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經典語錄 > 中國人林語堂經典語錄

中國人林語堂經典語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林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小編收集分享的國人林語堂經典語錄,喜歡的趕緊來看一下吧!

中國人林語堂經典語錄

1、 悠閒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林語堂

2、 賞玩一樣東西中,最緊要的是心境。 ——林語堂

3、 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時,它已死了三次,並被埋葬了三次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4、 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 ——林語堂

5、 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6、 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裡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優閒陶醉於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麼輕鬆, 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語堂

7、 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林語堂

8、 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林語堂

9、 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於接受的。但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 ——林語堂 《蘇東坡傳》

10、 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林語堂 《蘇東坡傳》

11、 中國人有一種輕視少年熱情的根性,也 輕視改革社會的新企圖。 ——林語堂 《吾國與吾民》

12、 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不能扼殺愛情。 ——林語堂

13、 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林語堂

14、 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林語堂

15、 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16、 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一人讀書的目的並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淨盡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17、 最合於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閒的、無恐懼的人。 ——林語堂

18、 金錢能使卑下的人身敗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膽壯心雄。 ——林語堂 《有不為齋隨筆》

19、 要真正瞭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餘暇時光就可以了 ——林語堂

20、 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塗。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久不見 ——林語堂 《蘇東坡傳》

21、 林語堂老先生評及蘇軾: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慧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林語堂

22、 我們的國運正處在多事之秋﹐無論國家和個人的生命,都會達到一種瀰漫著初秋精神的時期,翠綠夾著黃褐,悲哀夾著歡樂,希望夾著追憶。到了生命的這個時期,春日的純真已成追憶,夏日的繁茂餘音嫋嫋,我們瞻望生命,問題已不在於如何成長,而在於如何真誠度日,不在於拼命奮門,而在於享受僅餘的寶貴光陰,不在於如何浪費體力,而在於如何儲存實力,準備過冬。自覺已到達某一境地,安下心來,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也自覺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輝煌雖然顯得微不足道,卻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韌力。 ——林語堂 《吾國與吾民》

23、 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係,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林語堂 《京華煙雲》

24、 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計風景方面的奇才。 ——林語堂 《蘇東坡傳》

25、 在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經發黴,志向也已染了癆瘵,流水已充塞毒熱的微菌,柳絮也傳佈腦膜炎的小機體。 ——林語堂 《薩天師與東方朔》

26、 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林語堂 《蘇東坡傳》

27、 發揚過去而繪畫未來是容易的,檢閱現在而冀獲未來之光明與瞭解是困難的。因為在光榮的過去與可能的未來,二者之間,橫亙著一個山谷,你要跨過它,必先下降然後上升。 ——林語堂 《吾國與吾民》

28、 快樂哲學 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瞭解人生的真義哩。 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人較輕鬆較快樂的態度。──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29、 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瞭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瞭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林語堂 《蘇東坡傳》

30、 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林語堂

31、 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麼都不懂,大學時以為什麼都懂,畢業後才知道什麼都不懂,中年又以為什麼都懂,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林語堂

32、 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聯。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林語堂 《蘇東坡傳》

33、 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麼過日子。 ——林語堂 《京華煙雲》

34、 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度的概要結語。 ——林語堂 《蘇東坡傳》

35、 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現其生活上覆雜的地方性,並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林語堂 《蘇東坡傳》

36、 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我認為讀書和婚姻一樣,是命運註定的或陰陽註定的。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37、 享受大自然不單是限於藝術和圖畫,顯現於我們眼前的大自然是整個的,它包括一切聲音/顏色/精神和氣氛。人則以瞭解生活的藝術家的資格去選擇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來。這是一切中國文人所共持刀態度。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38、 我認為風味或嗜好是閱讀一切書籍的.關鍵。這種嗜好跟對食物的嗜好一樣,必然是有選擇性的,屬於個人的。吃一個人所喜歡吃的東西終究是最合衛生的吃法,因為他知道吃這些東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順利。讀書跟吃東西一樣,“在一人吃來是補品,在他人吃來是毒質。”教師不能以其所好強迫學生去讀,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們一樣。如果讀者對他所讀的東西感不到趣味,那麼所有的時間全都浪費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39、 “聰明難,由聰明轉入糊塗為尤難”,此絕對聰明語,有中國人之精微處世哲學在焉。蓋中國人之聰明達到極頂處,轉而見出聰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聰明絕頂,看破一切,知“為”與“不為”無別,與其為而無效,何如不為以養吾生。 ——林語堂 《中國人的智慧》

40、 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瞭解讀書的藝術。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檔案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訊息。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41、 "因為有這種種假文學,所以我近來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徑。這樣把道德與文章混為一談,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個分別.創作的文學之高下為標準,但是理論的文學,卻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顧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鋮之為人,但是仍可以喜歡他的燕子箋。這等於說比如我的廚子與人通姦,而他做的點心仍然可能很好吃。 ——林語堂"

42、 蘇東坡去世後,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年侍候蘇東坡的老僕,他比蘇東坡如何?老僕回答說:“蘇東坡寫得並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林語堂 《蘇東坡傳》

43、 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林語堂

44、 偶爾他們的船駛過一個孤立的茅屋,只見那茅屋高高在上側身而立,揹負青天,有時看見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裡,足可證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貧無疑,小屋頂僅僅蓋著木板,並無瓦片覆蓋。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隻蒼鷹在天空盤旋得那麼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於是自己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銬鐐的夾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後的象徵。 ——林語堂 《蘇東坡傳》

45、 世界上的強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林語堂 《生活的藝術》

46、 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通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於,經常改變信仰。 ——林語堂

47、 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林語堂

48、 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林語堂 《蘇東坡傳》

49、 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林語堂 《林語堂散文》

50、 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林語堂

林語堂描寫秋天的散文:《秋天的況味》

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上抽菸,看菸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鬆,一樣的自由。不轉眼繚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而那霎時,心上的情緒也跟著消沉於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講那時的情緒,而只講那時的情緒的況味。

待要再劃一根洋火,再點起那已點過三四次的雪茄,卻因白灰已積得太多,點不著,乃輕輕的一彈,菸灰靜悄悄的落在銅爐上,其靜寂如同我此時用毛筆寫在中紙上一樣,一點的聲息也沒有。於是再點起來,一口一口的吞雲吐露,香氣撲鼻,宛如偎紅倚翠溫香在抱情調。於是想到煙,想到這煙一股溫煦的熱氣,想到室中繚繞暗淡的煙霞,想到秋天的意味。這時才想起,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並不是這樣的,使人聯想的是蕭殺,是淒涼,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確有另一意味,沒有春天的陽氣勃勃,也沒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於枯槁凋零。

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時中,我於秋是有偏愛的,所以不妨說說。秋是代表成熟,對於春天之明媚嬌豔,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了。這是我所謂秋的意味。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懍烈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薰熟的溫香罷了。或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煉達,巨集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

在人生上最享樂的就是這一類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為佳。煙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遠勝於香菸,因其味較和。倘是燒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紅光炙發,有無窮的意味。吾不知,然看見人在煙燈上燒,聽那微微譁剝的聲音,也覺得有一種詩意。大概凡是古老,純熟,薰黃,熟煉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樣的愉快。如一隻燻黑的陶鍋在烘爐上用慢火燉豬肉時所發出的鍋中徐吟的聲調,是使我感到同觀人燒一樣的興趣。或如一本用過二十年而尚未破爛的字典,或是一張用了半世的書桌,或如看見街上一塊燻黑了老氣橫秋的招牌,或是看見書法大家蒼勁雄深的筆跡,都令人有相同的快樂,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純熟時期,如女人發育健全遭遇安順的,亦必有一時徐娘半老的風韻,為二八佳人所絕不可及者。

使我最佩服的是鄧肯的佳句:“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理。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都麗。我真可憐那些婦女識見偏狹,使她們錯過愛之秋天的巨集大的贈賜。”若鄧肯者,可謂識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