泛指山峯,一說指廬山。

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真意:從大自然裏領會到的人生真諦。

相與還:結伴而歸。悠然自得的情,幽美宜人的景。誰說一生非得轟轟烈烈?唯願此心平和淡定。最愜意的生活,莫過於迴歸於大自然的懷抱,一杯茶,一捧菊,一縷細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賞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末兩句,詩人言自己的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詩裏的“此中”,我們可以理解爲此時此地(秋夕籬邊),也可理解爲整個田園生活。所謂“忘言”,實是說恬美安閒的田園生活纔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這種人生的樂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也無需敘說。這充分體現了詩人安貧樂賤、勵志守節的高尚品德。 這兩句說的是這裏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忘言”通俗地說,就是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至情言語即無聲”,這裏強調一個“真”字,指出辭官歸隱乃是人生的真諦。

我們說陶淵明是隱士,可他並沒有歸隱山裏。“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可爲什麼我們都認爲他是隱士呢?因爲他的詩句中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隱士的形象:“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裏就明確點出自己是在心靈上歸隱了。

心靈一放逐,天下皆深山。住在哪兒重要嗎?沒人來叨擾,不與世間俗務發生關係,就算住在紫禁城,也是個隱士[]。這簡直就是在啪啪打那些跑到終南山裏隱居的人的臉啊。這首詩分兩部分,前四句塑造心靈超脫隱居形象,傳達出自身成功“大隱隱於市”的愉悅感。後面六句進一步描寫隱居後景色以及和自然和諧所達到的境界,說明作者對這種隱居生活是真愛,而這種真愛來源於詩人自身的品性高潔。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他的日常生活,偶爾採菊花做茶,採菊的時候,不經意之間就看到了南山。不經意地看到,就代入了內心的喜悅感、輕鬆感。

這種不經意,正是陶淵明的山水景物描寫的特點。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不是有意去欣賞的,而僅僅是不經意看到的。山中的風光,天天都很好,傍晚更加棒,並且有飛鳥到處飛,回到巢穴。

陶淵明的詩好就好在這裏,他的詩不好學也就是在這裏。王維算是學到了一些門道,加上對佛道禪境的理解,走出另外一條路子來。其實他們都是達到了“無我”的境界,他們的詩在對風景、生活的描寫中帶了一絲絲抽離的味道,就好像是賞畫的人,在看着這人世畫卷的雲舒雲卷,與我無關卻表達了我心所想。

這相對於強烈感情帶入的“有我”之境,別有一番意味,也很難做到。因爲作品於人,本來就是反映作者的感情和志向,再通過文字來打動讀者。人人都能“有我”,“無我”就更難能可貴。有我之人看風景,是有意的,帶有欣賞的,或者帶有寄託的目光。

這樣的作品,還有一個孟浩然,景物也是沒有寄託的。所以我們說孟浩然就是一個熱愛鄉村生活的莊園主,但他的詩寫景身在其中,自帶歡喜。

而陶淵明完全沒有這些。陶淵明的心和景則是帶有一種疏離感。景色好吧,你好你的,我也是偶爾一見。甚至沒見也沒什麼關係。

他的這種“不經意”貫穿了整首詩。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麼美的景色,好像有些深意在裏面,本想說說,再一想算了。懶得跟你們講,你們自己體會,這種疏離感、不經意的味道,那是已經寫在臉上了。

最後兩句是很明顯的魏晉詩風,也就是玄言詩的尾巴。在玄學風頭正盛的時候,詩作也受到影響,所以在魏晉早期所有詩歌的最後一聯基本上都是講道理,這是玄言詩的特色,一直到謝朓,才慢慢去除這種特點,逐漸爲唐詩意在言外做好了基礎鋪墊。所以,我們後來在唐詩中就看不到這種總結式的說理句子了。但是陶淵明和其他詩人還是不同,他不再說什麼道理,什麼也不說了,一切都在其中,就是不說了。這是一種詩歌走向的進步,雖然沒有完全跳出“玄言詩”的窠臼,但是已經初露端倪,反而更加明白的是表達出他這種懶得講理的意思。我看到的景色是不經意的,我領悟到的真意也是不經意的,我表達出來也是不經意的。

你能不能懂,關我菊花事?

其實陶淵明走的是“山水詩”、“玄言詩”的路子,但他寫的東西大都是身邊的事,眼前的事。而他身居田園,所以人們專門給他一個名詞叫“田園詩”。

要讀懂他這首經典田園詩,那就放下俗事,放下感動,靜靜地去看一下身邊的景色,於不經意之中,我們就懂了他了。

記住蘇軾臨終遺言:“着力即差”。

這種不經意,絕不是小孩子能體會的。

結語:

《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以平淡之語,寫秋日晚景,敘歸隱之樂,道生活哲理,即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達到了情、景、理的統一。尤其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幾句,富有哲理,“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