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80後的愛心故事,吃麵疙瘩免費

80後的愛心故事,吃麵疙瘩免費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80後的愛心故事,吃麵疙瘩免費
80後一代是有愛心的, 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旁的小巷,有一家老湯麵疙瘩。店面不大,但人氣挺旺。老闆叫陳大鵬,是個80後。 “重症或貧困病人來吃麵疙瘩免費!”這是店裡定下的一條特殊規定。開業近一年,不少病人都享受過這裡的免費招待。“愛心麵疙瘩”,這是病友們最常稱呼這裡的名字。80後陳大鵬說,自己的“愛心”已經從最初的同情變成了如今的責任。 同情令他萌發愛心 陳大鵬今年34歲,2012年8月,他放棄了白領工作,開了一家“老湯麵疙瘩”,自己當起了老闆。由於店裡的麵疙瘩量足味道也不錯,開張後生意一直挺好。而店的隔壁就是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所以每天來吃麵疙瘩的病人和病人家屬也不少。 “很多在醫院看病的,家裡都不寬裕,有的人吃碗麵疙瘩要猶豫好久。”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大鵬都挺感慨。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白血病人的遭遇觸動了他的神經。 “有天中午,一箇中年婦女戴著口罩來到店裡,得知麵疙瘩一碗8塊錢,她轉身準備離開。”因為好奇婦女為什麼戴著口罩,大鵬便隨口問了幾句,原來她是一名白血病患者。 “為了治病,她家裡已經負債累累,她實在捨不得花8塊錢吃頓午飯。”大鵬聽了心裡很難受,就主動邀請婦女吃一碗免費的麵疙瘩。開始,婦女百般推辭,但最終還是坐了下來。結賬的時候,婦女掏出3塊錢,硬塞給了大鵬。攥著錢,大鵬很感動。 此後,大鵬便在店裡定下了一個規矩,“對於那些重症或者家裡非常貧困的病人,來店吃麵疙瘩一律免費。” 愛心令病人感激 王鑫患有尿毒症,每兩週他都要去醫院做一次透析。家裡為了給他治病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不少錢,王鑫一度考慮放棄治療,但家人沒有同意。 “最開始來這裡是病友介紹的,因為聽說吃飯不要錢嘛。”王鑫說著有些不好意思。拿著自己的病歷,王鑫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到了大鵬的店。 “老闆、服務員都很熱情,麵疙瘩味道也不錯。”此後,王鑫便成了店裡的常客。 來這裡免費吃東西的人,都很感激大鵬的愛心之舉。他們也給這個店起了另外一個名字,“愛心麵疙瘩”。但大鵬卻說,自己也時常被他們感動著。“雖然我說不要錢,但基本上他們來了都會硬塞給我幾塊錢。他們說,不能讓我吃虧!” 讓愛心惠及更多的人 最近,大鵬正忙著做一批愛心展板,“上面會寫上能享受免費招待的條件,店裡店外都貼上,讓更多的人都知道咱們這裡有這樣一個愛心舉動,讓更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都能過來吃麵疙瘩。” “你這樣搞,會不會好多人過來蹭吃,店還怎麼開?”大鵬的家人有些擔心。但大鵬卻笑著說:“關愛是彼此的,我面向的都是真正困難的人,能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也是一個我的責任。” 這幾天,陳大鵬又有了新想法,想將轄區內的“三無”老人也納入免費吃麵的行列中來。“他們年紀大了,無依無靠也沒收入來源,讓他們享受免費‘特權’,理所應當。”大鵬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