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六歲年齡兒童聽的勵志故事

六歲年齡兒童聽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4.46K 次

怎麼樣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的呢,所準備一些人生的勵志故事也是很有幫助的。六歲年齡兒童聽的勵志故事,歡迎參考。

六歲年齡兒童聽的勵志故事


兒童聽的勵志故事1:偉大是熬出來的

男孩子最大的問題,是30多歲自己還沒有找到出路。

現在社會反差特別大,怎麼堅守自己的人生目標就特別難,隨波逐流總是成本低,但對自己不負責任,不如設定一個特別大的目標,然後熬,一直熬下去。

熬是個什麼概念?

20多歲剛畢業,你是社會的邊緣,什麼事都是哥哥、姐姐、這些30多40多的人在做,你得求這些人;等到30多歲你開始進入到劇場最後一排,有了一張門票可以看別人演,到40、50歲就是中排靠前一點兒的觀眾,看戲你就可以看得清楚了;你如果要出類拔萃就變成第一排了,再出類拔萃你就成演員了,等到你演完了,別人一鼓掌你也就該下場了。

20多歲一定要有一個準備,你就是邊緣,邊緣是儘快拿到入場券。比如説你到了公司,有了一個穩定的職業,或者一個基本穩定的生活。但是你騎自行車、趕公共汽車這就是入場券,很正常,我研究生剛畢業,中間工作八年,每天騎自行車趕到374,然後坐公共汽車,公共汽車下來再走一站地,回頭想來不委屈,20多歲肯定是這個過程,20歲就像跟50歲人一樣,那這個戲就亂了,中國十幾億人都這麼演的。插隊是偶然性,比如像網易的創始人丁磊他是另外一種人生,這種概率極小極小,你可以朝着奮鬥,成功不是設計出來,是靠信念支撐,加上各種機遇偶然蹦出來了。當你成演員,基本上也該謝幕了,接下來又來了,這個戲才能不斷唱,現在70多歲的人基本上又退回到場外了,看他兒子演孫子演,就這麼一茬一茬。

熬要有耐心,熬不是你一個人熬,而是一代人熬。

兒童聽的勵志故事2:承受成功

承受失敗需要勇氣和信心,承受成功則需要智慧。

北京時間2008年8月14日上午10時42分,中國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第29屆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正在舉行。比賽剛開始,澳大利亞選手傑茜卡·席佩爾衝在最前列,排在第四泳道的中國選手劉子歌和席佩爾相鄰,前100米劉子歌都緊跟席佩爾;150米,她開始衝刺,1分31秒59,她在第150米時超過了席佩爾;最終,劉子歌在全場觀眾激動的歡呼聲中率先觸壁,以2分04秒18的成績為中國游泳隊奪得了本屆奧運會的第一塊金牌,並且打破了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原世界紀錄是由這次獲得季軍的席佩爾創造的,當時的成績是2分05秒40),這也是中國游泳隊在本屆奧運會上打破的第一個世界紀錄。

羅馬時間2009年7月30日晚,第13屆世界游泳錦標賽女子200米蝶泳決賽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中國選手劉子歌很快就衝到第一位,到50米時,領先第二名0。45秒。此後,劉子歌將世界紀錄甩在身後,到100米時領先0。62秒。最後100米,澳大利亞選手席佩爾表現出了極強的衝刺能力,後來居上,漸漸反超劉子歌,最終第一個觸線,以2分03秒41打破世界紀錄成功衞冕。中國選手劉子歌以2分03秒90打破世界紀錄,摘得銀牌。

北京時間2009年10月21日晚,山東濟南的奧體中心遊泳館,第11屆全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在這裏舉行。代表上海隊參賽的劉子歌以2分01秒81獲得冠軍,打破了羅馬世錦賽冠軍席佩爾2分03秒41的世界紀錄。劉子歌在本次全運會上以驚人的成績榮膺100米、200米蝶泳雙冠,進一步確立了她“世界蝶泳女皇”的地位。

柏林時間2009年11月16日晚,2009年國際泳聯短池世界盃德國站比賽在柏林結束了第二日晚上決賽段的爭奪,中國選手劉子歌再接再厲,在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以2分0秒78的成績再破她幾天前在斯德哥爾摩創造的2分02秒50的世界紀錄。這次打破紀錄的幅度之高讓人驚歎,劉子歌一口氣把女子短池200米蝶泳的時間縮短了1秒72!

四次大戰,四次改寫世界紀錄,劉子歌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教練金煒給出了答案——劉子歌有“三好”:技術好、人品好、心態好。“這可不是誇張,像劉子歌這麼懂事、聰明又人品好的運動員確實少見。”在金煒眼裏,劉子歌最大的可貴之處在於始終冷靜、平和的心態。

“一個人能承受失敗,更難的是承受成功。在奧運會拿了冠軍後,她還像以前一樣,對任何人都是這樣,從來不耍大牌,從來不發脾氣,還是那麼踏實、安靜地訓練和生活,沒有絲毫驕傲、自滿。”“她穿的還是幾年前的衣服,從不亂花錢。她知道,游泳項目需要的是訓練系統,不踏實訓練,沒有體能作基礎,技術再好也沒用。人品好,這是冠軍最需要的素質。”金煒説。

劉子歌沒有電腦,需要用的時候就到電腦房發發郵件、看看新聞;她也沒有手機,她會借金煒的手機每週給家裏打一次電話。“我不需要電話,有事就找我的教練。”這是劉子歌最常説的一句話。在她看來,不用電腦和手機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避免外界的干擾。

劉子歌是那種一下水就是猛虎、眼裏沒別人的傢伙;然而,上了岸,她會會成為另一個人:性格總是低調平和、慢條斯理。她喜歡養烏龜,因為“烏龜性格很靜啊,跟我有些像”。

根據劉子歌的性格,金煒為她設定了一些科目,比如多看看《百家講壇》《論語》這些東西,金煒説:“競技體育是很功利的,贏者為王,敗者為寇,但智慧是更高境界的東西。你多看《道德經》,書裏告訴人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急躁。老子説弱就是強,強就是弱。”隊友焦劉洋則覺得,研讀古文對劉子歌“幫助很大”,讓她“更加超脱”。

當一個人遭遇失敗時,我們常常會鼓勵他“要勇敢地面對失敗”,“要有承受失敗的勇氣和信心”。而對於那些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還渴望獲得更大成功的`人來説,則要有承受成功的智慧和能力。有時候,承受成功比承受失敗還要難。因為承受失敗,只需要有勇氣和信心就夠了;而承受成功,則需要智慧,還必須是大智慧才行。

兒童聽的勵志故事3:可以激發的潛能

非洲中部乾旱的大草原上,有一種肥胖臃腫的巨蜂叫非洲蜂。巨蜂的翅膀非常小,脖子也很粗短。用流體力學來分析,它們的身體和翅膀的比例是不符合飛行條件的。

從生物學的理論上講,在能夠飛行的物種當中,這種蜂的飛行條件也是最差的,甚至連雞、鴨都不如。但是這種蜂在非洲大草原上卻能夠連續飛行250公里。

英國科學家戴維斯對此進行了觀察研究。觀察發現,非洲蜂平時藏在巖石縫隙或草叢裏,只要有食物,它們就不起飛,一直爬行。可當它們發現這一地區即將面臨乾旱沒有食物的時候,它們就會成羣結隊地迅速逃離,向着水草豐美的地方飛行。

難道這種蜂的飛行與食物有關嗎?為此,戴維斯做了一個實驗,他在一個四周封閉的大房子裏,設置了水草豐美的環境,捉來十隻非洲蜂放入房中,並保持這種環境半年。

戴維斯觀察發現,十隻非洲蜂半年來竟然沒有一隻起飛過。半年後,研究人員又把這十隻非洲蜂挪進了乾旱荒蕪的環境裏,這十隻蜂都開始起飛了,可大部分都是剛飛起一會兒便掉了下來,有的則光拍動翅膀,根本就飛不起來,最後只能餓死。

由此,戴維斯得出結論:在乾旱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非洲蜂要想生存,必須不停地飛翔尋找水草豐美的地方。

而就是這長年累月的不斷飛行,造就了非洲蜂超常的飛行本領。生活中,我們都喜歡舒適安逸的環境,然而就是這舒適安逸的環境磨滅了我們的潛能。大草原上的非洲蜂讓我們懂得:一個執著頑強的生命,可以激發出讓我們無法想象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