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老紅軍杜巨集鑑的長征故事

老紅軍杜巨集鑑的長征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分享的1篇長征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老紅軍杜巨集鑑的長征故事

  “對於勝利,我的信心從未動搖”

  ——百歲老紅軍杜巨集鑑的長征記憶

雪越來越深,很難想象那裡還是夏季。20歲的杜巨集鑑身著單衣,披著一塊生羊皮,凍得瑟瑟發抖,嘴裡的一截皮帶來回嚼了一天,實在咽不下去。抬眼望去,烏雲貼著山頂,風越加凌厲,嘶鳴作響。

那是玉龍雪山,杜巨集鑑長征路上的第一座大雪山,這一段經歷已經鐫刻在杜巨集鑑的腦海裡,成為一生的記憶。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如今,101歲的杜巨集鑑依然能流利地背下《七律·長征》。

杜巨集鑑坐在家中沙發的一角,講述著自己的長征記憶,說到動情處,雙手撐膝站立,聲音高昂熱烈,就像一名年輕的戰士。這段艱苦卓絕的偉大征程早已和《七律·長征》這首詩一樣,深深地鐫刻在他的心裡,成為永不磨滅的記憶。

1915年,杜巨集鑑出生於江西省吉水縣水南鎮的一個小山村,1934年8月,他隨紅六軍團從江西出發,開始了二萬五千裡的漫漫征程。

“紅軍到我的家鄉建立了蘇維埃政府,給農民分了田,為了保衛自己分田的利益,我就加入了革命。”參加紅軍的那年,杜巨集鑑只有14歲。

傷兵沒有醫藥,便拿鹽水、南瓜水、野菜敷住傷口;沒有子彈,就拿石頭打;沒有地方睡覺,就相互背靠背坐著……長征路上,他和戰友們爬雪山,過草地,穿越無人區,歷經千辛萬苦。

在槍林彈雨、飢寒交迫中,杜巨集鑑身邊的戰友一個一個倒下,但不管怎麼苦怎麼危險,他始終堅信,只要跟著大部隊,跟著中國共產黨就一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對於勝利,我的信心從未動搖。”

正是靠著這股信念,1936年10月,他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也靠著這股信念,他在後來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衝鋒陷陣、奮勇殺敵。

新中國成立後,杜巨集鑑先後任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一師政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黨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1985年,他光榮離休,之後一直住在江西九江。

戎馬一生總倥傯,人生百歲再“長征”。如今,杜巨集鑑老人仍時刻關注著黨和國家的大事。他告訴記者,2015年“9·3”大閱兵時,自己一直守著電視,閱兵中展示的軍事裝備讓他非常振奮。

“我們軍隊的裝備越來越現代精良,軍事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我除了高興,還滿懷信心。”雖然已是期頤之年,但杜巨集鑑仍不輟學習,喜歡觀看、翻閱與軍事國防相關的節目、書籍,為人民軍隊的每一次進步感到歡欣鼓舞。

數十年來,他還堅持義務前往當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校宣講革命傳統教育。跟隨杜巨集鑑記憶中80多年前那些跋涉的腳步,人們得以窺見一段壯懷激烈的歷史。

杜巨集鑑胸前的勳章、手中泛黃的照片,也在不經意地提醒人們,眼前這位身材瘦小、和藹可親的老人,所曾經歷過的無數激情燃燒的歲月。

【延伸閱讀】

長征的偉大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兩年中,紅軍長征轉輾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儲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從1934年開始到1936年結束的長征,他們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唱響戰略轉移的凱歌,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凡人譜寫出的英雄史詩。

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長征的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強大隊伍,長征中紅軍表現出的對革命的必勝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成為激勵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前進的巨大動力。

長征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中國革命的航船終於有了一位能駕馭其程序的舵手!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為代表的一批黨的領袖人物,

長征”屬於世界,長征精神: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情景一: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紅軍開始了長征。這時,遠隔千里的蔣介石指著地圖狂妄地叫道:“他們是走向深淵,走向死亡!”

短短的一年後,當他面對追獲的一大堆爛草鞋的時候,他方才意識到,這股頭戴紅星、足踏草鞋的鋼鐵洪流是不可阻擋的……

長征的歷程

紅軍的戰略轉移:

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紅軍主力分別出發,中共中央及直屬縱隊離開江西瑞金悲壯的長征。

1935年5月中央紅軍佔領冕寧縣城後,朱總司令簽發的中國工農紅軍佈告中的幾句話。長征'一詞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出現。

會師: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同陝北紅軍會師於陝西吳起鎮;

1936年,二、四方面軍共同北上,1936.10月先後在甘肅省會寧縣城和將臺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至此三大主力會師,偉大的長征宣告結束。長征儲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為即將到來的抗日戰爭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做好了準備。

紅軍將士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他們縱橫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餘次戰鬥,

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兩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穿越荒無人煙的'地區,

總行程2.5萬餘里。

紅軍先後跨越了近百條江河,征服了約40座名山險峰,

其中包括20餘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皚皚雪山,穿過了被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紅軍在長征途中,犧牲營以上幹部多達43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計殲滅和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紅軍也付出了兵力損失達四分之三的重大犧牲。

30萬紅軍經過長征,只倖存下了3萬,但這用無數生命寫下的英雄史詩,已成為中國革命和人類歷史上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一段永不磨滅的鐵骨精魂的回憶

把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抓住事物最本質、最核心的要素,制定出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定,而博古、李德等人生吞活剝馬列主義個別詞句,不顧現實鬥爭客觀實際,機械地僵化地照搬外國經驗,幾乎葬送了整個紅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具有遠大戰略眼光,他們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己任,站得高看得遠,始終正確把握革命航向,團結和帶領廣大軍民共同奮鬥,而張國燾眼界狹隘、私慾膨脹,為一己之私利分裂黨和紅軍,終歸走向革命的反面。先進戰勝落後、真理戰勝謬誤、團結戰勝分裂、實事求是戰勝教條主義,這就是中國工農紅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政治邏輯和軍事文化邏輯。

長征途中重大戰役戰鬥的勝利都是謀略和智慧的生動展示

長征途中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役戰鬥,其中最著名的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紅二方面軍在西南進行的主要戰役、戰鬥,如巧渡鴨池河、烏蒙山迴旋戰、六甲阻擊戰等;紅四方面軍進行的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嘉陵江戰役等,都發生在“敵軍圍困萬千重”的大西南地區。這些戰役戰鬥,是在祖國大西南這個廣闊的舞臺上,以紅軍為主角演出的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展示了紅軍創造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觀。一邊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中革軍委,率領紅軍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充分發揮運動戰的特長,把“打”與“走”科學結合起來,用“走”創造戰機,以“打”開闢道路,在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中牽著敵人鼻子走,使敵人聞風喪膽,擺脫了被動,爭取了主動;另一邊是蔣介石坐著飛機跑,跑到哪裡,哪裡戰事緊、吃敗仗,黔軍、川軍、滇軍各懷鬼胎,互相戒備,見死不救,亂了一盤棋,處處變被動。一邊是我英勇的紅軍為人民而戰,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不畏強敵、不怕犧牲,不怕武器裝備落後,不懼高山阻隔、河流擋道,慷慨赴死、前僕後繼,用鮮血和生命鋪就勝利的道路;另一邊是國民黨的軍隊,軍紀渙散、畏縮不前,在煙土、銀元的刺激下,在長官手槍的逼迫下和紅軍打仗,貪生怕死,能逃則逃,逃不了就投降。長征中的戰役戰鬥,是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鬥智鬥勇,共產黨勝利了;是“得民心”與“失民心”的博弈,共產黨得道多助,走到哪裡,人民群眾的無私支援就延伸到哪裡,國民黨失道寡助,魚肉鄉里,盤剝百姓,就難逃失敗的命運;是紅軍和白軍信念、意志、勇敢的較量,同樣是紅軍勝利了。與其說這些勝利是軍事的勝利,不如說是先進軍事文化的勝利,是“得道”與“失道”價值博弈中“得道者”的勝利,敵人不是敗在武化上,而是敗在文化上。在長征途中進行的重大戰役戰鬥中,尤其是四渡赤水最為出神入化。

之一 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究其本質而言是對人自身生存和發展權利的尊重以及對於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相信,相信人類有把握自己、把握歷史和命運的能力。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孔子對於超出人類的虛構存在“存而不論”,但是對於人間世界卻充注了極大的熱情,用他一生的心血建立起了自己嚴密而獨特的哲學體系。在孔子哲學體系中,人學位居中心地位。人的價值和人的權利的學說是孔子人學的兩大發現。自春秋以來,人類對於宇宙自然和人類自身的把握能力大大加強,但是卻一直處於君主專制統治之下,即使是國民黨政府,也是為了某些特定人群,或者說是小部分人服務的政體。所以孔孟學說的仁義道德都還停留在抽象的層面上,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尊重和人自身力量的重視並未得以執政者的真正實踐,而只是道德教化的宣傳內容

高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的共產主義戰士,是歷史上第一次真正認識到“人”在歷史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和人對於自身命運及其全人類歷史程序的把握。 “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只有依靠人類自身努力鬥爭去爭取權力才能夠顯示人類生存的價值。這點在我黨長期的鬥爭史裡面顯現的酣暢淋漓,“不自由,毋寧死”,被剝削、被壓迫不是老百姓“天賜”的命運。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字:中央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裡,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走過600里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渡過24條河流,打過大小戰鬥300多次;紅二方面軍長征從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歷時11個月,轉戰九省,行程一萬六千里,進行大小戰鬥110次;紅四方面軍長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戰數省,行程八千餘里,進行過大小戰鬥千百次。鑑於此,以色列軍人伍大衛曾經評價長征,中國紅軍表現出來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貴財富,值得世界各國軍人景仰和學習。可以說,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歷是悲慘的,但他們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卻是悲壯的。身後有飛機大炮追著,還要空著肚子,光著腳走過沒有路的“路”……這些在尋常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他們卻圓滿完成了。支撐他們走完漫漫長征路靠的是什麼?

長征所完成的不僅僅是戰略轉移,還為新的革命階段的到來醞釀了力量,最重要的是其對於人的生命、尊嚴的倡導和踐行。長征,二萬五千裡一路走來,是人類對於自身生存權、發展權的鬥爭。人在社會上的存在,不僅僅要貢獻義務,還要獲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條件,在當時內外夾擊、重重壓迫的情況下,人要想想獲得真正稱之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須鬥爭。長征和革命都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就其精神內涵則是中國歷史上不絕如縷的對人的價值和權利的追求傳統的外在體現。

之二 君子之勇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生息繁衍的最原初的精神支援和精神動力。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孕育出了優秀的中華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中華民族更加的內斂和自謙,在儒家經典《論語》中論及“君子”的共有八十四則,對於“君子”的言談、舉止、交友、德行等方面都做出了論述,可以說,對於“君子”的內聖外王的期望就是儒家理想人格和最高精神境界的化身。在這八十四則裡面,有一則是這樣的: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孔子對於何謂君子的回答非常的簡潔,“問心無愧,何來憂懼?”在孔子看來這就是君子了。這一則代表了我們民族精神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內省。

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如果能一日三省,向自己發問,對自己剖析,那麼還會有擔心和恐懼的事情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世上有幾人能夠嚴肅認真的面對自己的靈魂呢?“知恥近乎勇”,推及一個政黨,有沒有勇氣不斷反省、及時更正所犯下的錯誤呢?有沒有靈活辯證的思想去對待不斷髮展變化的形勢而不是僵守舊模式呢?所以說,能直面現實、忠誠靈魂的才是真正的勇士。

我們知道,長征肇始於第五次反“圍剿”戰鬥的失敗,之所以失敗有多種原因,從我們主觀方面來看是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對戰鬥形勢、敵我力量對比都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紅軍的長征轉移就是對於這個錯誤的及時彌補。但是也並非一帆風順,黨內仍然存在這樣那樣的錯誤思想,可貴的是,我們的黨卻一直沒有放棄同錯誤思想作鬥爭的努力,至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就是著名的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思想,制定了紅軍後面的戰略方針,從而在最危險的關頭挽救了紅軍和中國共產黨。

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也是我們黨發展歷史上一次自我批判、自我檢討的勇敢嘗試。在這二萬五千裡的長征路上,同錯誤同逆流的鬥爭不止這一次。真正的共產黨人憑著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和對革命戰鬥形勢的正確把握,一次次,不斷的進行著向著正確道路的努力和前進。正是如此真誠和自覺的檢討才使得長征路成為一條走向隊伍壯大和勝利的路。所以長征精神之一就是忠誠於自己信仰和靈魂的君子之勇。只有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才敢做出這樣的內省和自查。

“君正,莫不正”。共產黨作為領導中國革命的生力軍,在歷史抉擇的重要關頭做出了正確的抉擇。而人民也因此在歷史中選擇了他們。儒家精神的傳統踐行者大多對於“君子之勇”只是停留在口頭的表達和踐行者個體行動的證實上,而共產黨作為以謀全人類幸福為主旨的政黨,卻可以從口頭落實到實際中,超出從個體上升到到整體中。所以是君子之勇的傳統的最好體現。

之三 進取精神

“自強不息”,而不是怨天尤人。而這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魂之一,是我們炎黃子孫生存、發展、壯大歷史的最好概括。

所以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無數中華兒女前赴後繼的奮鬥史,我們黨在七十多年前所進行的長征也是一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為了爭取全人類的解放和幸福的奮鬥歷史。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以後,何去何從成為擺在中共領導人面前的問題,最終選擇了戰略轉移,儲存更多的有生力量以和敵人進行日後的戰鬥。常言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實現理想的可能。

莊子曾說“哀大莫過於心死”,只要心中的希望不破滅,哪怕這種希望是多麼的微小,也終能在時間的歷練下成為燎原之火。共產黨人認識到了歷史賦予他們的重任,他們責無旁貸的承擔起來,用百折不撓的意志,戰勝了無數困難,許多長征的路途都是在紅軍走過以後才第一次有了人的足跡,變成了“路”。衣衫單薄、空腹赤腳的紅軍卻一步一步的丈量出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許多人會對此大惑不解。

我們想到了孔子對於他的學生顏回的讚揚:“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難道是顏回喜歡過簡陋的生活嗎?那為什麼在“人不堪其 憂”的時候,顏回還能樂在其中呢?是因為他心中有“義”,有更高的理想。同理,紅軍正是崇高理想追求的支援下創造了活生生的人間奇蹟。

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是一個人,一個民族發展強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動力來源。共產黨在歷史賦予的重任面前,義無反顧,臥薪嚐膽,終於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走完了充滿艱辛坎坷的漫漫長征路,帶領中國革命和社會來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中華民族的進取精神,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而歷史上無數鮮活的例子也一次次的證明了這種精神力量的強大和重要。長征是中國革命歷史上運用這個法寶取得勝利的典範,並以其穿越時空的魅力鼓舞著新時代的建設者為了民族繁榮強盛的理想繼續奮鬥。

中國國家博物館儲存的1935年5月的《中國工農紅軍佈告》首次提出了“長征”一詞。此前,中央紅軍從江西出發時的目標是到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創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提法是“突圍行動”和“長途行軍”;遵義會議後提出“西征”。這張佈告首次用了“紅軍萬里長征”一語,“萬里”是從瑞金算起的行程,“長征”則表現了紅軍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變被動為主動後的振奮和自豪。“長征”一詞很快就用開了。1935年9月中央政治局《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首次提出“二萬餘里的長征”。到陝北後,毛澤東的講話第一次提出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概念。

佈告全文如下:

中國工農紅軍佈告

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軍閥,壓迫夷人太毒;苛捐雜稅重重,又復妄加殺戮。

紅軍萬里長征,所向勢如破竹;今已來到川西,尊重夷人風俗;

軍紀十分嚴明,不動一絲一粟;糧食公平購買,價錢交付十足;

凡我夷人群眾,切莫懷疑畏縮;趕快團結起來,共把軍閥驅逐;

設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

希望努力宣傳,將此廣播西蜀。

紅軍總司令朱德

佈告的起草者是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主編《紅星報》的陸定一。他在佈告中採用流行的六言駢句,短短156個字,通俗簡明,易記易傳,鞭笞了四川軍閥欺壓夷人的罪行,表述了工農紅軍的民族平等政策和嚴明紀律。可以說“長征”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定用詞是陸定一的創造,並經朱德總司令首肯傳播開來的。

這張佈告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為紅軍和平借道通過彝民區,搶渡大渡河創造了條件。由於長期以來統治階級對彝族的壓迫和挑撥,彝、漢兩族隔閡和誤解很深。因此紅軍一進入漢彝雜居的越西、冕寧一帶,就張貼出了這張以朱德總司令名義釋出的《中國工農紅軍佈告》。

先遣隊於22日晨進入大涼山彝民區,突遭手持土槍、長矛的彝民攔阻,甚至扒光了先頭部隊的衣服。但紅軍為了解除彝民的敵視和猜忌,堅持不開槍還擊,耐心向他們說明紅軍是為受壓迫的人打天下的,此次是借道北上。劉伯承還與彝族沽雞頭人小葉丹在海子邊飲雞血誓盟,結為兄弟,這就是著名的彝海結盟。23日,在彝民嚮導的陪送下,先遣隊順利通過彝民區。5月24日先遣隊佔領安順場,25日渡河成功。26日中央軍委決定沿河兩路進軍,奪取瀘定橋。29日紅四團飛奪瀘定橋,1935年6月2日,紅軍全部渡過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把紅軍變成石達開第二的美夢。

紅軍走後,當地群眾冒著風險儲存了這張佈告,1951年由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部徵集並撥交中國國家博物館。佈告縱36.5釐米、橫36釐米,油印,紙張已變黃,多處破損,印痕褪色,背面有張貼痕跡,但字跡仍然清晰,彷彿在向人們講述紅軍長征時過彝民區的故事。

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許多同志因此得了腸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