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世界無煙日微信軟文素材

世界無煙日微信軟文素材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9W 次

2017年的世界無煙日的主題,煙草——對發展的威脅。如下是勵志網為大家整理的世界無煙日微信軟文素材,希望能幫助到你。

世界無煙日微信軟文素材

世界無煙日微信軟文素材(一):歷年世界無煙日主題:

1988年:要煙草還是要健康,請您選擇

1989年:婦女與煙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煙

1991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煙

1992年:工作場所不吸煙

1993年:衞生部門和衞生工作者反對吸煙

1994年: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對吸煙

1995年:煙草與經濟

1996年:無煙的文體活動

1997年:聯合國和有關機構反對吸煙

1998年:在無煙草環境中

1999年:戒煙。口號是“放棄成長香煙”

2000年:不要利用文體活動促銷煙草 口號“吸煙有害勿受誘惑”

2001年:清潔空氣,拒吸二手煙

2002年:無煙體育—清潔的比賽

2003年:無煙草影視及時尚行動

2004年:控制吸煙,減少貧困

2005年:衞生工作者與控煙

2006年:煙草吞噬生命

2007年:創建無煙環境

2008年:無煙青少年

2009年:煙草健康警示

2010年:性別與煙草

2011年:世界衞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2012年:煙草業干擾控煙

2013年: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

2014年:提高煙草税

2015年:制止煙草製品非法貿易

2016年:為平裝做好準備

 

世界無煙日微信軟文素材(二):2017年的世界無煙日的主題

煙草——對發展的威脅

眾所周知,

煙草危害健康並可以導致多種疾病,

同時也給公眾健康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煙草煙霧中含有7000種化學物質,至少69種是致癌物

吸煙可以導致諸多疾病:

聯合國第70屆大會通過的並於2016年生效的全球《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17項指標,其中至少有7項與健康和疾病有關,而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現在的諸如心腦血管病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病等都與煙草有關,因此有理由相信控制煙草有助於實現其他的全球目標。

WHO為呼應全球《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並着眼於世界各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提出:

2017年世界無煙日主題

煙草——對發展的威脅

控制煙草可以挽救生命和減少對公眾不健康因素的影響,極大地有利於減少疾病的發生率,有助於降低貧窮和促進經濟發展。從而可以打破因吸煙致病,因有病致貧,並加大個人和國家對衞生和疾病負擔的支出,使國民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的惡性循環。

有效控制煙草的最好策略和辦法就是,政府儘快出台有關煙草控制政策和法律,履行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立法,提高煙草税價,煙包上使用警示圖片等國際社會公認有效的辦法。同時讓吸煙者戒煙,非吸煙者尤其是青少年遠離煙草。

煙草煙霧影響你、我、他、

我們呼籲:

大家共同行動起來,

共同響應今年無煙日的主題,

為減少煙草煙霧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被吸煙 我不幹!

 

世界無煙日微信軟文素材(三):香煙的危害

煙草對大腦的影響:尼古丁通過肺黏膜和口腔黏膜擴散到全身,進入大腦之後,尼古丁能模仿乙酰膽鹼這種中樞神經傳遞物質作用,同許多神經元表面的尼古丁受體結合在一起。尼古丁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刺激作用,在“獎賞迴路”內作用尤為明顯。它能通過激活相關神經來釋放更多的多巴胺。而煙草中所含的的哈爾明和降哈爾明則能通過抑制分解酶的活動,使神經突觸內的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保持在高濃度水平。隨着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保持的作用得到強化,人的清醒程度就更強、注意力更為集中,從而更能緩解憂慮忍耐飢餓。煙草可導致噁心、眩暈、頭痛。

耐受性和依賴性:經常吸煙會使大腦中的尼古丁含量始終處於很高水平。神經原受體對尼古丁越來越不敏感,對多巴胺釋放的刺激作用也出現減弱,原來的煙量再也不能滿足吸煙者的快感,吸煙者由此對尼古丁產生耐受性。當吸煙者停止吸煙數小時(睡眠時間)後,體內尼古丁含量出現下降,神經元受體變得異常敏感,此時乙酰膽鹼的活性超出正常水平,使吸煙者變得煩躁,並很想抽煙。這時候如果能夠吸一支煙就可以過度刺激神經原受體,並促使多巴胺大量釋放。通過這一現象,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每天的第一支煙能給“老煙槍”帶來莫大的快感,吸煙者也因此陷入煙癮增強的惡性循環。

第一個把煙草當作藥物的大使——1560年,當時煙草還不流行,法國駐葡萄牙大使讓·尼科把煙草作為治療許多疾病的藥物寄回國。幾百年後,化學家們終於揭示出煙草中的所誤用能治病的藥物是有害物質,並取名為尼古丁。

第一篇指出煙草有害的文章——1924年,美國《讀者文摘》刊載一篇文章,題目是“煙草損害人體健康嗎?”

第一位撰文提出吸煙致癌的醫生——1927年,英國醫生弗·伊·蒂爾登在醫學雜誌,《手術刀》上撰文:他看到或聽到的每一個肺癌病人都有吸煙。

第一位提出被動吸煙有危害的人——1986年,美國衞生官員西·埃弗裏特·庫普提出:生活在煙霧中的.不吸煙的人,面臨嚴重的健康危險。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在“煙文化“的薰陶下,伴隨着現代文明的發展,“煙”似乎成為具有男人魅力的象徵之一。現代人類隨着工業文明的推動,物質文明在極大豐富的前提下,壓力也越來越大,許多女性對“吸煙”也趨之若鶩,人們彷彿在“煙氣”中尋找到了一絲解脱,當他們意識到其實“煙”的危害非常大的同時,也知道它正一步步的吞噬着我們的健康,但卻永遠擺脱不了它的誘惑。我國吸煙人數為3.5億,居世界各國之首。

市場上陸續出現的戒煙產品始終無法真正解決戒煙的問題,人們總是戒而復吸。香煙中有2540多種成分,燃燒後發生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產生的煙氣中有40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10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煙鹼、焦油、一氧化碳、氰化物及放射性物質。

香煙還會對兒童造成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