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那些墜機悲劇改寫了20世紀航空史

那些墜機悲劇改寫了20世紀航空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K 次

  被墜機終結的英國航空雄心
  
  二戰剛結束時,引領全球民航潮流的並非美國或蘇聯,而是英國。1949年,英國率先研製出人類航空史上第一款噴氣式客機“彗星”。閃閃發光的鋁製機身、簡潔流暢的後掠式機翼……再加上飛行高度達到1。2萬米,乘客們可以通過舷窗鳥瞰地面風景。如此時髦的飛行體驗立即將簡陋嘈雜的螺旋槳客機比了下去。從1952年正式服役,短短數月,英國從倫敦飛往世界各地航線就紛紛出現“彗星”的身影。一時間,英國成爲全球客機領導者。
  
  可惜英國在這個寶座上並沒有坐多久。1953年5月2日,一架“彗星”客機從印度德里起飛後不久墜毀,造成43人死亡。當時調查結果顯示,飛機遭遇強對流天氣導致解體墜毀。作爲應對手段,英國航空公司給飛行員印發了新的操作手冊,強化應對特殊天氣培訓。但悲劇接連而至,1954年1月10日,一架“彗星”客機從意大利羅馬起飛後不久與地面失去聯繫。目擊者稱,客機在空中發生爆炸。機上29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英國趕緊下令所有“彗星”停飛並進行調查。技術人員始終沒找出確切的事故原因,最終只能猜測還是“飛行員操作失誤”。英國決定繼續運營“彗星”客機。不到3個月,悲劇再次上演。1954年4月8日,一架“彗星”客機在意大利空中解體,機上14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如夢初醒的英國這對“彗星”展開全面調查。當時還沒有黑匣子,調查人員最終通過模擬實驗發現,“彗星”爲減輕機體重量,大幅削減外殼厚度,同時爲在萬米高空飛行,採用了增壓艙技術。由於缺乏經驗,當時沒人認識到這些設計會讓“彗星”的傳統矩形舷窗周圍出現金屬疲勞,最終導致機體破裂。此後各國客機紛紛改用圓角形的舷窗設計。
  
  但對於英國而言,這樣的改進爲時已晚。儘管1958年改進後的“彗星”搶在美國波音707之前實現跨大西洋航班運營,但仍未能扭轉頹勢,屬於英國航空的輝煌時代一去不返。
  
  “超音速白天鵝”
  
  最後的“哀鳴”
  
  半個世紀前,英國和法國率先提出建造超音速客機的計劃,它能裝載100人、以兩倍音速跨大西洋飛行。1963年,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將這款客機命名爲“協和”號。幾乎在同一時間,蘇聯也提出了類似的超音速客機計劃。該項目由著名的圖波列夫設計局負責,代號圖-144。
  
  儘管起步比英法晚,但“蘇聯速度”讓西方瞠目結舌:1968年12月31日,圖-144首飛成功,成爲全球第一種超音速客機。3個月後,“協和號001”也在法國圖盧茲首飛成功。1973年6月,兩種超音速客機如同一對體態優美的白天鵝,齊聚巴黎航展。
  
  6月3日上午,“協和”號率先起飛表演,隨後上場的圖-144顯然需要做出更精彩的飛行動作,才能徹底贏得觀衆。表演過程中,意外突然發生——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左側機翼撕斷,飛機失控墜毀,6名機組成員和地面8名平民遇難。由於衆目睽睽之下的墜毀,嚴重影響信譽。直到1977年11月,圖-144纔開始執飛航線。但飛行時震耳欲聾的噪音讓它惡評如潮。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1978年5月23日,一架升級版的圖-144D在試飛時墜毀,蘇聯被迫叫停圖-144的客運服務。
  
  相比悲劇的圖-144,“協和”號在2000年之前保持着安全無事故的良好記錄。但一場墜機事故改變了一切。2000年7月25日,一架“協和”號客機在法國戴高樂機場拖着長長的火焰強行起飛,隨即在空中解體,機上109人遇難。調查顯示,起飛時“協和”號輪胎爆炸產生的碎片碰到油箱引發大火是事故主因。此後搭乘“協和”號的旅客驟減,再加上油價上漲等因素,2003年,“協和”號退出現役,人類超音速商業飛行時代就此暫告終結。
  
  被墜機澆滅的航空巨頭熱情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洛·馬公司的前身)公司是全球頭號軍火巨頭,它於20世紀70年代推出L-1011“三星”式寬體客機時,曾信心滿滿地認爲憑藉從軍機上移植的先進技術,可輕鬆壓倒競爭對手。然而它剛交付使用僅8個月,一場空難不期而遇。
  
  1972年12月29日深夜,美國東方航空公司401號航班(使用剛交付的“三星”式客機)正在空中排隊等候降落。根據機場塔臺的指令,401號航班將飛機高度保持在2000英尺,並放下起落架待命。晚上11時34分,地面塔臺收到401號航班的通報:“看來我們還得繞一圈,前起落架指示燈沒有亮。”黑匣子的機艙通話記錄顯示,此後401號航班的機組成員主要都在研究該如何解決起落架故障。
  
  此刻,危險越來越近。原來“三星”式客機配備有當時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甚至可以自動降落。機長在研究起落架指示燈爲何不亮時,將操縱桿設置爲“自動駕駛”模式。但這種先進技術有個致命的缺陷——只需要稍微一碰操縱桿,就會解除“自動駕駛”模式。在機艙人員忙着研究起落架故障時,有人無意識地碰到了操縱桿,客機已經脫離自動駕駛,正在緩慢地下降高度。由於機艙人員過於注意起落架指示燈問題,沒人留意到警報提醒。幾分鐘後,地面調度人員注意到這一異常情況併發出緊急呼叫,然而爲時已晚,飛機一頭撞進附近的沼澤地並燃起大火。
  
  作爲“寬體式噴氣客機的第一次墜毀事故”,此事的後續調查讓洛克希德公司焦頭爛額,民衆對其先進技術的可靠性產生懷疑。再加上爲向日本兜售三星式客機而行賄的醜聞曝光,更致大量訂單流失。虧損嚴重的三星式客機生產只好提前結束,洛克希德公司進入民機市場的努力也就此告終。

那些墜機悲劇改寫了20世紀航空史