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理性與非理性勵志文章

理性與非理性勵志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淡淡的幽蘭,孤孤的獨懸在峭壁的縫隙裡,少許的陽光及微微的露水,它依然茁壯挺立在山嵐煙霧的環抱裡,不懼風雨的交加,也無畏山群猛獸的侵襲,幽幽安詳,怡然自得的揮灑它那優質蘭心的特質,與傲然天地的風格。

理性與非理性勵志文章

深山長粗木,人多出怪物,有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我則認為 不管山高或低巖,只要有人到的地方,這些大地無辜的杉木、群花、幽蘭,將是受催殘的無辜者與受害者。

深山裡有著千百年的神木,與大自然的資源,或獨立崖邊的花蘭,更有棲息樹上藉著樹幹而依生的蕨類植物,與許多虎頭蘭、紫羅蘭及劍蘭,甚至更多生命盎然的野生植物,枯了又長,長了又萎,代代迴圈,生生不息,是多麼的高雅悠閒與自在,那是無人所至的清心,與非凡的純美。

峻山的靈秀,有著矗立雲天的接軌,有著層層比節鱗次的堆疊。山頂山腰的景色各殊,山腰與山峰的風光也千差萬別,隨著山形的高低差異,心境也隨著起伏不定,時而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時而感嘆自我的渺小,也或在肅靜中有著無比的莊嚴,象徵生命的凝重,也或悲愴裡帶著歡騰,歡騰裡帶著悲愴,生命經過一番的洗滌,更顯的潔白,更顯的清新,如不染塵的'清空與不造作的本然。

自然界的ㄧ山ㄧ石、ㄧ丘ㄧ壑,無不別具韻緻,流影霞光的千變,晨光暮靄的朝氣,與情思微微的宣洩,近似生命的映趣與人生的境界,離開了自然,變的淺薄,越接近自然,越醇厚。在都市的叢林,人為的宣染,無限上綱的節奏,失去本然的情懷,處處參差不齊,凌亂不堪,如變調不協和的奏音,亦形成不協調的噪音,與四不像的音律,就像西子捧心徒增其美,東施效顰徒增其醜一般,前者乃自然真情的流露,發乎情,使人產生我見幽憐的情感;後者的造作偽裝,嬌柔,做作,賣弄虛假,給予人的是拙劣與庸俗的對待關係而已。

山裡的蘭花,也有著自然涵蘊的高雅,與不落塵俗的豔氣,蘭的蕙質蘭心,謙謙君子的風態,菊的隱逸,梅的高傲清節,松柏的挺拔不屈,在在都是渾然天成,而不假虛名的如實如語者。

隨著時光的消逝,早已遠離了編織美夢,尋詩嘆愁的年齡,一任溪水的流逝,隨風散雲的情懷,因而更喜歡山的一切,屬於它的堅忍與蒼勁,更屬於它歷盡滄桑與不變的剛毅,任憑它四季年輪的更迭與強風、地搖動盪的洗禮。

山,靜默無語,也不需言語,任誰踏過、踩過,它總如地藏菩薩的悲願,它不會埋怨,也無需回擊,只是靜靜的躺著,雖然冷漠的無禮,卻孕結著怎樣深值的愛,也因山的無為,而孕育了山的母乳,使得草木、花蘭、山菊、野兔、山雉……等等,蔚為奇特的生態自然環境,但我們卻常忘了它的存在,它的寧靜,它的溫柔,與詩畫般的美。

在不同心境,不同性別上的區隔,有了不同山的屬性,那是人為理性與非理性的爭執。

畫家說:“這是一幅人間難得一見的情景,山嵐雲霧,峭壁磐石,頂上鬆杉,雲頂銳鷹,是多理想山水畫的題材,與不可分割的原始自然景觀”。

地質學家說:“這山經幾千萬年的沉積,必定蘊藏著極豐富的岩層,切割作為地質與探勘的研究,將是為歷史的研考,揭開更深層的考據,不開挖當然可惜”。

風水學家說:“如此的龍穴,左青龍,右白虎,朱雀玄武,樣樣俱全,誰得到此寶地,作一門風水,當庇廕後代子孫財官雙運,富貴綿綿,出將入相,綿延不絕,誰都別想動此寶地”。

建築業老闆說:“這樣的山林,俯遠遼闊,依山傍水,風景絕佳,美不勝收,規劃別墅,必定大發利市,財源滾滾,管它水土保持,或傾斜幾度的山坡地呢”。

生態專家說:“這該規劃為原始生態、自然景觀區,規劃為保護區,維持生態保育與自然原始的特有森林生態,誰都不可破壞這最佳的自然景觀,需申請國家保護法,限定所有開發,及管制人員進出”。

試想這些人集合在一起,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為了自己堅持的理性,與個人獨特的見思,勢必脣槍舌戰,至死方休,五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學養及專業的理論,站在自己的角度也都對,也都是理性的堅持,那誰是非理性的人呢?

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正如像對一座山一樣,堅持自己的主觀與理性,否定別人的非理性與不客觀,熟是熟非,我看只有問這一座無言的山丘了,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公說公有理,婆也說婆有理,天底下有太多的理,說也說不完,理也理不清,那就慢慢的說,慢慢的理。

山都不理你,樹也不睬你,山蘭更無語,只是別自私的把我帶到你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