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經典語錄 > 經典禪意的語錄錦集74句

經典禪意的語錄錦集74句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1W 次

超生脱死法門,不可以聰明湊泊,不可以意氣承當,不可以情見夾雜,不可以粗疏領會。先須專求己過,無責人非,見賢思齊,見惡內省,法法消歸自心,時時警策自心,將定盤星認得清楚明白。然後看經可,坐禪可,營福可。如眼目未明,存心未篤,則看經必墮口耳活計,坐禪必墮暗證深坑,營福必成魔加伴侶。縱福慧雙修,教觀並進,而我心未忘,能所日熾,其為修羅眷屬無疑。(明)澫益《靈峯宗論》卷二之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禪意的語錄74句,歡迎閲讀。

經典禪意的語錄錦集74句

1、信仰是自己的,與別人無關,人,總不能因為摔了一次跟頭就不走路了。那個看着你每次摔跟頭,扶你起來,給你拍土的人,給你揉揉的人,又能陪你一塊兒説笑着接着往下走的人,就是親人。人生苦短,用心生活。跑得再快,也快不過時間;走得再慢,時間也不會催促。

2、世上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某個寶貴的東西,然而找到的人不多。即使幸運地找到了,那東西也大多受到致命的損份。但是,我們必須繼續尋找。

3、懂得放下的人,才能懂得如何拿起。放下是"捨得"的最高境界,亦是對靈魂的再次昇華。放下能除去靈魂裏暗藏的重量,能讓疲憊的身軀心輕如燕,讓困頓的人走出泥濘的沼澤。人生這條路,無論如何艱辛,總要走下去,而生命的愉悦,不是抵達目的地,而是學會享受苦樂交融的過程。

4、轉變一個念頭,容易使人柳暗花明;轉變一個角度,則給思維留一點空間;轉變一下思維,就可使人絕處逢生;轉變一下心態,就可使人以心轉境。我們的命運,就在自己手中!

5、予人方便,滿足他人需要者為善;僅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者是惡。

6、放下苦痛,才能沐浴陽光。人生,最快樂的那莫過於奮鬥。不管昨天有多風光榮耀,抑或苦澀不齒,都過去了,無可更改,無法再來。唯有重拾心情,重新上路,才是我們今天唯一的抉擇。

7、識人識己識進退,知福惜福多培福。忙沒關係,不煩就好。放不下自己是不智慧,放不下別人是不慈悲。以關懷替代責備,以鼓勵替代輔導,以商量替代命令。清楚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的慾望。私事用情,公事用理。心不隨境,是禪定,心不離境,是智慧。

8、禪師意在勸誡學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進。的確,想要成就一番偉業,關鍵在於戒除急躁,真正靜下心來,一心一意地將事情做好。一個人越是急躁,就會在錯誤的思路中陷得越深,也就越難以擺脱痛苦。

9、精神不能被奴役對物質的過度貪求和不捨,常常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

10、一切眾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緣,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修行對象。寂天菩薩在《人行論》中説:"修法所依緣,有情等諸佛,敬佛不敬眾,豈有此言教。"從修行所依助緣的角度而言,眾生與佛的作用是相等的,佛和眾生是同等的重要,那我們為什麼只尊重佛陀而不尊重眾生呢?

11、快樂沒有統一標準,更沒有可比性,但共同點是能使肉體和精神上的每一部分敏感活躍,所以,人只有在不斷追求中才會感到持久的幸福和滿足。

12、金融風暴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風暴;景氣不好不必驚慌,怕的是人心不安。

13、雖然遠離了,因為懂得,便微笑了,好似拈花一笑的禪意。如此,在陌生的風景裏,觸摸熟悉的紋路,越來越明瞭的傷痛,越來越清晰的温暖。

14、如實知已,以理為依,不由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若佛若僧所説法故,即便信受。(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

15、修行,就是要讓修行與生活保持零距離、沒有距離,那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禪,禪生活"。

16、我們以為自己淡定,其實內心狂躁;我們以為自己合羣,其 實非常另類;我們以為自己成功,其實已經失敗;我們以為自己高 尚,其實靈魂齷齪;因為這無數個以為,遮蔽了內省的目光,我們常 常誤讀自己;因為這無數個以為,擾亂了向外的視線,我們總是難以 善待別人。

17、令他得樂,是名為好,亦名為善,亦名為福。

18、如芽,非是種子中有,非地非水非火非風非虛空等因緣中有,非是一一因緣中有,非諸因緣和合中有,非離因緣和合餘處別有。若此等中一切皆無,如是得言芽無自體;若如是無一切自體,彼得言空。(古印度)龍樹《回諍論》

19、菩薩乘人雖持淨戒,於諸眾生應當隨順,聲聞乘人不應隨順,是故菩薩持不盡護戒,聲聞乘人持盡護戒。

20、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立場一定要相互交換,投桃報李,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會有成交的可能。這就是易經中講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玄機。你如果不能設身處地站到對方的環境場態,對方的信息你就帶不回來。信息都過不來,你又如何和他交流?

21、生活的禪法,在於生活能夠減負而行,為生活拓寬生命的契機,去承擔生命的厚重,甚至是那些瑣瑣碎碎,生活的規則,從來都是跌宕起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考驗人生的魄力與勇氣,能不能把人生活成幸福,歲月在,心不老,笑一笑,忘了成敗。

22、當我們快樂時,快樂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多擁有了什麼,而是減少了一些煩惱與執著;當我們痛苦時,痛苦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缺乏了什麼,而是增加了一些自私與慾望。

23、有句老話説得好:"人叫不走,鬼叫飛跑。"意思是,當一個人身上陽氣不足,邪氣有餘時,周圍就盡是小鬼打攪、小人來找。即使偶爾有君子來規勸,他們也是熟視無睹。

24、慈悲心要如天地寬、日月明。

25、我仰望蒼穹,因為有飛翔的夢想;我俯首大地,因為有紮根的願望。

26、唯有你從心靈深處承認、接納、愛上你自己,你的生命才正式開始,才邁開旅程。這之前,你只是原地在打轉,你只是在尋找那個你丟失的生命,你找不到自己,因為你已被所有其他的概念所覆蓋,所犧牲,所淹沒。

27、自見斷十惡道,念十善道已,便生歡悦;生歡悦已,便生於喜;生於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便自覺樂;身覺樂已,便得一一心。《中阿含經》卷四,《波羅牢經》

28、知足長樂,不知足常怨 才華橫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達到目的,很快就獲得了世俗的滿足; 另一方面,因所求沒有止境,又永遠不容易尋得內在的圓滿,才華反而成 了自苦的根源。

29、古人言:"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的父母還健在時,為何我們就不能像我們初生時父母呵護我們一樣來撫養善待我們的父母?這世上有很多忤逆不孝的子女,常常因為父母年老不能做事便將他們視為累贅,又可曾想過我們生下來時,不僅不能做事,從爬行、走路、吃飯、穿衣都是父母手把手教會的。父母沒有嫌我們"無用"而放棄對我們的教養,而我們為何要因為"無用"而放棄對父母的贍養?

30、禪是無處不在的,到處都有禪機,到處都有禪意。生活在迷失中的人不能領會禪機,感悟禪意,活在禪中而不知禪。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品味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充滿着禪,充滿着行雲流水般的自在與快樂。

31、對於一般社會人士,首勸深信因果,行善修福,能得好報;對於已信因果的人,應勸當求出離,不出三界,輪迴太苦;對於有出離心的人,應勸回向求生淨土,聖道法門,太難修持;對於迴向求生淨土的人,應勸專修唸佛,本願不虛,是正定業。

32、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33、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啟人心智功德無量。我學知識,知識不必屬我;傾我所知,惠人實則惠我。

34、諸法因緣生,我説此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説。

35、分析於諸色,乃至觀微塵,自性無所有,譬如彪、兔角。無分無分者,藴有藴亦然。同於幻所作,一切皆如是。此中無業果,亦無作業人,無能作世間,設有非能作。能作待於作,何名能作人?此言成過失,説者非清淨。《大乘密嚴經》捲上,顯示自作品

36、一日,小和尚問老和尚:我要如何才能成佛?老和尚不語。再問還是不語。小和尚頓悟,亦不再語。老和尚微頷首,作拈花一笑狀。

37、有力量幫助他人,是自己的福。

38、思想在如水的夜色中漂泊,心是唯一的航燈,燈不滅就不會 迷航,遲早會抵達黎明的彼岸。燈如滅了,思想就會觸礁,萬劫不復 地沉沒。

39、放開一切、心無掛礙,自然就會做到無畏;而人一旦無畏,即使處於不利的環境之中,也會從容鎮定,這樣反而會使對手驚慌失措,心生恐懼。千利休面對帶劍的武士,鎮定從容。而武士見茶水打翻,便驚慌失措。茶道和禪宗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茶禪一味"之説由來已久。從故事也可看出,茶道也是一種人格修養方式,它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也修煉着人堅強從容的品格。

40、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41、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當你活在當下,沒有過去拖在你後面,也沒有未來拉着你往前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種強大的張力。

42、縱觀古今中外,凡是有很大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懂得人情世故?哪一 個不懂得眾人划槳開大船的道理?哪個人的周圍沒有"貴人"幫忙?所以 説:"施恩於人就等於把恩惠存進了銀行,急需時再取出來。"

43、《菜根譚》中説:"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 網天羅。""念頭昏散處,要知提醒;念頭吃緊時,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 昏之病,又來憧憧之擾矣。"對待妄念,我們要記住兩個詞:一個是"不 忘",另一個為"不起"。不忘"見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 舍"等心,這是最重要的。這樣,妄念突起時,不壓制它、不隨它跑,不 產生任何愛憎、取捨之心,才能感悟到自在人生。

44、征服百嶽山,不如征服無明關。

45、世間紛擾總有幾分牽累,內心的觀照就是對人生的觀察與體味,可以説是開啟一種嶄新的態度。每一個步伐,每一個起心動念,需要去貫徹一種從容的告別和積極的接納。在這生活百態中體味生活,或沉重、或悠然,讓內心脱去煩惱,獲得自在,明明瞭了,生動活潑。#延參禪話#

46、"我吸氣,讓自己身體平靜下來。我呼氣,讓自己心靈平靜下來。願我身心平衡,願我寧靜自在,願我解脱無礙。"——每天唸誦這些句子,使你勞累疲憊身心平靜安康下來,然後把這份平靜感延展到遼闊的宇宙的每一個眾生,這是佛陀的教導!

47、唯一能創造出你所經驗的世界的人,那個如夢似幻的人——就是你。我們製造出自己的痛苦,也製造出自己的快樂,我們可以説是相當地自給自足,完全自作自受。我們不需要仰賴任何外在的事物就可以如此。但是,我們也可以自立自強,去處理我們所製造出的痛苦和快樂,自尊自愛。

48、學誠法師:人沒有那麼簡單分為"好人"、"壞人",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也有煩惱的時候,煩惱起來的時候就會做傷害自他的事情。未來要面對什麼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是自己現在在做什麼。

49、一提到"痛苦",許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卻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敗你的優越感,打消你傲氣十足;能讓你對其他的受苦眾生心生悲憫;能讓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故痛苦也並非一無是處,關鍵看你懂不懂從中提煉"養分"。

50、很多人都刻意去追求轟轟烈烈蕩氣迴腸的愛情生活,而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身邊的生活本來就應該是平淡的,平淡的就是幸福的。愛情帶給我們的幸福首先是心靈的幸福,只要有一顆能感受幸福的心就能創造幸福。不奢求過多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簡單真實的一生也是幸福的一生,淡泊寧靜的一生同樣是幸福的一生。

51、以自己的心尺去量別人,人人都不達時宜;以自己的眼光看事,事事不盡完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不必苛責;誰都有自己的性格,不必不滿。人的成熟不是年齡,而是心態;心的成熟不是遇到的事情多,而是對待事情的態度。人活在羣體中,看看別人的錯,再想想自己的過;看看他人的非,再諒諒他人的難。人心越淡,傷害就越少;心有多寬,快樂就有多少。

52、學佛的重點是淨化自己的內心,如果內心不清淨,學佛、修行會非常困難。當內心不清淨的時候,即使我們平時經常唸佛、抄經、持咒,但內心卻不能與佛菩薩相應。進而影響我們的修行。同時,自己的內心也不會得到快樂,因為內心的不清淨,我們眼裏看到的都是不好的事情,煩惱則會隨之而來,何來快樂與幸福?

53、忙碌裏,誰都有難處,現實中,誰都有苦楚,人生,總有太多的糾結,讓我們無助;總有太多的奈何,讓我們無可。有些事想不通,就不去想;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悟不透,就不去悟;有些路走不通,就不去走。生活就是一部百科全書,包羅萬象,人生,由人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54、誰都擁有夢想,或大或小,或遠或近。實現夢想的路有千萬條,或坎坷或平坦,或複雜或簡單。也許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實現心中美好的願望,也許那會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也許我們會感覺自己是一隻疲憊的大雁,只能不停地扇動着翅膀向前飛翔,望天也迷茫,望水也迷茫,但是我們從未改變過自己的初衷,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嚮往,總是快樂地追逐着自己的夢想。在生命的最後,我們回首曾經的旅程,會發現原來生命的旅途早已是一路芬芳。

55、走向天地間,踏着柔軟的土地,呼吸着芳草的清香,傾聽着流水的歡笑,這是江南山水的柔美;飛馬奔馳在一望無際的原野,有時遠處會掠過一兩座小土包,那是牧民的氈房,這就是草原的豪放;腳下是細細的軟沙,耳中的波濤依舊,承前繼後不停拍打着海岸,大海的遼闊讓人們的心胸豁然開朗,海鷗翱翔在水天間,給了我們些許想象,大海的那面是否也有人遠眺大海。

56、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57、生活就是知足,就是當你發現別人因為沒有鞋穿而哭泣的時候,告訴他,其實你沒有腳,但你依然活得很快樂!

58、送禮給大人物,指望受到賞識提攜,是不淨佈施。

59、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法句經·吉祥品》

60、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

61、一個對眾生充滿極大的悲心、對諸佛具足極大虔誠的人,無疑的將領受到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願您新年裏福慧雙增,業障消除,早證菩提!

62、人生,不糾結別人怎麼看自己,只糾結自己怎麼看別人。

63、虔誠的祈禱懺悔所有的罪惡,發現自己的心靈如聖水般清淨!時刻都要懷着一顆接受得失無常的心,去認識一切都是短暫的擁有,才會感受到活出當下是多麼的重要會那麼的自在。

64、生氣卻會破壞你內心的和平、你的胃口、你的睡眠。那隻會讓你的敵人高興。所以,內心的和平是關鍵,如果你內心和平,外在的問題便影響不了你內心的和平與寧靜。

65、人生這一場風雨兼程的孜孜前行,欣然承擔那份磨礪與苦難,生命可以遭遇艱難,但絕不會因為懦弱而因此回頭,人海中穿梭,需要面對,當然也要接受錯過,生活的所有用心良苦,不過是帶給人生的一種自我清醒和如何改進。

66、成功,奠基於"不苟且"一語。

67、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68、佛不見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

69、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

70、職業易生比較心,事業易生功利心,而志業是啟發人本具的愛心、良知,使人無所求的付出。

71、當我們內心中再也沒有"自我"、"我所有"的想法,就不會再有因為"我"而生出的苦惱憂患,故能平靜安詳而生法喜充滿之樂。

72、從前心隨感官的刺激而必須恣欲,身隨着慾望的追尋而無止息。現在我知道要切除外在感官的誘惑,靜心觀照自己,使自己成為身心的主人。

73、能行説之可,不能勿空語。虛偽無誠信,智者所摒棄。——《法句經》。注:做不到的,不要説空話。虛偽不講信用正是聰明人所鄙棄的啊。

74、綠水無憂,因風皺面;青山不老,為雪白頭。 向外馳求即是「迷」,迴光返照就是「密」。 能觀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觀者永處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