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歌曲 > 張學友十大經典國語歌曲彙總

張學友十大經典國語歌曲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6W 次

張學友,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今天,本站小編特意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張學友十大經典國語歌曲彙總,希望大家喜歡!

張學友十大經典國語歌曲彙總

(一)一千個傷心的理由———“苦”是音樂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歷練。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奮發的人。

張學友高中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由於不滿小職員的單調生活,學友感到失落和惆悵。1984年他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脱穎而出,奪得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從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微笑》開始,張學友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8個月後,他再次推出專輯《AMOUR/遙遠的她》,而且備受好評。

但是,學友的出道卻有那麼一點點生不逢時。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譚詠麟和張國榮“殺”得不可開交的時期。張學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聲線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譚詠麟、張國榮兩顆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幾何時,張學友也一度低迷,愛上酗酒,留連夜店,惹是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負面新聞形象大損,在出席某活動時竟然一出場就噓聲四起。後來,學友再次奮發圖強,為了轉變對自己極為不利的處境,他努力戒酒,調整心態從頭再來,之後才逐漸火起來。在這個存在着眾多靠臉蛋、靠耍酷、靠賣弄噱頭、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裏,他只是靠他的歌聲證實他的實力。我們不能稱他為青春偶像,因為他有着青春偶像們所不具備的演唱實力。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經被台下的觀眾高呼“退休”。一路走來,就如同荷馬敍事詩《奧德賽》中的主人公尤利西斯的長途回鄉之旅,充滿了挑戰與艱辛。張學友憑着他的毅力披荊斬棘,成就了這一段光輝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顆不變心———“淡”是樂觀態度

執着與恆久最有資格與愛相依。

面對事業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張學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用淡然的態度處之。在經歷過的日子裏,他一直在積累着過去,思考着未來,尋找着生活的意義。家人的支持和責難,朋友的鼓勵和傷害,歌迷的留下及離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視,大眾的喜愛和厭惡,上天的眷顧和唾棄……成就了今天的學友。他把自己比作一隻將要破繭而出的飛蛾,他説:“今天的我不怕面對失敗,因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會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會感到驕傲,因為我知道它將挫敗我。”“今天我不怕面對黑暗和未知的將來,因為我知道我將從它身上學習到更多,從而帶我到更新更遼闊的空間。我知道最終我將像飛蛾般,撲向光明,進入永恆,那又何懼,我並不孤獨。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謝你教給我的!”

經歷了迷失的階段,張學友的收穫不只在名利的範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練。現在的張學友只是堅持唱好他的歌。對於他的事業,他説,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唱到70歲!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穫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穫是我們的。

雖然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的。從1984年出道至今,張學友已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從1985年的《月亮灣》、《情已逝》到2000年的《當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聲伴隨着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他的《吻別》,《情網》,《忘記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們琅琅上口的經典歌曲。所以有人説:“只要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只要有愛情,就有張學友的歌聲陪伴你。”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張學友用他至真至情的聲音和爐火純青的手法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情歌。張學友將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樂力量,在人們心中熊熊燃燒。

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以他濃烈的聲音激情擁抱羣眾,他的歌總是從感覺到內心一氣呵成,給聽眾帶來心靈的震撼。儘管學友的歌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是他淋漓盡致的表現功力總是能夠把每一首情歌的獨特風格表現出來。張學友以其最擅長而又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將《吻別》、《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網》等歌曲仿若懺悔般深刻的傷痛及無奈,一波又一波地推進聽者的心中,成為多少人深夜裏的拭淚毛巾。對於《夕陽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風》、《祝福》這些內斂中帶着極致的洶湧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學友運用其渾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實地呈現了歌曲中藴涵的熾熱的感情。而在演繹像《頭髮亂了》、《餓狼傳説》這樣的快歌時,張學友用他輕快奔放熱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氣勢澎湃的節奏,也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抽離。

(四)頭髮亂了———“辣”的舞台風範

不管是歌藝還是舞台表演,張學友都一直在努力着。在商業社會中藝人需要練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顧張學友過去的十幾年,我們會發現以前他只會站着“乾唱”,而漸漸地比較會跳舞,也能夠駕輕就熟地製造舞台氣氛、很好地與觀眾溝通了。為了學好跳舞,他曾經專門請來老師為他編舞。

對於演唱會,他認為最難控制的是現場氣氛,但是學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現在他在演唱會上的一舉手一投足總能引起聽眾的熱烈迴應。這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燈光、音響、舞台效果,張學友華麗的舞步也是整場舞台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整場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不論是爵士舞、現代舞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舞,張學友瀟灑的舞步都讓在場的觀眾大吃一驚。對椅子、水瓶等新鮮道具的應用也讓人感覺到了動感勁舞中的新穎編排。現場張學友每一次不經意的扭腰、提臀、擺胯,都會令在場的歌迷們尖叫不已。張學友一連串全情投入的勁辣熱舞使整個舞台動感十足,也讓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熱烈與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這是場戲———“電”是心靈的觸動

雖然演戲不是學友的老本行,但是作為一名藝員,張學友還是有不少“觸電”的經歷。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戲。1986年張學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靂大喇叭》。劇中張學友的戲分雖然不多,但他揮灑自如的表演,給歌迷、影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張學友就擔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於學友憨厚老實的長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總是帶着一絲單純與靦腆,之後喜劇戲約不斷。他又先後接拍了《天賜良緣》、《八星報喜》、《意亂情迷》等一些比較賣座的喜劇片。1988年,張學友在電影《旺角卡門》中改變了戲路,飾演一個不務正業的“爛仔”。張學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導演楊帆評價他説:“演戲很投入,人聰明,導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個極有魅力的年輕演員。”憑藉在《旺角卡門》中的精彩表現,張學友贏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人到中年,張學友接拍了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雖然聲名顯赫的張學友無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國在生活中的種種心態,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張學友和林耀國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國內心的複雜和心中的悲涼表達了出來。張學友的表演很細緻,他常常含着背半望着地走,他不刻意壓低聲線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歲男人的情懷,那是神似,而不僅僅是形似。在劇中,張學友不像以往那樣是一個搞笑的角色,他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他把在歲月和現實面前有着太多疑問太多執着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國的微妙感情詮釋了出來———一聲無可奈何的歎息!

(六)愛是永恆———“情”是不變的主題

1996年,當張學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拉着羅美薇的手步進了結婚的禮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馬拉松。在四大天王紅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張學友是唯一一位讓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開花結果的人。張學友是一個對事業負責,也對愛情負責的藝人。要知道,在演藝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顧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難得的是,他們的戀情早已經眾所周知,而學友的事業也在穩定中發展。他們兩個,郎有情,妹有意,而且從來不鬧緋聞。他們雙方彼此對對方的認定,使得學友情場得意,演藝事業更是意氣風發。僅從這一點來看,不難看出張學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愛的一點,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羅美薇的愛情即是佐證。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合作電影《痴心的我》時墜入情網。交往初期,張學友還沒有走紅。個性温婉的羅美薇陪着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回想起那段日子,學友説:“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真愛。”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戀愛過程,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了甜蜜、爭吵,直到現在的平淡。他們的愛情冷暖,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結了婚以後,學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圍繞着柴米油鹽。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張學友説自己是一個專一的人,看他和羅美薇走過的這段愛情歷程,我想沒有人會懷疑它的真實性。

(七)每天愛你多一些———“慈”是父親的心

張學友有了個寶貝女兒,人們對他在歌壇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間放得寬鬆。歌迷不會再當真去責怪一個可愛女孩的爸爸不求上進。當然,在張學友的眼裏,家庭可能確實比事業還要重要,他喜歡家庭給他帶來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飯,天南地北地、無憂無慮地神聊是他的一個很大的夢想。所以現在的學友是有女萬事足,為了妻子和愛女,這兩年他也低調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寶貝女兒瑤華,他都會笑得合不攏嘴,一副慈父的模樣。為了讓愛女住得舒適,學友還將淺水灣的舊居重新佈置,全部傢俱換新,一切事務交給掌管財政大權的老婆大人親手包辦。雖然很忙,但是學友總是希望有時間留在家裏陪女兒,替她拍照、量高。

看來,現在的張學友已經完全投入到父親的角色,這倒確實讓人欣賞。我們希望歌神多點時間放在音樂上,同時也喜歡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兒身上,這還真是一對矛盾。

(八)走過1999———“懸”的感覺讓歌迷好怕

張學友在2000年出過一張專輯《走過1999》,唱着“世紀末情歌”,仍走大眾化路線,但專輯並未給人留下太深印象。隨後女兒降生,歌神似乎從歌壇銷聲匿跡了,彷彿真的躲進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過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們失落地開始指其“不求上進”。再加上張學友近年來一直備受鼻敏感症困擾,病情更有惡化跡象,嚴重影響他唱歌時的聲線。在當時的一場“拉闊音樂會”上,曾罕有地失準,在唱《捉迷藏》時,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況出現。唱《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時,學友唱了一會突然唱不出聲,一度停下來並要求重唱。————張學友魅力指數急劇下跌,其藝途幾乎命懸一線。

要知道張學友十多年來以一把雄渾磁性的嗓子享譽樂壇,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為了不致惡化,學友自受鼻敏感困擾後,已刻意減少工作量,除了唱片減產,上台表演次數也大大減少。

學友曾請觀眾不要嫌棄他失準,他説:“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沒辦法!”雖然學友説來態度輕鬆,但卻令人感慨。觀眾反應仍極之熱烈,頻頻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終於挺過來了,2002世界巡演,一氣呵成將有十多場個唱,張學友給足了專業精神,歌神大旗終究沒有倒下。

(九)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夢”與尊嚴在延伸

有夢的人是停不住的。張學友並沒有打算安度中年,他還想自組公司,還想為別的歌手製作專輯,還想為女兒寫歌,他要與女兒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歲。一個男人堅強地續寫着他的夢想與尊嚴。隨着年齡的增長,學友的歌也逐漸變得更加深沉和成熟。從當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網》、《吻別》的張學友,我們聽到了年輕人所特有的傷情與堅持。到現在他的《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我們卻發現他明顯多了些成熟與內斂,那已經是一種在濃濃的悲傷上面蒙着一層輕紗似的情歌了。它已經有了明顯的屬於張學友的淡然————即使是無奈的結果,也不會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難捨的輕輕的感慨。但是,不管學友的歌怎麼變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點,他的很多歌曲都因為他出神入化的演繹而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間的愛

張學友生性坦率厚直、樂於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偉、梅豔芳、肥肥、庾澄慶等等,他們相識多年,彼此之間也有着深厚、真摯的友情。

張學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一直備受稱讚。他的好友庾澄慶就曾經公開表示要向學友學習“持家之道”。同是實力派歌手,蘇永康對於學友稱讚有嘉:“我不敢跟張學友相提並論,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們都是以唱歌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邊新聞比較少。我們都承認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點我非常嫉妒和羨慕他:他已經有孩子了,而我還在努力當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舉止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比如他覺得對歌手來説最重要的是音樂,我非常認同。”對於學友的歌藝,連譚詠麟有這樣的評價:“雖然沒有青春的年紀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實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資質、潛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燦爛過了就凋謝,他會像細水長流,無休無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漸加重分量。”

【延伸閲讀】

張學友參加的慈善活動

2004年秋,張學友與杜自持共同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合作舉行一場公益演唱會《張學友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

2010年4月,張學友來到杭州“微笑行動”慈善醫院,探望患兒及家人 ;11月出席第四屆“蓋瑞普萊爾慈善高爾夫邀請賽”;張學友捐出巡演門票一百張,共拍得300萬,用於資助貧困地區受艾滋病影響的孤兒。[82]

2011年4月,張學友在1/2世紀演唱會期間鼓勵好友以捐米來代替捐花籃,並將收到的七千多公斤白米捐給慈善機構[83] ;9月,張學友參加在香港舉辦的慈善聖誕活動[84] 。

2012年,出席“他來自非洲”慈善演唱會的發佈會以及攝影展開幕典禮[85] 。2013年11月,參加黎瑞恩《All for Love慈善演唱會2013》 。

奧運活動

2008年,成為奧運會聖火在香港傳遞的火炬手;5月,作為演藝界其中一位代表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香港的火炬傳遞活動 。

擔任大使

2004年至2010年擔任香港迪士尼樂園高級名譽大使。2010年擔任國際慈善組織“微笑行動”的愛心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